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说司马光是北宋的罪人?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说起司马光,犹记得小学时的启蒙读物中有一篇关于司马光的故事,那就是司马光砸缸:
司马光为了救落入水缸中的小伙伴,机智的砸掉了那口大水缸。从而救出小伙伴。
这则故事主要赞扬了司马光临危不惧,机智勇敢的故事。
而王安石也是小学课本中经常出现的一位历史人物,他是北宋的文学家,政治家,也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
两位同为北宋时期赫赫有名的人物,之间又会有着怎样的渊源呢?
据历史记载在宋神宗时期时期,名相王安石为挽救逐渐落没的宋朝,提倡改革。
当时以王安石为首的是提倡改革的“变法派”。
而司马光等一些元老大臣则是不提倡变法,他们被称为“保守派”。
在北宋时期,
改革的旋涡涌起,究竟谁才能在这场战役中取得胜利呢?
衰弱的北宋,改革进行时
想要了解变法就得深入历史中去去探寻当时北宋所处的是一个怎样的时期,
王安石所在的宋神宗时期,已是宋朝的后期,宋朝势力日渐衰弱。
军事经济都处于一个停滞不前的状态,身为宰相的王安石看着日渐衰弱的国家,自然是心急如焚,
于是他想到可以通过变革来改善国家目前所处的情况,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制度。
如青苗法、募役法。
青苗法规定,以各州的常平、广惠两仓所积存的谷物为根本,当粮价贵,即存粮较市价降低出售;遇价贱,即粮仓以高于市价的价格对于粮食进行收购。
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百姓去借高利贷,同时国家也会从中收取一部分税钱。
募役法又称“免役法”,熙宁三年(1070年)十二月,王安石不忍百姓承担如此重的税,于是由司农寺拟定,开封府界试行,同年十月颁布全国实施。
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自行出钱雇人应役。
这就给州县官府官员带来了极大的麻烦。以前雇佣人主要是统一由国家出钱;
改革后,这些本由国家出的钱,分到了各州县的头上。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抑制了官员们浪费奢靡的风气。
而且还使得农民从劳役中解脱出来,减少沉重的赋税,促进了生产发展,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触碰贵族利益,改革遭反对
为什么司马光会竭力反对王安石的变革呢?
首先王安石实行的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减免不必要克扣的税。所谓有人欢喜有人忧。农民是高兴了,但是那些贵族就不愿意了,
毕竟老百姓交的税减少意味着他们能克扣的民脂民膏也减少。
变法损害了贵族的利益,而这些贵族都是与司马光同党结营的人,因此这是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是司马光并非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因为王安石的变法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一丝纰漏,但仔细一看漏洞百出。王安石的变法存在着一个根本的问题:
国家损害地方豪绅的利益后,这些豪绅就会变本加厉地从农民身上抽取回来,本质上农民的利益并没有受到保护。
而司马光正是从本质上看透王安石变法的问题,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对王安石的变法,他并不是与王安石之间对着干。
因此当王安石提出富国强兵,重整吏治的改革时,司马光跳了出来大行天道之学说,认为人应遵循天道之理,不应该大肆改革,以违背祖先的祖训,对国家的统治不利……
朝堂之争,越演越烈
对于“保守派”的反驳,王安石则自辨,天地之法,在于变通。
如今北宋的情形危如卵累,如果不能及时整治国家存在的诸多问题。
就如同积累的淤水得不到及时的排放,时间越久淤泥堆积得越深。
治理国家如同治理水患一般,只有疏通管道才能释放出淤泥。
朝堂的这边以司马光为首的一众人对此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可是王安石执意如此,宋神宗对国家的情形也是看在眼里,认为变法改革值得一试。
在王安石改革变法初期反响较为良好。
如兴修水利,改善积滞较深的农业问题,改善了多年积贫的财库问题。其中就包含“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等几大措施。
其中与“青苗法”不同的是,“方田均税法”则是通过将田地分成不同的等级,等级越高其所收的税也就越高,
这种方法规避了隐形的不纳税的方法,这样做既可以增加了税收的来源,也减少了农民的负担。
但是却触犯了地方豪绅们的利益,因此这个改革措施遭到许多贵族们的反对,在地方推行不久好,就遭到废除。
保守派上台,斩草除根
再后来到司马光上台后,下令将王安石所改革的变法通通废除,
就这样没有实行多久的变法就这样遭到了废除,有些地方甚至还没来得及实施新变法。
就这样王安石的改革变法之路就这样被扼杀在摇篮里。苏轼原本也是反对王安石的变法之路,
可是后来看到王安石的变法是真正的对老百姓是有帮助的。
也就成为支持变法的一员。
虽然变法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
如变法中太过急于求成的想要把国家的经济搞上去
,
所以一个劲地减少百姓的税,而增加地方豪绅的税,在古代盘根复杂的社会制度来说想要将豪绅贵族们的利益切得一干二净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所以这点在改革的初期是应该要考虑到的一点,
一开始就如此猛地要将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利益链条切断是微乎其微的事情,
毕竟封建制度的存在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而是从古至今存在的一个现象,其中的势力范围不是一个人就可以改变的,可能需要好几代的努力甚至是好百年。
可惜没有如果,改革之路任道而远
但是王安石为北宋百姓的心是好的,只是无奈这样的变法在封建王朝的开始是充满泥泞的,如果遭多一些时间说不定会有一定的的成效。可是在宋神宗故去后,宋哲宗继位,由当时的高太后垂帘听政,
保守派再次席卷而来否定王安石的改革变法。
司马光“执拗”地毁了王安石的变法,他是北宋的罪人吗?这很难说,王安石的变法在那个年代来说,确实有些超前,毕竟封建社会,本就代表的是地主阶级和官僚阶级的利益。王安石的变法触碰到“统治阶级”的利益,这场腥风血雨的变革,注定了失败的局面,现在来评判功过是非,说司马光是北宋的罪人,其实我们也没有资格。现如今重要的是我们要以史为鉴,对于历史,我们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提升自己……
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中,《资治通鉴》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光芒。这部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历时19年编纂而成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司马光砸缸 2025-04-16 陈献章:以自然为宗,开启明代心学新篇在明代思想史上,陈献章宛如一颗耀眼的明星,以其独特的“以自然为宗”思想,打破了宋代以来程朱理学的长期统治,为明代心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岭南心学的创始人,...
启 2025-04-16 蒙古长子西征:铁蹄踏出的传奇征程13世纪,蒙古帝国在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的带领下,开启了波澜壮阔的扩张之路。其中,长子西征作为蒙古帝国的第二次大规模西征,以其深远的影响和震撼的军事行动,成为世界...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启 2025-04-15 天启大爆炸官方解释探析:历史谜团与现代科学视角天启大爆炸,作为明朝天启年间发生的一场神秘而惨烈的大爆炸,至今仍是历史学界和科学界的一大谜团。这场爆炸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更因其成因不明、现象奇...
启 2025-04-14 春秋晋国霸主之谜:晋文公开启的百年辉煌春秋时期,周王室权威衰落,诸侯纷争不断,中原大地陷入动荡。在这场权力的角逐中,晋国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脱颖而出,成为春秋霸主,而晋文公无疑是这场霸业传...
晋文公 启 2025-04-10 探寻夏王朝:真实存在抑或历史传说?在中国历史的宏大叙事中,夏王朝占据着特殊而关键的地位。作为传统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夏王朝开启了“家天下”的历史新纪元,对后世王朝的政治制度、文化传承产生...
启 2025-04-08 曼哈顿计划的首席科学家:奥本海默的传奇人生在人类历史的宏大叙事中,曼哈顿计划无疑是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它不仅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更开启了核时代的新纪元。而在这项绝密且影响深远的计划背后,有一位科学...
启 2025-04-08 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历史镜鉴与当代启示王安石变法(1069—1085),作为北宋中期一场以“理财”“整军”为核心的政治改革,其成败得失不仅重塑了北宋王朝的命运,更成为后世改革者反思历史的重要样本。从...
启 王安石 2025-04-07 后晋之后:朝代更迭的历史脉络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朝代更迭如波澜壮阔的画卷,不断书写着新的篇章。后晋作为五代十国时期的重要政权,其灭亡后历史的车轮继续滚滚向前,开启了新的时代。那么,后晋...
启 2025-04-07 启民可汗:隋代东突厥的杰出领袖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启民可汗是一位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作为隋代东突厥的杰出领袖,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对当时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启民可汗的生平...
启 2025-04-0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