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德元年(954年),柴荣登基为帝,后周第二位皇帝,曾改姓郭,继位后恢复柴姓。让历史资料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
周世宗柴荣,对于很多读者朋友来说这个名字可能不太熟悉。但如果有读过《水浒传》的读者朋友,一定会对小旋风柴进这位好汉不陌生。在江湖上人称“柴大官人”的柴进,正是这位周世宗的嫡系子孙,拥有宋太祖御赐的丹书铁劵,除了皇帝无人能治其罪,加上其爱结交豪杰,所以经常收留犯了罪的钦犯和亡命之徒,他也是《水浒传》里相当重要的一位人物。
而这位常常会被书中提起的柴进的祖先,周世宗柴荣,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君主呢?
在五代十国这个时代,没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权,政权更迭极快,一方面是相互攻伐以及来自北方契丹的威胁,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五代十国时期的君主要么就是残暴不仁,要么就是沉迷声色,最后带领国家走向灭亡。但周世宗柴荣却是这里面的一个异类,他被称为“五代第一明君”,而宋太祖赵匡胤,在成为皇帝之后的其中一个目标就是超越柴荣。
但这位被称为“五代第一明君”的周世宗柴荣,其实在位时间,也就五年多接近六年的时间,那么,为什么在这短短的六年执政时间里,周世宗柴荣能够彻底地将五代的其他君主甩在身后,成为五代最为贤明的君主呢?
原因其实并不复杂,因为他所建立远胜于五代十国时期其他君主的功业。对于周世宗来说,他最为难能可贵的,就是虽然在位只有短短六年的时间,却使得后周实力在各个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观。首先是政治上,他上位后对于吏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将刑罚加重,对于懒政怠政、以及贪污腐败甚至能力低下的官员,都课以重典,使得官场的风气有所改观。
但周世宗却又不只是只懂得用威压的手段震慑群臣,他在对于那些不称职的官员处以雷霆手段的时候,同时也重视真正的人才培养。他求贤若渴,对于有能力的官员,大举提拔;对于有能力却不得志的人才他敢于委以重任;对于未发现的人才,他表示“英雄不论出处”,任何人都能够参与朝廷的官员选拔考试。
他在提拔这些大臣后,也非常重视倾听他们的意见,甚至到了自己主动要求臣子积极进谏的程度,乃至于亲自命题《为君难为臣不易》《平边策》让臣子写策论的地步。大臣王朴所写的《平边策》,他深表认同,认为他在文中表达的“先易后难”的观点非常有道理,于是在之后将其付诸实践。
在经济上,他在登基第二年,便下令对逃离田地的逃户设置了回归年限,促使逃户回归田地,并同时让早已因为无人耕作而荒芜废弃的田地得以重新被开垦利用,使得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几年后,他又对各个州的田税进行了均定,并让一些州的军队解甲归田,回乡务农。
魏晋以来,佛教文化在中原盛行,大量的寺庙在各地建立起来。对于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封建社会来说,佛教的盛行,意味着会有大量的农民离开土地,选择出家为僧。而这些人成为僧人之后,会对国家打赋税和徭役造成极大的损失,不论是财政还是兵役都会有很大的影响。而且过多的寺院用地还会占用大量的土地。
所以,周世宗下令限制寺院的发展,并对于出家的条件做了严格的规定。这样一来,寺院的数量和僧侣的数量都有了极大的下降,使得很多的土地和劳动力重新得到利用,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其他还有很多经济改革的举措和文化教育的推广的措施,此处就不一一列举了。不过,周世宗这一切的措施其实都是为一个目标做铺垫,那就是统一。所以,周世宗最为耀眼的功绩其实是他在军事方面的功绩。这并不奇怪,因为这位后周的第二任皇帝,五代的第一明君,其实早在十五岁就投身军伍了,并且擅长骑射。可以说,他是一个对行军打仗相当满打满算的皇帝。
在他刚刚登基的第一年,北汉和契丹就勾结到一起进行南侵,柴荣随即决定御驾亲征,并自比唐太宗,认为在唐朝建立之初,就是靠着太宗御驾亲征将敌人一一平定,所以才使得天下太平。于是柴荣亲自率领军队与之激战,在右军失利,阵势大乱时。柴荣冒着危险,亲自督战,这使得后周军队最终抵御了敌人的进攻,并将其击败,使之落荒而逃。柴荣这一战既保全了后周政权,也得到了整顿军队纪律的机会,他将大量逃将斩首,对于作战勇猛者进行嘉奖(赵匡胤就是其中之一)。
因为柴荣继位之初便决定了为政的目标(十年开拓天下,十年修养百姓,十年天下太平。)于是,在之后的几年里,柴荣按照前文我们提到过的王朴的《平边策》为战略方针,先南后北,先易后难。他先向西击败西蜀,收复了秦、凤、成、阶四州。连续三次攻打南唐,获得十四州、六十县,使得南唐皇帝被迫放弃帝号,称“南唐国主”。一举震慑南方各个势力,使得其可以专注于北伐。
而北伐,则是周世宗一生最光辉也是最遗憾的战役。可能比较熟悉历史的读者朋友都知道,五代时期,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主动将中原的北方屏障送给契丹,以换取对自己称帝的支持,成为了契丹的“儿皇帝”。虽然后晋不久就灭亡了,但石敬瑭的行为却为后来的中原政权留下了莫大的隐患——中原北部无险可守。
于是,周世宗在做好一系列准备后,决定御驾亲征,北伐辽国,收回燕云之地。柴荣的军队一路势如破竹,一路上大量刺史举城而降。途中遇到的抵抗可以说不堪一击,仅仅四十多天,连收三关三州,共十七县。就在即将进军幽州之际,柴荣得了急症。不得不班师回朝,在回到京师开封后,柴荣不久就驾崩了。北伐之事,最终功败垂成。
周世宗柴荣,之所以能够以短短六年的在位时间,赢得“五代第一明君”的美誉,一方面是五代其他君主大部分的确无能,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周世宗他的政治智慧、军事天赋、经济手段等等因素结合起来,让他建立了远超同时代君主的功业,为北宋的建立并实现统一,提供良好的基础,这才是其成为五代当之无愧的第一明君的主要原因。
在《水浒传》这部描绘梁山好汉豪情壮志的经典作品中,武松与柴进的关系无疑是一段引人注目的故事。两人从最初的相遇相知,到后来的渐行渐远,其中蕴含着复杂的情感纠葛和江...
柴进 武松 2025-03-12 后周开国皇帝郭威:传奇人生与异姓传位的背后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后周太祖郭威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君主。他出身贫寒,历经磨难,最终开创后周王朝,成为一代开国皇帝。然而,他却在临终前将皇位传给了异姓养子柴荣,...
郭威和柴荣什么关系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2025-02-21 周世宗柴荣:五代十国的杰出帝王在五代十国这一以“混乱”著称的时代,各种势力盘踞一方,常年战争征赋不断,民不聊生。然而,在这一段黑暗的历史时期,却出现了一位备受史书赞誉的皇帝——周世宗柴荣。他...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2025-02-21 柴荣不死,赵匡胤是否会反?历史假设的深度剖析在中国五代十国的动荡历史中,后周世宗柴荣与宋太祖赵匡胤两位君主的名字紧密相连。柴荣以其卓越的治国才能和军事领导力,被誉为五代十国时期的杰出君主;而赵匡胤则在柴荣...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1-18 柴荣传位柴宗训:别无选择还是明智之举?五代十国时期,后周世宗柴荣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实施了一系列改革,使得后周国力蒸蒸日上。然而,柴荣英年早逝,将皇位传给了年仅七岁的儿子柴宗训,这一...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柴宗训 2025-01-10 揭秘:历史上近乎完美的皇帝——周世宗柴荣在中国古代帝王的漫长历史中,众多皇帝或因其丰功伟绩,或因其残暴无道而被后人铭记。然而,若要寻找一位几乎没有污点、近乎完美的皇帝,周世宗柴荣无疑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名...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2024-11-28 宇文邕怎么死的?与柴荣的对比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北周武帝宇文邕与后周世宗柴荣都是令人瞩目的帝王。他们各自在其统治时期展现了非凡的才能和胆识,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这两...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2024-11-16 五代第一明君:周世宗柴荣的传奇人生柴荣,五代时期后周的第二位皇帝,被誉为“五代第一明君”。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出身贫寒到成为一代英主,他的故事激励了无数后人。早年经历柴荣出生于邢州尧山柴氏...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2024-11-14 柴荣的谥号及其历史意义柴荣,历史上的一位显赫人物,他不仅是后周的开国皇帝,还是一位有着深远影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柴荣在位期间,以后周太祖郭威的名义进行统治,其谥号为“太祖”。本文将探...
郭威和柴荣什么关系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2024-08-04 李廷珪的事功与影响在后周世宗柴荣和宋太祖赵匡胤两位帝王的治下,李廷珪以其非凡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智慧,成为了这一时期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的事功不仅在于辅佐两位帝王完成国家统一,更...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4-07-2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