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陶渊明的故事,很多人都非常喜欢这个陶渊明,羡慕他的心态和田园般的生活,那么大家都是怎么评价这个陶渊明的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期待大家加入哦!
陶渊明的品格和气节,还有文学成就,是得到了所有人的肯定的。
陶渊明达到了一种物我一体,心与道冥的人生境界。他领悟到大自然的不息生机版是自己生命的最好安归之权所,完全融入到自然中去。在他心中,大自然的一切都是生生不息,自乐自得地存在,一切都那么和谐美好。在他的诗中,没有用语言赞美自然,而自然的大美却从心里流溢出来。因为他不是像中朝名士那样占有山水以为生活点缀,也不像江左名士那样有距离的欣赏自然,而是把自己化入自然,成为其中一员,心境与物境完全溶为一体。这种玄学思潮所追求的最高境界,玄学家没有达到,陶渊明却达到了。他诗作的境界韵味,是一种平和淡泊,与世事无所争,无所求,心与自然泯一的人生境界的自然流露,表现为宁静平淡的境界,是一种新的意境美的类型。
魏晋时期是中国思想文化急剧变迁的时代,当时的文人竞尚浮诞,驰骋玄理,专事清淡。这种风气在文学上表现为文学内容空泛,形式主义倾向严重。东晋建立后数十年间,诗坛几乎被玄言诗占据着。从建安、正始、太康以来诗歌艺术正常发展的脉络中断了,玄言成分的过度膨胀,使诗歌偏离了艺术,变成老庄思想的枯燥注疏。然而,在这样一个文学的贫困时代里,有一位诗人如同奇葩独放,以其鲜明的色彩和新颖的风格,一洗往日积垢,为文坛注入了新的血液,这位诗人就是陶渊明。
陶渊明的出现,才使得诗歌艺术的脉络重新接上,并且增添了许多新的充满生机的因素。陶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作风而进入更纯熟的境地,像一座里程碑标志着古朴的诗歌所能达到的高度。陶渊明又是一位创新的先锋。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将玄言诗注疏老庄所表达的玄理,改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并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题材的作品。他的清高耿介、洒脱恬淡、质朴真率、淳厚善良,他对人生所作的哲学思考,连同他的作品一起,为后世的士大夫筑了一个“巢”,一个精神家园。一方面可以掩护他们与虚伪、丑恶划清界限,另一方面也可使他们得以休息和逃避。他们对陶渊明的强烈认同感,使陶渊明成为一个令人永不生厌的话题。
鲁迅先生曾说过,“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梁启超评价陶渊明时曾经说,“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确如其言,陶在自然与哲理之间打开了一条通道,在生活的困苦与自然的旨趣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解。连最平凡的农村生活景象在他的笔下也显示出了一种无穷的意味深长的美。
陶渊明的不朽诗篇,陶渊明的伟大人品,影响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辛弃疾等几代文人的思想和创作。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这时他又受到老庄哲学的影响。因为他有过以往文人多不曾有过的田园生活,并且亲自参加了劳动,与劳动人民有了接触,思想上不可避免地得到一些新的感受和启发,因而在崇尚骈俪陈旧文风的晋代,能创造出有独物风格的田园诗的新形式,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从少年时的“猛志逸四海”,到老年时的“猛志固常在”,始终对世事没有淡忘。他传世的名篇《桃花源记》,正是他对如同上古原始时代的那种人们自食其力、友好相处、没有种种现实中的纷扰与贫困的“怡然有余乐”社会的憧憬。就是他的隐居与饮酒,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加以分析,也含有对当时黑暗统治表示一定程度的不满和反抗的意义在内。
当然,陶渊明毕竟是一个生活在一千多年前封建社会的士大夫,在他的思想和诗文中不可能不存在许多安贫乐道、及时行乐、避世消极的东西。但后世历代的文学评论家和选家出于自己的阶级偏爱,多着重欣赏和赞扬他这方面的特点,认为这才是陶渊明诗文的精华所在。
在中国古代,有四位美男以其出众的容貌和才华闻名于世,他们分别是潘安、宋玉、兰陵王高长恭和卫玠。这四位美男不仅外貌俊朗,更在文学、军事等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然而,...
潘安 宋玉 2025-02-26 古代四大美男及其悲凉结局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不仅有四大美女流传千古,同样也有四大美男以其非凡的容貌与才华,成为了后人传颂的对象。这四位美男子分别是潘安、兰陵王高长恭、宋玉和卫玠。他...
潘安 宋玉 2025-02-25 晋武帝司马炎:历史低调与评价分化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晋武帝司马炎作为西晋的开国皇帝,其存在感似乎并不如其他开国君主那般显赫。这背后的原因复杂多样,而古人对他的评价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一、...
晋武帝 2025-02-21 晋惠帝“何不食肉糜”:无知背后的时代悲剧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晋惠帝司马衷因其“何不食肉糜”的典故而被后世广泛铭记,这一事件常被用来讽刺那些脱离实际、对民间疾苦无知的统治者。然而,晋惠帝真的傻吗?一...
司马衷 2025-02-17 晋惠帝“何不食肉糜”背后的历史审视在中国历史上,晋惠帝司马衷因其一句“何不食肉糜”而被后世广泛讥讽为愚蠢无知。然而,当我们深入探究这段历史时,会发现事情远非如此简单。一、晋惠帝司马衷的成长背景司...
司马衷 2025-02-15 慕容垂不杀苻坚的复杂考量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英雄人物之间的恩怨情仇往往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其中,慕容垂与苻坚之间的故事尤为引人入胜。慕容垂,作为鲜卑慕容部落的杰出领袖,其一生波澜壮...
苻坚 慕容垂 2025-02-08 谢安:被誉为江左风流宰相的传奇人生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东晋时期的谢安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非凡的智慧和洒脱不羁的风度,被誉为“江左风流宰相”。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无论是在朝堂之上运筹帷幄,...
谢安 2025-02-08 一代奇后羊献容:跨越两朝的皇后传奇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位皇后,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历经坎坷却最终涅槃重生。她,就是西晋惠帝司马衷的第二任皇后,同时也是前赵末帝刘曜的皇后——羊献容...
司马衷 2025-01-18 司马衷:被误解的“白痴皇帝”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西晋的第二位皇帝司马衷因其一些看似愚蠢的行为,如“何不食肉糜”的言论,而被后世贴上了“白痴皇帝”的标签。然而,通过深入探究历史资料,我们...
司马衷 2025-01-18 历史上的贾南风:西晋时期的权力女性在中国历史上,贾南风以其独特的地位和复杂的人生经历,成为了西晋时期不可忽视的人物。作为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不仅在政治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还因其专横暴虐和...
贾南风 司马衷 2025-01-1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