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皇帝的身边还是会有很多人保护,但是也有武力值很高的皇帝,刘裕在其中绝对是名列前茅的,甚至有不少人认为,刘裕应该算是古代历史上皇帝当中,武功最高的一个皇帝了。而在史书当中有记载,刘裕曾经用一种名为“却月阵”的阵法,以2000步兵大破北魏3万精锐骑兵,可以说是非常厉害的人物了。那么这种却月阵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阵法,究竟应该要怎么摆?却刘裕究竟算不算是古代武功最高的皇帝呢?
却月阵是中国古代兵车战法中的一种战法。按照《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一十八》还记载,刘裕用“却月阵”,以2000步兵大破北魏3万精锐骑兵。
刘裕的军事思想非常丰富,为中国军事史做出过重大贡献。他不仅善于战略决策和战役指挥,还善于战术革新;不仅善于指挥步兵、水军作战,还善于指挥诸兵军协同作战。其中以“却月阵”击败北魏精骑,就是刘裕指挥诸兵军协同作战的典型战例。经过此战,“却月阵”威名大振,为后人所津津乐道,以至一谈及如何“以步制骑”,必言“却月阵”。
构成“却月阵”的条件稍显复杂,具体包括地理条件、兵器、兵种和兵力配置。
地理条件
河水。因为晋军有制水权,所以河水可以保障“却月阵”后方及侧翼的安全,不必担心被敌军合围视野宽广的平坦河岸。良好的视野便于观察敌我双方的行动,及时掌握战场的情况;平坦地势则可以使敌军失去地形优势,而晋军可在高大战船上俯瞰战场,相当于占据了制高点。
兵器
战船:用来控制水道、运送兵源和作战物资,一但战事不利,还可以接应阵中的晋军。
战车:用来抵抗敌军骑兵的冲击,起防御作用。
盾牌:保护战车。
杖、弩、锤、槊等:用来杀伤敌军。
兵种
步兵:包括车兵、弩兵等,是作战的主力。
水军:见战船
骑兵:用来追击逃敌,数量不会太多。
兵力配置
在距水百余步之处用战车百乘布下弧形“却月阵”,两头抱河,以河岸为月弦,每辆战车设置7名持杖士卒,共计700人;布阵后,再派2000士兵上岸接应,并携带大弩百张,每辆战车上各加设20名士卒,并在车辕上张设盾牌,保护战车。
因为“却月阵”是弧形,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讲,弧形可以分散受力点的力,有着良好的抗冲击能力;阵内士兵又因有杖、弩、槊等武器,所以杀伤力非常强;同时阵内士兵背水为阵,可起到“陷之死地而后生”的效果。
在两晋南北朝时期有这么一个猛人,辛弃疾曾经以“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来形容他,表达了对他的神往,辛弃疾处于两宋变革之际,他一生所追求的就是北伐,然而当时朝中要么是畏敌如虎的主和派,要么是庸碌无为的主战派,竟然没有一个人具有军事眼光,他更多的是表达了希望自己能够碰见如同刘裕一样的明主来一展其所长。
奈何时运不济,辛弃疾“北归人”的身份一直为南宋朝廷所鄙视,外加上朝政主和派盛行,他有生之年都只能将自己的满腔抱负发挥在词之中。
而辛弃疾词中描绘的这个猛人就是刘裕,后世将其称之为“南北朝第一明主”,有人认为若非他发迹台湾,早在隋文帝杨坚之前刘裕就有可能统一中原开创另一个大一统王朝,那么刘裕究竟有多猛呢?这么说吧,这个真的堪称是“灭国狂人”,他一生对外先后灭谯蜀、南燕、后秦,对内平定孙恩之乱,桓玄之乱,刘毅之乱。
在当时东晋朝堂的控制力其实仅仅局限于三吴地区,而刘裕就在这局面之中平定了大江南北,开创了“七分天下而有其四”的刘宋王朝,北方胡人对其畏惧如虎,在其有生之年都不敢侵犯刘宋土地。
而他的北府兵更是彪悍,在一望无际的中原大地上,这群以步军水军为主的军队竟然敢追着北方骑兵的屁股后面跑,而其中刘裕利用却月阵大破北魏骑兵一战更是尽显其军事才华。可以说如果真的有个帝王军事水平排行的话,小编认为刘裕的军事水平绝对能进前五乃至前三,只不过他没有成为大一统王朝的帝王所以才鲜为人知。
公元416年,东晋权臣刘裕率领十余万大军进行了其人生之中的最后一次北伐:刘裕灭后秦之战。
战前刘裕对各部进行了详尽的安排:王镇恶、檀道济为先锋从寿阳出发,沿淝水等地进攻军事重镇洛阳。沈氏兄弟由彭城入黄河进占洛阳以北,以防止北魏军队趁此机会南下。
刘裕的料项目没有错,北魏在当时极为的不安分,当时北魏皇帝拓跋嗣没有听从谋臣崔浩的劝告,反而想从刘裕手上占点便宜,便命令长孙嵩率领北魏三万铁骑南下攻打刘裕袭击他的后方。
当时刘裕只有两千人,魏晋有三万,兵力上差距过大,而且刘裕的部队大多都是步兵骑兵为主,跑也是跑不过的,所以唯一的方式就只有打怕魏军方能获胜,而大名鼎鼎的“却月阵”因而诞生。
当时刘裕选择了一处靠近河流的宽阔地带,命令士兵700人在河边布下半月形的阵,每辆战车设置7名士卒,又命朱超石率2000兵士携带大弩百张,上岸接应丁旿,每辆战车又上增设20名士卒,并在车辕上张设盾牌,保护战车。
而这样就形成了类似一道战车为主的城墙,对于遏制北魏骑兵的进攻来说是有效地,而且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讲,弧形本身就可以分散受力点的力,对北魏骑兵有着良好的抗冲击能力,同时水军在其背后补给以防不时之需。
由于晋军士兵人数远远不如北魏军队,故北魏主将一时之间有点轻敌,便命令北魏骑兵冲击刘裕所组成的阵法,而这就正中刘裕的下怀。
刘裕帐下大将朱超石先以弓弩对北魏铁骑,利用弓弩的远程杀伤能力消灭了一部分北魏骑兵,当弓弩逐渐失去了作用之后,朱超石又命将士将所携带的千余张槊,截断为三、四尺长,用大锤锤基,一根断槊能洞穿三、四名魏军。
由于弧形的迎击面小,魏军越向前,所受到的杀伤也就越大,面对这种新式的阵法就连北魏骑兵都有点打懵了,激战了一,魏军死伤过半,而不久之后刘裕的援军也到了,北魏骑兵知道这时在刘裕这已经无法占到一点便宜了便撤军了。
也就是此战打出了刘裕的赫赫威名,北魏主拓跋嗣立马派人遣使求和,在刘裕有生之年,拓跋嗣终其一生都不敢进犯刘宋,然而刘裕的雄才大略没有为他的后代所继承,他死后刘宋江山可以说江河日下,如果刘裕知道他的后代这么不争气,会不会从棺材里爬出来。
在中国历史上,刘裕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凭借卓越的才能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在东晋末年崛起,一度掌控了大片领土,甚至逼近了统一天下的门槛。然而,尽管...
刘裕 2025-02-22 刘裕篡晋建宋:从权臣到开国君主的历程刘裕,作为东晋末年最具权势的大臣,通过一系列的政治和军事手段,最终废除了晋恭帝,建立了宋朝,史称刘宋。这一过程充满了权谋与斗争,展现了刘裕非凡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
刘裕 2025-02-21 从贫寒之子到一代帝王:刘裕的传奇人生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英雄豪杰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从卑微的起点走向辉煌的巅峰。南朝刘宋的开国君主刘裕,便是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他早年家境贫困,却凭借过人的才智和不...
刘裕 2025-02-20 兰陵王:历史评价高卓的功绩与魅力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兰陵王高长恭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高尚的人格魅力以及悲壮的人生结局,赢得了后世极高的历史评价。一、兰陵王的历史背景与身份兰陵王,本名高长恭...
兰陵王妃子 高长恭 2025-02-13 兰陵王真正死因探析在中国历史上,兰陵王高长恭以其英勇善战、貌美如花而闻名于世。然而,这位传奇人物的结局却充满了悲剧色彩。一、兰陵王的历史背景与功绩兰陵王,名高长恭,字长恭,是北齐...
兰陵王妃子 高长恭 2025-02-13 刘裕:并非三国任何人物直系后人,实为楚元王刘交后裔在中国历史上,刘裕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建立了南朝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关于刘裕的身世,一直存在诸多猜测,特别是关于他是否是三国时期某位重要人...
刘裕 2025-02-11 揭秘刘裕却月阵:以步制骑的战术奇迹与武功争议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刘裕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非凡的武功成就,成为了南朝宋的开国皇帝。而他最为人称道的战术之一,便是却月阵。这一阵法究竟是如何摆布的?刘裕又是否是历...
刘裕 2025-02-11 司马氏被刘裕赶尽杀绝的真相探析在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往往伴随着权力的斗争与血腥的清洗。东晋末年,司马氏作为皇族,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灭顶之灾,被刘裕赶尽杀绝。这一历史事件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真相...
刘裕 2025-02-06 刘裕:从寒门子弟到南朝宋开国皇帝的传奇之路在中国历史上,刘裕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出身贫寒,却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一步步崛起,最终成为南朝宋的开国皇帝。一、贫寒出身与早年经历刘裕,字德舆...
刘裕 2025-01-19 刘义符:南朝宋短命皇帝的在位时光与悲剧结局在中国历史上,南朝宋的刘义符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的在位时间虽短,但生平事迹却令人唏嘘不已。一、刘义符的在位时间刘义符,小字车兵,是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刘裕的...
刘裕 刘义符 2025-01-1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