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为什么会选择拥立胡亥即位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秦朝的灭亡,可以说与秦二世胡亥密不可分,那么作为秦朝一系列新政的设计者之一,李斯为何要选择将胡亥扶上皇位,从而导致自己的奋斗成果就此毁于一旦呢?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解答,一是李斯妥协的根本原因,二是李斯当时面临的艰难抉择,三是《赵正书》等其他相关记载。
李斯妥协的根本原因:成也“老鼠哲学”,败也“老鼠哲学”
早在未发迹之前,在上蔡做小吏的他,在发现仓鼠和厕鼠的不同后,悟出了“处在不同的环境,就有不同的作为”的“老鼠哲学”,此后便将此作为了自己的行为准则。而信奉“老鼠哲学”的李斯,坚信想要成就一番大业,就必须身处高位、手握大权。
然而,李斯因“老鼠哲学”而奋发图强、位列宰相,同样“老鼠哲学”也导致了他在沙丘政变中的态度。沙丘政变中,赵高在与胡亥达成一致后,便开始了对李斯的劝说,关于两人的对话,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有着详细记载,虽然这段对话极可能为司马迁杜撰,却也真实反应了李斯妥协的根本原因。
赵高对李斯的劝说,其核心其实只有两点,一是李斯在能力方面不如蒙恬,且不如蒙恬与长子扶苏关心亲近,一旦扶苏即位,必然会重用蒙恬为丞相,那么李斯如今的荣华富贵不仅会付诸东流,就连这么多年的努力也将不复存在。二是赵高负责教导胡亥律法多年,胡亥不仅同样尊崇法家治国思想,对于李斯同样会予以重用。
在治国理念方面,扶苏与李斯可以说有着根本性的矛盾,公子扶苏信奉的乃是儒家治国理念,其曾在劝谏秦始皇时说道,“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史记·秦始皇本纪》),而李斯却是法家学说的忠实践行者。因此,且不论能力高低,扶苏即位之后,不再重用李斯这样的法家人士显然极有可能。
正如央视纪录片《从秦始皇到汉武帝》中所说的那样,“在李斯眼中,昔日变法的商鞅是他效仿的楷模,商鞅改变了一个秦国,而李斯想要改变一个时代”,李斯同样不愿自己与秦始皇奋斗多年的成果,被扶苏全盘否定。
如上所述,李斯由于信奉“老鼠哲学”,本就是一名狂热的名利追逐者,对于如今已经做到丞相高位的他来说,被弃之不用是如何也不能接受的。从这一点来讲,其最终向赵高妥协,也就不难理解了。
李斯当时的艰难抉择:李斯不想做殉道者,只能选择妥协
如果说秦始皇是在咸阳驾崩,那么在皇位继承人这件事上,身为丞相的李斯由于是百官之首,其话语权将会极重。然而,秦始皇却是在东巡归途中病重,而当时在东巡队伍中,李斯的丞相身份其实起到的作用非常小。
在东巡队伍中,除了秦始皇之外,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其实只有三人:一是护军统率蒙毅,其手中掌握着扈从车队的军队;二是中车府令赵高,其主要负责管理皇帝的车驾和近侍,兼管着皇帝符玺和发布命令诸事;三是皇帝幼子胡亥。
由以上可知,这三人之中,蒙毅和赵高手中握有实权,而胡亥由于是跟随在秦始皇身边的唯一儿子,地位极为特殊。而李斯这个丞相虽然是百官之首,但由于车队随侍官员不多,加上赵高掌握了玉玺和发布命令的权力,李斯的作用根本难以发挥。
更为要命的是,当秦始皇在平原渡口病倒后,蒙毅便奉命折回会稽祷告山川,而秦始皇病逝之时,蒙毅尚未赶回,而此时有资格、且能够调动东巡兵马的,其实只有身为秦始皇幼子的秦二世胡亥。
沙丘政变中,当秦始皇已经病逝,由于诏书和印玺均掌握在赵高手中,而兵马又在胡亥掌握之中,因此当胡亥和赵高两人联手之后,其实已经完全能够册立胡亥为继承人。之所以拉拢李斯,只是为了后续稳住朝中局势罢了。
如上所述,只要李斯不傻,便能清楚的看出此时局势已经完全脱离了自己的掌控,他即使不愿扶立胡亥,恐怕也只能拿自己的一条命去换一个忠臣的名声罢了。或许正是由于李斯乃被迫妥协,导致胡亥即位之后,李斯开始逐渐被排挤出了朝廷核心决策层。
《赵正书》等其他相关记载:胡亥即位乃是名正言顺
其实关于胡亥是否篡位,目前尚有争论,尤其是随着近现代越来越多史料的出现,这种说法的真实性开始广泛受到质疑,目前关于胡亥即位名正言顺的说法,主要出自于以下两方面:
一是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出土秦二世诏书木牍,根据其中记载,秦二世胡亥即位之后,曾向全国各地官府下达过一份诏书,其中写道,““天下失始皇帝,皆遽恐悲哀甚,朕奉遗诏,今宗庙吏及箸以明至治大功德者具矣”。
当然,由于这封诏书乃是胡亥即位之后所发,因此其可靠性目前尚待商榷,毕竟哪怕胡亥即位不正,他自己也不会承认。
二是出自《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第三卷的《赵正书》,根据其中所载,秦始皇病重之时曾就继承人问题与李斯等大臣进行了商议,丞相李斯、御史冯去疾均建议,“今道远而诏期群臣,恐大臣之有谋,请立子胡亥为代后”,对于这个提议,秦始皇只说了一个字“可”。
按照其中记载,由于当时秦始皇于东巡归途中病重,距离咸阳路途遥远,如果此时召见臣子商议继承人问题,恐怕中间会出什么乱子,而胡亥此时恰好跟在秦始皇身边,因此李斯等人建议立其为帝。
如果《赵正书》的记载为真,那么李斯拥立胡亥就毫无问题了。毕竟,当时胡亥可是极受秦始皇喜爱的,且后来的各种劣迹其实尚未显露,为了朝廷的稳定,立其为帝似乎并无问题,李斯等人的拥戴,应该更多出于公心。
综上所述,如果胡亥真的是篡位即位,那么李斯之所以会拥戴胡亥,一方面源于其对权力的追求,另一方面则源于当时形势受限;而如果胡亥的继位名正言顺,那么李斯的拥戴便毫无问题了。
在中国历史上,秦朝末年的政治风云变幻莫测,其中李斯、扶苏与赵高三人之间的纠葛尤为引人注目。作为秦朝的重要政治家,李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03-20 秦朝丞相李斯的悲剧终章:败于赵高之谜在秦朝的风云变幻中,李斯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邃的法制理念,一度权倾朝野,担任丞相之职。然而,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最终却落得个腰斩于市、夷三族的悲惨结局。那...
李斯的儿子 赵高 2025-03-07 大秦帝国的丞相李斯:法家思想的践行者与政治斗争的悲剧人物在秦朝的历史长河中,李斯以其卓越的才能和深远的影响,成为了大秦帝国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作为秦朝的丞相,李斯在政治、文化、法律等多个领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一、生...
李斯的儿子 2025-03-06 李斯如何一步步成为秦国丞相在中国历史上,李斯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远的历史影响,成为了秦朝时期的重要人物。他如何从一名普通的楚国小吏,一步步走上秦国丞相的高位,是许多人感兴趣的话题。一、...
李斯的儿子 2025-03-05 李斯未选扶苏:政治立场与利益权衡的抉择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李斯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邃的政治洞察力,成为了秦朝统一六国的重要推手。然而,在秦始皇驾崩后,面对皇位继承人的选择,李斯却未能选择更为仁...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03-05 秦始皇为何如此信任李斯?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秦始皇嬴政与李斯的名字紧密相连。作为秦朝的重要政治家和谋略家,李斯不仅为秦始皇的统一六国大业出谋划策,更在秦朝建立后担任丞相,对秦朝的政...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03-05 秦二世胡亥:政治头脑的缺失与帝国的崩溃秦二世胡亥,作为秦始皇的第十八子,于公元前207年登上了秦朝的皇位。然而,他的统治时期却成为了秦朝历史上最为黑暗和动荡的时期之一。那么,秦二世胡亥是否具备政治头...
秦始皇陵 秦二世 2025-03-04 肖邦与李斯特:名气差异探析在音乐史上,肖邦和李斯特都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各自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才华在音乐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为何在当今社会,许多人更倾向于认为肖邦比李斯...
李斯的儿子 2025-02-27 李斯:千古一相缘何沦为赵高傀儡在中国历史上,李斯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才能,被誉为“千古一相”。他辅佐秦始皇统一天下,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政策,对秦朝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02-24 秦朝丞相李斯的国籍探秘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秦朝以其短暂的辉煌和深远的影响而著称。作为秦朝的重要政治家,李斯以其卓越的才能和深远的政治影响,成为了那个时代不可忽视的人物。然而,关于...
李斯的儿子 2025-02-2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