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李世民下定决心囚禁父亲李渊?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著名的玄武门之变爆发。李世民杀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古籍称之为“杀兄弟于前殿”。杀了大哥和四弟之后,李世民的对手,就变成了慈父李渊。李世民不好直接对父皇下手,就让尉迟敬德带兵入宫“保护”李渊。
这个“保护”是威胁性保护,李渊要是不听话,尉迟敬德就会有很多办法让李渊听话。比如让李渊“被失足落水”,让李渊“被李建成杀了”,让李渊“被恶疾暴崩”。总而言之,就一句话:“李渊必须听尉迟敬德的话,不然的话,什么事情都可能会发生。”
李渊没得选择,只能按照天策府的意思,交出兵权,下诏制止南衙府兵与天策府兵的战斗。李渊还下令册封李世民为太子,并且强调“军国庶事,俱决于太子”。李世民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之后,还没有停手,接着又把李建成的五个儿子和李元吉的五个儿子都杀了。
李渊看着两个儿子和十个孙子被杀,却无可奈何。李渊心灰意冷,再加上太子李世民已经完全掌握朝局。李渊不想当一个傀儡皇帝,只好下诏禅让帝位给太子李世民。李世民假意推辞三次,李渊连续三次下诏禅位。李世民“固辞”的把戏表演完之后,就登基称帝了。李世民成了大唐天子之后,李渊退位为太上皇帝,过起了富家翁的退休生活。
李渊退位之后,发生了两件惊天大事,让老头儿的日子变得非常艰难。这里的惊天,不是形容词,而是确确实实惊动了天子李世民。一件事情,发生在北方,搞事情的人是燕王李艺。另一件事情,发生在京城,搞事情的人是义安王李孝常。
李艺,原名罗艺,被李渊赐姓李氏,因此成了李艺。李艺是太子李建成的心腹,此君“勇力绝伦”,还手握重兵,率部驻防幽州。李建成死后,李世民为了拉拢李艺,对李艺高升重赏。李艺担心李世民会杀了他,就以阅兵为名,把辖区的兵马都集合起来。
李艺拿出一封诏书,对部下的将士们说:“李世民弑兄诛弟,谋朝篡位,逼陛下退位为太上皇。太上皇密诏,命我带兵进京勤王。待打败李世民,扶太上皇复位之日,我等就是功臣,朝廷一定重赏我们。”
李艺的起兵,还没开始就结束了。李艺部下的兵将,不想跟着李艺造反送死。就在李艺宣布起兵之后不久,李艺手下的兵将就合力打败了李艺。李艺兵败身死,人头被送往京城,献给了李世民。李世民见到了李艺的人头,也是非常高兴。李世民下令将李艺的人头,挂在城墙上示众。轰轰烈烈的李艺造反,就这么结束了。
李艺起兵时的那份密诏,到底是不是真的呢?答案很简单,这份密诏是伪造的,李渊从来没有给李艺密诏。对于李渊来说,李世民上位的方式虽然残忍,但是皇位还在儿子手里。通俗易懂的说法,就是肉烂在李渊家的锅里,哪个儿子吃都是吃。李渊再傻,也不会召外人进京勤王。
李渊不是屠夫大将军何进,不会傻到召外将董卓进京的程度。李渊非常明白,一旦李艺等外将进京了,天下就要改姓易主了。李世民知道父皇没那么傻,所以没有追查密诏的事情。这件事情,发生在贞观元年的正月。没过多久,又发生了另一件惊天大事。这次搞事情的人,是义安王李孝常。
李渊太原起兵之后,为了拉拢四方豪杰来投奔,对于带资入股的豪杰,都大行封赏。李孝常虽然也姓李,但是和李渊家族没有亲戚关系。李孝常带资入股,把永丰仓献给了李渊。永丰仓是隋朝六大官仓之一,里面储存的粮食,解决了大唐几十万军队的军粮供应问题。李孝常的功劳实在太大了,因此被李渊册封为义安郡王。
李渊封赏的功臣实在太多了,李世民登基称帝之后,要供养这么多功臣,实在是压力山大。李世民没办法,就开启了裁撤功臣模式。大量的开国功臣,不是被降等,就是被裁撤。裁撤官爵,可以降低朝廷岁出,减轻百姓负担,对朝廷和百姓确实有利。
兴一利必有一弊,对于被裁撤降等的功臣们来说,李世民的新政,就是过河拆桥,卸磨杀驴了。被裁撤降等的功臣们,心里都有怨气。李孝常利用功臣们的怨气,召集了一大批失意的功臣和官吏谋划造反,其中就有长孙皇后同父异母的亲哥哥长孙安业。
长孙安业是李世民的大舅子,这家伙在父亲长孙晟去世之后,把继母高氏和年幼的弟弟长孙无忌和妹妹长孙皇后赶出家门。高氏没办法,只得带着一双儿女,投奔哥哥高士廉。高士廉又当舅舅又当爹,把外甥长孙无忌和外甥女长孙皇后抚养成人。
长孙皇后发迹之后,对舅舅高士廉家族非常好。李世民对妻舅高士廉,也是高升重赏。长孙安业眼看着高士廉因为妹妹和妹夫飞黄腾达,又眼看着弟弟长孙无忌继承了父亲的齐国公爵位,心里是一万个不服气。
长孙皇后见哥哥长孙安业有怨气,就不念旧恶,求李世民提拔长孙安业。李世民看在妻子的面子上,给了大舅子长孙安业一个将军职位。长孙皇后以德报怨,长孙安业非但不感激妹妹和妹夫,反而想要妹妹和妹夫的命。
李孝常和长孙安业等人谋划,计划在贞观元年十二月三十日发动兵变,杀了李世民之后,扶太上皇李渊复位。李孝常和长孙安业认为,除夕之夜,普天同庆,李世民必定会举办除夕晚会,宫中的防备必然松懈,那个时候发动兵变,是最容易成功的。
李孝常和长孙安业的算盘打得挺好,但是他们忘了一件事情。李孝常和长孙安业忘了李世民就是靠兵变起家的,他们跟李世民玩兵变,那是寿星公上吊,嫌命长了。李孝常和长孙安业的兵变,还没有付诸实施,就被李世民破获了。李孝常和一大批追随者都被杀了,长孙安业有亲妹妹长孙皇后求情,居然逃过一死,只是被贬为庶民。
李艺起兵和李孝常谋反这两件事情,李渊都没有主动参与,可以说是毫不知情。李渊虽然不想害李世民,但是成了被利用的借口。这种情况,给李世民敲响了警钟:“太上皇是我的老爸,他不会害我,但是会有刁民打着太上皇的旗号想害朕,朕必须有所行动。”
贞观三年,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事情之后,李世民将慈父太上皇李渊迁出太极殿,让他居住在大安宫。李渊被迫迁居大安宫之后,李世民加强了对李渊的监管。这件事情,古籍称之为:“囚慈父于后宫“。
在我看来,李世民囚慈父于后宫,也是迫不得已。历朝历代的退位皇帝,都是新皇帝的心腹大患。就算是退位的皇帝不想搞事情,也会有人借退位皇帝的名义搞事情。新皇帝登基之后,杀了退位皇帝是非常常见的做法。比如王世充杀皇泰主,就是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再比如隋恭帝禅位李渊之后,就不明不白死了。李渊是李世民的亲爹,李世民不能像解决皇泰主和隋恭帝那样解决李渊,只能加强对父亲的监管了。
在唐朝的历史长河中,李泰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四子,他一度宠冠诸王,才华横溢,却因皇位之争而卷入政治漩涡,最终黯然离世。一、宠冠诸王的辉...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4-14 窦皇后与李世民:母仪天下与千古一帝的母子情深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窦皇后与李世民这对母子无疑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窦皇后,作为李世民的生母,以其贤德著称;而李世民,则以其卓越的治国才能成为千古一帝。窦皇...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4-11 李世民最漂亮的丹阳公主:一段传奇背后的爱恨纠葛在唐朝的璀璨星河中,李世民的众多姐妹里,丹阳公主以其绝世容颜和跌宕人生脱颖而出。她宛如一颗耀眼却略带哀愁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娇俏公主,初绽芳...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4-11 唐太宗错杀张蕴古:皇权阴影下的司法警示在历史的长河中,唐太宗李世民常被视为明君典范,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然而,他错杀张蕴古这一事件,却如同一道刺眼的裂痕,揭示了皇权之下司法公正面临的严峻挑...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4-08 唐朝统一战争:十年烽火铸就大一统伟业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王朝之一,其统一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在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背景下,唐高祖李渊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但此时的新王朝仅占据关...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04-03 盛彦师之死:李渊的权谋棋局与功臣末路在唐朝开国功臣的星空中,盛彦师的名字曾如流星般划过,留下短暂而耀眼的光芒。他斩李密、平王世充、拒降徐圆朗,以骁勇善战著称,最终却落得被唐高祖李渊赐死的结局。这场...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04-03 唐朝为何能迅速统一: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和强盛的朝代之一,其建立与统一的过程堪称迅速而高效。从唐高祖李渊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到公元628年基本完成全国统一,仅用了短短十...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03-28 唐叔虞与李世民:跨越时空的历史对话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唐叔虞与李世民,这两位虽然生活在不同时代,却都与“唐”这一国号紧密相连的杰出人物,各自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唐叔虞作为西周时期晋国的始祖,而...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8 浅水原之战:李世民病中的战略抉择在唐武德元年(618年)六月至十一月,唐朝秦王李世民率军在浅水原(今陕西长武东北)与陇西割据势力薛举、薛仁杲父子展开了一场激战。这场战役不仅关乎唐朝西部的稳定,...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8 李世民为何被尊称为“天可汗”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唐朝以其繁荣与开放著称,而唐太宗李世民更是以其卓越的文治武功,赢得了后世的广泛赞誉。其中,李世民被尊称为“天可汗”的称谓,不仅彰显了他在...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