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康熙皇帝统治的61年的时间里,经历过的大大小小战争也是不计其数,很多都是影响深远的战争,这其中就包含了“三藩之乱”、打败郑氏集团收复台湾、组织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抗击沙俄侵略者等。在这几场战争中,康熙皇帝都是坐镇北京指挥,并没有亲临前线,可唯独在面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的时候,康熙一连三次都是御驾亲征,直至将其彻底消灭。
而康熙之所以要亲自率兵征讨噶尔丹,并不是为了要昭示自己的英明与勇武,在他看来,噶尔丹的“身份”太过于特殊,并且是他本人以及整个大清王朝最为危险、也最为强大的敌人,这也就迫使康熙不得不在每一次面对噶尔丹的时候选择御驾亲征。
噶尔丹,其原本就是藏传佛教的活佛,并凭借此身份迅速实现崛起与扩张。
其实早在噶尔丹出生之前,就已经建立了与藏传佛教的深厚缘分。
噶尔丹的父亲巴图尔珲台吉在很早的时候便与三世温萨活佛所结识。在当时,三世温萨活佛不仅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公认的高僧,更是四世班禅额尔德尼的老师,在所有藏传佛教信众中享有极高的声望。
崇德八年(1643年),知道自己命不久矣的三世温萨活佛对巴图尔珲台吉的妻子、即噶尔丹生母玉姆夫人说,她生下的孩子便是自己的转世,将袭承温萨活佛世系。不久之后,三世温萨活佛圆寂。
果然,在第二年、也就是顺治元年(1644年)的时候,噶尔丹出生,而他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四世温萨活佛,并且在其幼年的时候就以极为隆重的仪式被迎请到了西藏,开启了活佛生涯。
顺治十二年(1656年),12岁的噶尔丹正式前往日喀则札什伦布寺师从四世班禅额尔德尼,开始学习藏传佛教教义。6年之后的康熙元年(1662年),四世班禅额尔德尼圆寂,噶尔丹转到拉萨,拜五世达赖喇嘛为师,继续学习了4年藏传佛。在这期间除了接受五世达赖喇嘛的培养和教育外,噶尔丹还同日后的西藏地区的实际领导者、第巴桑结嘉措结为了挚友。
康熙五年(1666年),噶尔丹正式向五世达赖喇嘛告别,结束了西藏的求学生涯,回到了自己所在的蒙古准噶尔部开始传播佛法,噶尔丹在蒙古诸部也就此开始建立自己的影响力。
然而噶尔丹的哥哥僧格在康熙九年(1670年)遭到暗杀,使得噶尔丹也迎来了自己人生的转折点。
僧格死后,整个蒙古准噶尔部也随即陷入到了巨大的混乱之中,曾经的部众纷纷反叛,准备投靠其他蒙古部落。而这个时候的噶尔丹率领身边仅有的二十名护卫,直接追上了反叛部队,并带头冲锋,杀向敌阵。结果当这些反叛的军队见到是四世温萨活佛冲来时,没有举刀反抗,相反,全部都跪倒在地上向噶尔丹投降。
在这之后,噶尔丹便利用这样的方式,将已然是一盘散沙的准噶尔部落重新统一了起来,并就此成为部落首领,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噶尔丹藏传佛教活佛的身份。
康熙十一年(1672年),噶尔丹放弃了活佛的神职,正式还俗,同时也开始了对外的征战与扩张。
康熙十五年(1676年),噶尔丹在达赖喇嘛的支持下,打败了和硕特部首领鄂齐尔图汗,确立了准噶尔在漠西蒙古四部的领导地位,就此建立准噶尔汗国。之后,在康熙十七年(1678年),噶尔丹挥师南疆,横扫由维吾尔人建立的叶尔羌汗国,统一了整个新疆地区。
在此之后,噶尔丹又不断利用自己在藏传佛教中的影响力,频繁插手漠北喀尔喀蒙古诸部之间的事务,并且在他的挑唆下,札萨克图汗与土谢图汗开始兵戎相向。而噶尔丹则趁机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的时候,突然率兵越过杭爱山,直接攻打土谢图汗,进而降服了整个漠北蒙古,不愿臣服于噶尔丹的漠北蒙古部众也都南逃到了长城以南的地区。
至此,噶尔丹和他的准噶尔汗国达到了势力的最高峰。
1、面对噶尔丹,康熙必须选择要御驾亲征。
噶尔丹所在准噶尔部属于漠西蒙古,也称卫拉特蒙古,而“卫拉特”,实际上就是“瓦剌”的谐音,当年正是瓦剌首领也先制造了“土木堡之变”,俘虏了明英宗,并率兵围攻北京城,险些将让明朝就此灭亡。
而作为也先的后人,噶尔丹一直以来也有着重现先祖荣光,重新统一蒙古诸部,并不断南下扩张的愿望。为此,还他曾“大言不惭”的向康熙皇帝写信说“圣上君南,我掌北方”,计划与康熙以长城为界,分庭而治。
而在此之前,康熙皇帝先后经历了“平三藩”、“收台湾”以及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确实无暇顾及噶尔丹。等到康熙真正意识到噶尔丹和他的准噶尔汗国的危险的时候,已经处在了生死存亡的边缘,在这样的危急局面下,他也只能选择御驾亲征,直面噶尔丹。
2、首先,就是噶尔丹那令人忌惮的“活佛”身份。
虽然噶尔丹已经不再担任神职,但其影响力依旧存在,并且满洲人和蒙古人都是信奉藏传格鲁派,在面对噶尔丹时,必然有所顾忌,甚至会选择“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所以,康熙御驾亲征,很大程度上是要用自己“天子”的身份,来消弭噶尔丹作为“活佛”的影响力,从而形成震慑效果,以激励士气,确保战争的胜利。
3、其次,噶尔丹的实力太强大了,他是康熙一生之中所面对过的最强大也是最危险的对手。
当时的康熙统治下的大清王朝,实际控制的领土只有明朝时期的“两京一十三省”以及关外的东北和内蒙地区,总面积也就是700多万平方公里。而噶尔丹控制的区域,包括了今天的新疆、外蒙古全境以及部分中亚地区,再加上这个时候实际控制西藏、青海以及四川、甘肃部分地区的第巴桑结嘉措选择支持噶尔丹,使得噶尔丹坐拥的势力范围也达到了近700多万平方公里,可以说是与康熙“平分天下”。
与此同时,尽管已经与清政府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但沙俄仍妄图进行侵略和扩张,于是在暗中给予了噶尔丹重要支持,包括提供了大量的钱粮、火器,特别是这些先进的火炮以及滑膛枪,极大的提升了准噶尔军队的战斗力,在之后的战争中给予了清军以重创,使之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4、再次,就是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的“乌尔会河之战”惨败,给了康熙以极大的震撼。
噶尔丹亲率两万多人的精锐骑兵部队长驱直入,清朝大将阿尔尼率两万清军主力前往迎战阻击,双方在乌尔会河展开激战,结果是噶尔丹大获全胜,几乎是将阿尔尼的部队打了个全军覆没。
在这一战中,准噶尔军队的勇猛,再加上沙俄暗中提供的武器装备极为先进且威力巨大,这些都是康熙皇帝所始料未及的。
更为致命的是,经此之后,噶尔丹的先锋部队已经抵达了乌兰布通地区(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西南部),距离北京不足千里,已然威胁到了北京的安全,这不得不让康熙感到巨大的危机。于是,在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康熙皇帝急忙调集五万军队,兵分两路,一路是由抚远大将军、裕亲王福全统领的三万大军,出古北口,一路是由安北大将军、恭亲王常宁统领的两万大军,出喜峰口,两路大军齐头并进,企图对噶尔丹形成夹击之势。同时,康熙又调盛京与吉林将军麾下一万主力部队,从东向西,协同两路大军战斗。
而康熙在两路主力出发后,殿后随行,这便是他第一次御驾亲征噶尔丹。
5、三次御驾亲征,康熙终于彻底消灭了噶尔丹。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决定大清王朝与准噶尔汗国之间生死命运的“乌兰布通之战”打响。
噶尔丹摆出“驼城防线”,利于火器进行阵地防守,清军也在康熙“集中火力,攻其一点”的策略下发起冲锋。最终清军取得了战争的最终胜利,但也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康熙皇帝的亲大舅佟国纲战死,将领、士兵也是伤亡过半。
然而,由于福全的“失误”,使得噶尔丹率残部趁夜色逃走,康熙想要就此彻底消灭噶尔丹的希望落空。此后经过六年的准备,康熙皇帝决定先发制人,在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的时候,亲率三路大军主动出击奔向噶尔丹而来,康熙本人更是坐镇中路直接指挥大军,与噶尔丹正面交锋。最终的结果是康熙大获全胜,噶尔丹仅率数十人逃离,从此再也无法东山再起了。
一年之后,也就是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当康熙皇帝得知噶尔丹逃窜到了宁夏地区后,随即再一次带兵亲征,渡过黄河,直扑噶尔丹而来。这个时候的噶尔丹已经是众叛亲离,在绝望中,噶尔丹选择了服毒自尽,结束了其颇具传奇色彩的一生。
至此,康熙皇帝算是彻底消灭了他一生中最为强大的对手和敌人噶尔丹。
康熙皇帝连续三次御驾亲征,极大的激励了士气,同时,大清王朝在整体国力上,确实也要比噶尔丹的准噶尔汗国强盛许多,这些都是康熙能够最终战胜噶尔丹的重要因素。
6、而实际上,噶尔丹之所以会短短几年之内迅速败亡,还有两个因素是不能忽视的。
6.1、是噶尔丹对于自己侄子策妄阿拉布坦迫害,最终导致了“后院起火”。
由于噶尔丹听信谣言,在没有经过任何调查的情况下,就杀掉了自己哥哥僧格的儿子索诺木阿拉布坦,随后又迫害另外一个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并抢夺了他的妻子。这最终导致了策妄阿拉布坦以及众多僧格旧部的不满,准噶尔内部就此分裂。
而就在噶尔丹与康熙在乌兰布通决战之前,策妄阿拉布坦率兵一举横扫噶尔丹的在准噶尔地区的“老巢”, “尽收噶尔丹之妻子人民而去”,极大的扰乱并牵制了噶尔丹,成为康熙能够取得“乌兰布通之战”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6.2、就是噶尔丹对其他蒙古部落的部众进行了残酷压迫,从而招致了巨大的不满。
特别是在“乌兰布通之战”后,噶尔丹退回漠北,对漠北诸部进行了更加残酷的掠夺与压迫,使得噶尔丹尽失漠北民心。而当他败退到宁夏的时候,不仅不再得到蒙古部落的拥护,反而遭遇到了持续不断的抵抗与斗争。而康熙也是在得到噶尔丹压迫的蒙古部落的“揭发”和“带领”下,直扑噶尔丹而来,最终导致了噶尔丹在众叛亲离中自尽而亡。
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平定三藩之乱无疑是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这场历时八年的战争,不仅彻底消除了内部的反动势力,巩固了清朝的统治,更为清朝实现大一统奠定了...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3-31 范文程:明末清初的关键人物与评价范文程,这位生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卒于清康熙五年(1666年)的政治家、谋略家,是清朝初期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他的一生跨越了明清两朝,以其卓越的才智...
康熙的儿子们 范文程 2025-03-03 康熙祭拜朱元璋:彰显仁德与巩固统治的深意在中国历史上,康熙皇帝以其卓越的治国才能和深远的战略眼光著称。他在位期间,不仅平定了诸多内乱,还积极发展经济、文化,为清朝的繁荣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康熙皇...
朱元璋多少岁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2-26 历史上的廉吏于成龙:事迹真实可信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涌现出许多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官员,其中于成龙便是备受赞誉的一位。他以清廉正直、治理有方而闻名于世,被康熙皇帝誉为“天下第一廉吏”。那么,于成...
康熙的儿子们 于成龙 2025-02-26 费扬古:功勋卓著的将领之终章费扬古,满洲正白旗人,生于顺治二年(1645年),是清朝康熙年间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他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忠诚正直的品质,在平定三藩之乱和征讨噶尔丹的战役中立下...
顺治为什么出家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2-25 雍正与宜妃:母子情深背后的政治嫌隙在清朝康熙、雍正两朝的历史画卷中,宜妃作为康熙帝生前盛宠的妃子,其地位一度显赫。然而,随着康熙帝的驾崩和雍正帝的即位,宜妃的命运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雍正帝对...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2-22 外国人眼中的康熙皇帝与中国人眼中的康熙皇帝之比较在历史的长河中,康熙皇帝以其卓越的文治武功,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对于这位传奇帝王,外国人与中国人眼中的形象却存在显著的差异。一、外国人眼...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2-18 宜妃:康熙宠妃与雍正的针对之谜在清朝康熙年间,宜妃以其美貌与聪慧,赢得了康熙帝的深深宠爱,成为后宫中备受瞩目的存在。然而,随着康熙帝的驾崩,宜妃的命运却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特别是与雍正帝之间...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2-07 孝昭仁皇后出身高贵,康熙为何却对她情感疏远?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作为清初开国五大臣之一弘毅公额亦都的孙女,辅政大臣、果毅公遏必隆的次女,其出身之高贵,在清朝后宫中堪称翘楚。然而,尽管她拥有如此显赫的家世,...
康熙的儿子们 孝昭仁皇后 2025-02-07 钮祜禄氏的特别之处与康熙召见弘历生母的缘由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钮祜禄氏作为乾隆帝弘历的生母,其身份和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康熙帝非要见见这位弘历的生母,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家族渊源。一、钮祜禄氏的出身...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2-0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