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诸葛三兄弟,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诸葛三兄弟分别效力魏蜀吴三国,诸葛家族最后为什么遭到致命打击?
春秋战国时代和三国(包括东汉末年)时代,人才流动性非常强。春秋战国时期,人才在各国的流动非常强。比如,廉颇曾经在赵国、魏国、楚国等诸侯国为官,公孙衍不仅指挥过秦军还指挥过魏军。
三国时期,人才的流动性虽然没有春秋战国时期那么强,但人才流动也比较强。三国时代,不少人才曾经在多个政权为官。比如,张辽先在吕布手下,后在曹操手下;张郃先在袁绍阵营,后在曹操阵营。
三国时期,有些家族更是在不同的政权内为官。比如,庞德在曹操阵营,其堂兄庞柔在蜀汉阵营为官。诸葛亮三兄弟更是厉害,分别处于三国阵营。诸葛亮在蜀汉阵营,诸葛瑾在孙吴阵营,诸葛诞在曹魏阵营。
诸葛三兄弟在三国都位高权重。诸葛亮和诸葛瑾是亲兄弟,诸葛亮和诸葛诞则是堂兄弟。诸葛三兄弟同时在三国为官,而且都位高权重,在三国时代也只此一家而已。三国时期的大族司马氏、桓氏、朱氏、张氏、顾氏、陆氏等都没有如此显贵。
诸葛亮曾经担任蜀汉丞相,掌握蜀汉大权长达十余年时间。诸葛瑾曾经担任左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册封宛陵侯。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更是曾经执掌东吴大权。诸葛诞曾经担任镇东将军、扬州都督,受封山阳亭侯。
诸葛三兄弟都位高权重,甚至执掌国家大权,但是家族的命运却一般。诸葛诞和诸葛瑾全族被灭。如果说诸葛亮也被灭族,并不准确。诸葛亮只是后代稀少,并没有被灭族。诸葛瑾和诸葛诞确实被灭族。
诸葛亮的才能毋庸置疑,生育能力却非常一般。诸葛亮一度认为自己不可能生育儿子,于是过继了诸葛瑾的儿子诸葛乔。诸葛瞻是诸葛亮唯一的亲生儿子,却也是老年得子。诸葛亮生下诸葛瞻的时候,已经是46岁的高龄。
诸葛乔和诸葛瞻两个人的生育能力也非常一般。根据正史记载,诸葛乔只有一个儿子,诸葛瞻仅有两个儿子。诸葛乔的儿子为诸葛攀,诸葛瞻的儿子为诸葛尚和诸葛京。蜀汉这一支诸葛家可谓是人丁单薄。
蜀汉灭亡之时,诸葛瞻和长子诸葛尚战死绵竹,以身殉国。蜀汉灭亡之后,曹魏大军非常敬重诸葛亮祖孙三代,乱军并没有侵扰诸葛家。诸葛亮唯一的后代得以保存,一直到西晋时期。
史书并没有记载诸葛京的后代,一方面可能因为诸葛京没有后代,另一方面可能他的后代不见于史书之中。无论是哪一种情况,诸葛亮都没有被灭族。诸葛瞻父子为国捐躯,也没有辜负诸葛亮的一番教导。惋惜的是,诸葛瞻空有武乡侯的名望,却没有诸葛亮的才能。
诸葛瑾在东吴也是位高权重的人物,深受孙权器重。诸葛瑾的才能虽比不上诸葛亮,却也是当时的俊杰。诸葛瑾为人谦逊,而且非常谨慎。曾经生下三个儿子,长子诸葛恪、次子诸葛乔、三子诸葛融。三个儿子中诸葛恪的才能最高,诸葛乔过继给了诸葛亮。
诸葛恪才华横溢,深受孙吴皇帝的宠爱。陆逊去世之后,诸葛恪掌握了东吴的军事大权。孙权去世前,任命诸葛恪为辅政大臣。孙亮即位之后,诸葛恪升任为太傅,掌握了孙吴的军政大权。
诸葛恪掌权期间,曾经北伐并且击败了曹魏。因为军功,诸葛恪又被加封为丞相、晋封为阳都侯。大权在握的诸葛恪,在孙吴内部只手遮天,成为孙吴实际的掌权者。诸葛恪的行为引起了孙氏宗室的不满。
253年,宗室孙峻联合皇帝孙亮,趁着诸葛恪入宫参加宴会的机会,在宴会上将其杀害。诸葛恪被杀之后,孙吴整个诸葛家族都受到了诛连。诸葛恪的次子诸葛竦,幼子诸葛建都被诛杀,诸葛恪被诛灭三族,就连诸葛恪的外甥张震和朱恩也被诛杀。
诸葛恪的长子诸葛绰早先与鲁王串通,被诸葛恪毒杀。随着诸葛恪被诛灭三族,江东诸葛家基本上被诛杀殆尽。诸葛恪年少之时,不少人都夸赞其聪明睿智。诸葛瑾却不以为然,诸葛瑾曾经说“恪不大兴吾家,将大赤吾族也”。诸葛亮也觉得诸葛恪不靠谱,曾经评价说“恪性疏,今使典主粮谷,粮谷军之要最,仆虽在远,窃用不安”。
没有想到诸葛瑾一语成谶,诸葛瑾一族确实因为诸葛恪被诛灭。孙休掌权之后,替诸葛恪平反。不过此时的诸葛瑾在孙吴已经没有后代。诸葛恪被灭族之后,诸葛乔回归到诸葛瑾一支。诸葛乔之子诸葛攀继续以诸葛瑾为祖,诸葛瑾也算没有绝后。
诸葛三兄弟中,诸葛诞的才能最差,官职也相对较低,不过也是一方实力派。魏明帝去世之后,齐王曹芳即位,诸葛诞受到曹爽的重用,出任扬州刺史,加号昭武将军。诸葛诞与夏侯玄、曹爽的关系非常近。
夏侯玄和曹爽则是司马氏的死对头。司马氏掌握曹魏大权之后,亲曹氏的武将不断起兵叛乱,史称之为淮南三叛。公元前251年,王凌发动反叛。司马懿起兵平叛,任命诸葛诞为镇东将军,封山阳亭侯。此后,毌丘俭与文钦又在寿春起兵反叛。
司马氏掌握大权之后,逐渐清除曹氏的势力。诸葛诞的好友邓飏、夏侯玄先后被杀害。诸葛诞本来就与夏侯玄交好,也担心司马氏的屠刀会砍向自己。淮南地区接连出现反叛,司马氏对诸葛诞也非常不放心。
公元257年,司马氏升诸葛诞为司空,诏其入朝任职。诸葛诞觉得司马氏已经对自己举起了屠刀,于是起兵叛乱。诸葛诞以淮南的寿春为据点,诛杀了扬州刺史乐綝,派儿子诸葛靓向孙吴求救。
诸葛诞叛乱之后,司马昭亲率大军征讨。258年,寿春城内粮尽而被攻克,诸葛诞率军逃出寿春,后来被魏军杀死。诸葛诞被杀之后,司马昭诛杀了诸葛诞三族。留在魏国的诸葛家也基本上被斩尽杀绝。
诸葛诞准备反叛之时,派儿子诸葛靓前往东吴求援。诸葛靓留在东吴做人质之后,东吴才同意出兵。正是由于诸葛靓在东吴做人质,才免于一难。诸葛诞被灭族之后,诸葛靓留在东吴为官,并且生下了两个儿子。
诸葛诞的儿子得以保存,女儿也因为嫁给了司马伷而得以保留。司马伷有三个儿子,分别为司马觐、司马澹、司马繇。司马觐有一个儿子名叫司马睿,后来建立了东晋。诸葛靓的两个儿子也都在晋朝为官。
诸葛氏在三个政权,因为各种原因都曾经遭受了重创。诸葛亮的儿子和孙子战死绵竹,诸葛瑾的儿子被诛灭三族,诸葛诞也被诛灭三族。但是因为某些原因,诸葛亮三兄弟又都没有灭族。
诸葛亮的孙子诸葛京得以生存,保留了诸葛亮的血脉。诸葛瑾的儿子诸葛乔因过继给诸葛亮得以保存,诸葛攀保留了诸葛瑾的血脉。诸葛靓因为在东吴为人质而幸免于难,保留了诸葛诞的血脉。
诸葛三兄弟同时在三国为官,非常罕见。三兄弟又因为某些因素都曾经遭受致命打击,也很罕见。遭到灭顶之灾后,又能保留血脉,更是非常罕见。
在中国历史上,廉颇作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忠诚的品格而著称。然而,在廉颇的晚年,他因一系列的政治变故而叛离赵国,投奔魏国和楚国。然而,在这之...
廉颇典故 2025-03-27 战国名将廉颇:辉煌与落寞的交织篇章在中国战国末期的历史画卷中,廉颇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显赫的战功,被后世誉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然而,这位曾叱咤风云的将领,最终却遭遇了被弃用的命运。一、廉颇的...
廉颇典故 2025-02-21 历史上郭开的下场探秘在中国战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郭开以其奸诈狡猾、陷害忠良的恶行而臭名昭著。作为赵国的奸臣,他先后陷害了两位盖世名将廉颇和李牧,间接导致了赵国的灭亡。然而,关于这位...
廉颇典故 李牧 2025-02-03 战国四大名将之信平君——廉颇的传奇人生在战国时期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舞台上,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而廉颇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明星之一。他不仅是赵国的杰出将领,更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忠诚赢...
廉颇典故 2024-10-23 王龁与廉颇:战国时期的两位杰出将领在战国时期,各国纷争不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军事将领。其中,秦国的王龁和赵国的廉颇都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大将。他们各自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后人传颂。那么,王龁...
廉颇典故 王龁 2024-08-14 廉颇的饮食与精力:历史背后的真相廉颇,作为战国时期赵国的名将,以其勇猛和忠诚闻名于世。在《史记》中,廉颇的形象充满了力量与韧性,特别是关于他的食量的描述,更是让人印象深刻。那么,廉颇一顿饭吃多...
廉颇典故 2024-07-24 廉颇与蔺相如:负荆请罪的传奇故事“负荆请罪”是中国历史上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它的主人公是战国时期著名的赵国将军廉颇和政治家蔺相如。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两位主人公的人格魅力,也体现了古代士人的精神...
廉颇典故 2024-07-12 赵括与长平之战的悲剧长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场著名的战役,发生于公元前260年。在这场战役中,赵国的年轻将领赵括接替了老将廉颇,担任赵军主帅。然而,由于赵括的指挥失误和秦军的猛烈攻势...
赵括 廉颇典故 2024-07-04 完璧归赵:一块玉璧的传奇故事“完璧归赵”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故事,源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一故事不仅展现了战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和外交智慧,也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于玉石的珍视和崇拜。那么...
廉颇典故 2024-06-12 负荆请罪的主人公是谁:廉颇、蔺相如高风亮节释恩仇负荆请罪的主人公是廉颇和蔺相如,他们的故事体现了高风亮节和释解恩怨的精神。 负荆请罪这一成语起源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廉颇与贤...
廉颇典故 2024-05-2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