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广孝帮朱棣称帝,为何拒绝朱棣赏赐?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诗云:“丹青不知老将尽,富贵于我如浮云。”有信念无私欲的人,其意志超乎人们的想象,但古往今来,真正做到这一点的人却寥寥无几。
在明朝时期有这样一个人,早早遁入空门当了和尚,六根不净积极怂恿皇子造反,造反成功后,却又不求功名富贵,坚决不肯脱下僧衣,他就是辅佐明成祖朱棣靖难的“妖僧”姚广孝。
姚广孝追求的并不是世人趋之若鹜的荣华富贵,而是证明自己的能力,为了不负平生所学,所以当朱棣赏赐高官厚禄、住宅美女时,他都一一回绝了。
在姚广孝晚年时,他唯一向朱棣要的赏赐只是请求释放一个人,那么这个人是谁呢?在姚广孝心中为何会有那么大的分量?
野心勃勃的燕王朱棣
朱棣是大明王朝开创者朱元璋的第四子,也是明朝第三位皇帝。众所周知,朱棣的皇位来得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他其实是通过起兵造反夺取的皇位,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难之役。
那么问题来了,朱棣为什么要造反?要知道朱棣只有一地之兵,为何敢与全国明军为敌?
朱棣不是傻子,他知道这样做风险很大,但他有不得不做的理由,一方面固然是野心萌发,另一方面是建文帝削藩,不给他们这些藩王活路。
如果是朱棣的好大哥朱标继承皇位,朱棣或许根本不敢产生哪怕一丝造反之心,因为朱标不仅本身贤明仁德,身边文臣武将阵容也十分豪华。李善长、徐达、蓝玉等淮西勋贵都是太子朱标的坚定支持者。
不过朱标英年早逝后,朱棣突然发现自己离皇位好像进了一步,尤其是当二哥秦王朱樉、三哥晋王朱棡相继去世后,朱棣成了名义上的“长子”,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
不过,朱元璋还是选择朱标之子朱允炆为大明帝国新一任皇帝,这让朱棣等“叔叔”辈藩王很不满,朱允炆一个毛头小子凭什么越过他们继承皇位。
后来朱允炆削藩手段更是使得众藩王人人自危,短短两年时间,五位藩王被废,他们的下场也很凄惨,一死两囚禁两流放。燕王朱棣感觉到了威胁,认为不反抗就要等死,于是悍然起兵,发动了“靖难之役”。
朱棣的得力助手,“黑衣宰相”姚广孝
说到靖难之役,有一个关键人物不得不提,他就是辅佐朱棣成就帝王之业的姚广孝。
朱允炆继位之后开始着手削藩,而姚广孝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不断鼓动朱棣起兵造反,但朱棣却对此始终怀有疑虑,认为朱允炆身具大义民心,自己贸然起兵恐怕不会成功。
姚广孝明白朱棣心中的顾虑后却表现得不屑一顾,他略显嚣张地说道:
臣知天道,何论民心。
在朱棣终于下定决心起兵后,姚广孝又为他屡出奇策,逐步在与朱允炆的斗争中取得优势。那么,姚广孝都为朱棣出了哪些计策呢?接下来列出一二。
其一,宣传朱棣具有真龙天子像,激励士卒士气。公元1399年,燕王府护卫百户向朝廷告密燕王有谋反之心,朱棣无奈之下只好提前起兵,然而正当朱棣誓师起兵时,忽然刮风下雨,王府屋檐上的瓦片被吹落。
古人大多非常迷信,朱棣也认为也是一个不祥之兆,对起兵的未来充满了犹疑,这时,姚广孝为了激励士气,站出来说瓦片掉落是大吉兆:
祥也。飞龙在天,从以风雨。瓦堕,将易黄也。
其二,建议朱棣放弃攻打济南,转道直攻南京。朱棣在集中兵力攻打济南时,被铁铉挡住了,眼见济南久攻不下,朱棣心里也有些着急,后来干脆炮击济南城,铁铉也是心思活泛,直接在城墙外挂上朱元璋的神牌,这下朱棣可犯了难。
这时,又是姚广孝出谋划策,给朱棣指点出一条明路:
毋下城邑,疾趋京师。京师单弱,势必举。
朱棣采纳了姚广孝的建议,避开济南,直接绕道攻打南京,此战朱棣一路凯旋,顺利登上九五至尊之位。
不要赏赐,要一个人
在朱棣登基后,姚广孝不仅没有因功自傲,向朱棣索要荣华富贵,反而多次拒绝朱棣的赏赐。他的职位大多也都是虚职,并没有对权力表现出太高的追求,因此朱棣也信任他、尊敬他,私下谈话从不叫姚广孝的名字,而是称之为少师。
姚广孝从来不向朱棣提出什么要求,直到晚年才向朱棣请求释放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高僧溥洽。那么溥洽是因为什么被关的呢?姚广孝又为何请求释放他呢?史料中是这样记载的:
问所欲言,广孝曰:“僧溥洽系久,愿赦之。”溥洽者,建文帝主录僧也。初,帝入南京,有言建文帝为僧遁去,溥洽知状,或言匿溥洽所。
也就是说,朱棣怀疑溥洽很可能知道建文帝的下落,但他就是不说,所以才找了个借口将他关押了起来,而这一关就是十多年。
姚广孝知道建文帝的下落一直是朱棣的心病,所以在这件事情上一直不敢开口,但溥洽是他的好友,而他是间接造成溥洽被关押十几年年的罪魁祸首,姚广孝心中一直对溥洽心存愧疚,所以才在临死之际,开口请求朱棣将溥洽放出来。
此时,朱棣已经在位16年之久,天下早已稳定,文治武功,朱棣都有拿得出手的成绩,这时候再将建文帝视作心腹大患,显得有些小肚鸡肠,于是朱棣答应了姚广孝的请求,放出了溥洽。
实际上,说是姚广孝请求放出溥洽,不如说是姚广孝在帮助朱棣消除心中寻找建文帝的那份执念。
结语
姚广孝从来没有参与过战场厮杀,但朱棣能取得天下,姚广孝功劳排在第一位,死后以文臣身份入享成祖庙,朱棣靖难功臣中,获此殊荣者唯姚广孝而已。
姚广孝在入世时便秉持着施展抱负的信念,不为荣华富贵,不为金银美女,只为毕生所学能有用武之地。似姚广孝这般信念坚定之人,古往今来,能有多少呢?
在历史的长河中,朱棣和努尔哈赤皆是各自时代极具影响力的军事人物。朱棣作为明朝第三位皇帝,开创了“永乐盛世”;努尔哈赤则是后金政权的创建者,为清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4-08 靖难之变:一场改写明朝命运的皇权博弈靖难之变(1399-1402年),是明朝初年一场持续四年的皇室内战,其本质是藩王朱棣与建文帝朱允炆围绕皇权合法性的血腥争夺。这场战争不仅颠覆了朱元璋设计的“家天...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4-07 明朝朱棣时期的名臣风采在明朝的辉煌历史中,朱棣作为第三位皇帝,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远的政治远见,开创了“永乐盛世”。在他的统治时期,众多名臣涌现,他们各展所长,为明朝的繁荣与稳定立...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4-02 徐妙锦:终身未嫁的传奇女子徐妙锦,明朝开国元勋徐达的第三女,以其出众的才貌和独特的抉择,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拒绝了明成祖朱棣的求婚,选择了终身不嫁,成为了一段传奇佳话。一、...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徐达 2025-03-31 历史对姚广孝的多元评价:争议与赞誉并存姚广孝,这位元末明初的杰出人物,以其独特的身份和卓越的才能,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既是高僧,又是政治家、文学家,更是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对于这样一位复杂...
姚广孝 2025-03-28 朱棣首次北伐惨败:对手强敌还是自身之过?明成祖朱棣,这位以骁勇善战著称的皇帝,在其统治期间,曾五次北伐蒙古,以巩固北方领土。然而,他的第一次北伐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惨败,十万精锐全军覆没。这一历史事件引...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3-25 黑衣宰相姚广孝:元末明初的传奇人物姚广孝,幼名天禧,字斯道,法名道衍,号逃虚老人,又称独庵老人、懒阁翁,是元末明初的一位杰出政治家、高僧、文学家,同时也是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
姚广孝 2025-03-11 朱棣迁都北京的多重考量在中国历史上,明朝永乐年间的一场重大决策——迁都北京,至今仍为后人津津乐道。明成祖朱棣为何要将都城从繁华的南京迁至偏北的北京?这一决策背后蕴含着哪些深层次的考量...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3-04 朱棣:明朝的杰出君主与永乐盛世的辉煌在中国历史上,明朝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朝代,而明成祖朱棣则是其中一位备受瞩目的皇帝。他以其非凡的军事才能、卓越的政治手腕以及深远的文化影响,成为了明朝历史上极具...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3-03 朱棣占领南京后为何能顺利登基称帝?在中国历史上,明朝的皇位更迭曾经历过一段波澜壮阔的历程,其中,明成祖朱棣的登基尤为引人注目。1402年,朱棣攻破南京,随即登基称帝,这一事件看似简单,实则背后蕴...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2-2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