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国时期,战国四大名将无疑是当时武将中的佼佼者。对于白起、廉颇、李牧、王翦这战国四大名将,一般以白起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在白起的一生中,有四场比较知名的战役,也即伊阙之战、华阳之战、长平之战、鄢郢之战。其中,就鄢郢之战来说,是白起针对楚国的战役。在鄢郢之战后,秦昭襄王封白起为武安君(能抚养军士,战必克,得百姓安集,故号武安),白起名震天下。对于秦昭襄王来说,之所以封白起为武安君,显然是因为鄢郢之战达到了重创楚国的目的。
在这场战役中,秦国获得了楚国大量国土,甚至攻占了楚国的都城。这导致楚国被迫迁都,国力受到极大削弱。不过,非常可惜的是,在鄢郢之战后,白起并没有率领秦军继续攻打甚至消灭楚国,也即没有贯彻一鼓作气,斩草除根的理念,反而留给了楚国恢复元气的时间。那么,问题来了,鄢郢之战后,楚国遭到重创,秦国为何不趁势消灭楚国呢?
一
首先,鄢郢之战,是指周赧王三十六年至三十七年(前279年-前278年),秦国名将白起率军伐楚,攻破楚国别都鄢(今湖北宜城东南)、都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重创楚军主力的大规模作战。在鄢郢之战中,秦国名将白起选择最佳出兵时机和进军路线,取得进攻楚国的战略主动。虽然秦军孤军作战和客场作战,但是,白起率领的秦军置之死地而后生,乘着楚国都城防备松懈的机会,直接深入到楚国腹地攻打对方。
在进入到楚国腹地后,白起采用了决水攻城的战术攻克楚国别都鄢城,然后沿长江东下深入楚境,攻陷楚国的都城郢,焚毁楚国的宗庙和夷陵,取得最后的胜利。此战,秦国获得了楚国大量国土,并攻占了楚国的都城郢,所以楚国被迫迁都,国力受到极大削弱。不过,在鄢郢之战后,秦国并没有趁势消灭虚弱的楚国。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就楚国来说,虽然在鄢郢之战中遭到重创,但是楚国还是具有一定的实力。
二
进入到战国时期,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一时间兵强马壮,初露称雄之势。 楚宣王、楚威王时期,疆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苏北部、陕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幅员广阔。楚国至此进入了最鼎盛时期。在鄢郢之战中,虽然白起率领的秦军攻打到今湖北省一带,但是,对于疆域辽阔的楚国,依然拥有大部分的疆域。彼时,楚顷襄王退往东北固守陈都(今河南淮阳),并将都城迁到陈都。
对于楚国来说,还拥有今河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湖南等地的疆域。因此,这意味着楚国还拥有反击,至少是防御秦国的实力。楚顷襄王二十三年(公元前276年),楚顷襄王收集东部地区的士兵,共得十多万人,向西收复秦国攻占的楚国长江沿岸十五邑设置郡县,抵拒秦国。也即在战国时期,楚国通过消灭越国等诸侯国,得以将疆域扩张到东部地区,所以尽管在西部遭到了秦国的重创,但是,楚顷襄王还可以从东部征调兵马。
三
进一步来说,即使到了战国后期,楚国的疆域又遭到了秦国的步步蚕食,但是,王翦为了消灭楚国,还是向秦王嬴政讨要60万大军。也即没有60万大军的话,王翦没有十足的把握消灭楚国。对于秦国来说,60万大军几乎是倾国之兵,所以调集60万大军消灭楚国,这对于任何一位秦国君主来说,都不是一个容易做出的决定。另一方面,在鄢郢之战后,秦国之所以没有趁势消灭楚国,也是因为其他诸侯国的实力还不容小觑。
在战国末期,秦王嬴政之所以敢让王翦率领60万大军进攻楚国,是因为山东六国中的其他诸侯国,要么已经被消灭了,要么就是奄奄一息了。所以,王翦的灭楚之战,并没有太大的压力,也即不用担心其他诸侯国趁机发难。但是,秦国名将白起发起鄢郢之战时,山东六国中的其他诸侯国,还具有不错的实力,也即可以对秦国造成足够大的威胁。
四
最后,秦昭襄王三十四年(前273年),鄢郢之战后,白起率军攻打救援韩国的赵、魏联军,大破联军于华阳(今河南新郑北),俘获赵、魏两国大将,斩首十三万,魏将芒卯败逃。又与赵将贾偃交战,溺毙赵卒二万人。而这,就是著名的华阳之战。在华阳之战时,魏国、赵国组成大军攻打韩国,后者向秦国求援,这才有了华阳之战。而在华阳之战后,白起于公元前260年指挥了长平之战。众所周知,长平之战,是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阬杀赵军约45万。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鄢郢之战后,赵国和魏国还是具有一战之力的,特别是长平之战前的赵国,更是具有和秦国争夺天下的实力。
试想一下,如果鄢郢之战后,白起继续率军攻打楚国,这会导致秦国主力长期在楚地征战,那么,在这个时候,魏国、赵国、韩国、燕国、齐国等诸侯国一旦组成联军偷袭秦国,这很可能会让秦国腹背受敌,从而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综上,非常明显的是,鄢郢之战时,秦国达到了重创楚国的目的,在此之后,白起等秦国将士并没有趁势消灭楚国,而是继续蚕食三晋的疆域,削弱赵国、魏国等强国。一定程度上,这无疑是风险较小的策略,也即避免将主力孤注一掷,放到进攻某一个诸侯国上。当然,就长平之战来说,已经是秦国风险最大的战役了,如果赵国获胜的话,很可能夺取天下的诸侯国就要易主了。
在中国历史上,廉颇作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忠诚的品格而著称。然而,在廉颇的晚年,他因一系列的政治变故而叛离赵国,投奔魏国和楚国。然而,在这之...
廉颇典故 2025-03-27 白起之死与范睢的关联及范睢的最终归宿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战国时期的名将白起与政治家范睢之间的恩怨纠葛,一直是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白起,这位以“杀神”著称的军事奇才,最终却落得个被迫自杀的悲惨结...
白起 范睢 2025-03-27 魏冉与白起:秦国崛起的双翼在战国烽烟中,秦国能从西陲边国崛起为横扫六合的霸主,离不开两位关键人物的携手——穰侯魏冉与武安君白起。他们一政一军,如同双翼托起秦国的霸业,其关系之微妙复杂,远...
白起 2025-03-24 范睢扳倒秦国重臣:权谋与智慧的较量在战国纷争的历史舞台上,范睢以其卓越的权谋和智慧,成功扳倒了秦国重臣权贵宣太后、魏冉和白起,成为秦国政治格局中的关键人物。这一历史事件不仅展现了范睢个人的政治才...
白起 宣太后 2025-03-21 韩信与白起:谁更厉害?历史与军事的双重考量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韩信和白起都是备受推崇的军事天才。他们各自在战场上留下了无数传奇故事,被后世誉为“兵仙”和“杀神”。那么,韩信和白起谁更厉害呢?这是一个难以简...
白起 韩信 2025-03-20 韩信为何轻视秦国战神白起?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白起和韩信都是著名的军事将领,各自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辉煌的战绩,在战国和秦汉时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白起身为秦国战神,屡建奇功,为秦国的统一大...
白起 韩信 2025-03-10 秦国统一大业:探究众功臣中的头号英雄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秦国的统一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一伟大成就的背后,离不开众多功臣的辛勤付出和卓越贡献。从商鞅变法到白起破敌,从张仪的外交手腕到王翦的军事...
白起 王翦 2025-03-06 蒙恬与白起:名气背后的历史考量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蒙恬与白起都是杰出的军事将领,各自以其卓越的战功和军事才能,为后世所铭记。然而,在名气上,蒙恬似乎并不如白起那般响亮。这是否意味着蒙恬在...
白起 蒙恬 2025-03-06 春秋战国著名将领概览:白起是否为最厉害统帅?春秋战国,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无数将领在这个大争之世中崭露头角,他们各自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辉煌的战功,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一、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将领1....
白起 2025-02-28 魏冉:战国秦相,白起之伯乐在战国中后期的历史舞台上,魏冉以其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成为了秦国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他不仅拥立秦昭襄王,稳固了秦国内政,还多次指挥或参与重大战役,为秦国的版图...
白起 秦昭襄王 2025-02-2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