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算是一个十分开明的王朝,因为其富庶和强大在世界的历史上都有着不俗的影响力。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对术士十分笃信,皇帝因为想要长生不老和延续国祚就更加需要术士。所以在唐代就有着很多优秀的黄冠术士,这其中就有着李淳风、袁天罡等非常有能力的人才。他们不是以往的那种诓吃骗喝的假道士,本人有着非常杰出的天文造诣,这才被选中成为太史局的官员。
李淳风不仅在天文上有很高的造诣,能够按照天文来修订历法。他本人还对数学和阴阳学也有着很深的体悟,曾经就写过《周髀算经》等数学方面的著作,这在注重文学的中国是十分罕见的,甚至可以说是了不起的著作,其对中国的数学发展有着不可抹杀的重大作用。并且还有一种传说,那就是据说能够预言几千年的历史的推背图就是有李淳风的参与才画出的。
李淳风出生在公元602年,他本人从小就显现出了聪明才智,表现的聪明过人。父亲是隋朝的一个小官吏,因为官职实在太小,所以他弃官而去,做了道士,此时的道家还没有经过王重阳的改革,是可以结婚生子的。所以在父亲的影响下,他对主流的儒家学问并没有过于研究,但是对于天文地理这些都表现出了极强的天赋,从小就拜一位道家道长为师,学成之后,正是风云变幻的时候,他投入李世民的麾下,成为了李世民的谋士,并且为之鞠躬尽瘁。
在李世民登基之后,他成为了太史局的官员,在其中可以观测天文星象,制定新的历法,甚至可以参与史书的修订。在这期间,李淳风可谓是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在太史局的日子里可谓是如鱼得水,四十年如一日的为李唐天下付出了自己韶华。
公元670年,时年六十八岁的李淳风飘然辞世,从此世间便只有他的传说并不见他得身影了。关于这位奇人的死因也有很多种说法,其中的一种就是说他是被唐太宗李世民赏赐了毒酒鸩杀的。因为李世民也是一个笃信长生不死的人,他就是因为服用丹药而死,所以这位天之骄子般的皇帝对这位能够通晓天人之变的臣子可谓心情十分复杂,最后还是痛下决心,将李淳风杀死了。
这也正是皇帝们的普遍心思,希望术士能够只听从自己的命令,所以往往给予了他们莫大的信任,希望他们能够为自己的江山服务,但是有害怕这些术士会说出一些对他们不利的谶语来,搅得人心大乱,所以便在两难的选择中将这位术学大师鸩杀。
但是史书中的记载似乎更为可信,因为时年六十八岁的李淳风死时皇帝李世民已然寿终正寝很多年了。已经死了的皇帝自然就不能对他下达鸩杀这样的命令。再加上李淳风不过是一个太史令,而且是死在自己的任上,此时的太史令一类的官员大多都是家传的,因为这样的官员需要从小就接受系统的传授。比如司马迁就是因为家学的原因而成为了太史令,他也继承了父亲的遗愿写出了史记。他的儿孙自然也就继承了他的职位,成为了大唐王朝的太史令。
因为袁天罡和李淳风都是隋朝末年的得道高人,人们就对他们的关系进行了猜想和发挥。说李淳风是袁天罡的徒弟,这一点在明朝人吴承恩书写的西游记中便有着记载。据说当时袁天罡已经是名扬天下的得道高人,李淳风非常仰慕这位高人,所以就求仙访道,希望成为他的徒弟。后来果然在四川的阆州找到了袁天罡,顺利的成为了袁天罡的徒弟。
还有一种流传更为久远的说法,那就是李淳风和袁天罡两人是同学好友,两人志同道合,并且对于道学的造诣同样的都是登峰造极,故而经常在一起谈天说地。成为了至交好友。两人成仙神游之后闲来无事便一起推算时事,最为有名的一次就算是他们两人想要推算大唐的国运了。推算到了武后的出现便越来越好奇,于是一发不可收拾,一直看到了几千年之后的今天。
直到天上的诸神实在过于惧怕他们会泄露天机,所以便派陈抟老祖下凡阻止了他们。但是他们推算未来的这件事还是流出了隐晦的痕迹,那就是流传已久甚至被传为禁书的推背图。
《推背图》起源于我国唐朝太宗皇帝时期,以其预言的准确而著称于世,是当时著名的天相家李淳风和袁天罡所著作,以推算大唐当时的国运。 推背图一共有60象,除去第一象引言和第六十象结言并非预言外,共有58象预言,从大唐气数(第2象)开始,一直预言到了世界大同(第59象),而且每象相接,决无次序错乱。 推背图如何得名:某日李淳风观天象,得知武后(即武则天)将夺权之事,于是一时兴起,开始推算起来,谁知竟推算到唐朝以后中国2000多年的命运,直到袁天罡在身后推他的背,说道:“天机不可再泄, 还是回去休息吧!”,即第60像所叙述,故《推背图》由此而得名。
在唐代诗人杜甫的笔下,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流传千古,它不仅记录了诗人个人生活的艰辛,更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天下寒士的深切关怀。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上...
杜甫 唐肃 2025-04-03 韦应物千古名句:淡泊诗心映山河韦应物,唐代诗坛的一颗璀璨明珠,以其恬淡高远、清新自然的诗风,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诗词作品,宛如一幅幅淡雅的水墨画,将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巧妙融合,创...
韦应物 2025-04-03 唐朝统一战争:十年烽火铸就大一统伟业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王朝之一,其统一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在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背景下,唐高祖李渊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但此时的新王朝仅占据关...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04-03 盛彦师之死:李渊的权谋棋局与功臣末路在唐朝开国功臣的星空中,盛彦师的名字曾如流星般划过,留下短暂而耀眼的光芒。他斩李密、平王世充、拒降徐圆朗,以骁勇善战著称,最终却落得被唐高祖李渊赐死的结局。这场...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04-03 寒门诗魂:鲍照诗歌的刚健风骨与形式突围在南朝绮靡文风中,鲍照如同一把淬火而出的利剑,以寒门之躯劈开时代的脂粉气。他的诗歌既是对门阀制度的血性呐喊,更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一次惊险飞跃。这位被杜甫赞为&...
杜甫 2025-04-03 杜甫的代表作:千年传颂的文学瑰宝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杜甫无疑是最耀眼的星辰之一。作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以其深沉的情感、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广泛的社会关怀,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
杜甫 2025-04-02 武则天整顿吏治:铁腕手段下的政治清明在中国历史上,武则天作为唯一的女皇帝,其统治时期不仅充满了传奇色彩,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中,武则天整顿吏治的举措尤为引人注目,她以...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4-02 高仙芝与郭子仪:谁更胜一筹?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高仙芝与郭子仪都是备受赞誉的杰出将领,他们各自在唐朝的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当我们将这两位将领放在一起比较时,不禁会好奇:高仙芝和...
高仙芝 郭子仪 2025-04-01 魏元忠:忠诚于皇帝的典范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魏元忠以其卓越的忠诚于皇帝的品质,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他历经唐高宗、武则天、唐中宗三朝,始终不改其志,为国家和皇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4-01 武则天是否真的杀了女儿:历史迷雾中的真相探寻武则天,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以其非凡的政治手腕和深邃的心机,成为了后世无数史学家和文学家笔下的焦点。然而,在她波澜壮阔的一生中,有一个事件始终笼罩在历史...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3-3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