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在太子朱标死后,立朱允炆为皇太孙,而没有选择同样雄才大略的燕王朱棣,这才导致了“靖难之役”骨肉相残,而在这场叔侄皇位之争中,满朝文武都被卷进了旋涡,数不清的大明精锐战士死于内战,那个方孝孺据说还被诛了十族。数十年积累的人才和物资毁于战火。虽然朱棣看起来比朱允炆更有作为,但是朱允炆继承皇位在当时是合理合法的,这一点朱棣也不得不承认,所以“靖难之役”的口号是“清君侧”。这时候就有人要发出疑问:既然在四个嫡子之中,太子朱标忠厚柔弱,而朱棣雄姿英发,为什么朱元璋偏偏不按照“立子以嫡以长”的规矩,在朱标去世后立朱棣为太子呢?
朱元璋为何不把皇位传给朱棣而传给朱允炆,这一点在历史上有很大争论,一种观点认为朱元璋是按照“规定”传给了“嫡长孙”;另一种观点认为朱元璋本来是想传给朱棣的,只是被一些人破坏了。但是这两种说法都站不住脚,因为细看一看朱元璋的家谱就知道,朱允炆不是嫡长孙,封建社会也没有一定要立嫡长孙的规定。至于说朱元璋曾经打算把皇位传给朱棣,那是胜利者朱棣的一家之言,也做不得准。
首先我们来看朱允炆为什么不是嫡长孙:朱元璋有名分的老婆有二十一个,生了二十六个儿子、十六个女儿,没有明确记载哪一个子女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生的,但是老大懿文太子朱标、老二秦愍王朱樉、老三晋恭王朱棡、老四燕王朱棣却都是马皇后抚养成人的,这一点做不了假,所以可以说朱元璋有四个嫡子,按照封建社会“立子以嫡以长”的规定,皇位继承人只能从这四个人中产生,而老大朱标实至名归,连朱棣也不能表示异议。
但是朱允炆却不是嫡长孙,因为他还有个哥哥朱雄英,而且朱雄英是朱元璋钦定的隔代接班人。据洪武二年编撰、洪武六年书成的《皇明祖训》记载:“皇太子嫡长子为皇太孙,次嫡子并庶子年十岁皆封郡王,授以镀金银册、银印”,但是朱雄英在洪武十五年就去世了,没活过他老爹朱标。
而朱允炆是朱标的妾侍吕氏生的,跟朱雄英不是一个妈,自然也算不上嫡长孙,至于吕氏被没被封为太子妃、什么时候封的,历史上没有记载。即使吕氏上位,朱允炆子以母贵,晋升为嫡长孙,但也不能证明他继位就是铁板钉钉的事情,因为所谓的“立子以嫡以长”有个前提条件,就是这个继承人必须先是“子”,然后才论“嫡”论“长”,也就是说,有二十五个叔叔的朱允炆,在太子而不是皇帝的父亲去世后,他是皇位的第二十六顺位继承人,即使仅看上一辈的嫡子,他也只能是第四顺位继承人。
到朱元璋选接班人的时候,“立子以嫡以长”这个传统,在封建社会已经流传了几千年,而且大家一直都是这么做的,都是老大死了轮到老二,然后是老三老四,以此类推,读者诸君有兴趣可以去翻一番历代帝王年表,就会发现有个有趣的现象:老大似乎都不大长命,皇帝一般都只好选择其他的儿子来接班,即使没有儿孙,也要从下一代子侄中选择,这样自己死后才能是名正言顺的“太上皇”。
所以按照封建礼法来说,朱棣和朱允炆都是朱元璋的合法继承人。但是为什么朱允炆成功上位了呢?这可能要归功于三点:第一、朱标临终前的请求;第二、朱元璋隔代亲的人性;第三、朝中大臣的支持。
首先我们来看朱元璋和朱标的感情。朱元璋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冷血君王,但是对朱标这个大儿子却充满了温情。他之所以要把功臣斩尽杀绝,就是为比较温和仁厚的朱标拔掉棘杖上的刺。而朱标之所以英年早逝,也是朱元璋施加的压力过大,对此朱元璋是心怀愧疚的,所以朱标向老父亲托孤,朱元璋能够做的,就是把自己最大的家业,也就是皇位传给儿子的儿子。
其次我们再来看朱元璋跟朱允炆的关系。其实这一点不用分析,读者诸君中有人已经当了爷爷,自然知道什么叫“隔代亲”——对孙子要比对儿子好得多。居家生活中经常会有儿子追着孙子打,老爷子追着儿子打的趣事发生。朱元璋虽然雄才大略或者说冷血无情,但他首先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老爷子疼孙子,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而已经成年且已经在边关吹了好几年北风的四儿子朱棣,看着自然不如在江南长大细皮嫩肉的孙子朱允炆顺眼。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满朝文武的支持。朱棣这人太像朱元璋了,甚至可能比朱元璋还冷血嗜杀——他每天拎着刀子砍鞑靼,比经常坐镇指挥的朱元璋见过更多的鲜血。而当时的满朝文武,在朱元璋的高压下活得战战兢兢,早起上朝都不知道晚上能不能安全下班回家,如果这个大臣没有回家而锦衣卫来敲门,那么这家的房子过几天就要换主人了。于是大臣们都日盼夜盼朱元璋老爷子赶紧挂掉,换上仁厚的朱标来当领导。可是没想到朱标愣是没熬过朱元璋,眼看着战场上冲杀出来的朱棣要回来接班当太子,肯定满朝文武一片哀嚎:这苦日子还有头儿没头儿了?
于是大臣们自然要力捧锦衣玉食甚至有点弱不禁风的“嫡长孙”朱允炆了。而事实证明,大臣们的担心不是多余的,当年的选择也是正确的:朱允炆上台,偃武修文,官员们睡觉的时候,脊梁骨也敢挨着炕席了;但是好景不长,朱棣杀了回来,赶跑(或者烧死)了朱允炆,又开始了大开杀戒。所以说,朱棣是个雄才大略的好皇帝,但可能在大臣眼里,他绝不是一个好上级,给朱棣打工,实在是太难了……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一说亡于1683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是以汉族为主推翻蒙古族统治者而建立起来的汉族复兴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而明朝皇帝,则是指由明太祖朱元璋开始,直至明思宗朱由检共16位明朝皇帝。明代的皇帝个个性格鲜明,明代各朝也因皇帝的鲜明个性而有不同的气象。1368年朱元璋灭元称帝,国号大明,历十二世,传十六帝:明太祖(洪武)、明惠帝(建文)、明成祖(永乐)、明仁宗(洪熙)、明宣宗(宣德)、明英宗(正统/天顺)、明代宗(景泰)、明宪宗(成化)、明孝宗(弘治)、明武宗(正德)、明世宗(嘉靖)、明穆宗(隆庆)、明神宗(万历)、明光宗(泰昌)、明熹宗(天启)、明思宗(崇祯)。小编将明朝的皇帝一一道来,叙其登皇位的惊险历程。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从一个贫苦的农民子弟,一步步崛起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一生充满了奋斗与传奇。而关于他的陵墓为何称为孝陵...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8 朱元璋晚年杀子之谜:是否为长孙铺路?在中国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从一个贫苦的农民起家,最终建立了大明王朝,其政治手腕和军事才能都令人叹为观止。然而,在他晚年,一系列关于他...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6 徐达墓碑高于朱元璋:愧疚之情还是另有隐情?在中国古代,墓碑的高低往往象征着墓主人的身份与地位。然而,在明朝开国功臣徐达的墓前,却矗立着一座比皇帝朱元璋墓碑还要高的神道碑,这一现象引发了后世的诸多猜测。有...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03-25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历史真相与民间传说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关于他是否“火烧庆功楼”以铲除功臣的传闻,却一直是民间和文艺作品中津津乐道的话题。那么,朱元...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5 朱元璋:从放牛郎到开国皇帝的传奇之路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朱元璋无疑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从一个贫苦的放牛郎,一步步成长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人生经历充满了艰辛与奋斗。贫苦出身,放牛为生朱元璋,...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4 陈友谅:朱元璋死敌的辉煌与悲歌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与枭雄并存,他们各自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朱元璋,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的死敌陈友谅,同样是一位在历史舞台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一、生平事迹:从...
朱元璋多少岁 陈友谅 2025-03-21 有一类人连朱元璋都不敢得罪,他们究竟是谁?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从一个贫苦农民出身,最终登上皇位,建立了大明王朝。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铁腕君主,也有他不敢得罪的人。那么,这一类人...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0 朱元璋对待知识分子态度转变之谜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经历了显著的变化,从初期的礼遇到后期的屠戮,这种前后巨大的反差引起了后世学者的广泛关注与探讨。起...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0 朱元璋斩杀功臣:为何无人敢反抗?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邃的政治智慧,成功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大明王朝。然而,在稳固政权之后,朱元璋却对昔日的功臣们举起了...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19 刘邦与朱元璋出生异象:历史传说的神秘色彩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开国皇帝的出生往往伴随着各种神秘莫测的异象,这些异象被后人赋予了浓厚的传奇色彩。刘邦与朱元璋,作为中国历史上两位极具影响力的开国皇帝,他...
朱元璋多少岁 刘邦 2025-03-1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