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时期为什么要跟高句丽死磕?用隋炀帝的一句话来解释就是:“勿遗子孙忧也。”高句丽在隋朝时期,虽说疆域不算辽阔,但是也绝对不是所谓的小国,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东北小霸王了。否则隋朝也不会因三征高句丽而间接导致身死国灭了。今天的高句丽,最独特的地方不是受到了撮尔小国的哄抢,莫名成了韩国这样的民族的祖宗,而是它从未让中原王朝如此重视过。
从公元598年隋文帝兵发30万大军讨伐高句丽开始,到668年唐高宗一举荡平东北消灭高句丽,隋唐两大帝国耗时整整70年,终于将强盛一时的高句丽彻底送入地狱。
当然,在征伐高句丽的过程中,隋炀帝杨广曾三次用兵,最终导致天怒人怨最终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那么,为何隋唐两大帝国一定要倾全国之力干掉高句丽,甚至身死国灭也在所不惜呢?静夜史认为根本原因就是隋炀帝的那句“勿遗子孙忧”,具体来说分为两个部分:
1、东北不平,中原不安
古往今来,东北亚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中原地区是否和平安宁。
前227年秦始皇消灭燕国后,将辽东纳入版图,随后修筑长城予以巩固,东北开始纳入中原王朝版图;
前108年汉武帝消灭卫满朝鲜后,在朝鲜半岛北部设置了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临屯郡四个郡,统称为“汉四郡”,中原王朝对东北及朝鲜半岛的统治不断加强。
但高句丽也是在此时开始出现的。前37年高句丽人朱蒙建国后,势力迅速壮大,吞并了周边的东沃沮和东濊部分地区,而后与东汉发生冲突。
不过,强盛的东汉并未给高句丽壮大的机会,于是高句丽在东汉的反击下迁都丸都城,后在骚扰曹魏时被曹操一路追杀而后焚毁。
不过,西晋灭亡后,中原地区天下大乱,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开始疯狂南下,出现了恐怖的五胡乱华;而此时的高句丽也开始趁机扩张,比如:
311年,“秋八月袭取辽东西安平”;
313年,“冬十月侵乐浪郡,虏获男女二千余口”;
314年,“秋九月南侵带方郡”,控制了朝鲜半岛北部;
在4世纪末5世纪初,高句丽南征百济、北讨契丹、扶余外,占领玄菟、乐浪两郡以及辽水以东大片土地,随后于427年迁都平壤。
到5世纪末,高句丽又吞并了部分扶余、靺鞨和契丹部落,控制新罗、百济,并与北魏保持军事对峙。此时的高句丽疆域东临日本海,南控汉江流域,西北跨辽水,北到辉发河、松花江流域,势力达到极盛。
随后中原地区在经历了长达300多年的战乱后,于589年最终统一,高句丽也开始盛极而衰。
当然,高句丽是不甘心就此退出的,于是它在表面上向隋朝称臣的同时,背地里却联合同在东北的靺鞨于597年进攻隋朝辽西军事驻地,又勾结东突厥侵扰隋朝北方,开启了南下侵略隋朝的序幕,这直接引发了隋文帝在598年对高句丽的征讨。
从后续契丹、金以及清朝从东北崛起的一系列历史事件来看,东北地区的势力,直接关系到中原地区的安宁与否,因为它可以同纬度联手蒙古高原势力对中原王朝形成自北向南的压制,更能同经度在朝鲜半岛和日本搅得鸡犬不宁,高句丽无疑就是最好的说明。
所以,对于隋唐两大帝国而言,为了帝国东北、东部乃至北部的安宁,高句丽必须死。
2、农耕文明,争夺正统
高句丽之所以能存在700多年,而不是像其他北方政权那样“胡虏无百年国运”,根本原因在于高句丽虽在北方,但却是名副其实的农耕文明。
东北地区虽然纬度较高,但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条件也远比蒙古高原优越,所以具备农耕文明的发展条件。
而农耕文明相比于游牧文明有以下几个不同特点:
人口多,在古代的任何政权,人口都是政权兴盛繁荣的重要资源,而农耕文明下的高句丽无疑比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更加人丁兴旺。而有了人,就能开疆拓土,快速崛起;
集权程度高,相比于游牧民族的部落制组织形式,农耕文明下的高句丽中央集权程度更高,这使得高句丽比游牧民族更难对付;
相比于游牧民族抢完就走的形态,安土重迁的农耕文明一般都是“占住了就不走”,除非战争让他们放弃。
在这样的情况下,高句丽首先就比游牧民族更难对付,这也是高句丽在中原王朝打击下不断复兴并壮大的重要基础。
而除了人口更多,集权程度更强,高句丽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372年从中原引入佛教并奉为国教,并依照中原制度建立国家教育机构“太学”,这让高句丽越来越“文明”。
而从契丹、金等少数民族汉化后的状态来看,一旦具备了和中原王朝相似的制度,它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和中原王朝争夺正统的野心,这是比侵扰边界还可怕的存在。
所以,隋唐两朝就是拼了老命,也要把高句丽彻底拿下。
在隋文帝挑拨突厥将其分化为东西两部后,就开始了对高句丽的征讨;
隋炀帝修筑大运河且三次征讨,但终归还是功亏一篑;
唐太宗对高句丽产生了一定打击但终归只是皮毛;
等到唐高宗时期,正式开启了对高句丽的灭国之战。663年白江口海战彻底消灭倭寇水师后,唐军于668年攻占平壤,高句丽彻底被灭国!
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即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他统一中国,开创“开皇之治”,为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关于他的死因,历史上却存在...
杨坚怎么登上帝位的 2025-03-27 隋炀帝:昏君之名的由来与不可磨灭的功绩在中国历史上,隋炀帝杨广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被后世称为“昏君”,这一评价往往与他的暴政、奢侈和滥用民力紧密相连。然而,在全面审视隋炀帝的一生后,我们会发现,...
杨广 2025-03-24 独孤信:三朝皇后之父的悲惨结局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独孤信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显赫的家世而闻名。他不仅是西魏、北周时期的名将,更是三个朝代皇后的父亲,堪称“史上最牛老丈人”。然而,这样一位...
独孤信 2025-03-20 隋文帝抓捕贪官的独特办法:钓鱼执法与严密监督在中国古代历史中,隋文帝杨坚以其卓越的治国才能和严明的法治精神著称。在反腐方面,隋文帝更是采取了诸多创新手段,其中最为人称道的便是他抓捕贪官的独特办法——“钓鱼...
杨坚怎么登上帝位的 2025-03-20 没有她,汉武帝或步隋炀帝后尘?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汉武帝刘彻与隋炀帝杨广常常被相提并论,但他们的历史评价却大相径庭。汉武帝被誉为雄才大略的一代明君,而隋炀帝则被视为暴虐无道的亡国之君。然而,...
杨广 刘彻 2025-03-18 隋文帝杨坚:隋朝开国皇帝的传奇一生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隋文帝杨坚无疑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帝王。他不仅是隋朝的开国皇帝,更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远的治国成就,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出身贵...
杨坚怎么登上帝位的 2025-03-12 隋文帝统一南北朝的奥秘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分裂与动荡的时代。然而,在这个时代即将结束之际,隋文帝杨坚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策略,成功统一了南北朝,为隋朝的建立奠定了...
杨坚怎么登上帝位的 2025-03-12 隋炀帝西巡:政治、军事与文化的多重考量在中国历史上,隋炀帝杨广是一位极具争议性的皇帝。他在位期间,既有开疆拓土的辉煌成就,也有滥用民力、导致国家动荡的过失。其中,隋炀帝的西巡活动,更是成为了后人关注...
杨广 2025-03-03 纣王、秦始皇与杨广:三位帝王的功过评说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纣王、秦始皇和杨广是三位极具争议性的帝王。他们各自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有的被后世颂扬为英明君主,有的则背负着暴君的骂名。一、...
杨广 秦始皇陵 2025-02-26 古代第一岳父:独孤信的传奇人生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英雄豪杰辈出,而能够被誉为“古代第一岳父”的人物更是寥寥无几。今天,我们要讲述的便是这样一位传奇人物——独孤信,他的三个女儿都成为了皇后...
独孤信 2025-02-2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