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赵构,南宋第一代皇帝。1127~1162年在位。历史资料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1162年,南宋开国皇帝赵构禅让于皇太子赵昚(shèn),退休成了一名光荣的太上皇,时年56岁。
然而,赵昚的身份却有些特殊,因为他是赵匡胤一脉,赵匡胤的七世孙,而赵构是赵光义一脉,兄弟侄子众多,为何赵构却传位赵昚?
历史上有一段谜案,在一个雪夜之中,北宋皇宫发生“斧声烛影”,随即赵匡胤离奇暴毙,享年50岁,传闻赵匡义谋杀了大哥赵匡胤,夺取了江山。当时还有一条传闻,赵匡胤母亲杜氏一直希望“兄终弟及”,由赵光义接班皇位,然后再由赵光义传位给赵匡胤儿子。但赵光义称帝之后的六年之中,赵匡胤两个还活着的儿子先后离奇死去,于是赵光义再传位给赵匡胤一脉就不了了之,江山一直由赵光义后代霸占,但为何到了宋高宗赵构时,却把江山还给了赵匡胤一脉,赵构真有那么“大公无私”?
1127年,这一年爆发了很多大事,靖康之变和北宋灭亡,金兵攻破汴京掳走徽、钦二帝,九皇子赵构在宋金前线的“南京”应天府(今商丘)即位称帝。除了这些历史大事,还有一件小事:赵构唯一亲生儿子赵旉出世了。
1129年,金兵南下,赵构宠信的太监王渊,建议赵构巡视大海,实质避祸于海上,自己负责断后,但却将断后的大船用来装载收刮而来的财宝,致使数万宋兵及战马失陷敌营,当时老百姓便耳语相传“船上的财宝都是王渊在平定陈通时,滥杀人民搜刮而来的”等等,激起了苗傅和刘正彦的不满,随后两人以清君侧名义发动“苗刘兵变”,诛杀王渊等宦官。
更为重要的是,苗傅和刘正彦趁势逼迫赵构退位,将皇位禅让给三岁的皇太子赵旉,于是赵旉成了南宋第二位皇帝。但各地将领并不认同赵旉,反而纷纷勤王讨逆攻打苗刘,无奈之下苗傅和刘正彦又废黜了赵旉,重新奉赵构为帝。很快,“苗刘兵变”被平定,苗傅和刘正彦被处死。
但在这一过程中,皇太子赵旉受到惊吓,“苗刘兵变”之后三个月,赵旉就在惊惧中去世,赵构失去了唯一的儿子。
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对于皇帝而言,无后更威胁到江山社稷的稳定。
为了江山社稷稳定,赵构过继了两个养子,即赵伯琮与赵伯玖,但这两个养子都是赵匡胤一脉,其中赵伯琮就是后来的宋孝宗赵昚。
难道靖康之变中,赵光义一脉全部沦陷金兵之手?肯定不可能,赵光义一共有九子,其不少后代早就散落在南方,比如后来南宋丞相赵汝愚。而且,宋徽宗一共有31子,不少都在后来南宋担任官职,比如第十二子赵植等。既然如此,赵构为何不选赵光义一脉,反而选择赵匡胤一脉呢?
需要注意的是,赵构1132年收养赵昚,虽然养子不代表一定继承皇位,但赵构此举至少说明,早在1132年时就有传位给赵匡胤一脉的打算。
1129年,金兵南侵之后,赵构与孟太后分别逃亡,赵构巡视大海,孟太后巡视江西。
所谓孟太后,即元祐皇后,宋哲宗赵煦第一任皇后,在金兵南侵之后,北宋王朝灭亡之际,毅然挺身而出,不顾自身的荣辱和安危,力挽狂澜,与南宋高宗赵构一起,创立了南宋皇朝,可以说没有孟太后,很难有赵构称帝,很难有南宋王朝,因此她的意见对赵构影响非常大。
逃亡江西途中,孟太后做了一个奇怪的梦,随后孟太后给赵构写了一封秘信,史书没有记载内容,但却有“后尝感异梦,密为高宗言之,高宗大寤”的记载。1131年,孟太后去世,1132年赵构收养赵昚,看来孟太后的这个梦,可能与赵匡胤、赵光义的皇位传承有关,进而影响了赵构选择。
北宋灭亡之后,有一个被俘虏北去的汉人,在他“北狩时就亲见确闻之事”写成的《呻吟语》中,在金太宗后记有一事说:完颜晟在金太祖朝时曾经担任使节出使汴京,容貌与宋太祖的塑像非常相似。
撞脸,这种事情很寻常,但在当时政治环境中却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因为赵匡胤突然暴毙,坊间传言是赵光义谋害,金太宗与赵匡胤撞脸,就被看成金灭宋是宋太祖在“报仇雪恨”,夺回属于自己的皇位。
以今天眼光来看,这很可能是金国实行的心理战,借助赵匡胤声望,以迷信的说法瓦解南宋民众抵抗之心。计谋不算高明,但对南宋却影响巨大,一时之间,社会议论纷纷,人心不稳。或为赢得人心,或为相信这一传言,其后赵构选择了赵昚为养子。
除了以上两个似是而非的理由之外,还有二个重量级的硬道理。
1,宰相范宗尹、同知枢密院事李回、参知政事张守、监察御史娄寅亮等,纷纷建议选择太祖子孙作为继承人,比如娄寅亮直言:“欲乞陛下于子行中遴选太祖诸孙有贤德者,视秩亲王,俾牧九州,以待皇嗣之生,退处藩服......庶几上慰在天之灵,下系人心之望。”除了建议挑选赵匡胤后裔暂时继承皇位之外,其中的“下系人心之望”,说明当时的确存在金灭宋是宋太祖在报仇雪恨的流言。
2,北宋灭亡之后,大量皇室中人沦陷金兵之手,但赵构却对北伐并不热衷,致使诸王、后妃惨死异国他乡不知凡几,让他备受同宗责难,选择太宗一脉为继承人,死后很容易遭到“反攻倒算”。但选择太祖一脉,不仅可以赢得”尧舜“的美名,而且会让太祖一脉继承人心存感激,确保赵构不会遭到反攻倒算。
最终,赵构表态:“太祖以神武定天下,子孙不得享之,遭时多艰,零落可悯。朕若不法仁宗,为天下计,何以慰在天之灵!”
总之,流言、梦析、群臣建议、个人利益等多方因素之下,赵构选择了太祖一脉。
最后结果如赵构希望的那样,收养赵昚之后,南宋逐渐稳定,慢慢形成宋金对峙局面;在个人方面,宋孝宗赵昚一直善待赵构,56岁的赵构退位,做了25年的太上皇,却始终保持了太上皇的尊荣,享尽富贵,还时不时的能对朝政施加影响,最终安享晚年。
赵构虽然不够合格,但挑选的继承人赵昚却很英明,在位27年之间,平反岳飞冤案,起用主战派人士,锐意收复中原,内政上积极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惩治贪污,重视农业生产,百姓生活安康,史称“乾淳之治”,后世称其“卓然为南渡诸帝之称首”。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岳飞作为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爱国情操著称于世。然而,他的命运却以悲剧告终,被宋高宗赵构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关于岳...
秦桧为什么要害岳飞 赵构 2025-03-27 岳飞死后徐庆下落成谜:为何未与岳飞同遭陷害?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岳飞作为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爱国情操著称于世。然而,他的命运却以悲剧告终,被宋高宗赵构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而在岳...
赵构 岳飞 2025-03-27 宋太祖之伟业:与秦皇汉武并列的缘由探析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秦皇汉武作为杰出的帝王,其功绩与影响力被后世广为传颂。而宋太祖赵匡胤,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也因其卓越的才能和深远的政治智慧,被后世与秦皇...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3-25 赵构为何会同意为岳飞平反?在中国历史上,南宋时期的岳飞是一位备受敬仰的民族英雄,然而,他的一生却充满了悲剧色彩。岳飞因坚持抗金、反对议和,最终被宋高宗赵构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然而,在...
赵构 岳飞 2025-03-20 宋太祖赵匡胤提出迁都的深层考量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宋太祖赵匡胤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成功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建立了北宋王朝。然而,在他统治时期,却曾提出过一项令人瞩目的决策——迁...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3-20 赵匡胤:皇帝之前的战神传奇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非凡的领导力,书写了一段从战神到帝王的传奇历程。在登上皇位之前,赵匡胤已经是一位名震四方的战神级别的...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3-20 赵构为何不愿再当皇帝?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南宋开国皇帝赵构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历经风雨,从金国人质到南宋开国皇帝,再到禅位于养子,其一生充满了波折与变迁。那么,赵构为何在晚年...
赵构 2025-03-20 天降皇位:历史上改朝换代最轻松的皇帝——赵匡胤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皇位的更迭往往伴随着激烈的权力斗争、残酷的宫廷政变,甚至是连年的战争。然而,有这样一位皇帝,他的登基之路却异常顺利,仿佛皇位是“天上掉下...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3-11 赵匡胤称帝:自愿还是被迫的历史抉择?在中国历史上,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的称帝之路一直备受关注。他从一个普通的武将,最终登上皇位,建立了宋朝。关于他称帝是自愿还是被迫的问题,历史上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2-28 宋高宗赵构退位之谜:多重因素交织的历史抉择在中国历史上,宋高宗赵构的退位事件一直备受关注。作为南宋的开国皇帝,赵构在位期间经历了无数风雨,最终却在相对年轻的五十六岁时选择退位,将皇位传给了养子赵昚。这一...
赵构 2025-02-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