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中国 / 近代 / 民国 / 元朝 / 晋朝 / 周朝 / 商朝 / 夏朝 / 历史解密 / 历史剧 / 上古时期 / 苏联
站点logo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 >  宋朝 >  宋朝官员帽子上的两个长耳朵,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宋朝官员帽子上的两个长耳朵,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时间:2022-10-13 14:43:39来源:爱上历史作者:Marshall

想知道宋朝官员帽子上的两个长耳朵,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吗?相传是宋太祖赵匡胤所制,为了防止官员们在上朝时交头接耳、小声议论,那么这个说法是真的吗?

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不断加强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君权的过程。宋朝以前,皇帝和大臣议事,双方都坐着;宋朝开始,大臣只能站着跟皇帝汇报了。

据说是赵匡胤对上奏折的大臣说:我年纪大了,眼花,看不清字,你来给我指一指(读一读?)。大臣依言上前,读完后归座,发现座位已经被人悄悄撤走了。

艺祖(宋太祖)继位之日,宰执范质等犹坐,艺祖曰:“吾目昏,可自持文书来看。”质等起,进呈罢,欲复位,已密令中使去其坐矣,遂为故事。


这个故事,见于《邵氏闻见后录》,是宋人邵博创作的回忆录。但我很怀疑它的真实性。一来,邵博是南宋初年生人,距离北宋赵匡胤时代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他的“闻见”未必可靠;二来,赵匡胤是开国皇帝,一切制度重新拟定,为什么要用如此戏剧性的“悄悄撤走椅子”呢?

不管传闻是真是假,赵匡胤致力于加强君权,这是毫无疑问的。否则,就不会有“杯酒释兵权”了——那是另一个戏剧性极强的故事,但是在《宋史》中并没有出现,在北宋官史《太祖实录》、《三朝国史》中也没有记载。我们不能确定“杯酒释兵权”的故事是真是假,但我们知道宋太祖赵匡胤收武将兵权、改编为禁军,这是可信的。

伴随着兵制的改革,赵匡胤在其他方面也一定加强君权。规定大臣们不能小声说话,可能是加强皇帝威严的一个手段。

人物: 赵匡胤 分享 上一篇: 秦桧为什么要害死岳飞,如果没有秦桧,岳飞会死吗 下一篇: 晏殊:北宋宰相、文学家,其以词著于文坛,风格含蓄婉丽

最新资讯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