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朱允炆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1398年6月24日,明太祖朱元璋去世,不久皇太孙朱允炆登基成为新皇帝,是为建文帝。早年,朱元璋将自己的儿子们分封到各地当藩王,负责镇守一方。这些藩王没有行政权,也没有司法权,但是有朝廷授予的兵权,而且有3000-19000人不等的护卫。各级官员见到他们都要称臣,伏地拜谒,这些人可谓位高权重。
朱元璋在世的时候,藩王们还比较老实,但是已经有人为非作歹了。朱元璋去世后,这些藩王有的就有恃无恐了,欺男霸女,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事情被告到建文帝这里,建文帝如何是好?建文帝本意不想急着动他们,但是手下的大臣坚决要求建文帝处置他们,说这些人如果不早处理,将来尾大不掉,更难办。黄子澄把西汉“七王之乱”的故事向建文帝讲了一遍又一遍。为此,建文帝下定决心削藩。怎么削?说干就干,谁有问题就削谁,谁没有问题就不削。
第一个被削的是建文帝的五叔周王朱橚,因为正好朱橚的二儿子告发父亲朱橚谋反,建文帝派曹国公李景隆带兵杀到朱橚的封地开封,将他一家抓到南京,朱橚被废为庶人。第二年四月,建文帝采取类似的手法,将七叔齐王朱榑、十二叔湘王朱柏、十三叔代王朱桂削除,其中,湘王朱柏全家自焚而亡;六月又将十八叔岷王朱楩削除。接下来,准备削实力强大的四叔燕王朱棣,结果朱棣起兵反抗,用了3年时间就把建文帝赶下台。建文帝本人不知所踪,一说举火自焚,一说从密道逃走当了和尚。
建文帝削藩为什么会失败?原因很多,关键是操之过急,简单粗暴。没有说服教育,没有经过皇室内部研究,没有分步实施,火急火燎,一竿子插到底,期间还逼死了湘王朱柏,搞得皇室内部人心惶惶,朝野人心不稳。
朱棣当上了皇帝后,也面临整肃违法乱纪的藩王问题。朱棣对其他藩王也是十分警惕,但是,他削藩的手法和建文帝不一样,也不主动挑事。一方面,朱棣充分展示亲情,对藩王的一些小毛病基本不管不问,并且在经济待遇上优待藩王;另一面,隐形削藩,逐渐弱化藩王的军事力量,将朱元璋分封在长城沿线的攘夷塞王部分内迁,此后,各地藩王再也没有替朝廷统兵打战的机会了。
我们来看看朱棣具体是怎么削藩的?先说代王朱桂。朱棣登基后就恢复了他的名誉和待遇,但是他很快就得意忘形,老毛病又犯了。朱棣得知后,写信劝说、警告朱桂。但朱桂不以为然,继续乱来,朱棣将他的护卫削除,只给他留了30个服务员,从此老实了。
再说齐王朱榑。朱棣登基后也恢复其王位,但齐王回到封地后,本性不改。为此,朱棣写信给他,苦口婆心劝说,让他不要忘记建文年间坐牢的痛苦,朱榑不听。后来,朱棣将齐王朱榑召到南京面聊,朱榑不认罪。朱棣只好将朱榑废为庶人。算是给了你机会,是你自己执迷不悟,这就不能怪皇帝哥哥了。
岷王朱楩也是这个情况,后来也被朱棣削除护卫,从此才老实。辽王朱植后来也犯了事,3个护卫全部被削除,只留下300服务员,但是王位得以保全。周王朱橚后来也是老毛病复发,被朱棣警告,朱橚主动上交了3个护卫之后才算完事。以上手法,显示了朱棣高超的政治水平,但水平更高的是朱棣处理谷王朱橞的手法。
谷王朱橞是朱棣的十九弟,原本封地在宣府(今河北宣化),朱棣1399年起兵反抗朝廷时,因为宣府和朱棣所在的北平距离很近,根据朝廷指示,朱橞回到了南京。1402年六月,朱棣率军杀到南京城下时,朱橞正负责替建文帝防守南京金川门。但是,朱橞背叛了建文帝,他打开金川门,让四哥朱棣率大军入城。
4天后,朱棣登基,恢复了朱橞的王位,并给了朱橞大量的赏赐,还将他改封到美丽富饶的长沙。朱棣念朱橞当年打开金川门的功劳,一直对朱橞厚爱一层。朱橞到长沙就藩后,一开始没惹什么事情,但是后来还是干了不少坏事,朱棣对此一忍再忍,一再劝说,并没有实际处罚。后来,有人举报朱橞要谋反,朱棣一开始不相信,说自己对朱橞这么好,他怎么会谋反?不久,蜀王朱椿也告发朱橞要谋反。这下,朱棣有点相信了。朱棣采取了什么措施?朱棣并非像当年建文帝那样即刻派大军征讨。
朱棣初步查明情况后,派人将朱橞召到南京。朱橞并不知道自己被人告发,于是来到南京见四哥朱棣。朱棣把蜀王朱椿的举报信拿给朱橞看,看了举报信后,朱橞没有反驳,只是说自己死罪,希望皇上四哥饶命。
朱棣把谷王朱橞的事情告诉成国公朱能等文武大臣,朱能等人上疏要求处死朱橞,以儆效尤。朱棣说,朕自有处置办法。
朱棣又把谷王朱橞的事情下发给其他藩王,让其他藩王提出处罚意见。楚王朱桢和其他诸王上疏说: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为天地、祖宗、国法所不能容忍,应该处死。
○甲辰,楚王桢等各上议谷王橞罪,曰:自古封建亲王欲其藩屏国家,如其自作不靖,未有不至灭亡。钦蒙条示谷王橞谋逆事俾仪其罪,桢等谨议,得橞违弃祖训,阴结恶党,谋为不轨。此天地之所不容,祖宗之所不佑,国法之所不恕者。按法诛之,允协舆论。惟大兄皇帝陛下裁处。(《明太宗实录》)
这时候,朱棣反而当起了好人。朱棣说,诸王说的虽然有道理,但朱橞毕竟是朕的亲兄弟,不忍心处死他。永乐十五年(1417年),朱棣将朱橞废为庶人,关在南京。朱橞直到朱棣去世4年后(1428年)才在监狱去世。
从朱棣的削藩手段看,朱棣不知道要比建文帝朱允炆高明多少。其实,面对难办的事情,不要老是想着自己一个人包办,想着快刀斩乱麻解决。要学会发动大家的力量,征求各方意见,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来。采取这样的方式处理棘手的问题,不但能妥善解决问题,而且还不会败坏自己的名声。
在元末明初的乱世风云中,朱元璋与张定边皆是举足轻重的人物。朱元璋作为明朝开国皇帝,以铁腕手段和雄才大略建立了大明王朝;张定边身为陈友谅麾下猛将,勇猛善战,在诸多...
朱元璋多少岁 陈友谅 2025-04-17 朱元璋与韩宜可:君臣纠葛背后的真相探寻在明朝初期的历史舞台上,朱元璋与韩宜可之间的故事宛如一部跌宕起伏的戏剧,充满了矛盾与转折。韩宜可,这位以直言敢谏著称的官员,其命运与朱元璋的统治紧密相连,最终却...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4-17 探寻李醒芳原型:历史与虚构的交织在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李醒芳这一角色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然而,关于李醒芳的原型,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人,却成为了许多观众心中...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4-11 朱棣与努尔哈赤:跨时空的军事较量想象在历史的长河中,朱棣和努尔哈赤皆是各自时代极具影响力的军事人物。朱棣作为明朝第三位皇帝,开创了“永乐盛世”;努尔哈赤则是后金政权的创建者,为清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4-08 汤和与朱元璋:从放牛娃到君臣的七十年情义汤和(1326-1395)与朱元璋(1328-1398)的交集,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传奇的君臣关系之一。两人不仅是同乡发小,更在元末乱世中携手缔造大明王朝,最终以“...
朱元璋多少岁 汤和 2025-04-07 靖难之变:一场改写明朝命运的皇权博弈靖难之变(1399-1402年),是明朝初年一场持续四年的皇室内战,其本质是藩王朱棣与建文帝朱允炆围绕皇权合法性的血腥争夺。这场战争不仅颠覆了朱元璋设计的“家天...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4-07 明朝朱棣时期的名臣风采在明朝的辉煌历史中,朱棣作为第三位皇帝,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远的政治远见,开创了“永乐盛世”。在他的统治时期,众多名臣涌现,他们各展所长,为明朝的繁荣与稳定立...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4-02 徐妙锦:终身未嫁的传奇女子徐妙锦,明朝开国元勋徐达的第三女,以其出众的才貌和独特的抉择,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拒绝了明成祖朱棣的求婚,选择了终身不嫁,成为了一段传奇佳话。一、...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徐达 2025-03-31 明太祖朱元璋陵墓为何称为孝陵?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从一个贫苦的农民子弟,一步步崛起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一生充满了奋斗与传奇。而关于他的陵墓为何称为孝陵...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8 朱元璋晚年杀子之谜:是否为长孙铺路?在中国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从一个贫苦的农民起家,最终建立了大明王朝,其政治手腕和军事才能都令人叹为观止。然而,在他晚年,一系列关于他...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