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年号为建文。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靖难四年,朱棣以八百私兵起家,对抗拥有整个天下的建文帝,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整个过程说起来轻松,实则惊险无比,曾数次经历生死。即使朱允炆削藩策略存在问题,但以整个天下对抗北平一地,朱允炆无疑是占据有决定性优势的,可为什么最终战败的却是朱允炆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朱允炆太过心急,皇位并不稳固
新帝登基的首要任务是什么?毫无疑问,肯定是先稳定皇位,然而朱允炆继位之后,在提拔了方孝孺、黄子澄、齐泰等人之后,便心急火燎的开始了削藩。这一做法至少导致了两个问题:
1、皇位不够稳固: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朱允炆继位之后提拔“方黄齐”等人没有问题,但如果仅仅是提拔几个心腹,是根本无法彻底稳固皇位、掌握朝政的,而朱允炆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许在朱允炆看来,自己既然是皇帝,那么所有朝臣都必须无条件的效忠于自己。正因为朱允炆没有彻底稳固皇位,这导致在靖难之役中真正站在他这一边的朝臣并不多,而在外的将领更是少有主动勤王者。
2、削藩太过心急,人心不稳: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1398年6月24日)朱元璋病逝,皇太孙朱允炆继位为帝,然而就在朱元璋去世还不足一月的情况下,他便开始了削藩大业,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七月,建文帝以谋反罪名削周王朱橚,将周王全家押回南京,废为庶人,迁往云南蒙化。仅仅八个多月后,又连削齐、湘、代三位亲王,全部废为庶人,更是导致湘王举家自焚。又两月,再削岷王朱楩。在朱元璋去世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建文帝就先后将五位秦王削为庶人,更是导致其中一位举家自焚,这让天下人怎么想?这也是朱棣能够迅速俘获人心的原因之一。
朝政混乱不堪,应对措施失当
1、用人不当,导致朝政陷入混乱。深受建文帝宠信的方孝孺、黄子澄、齐泰三人毫无疑问,都是当时的博学大儒,但这三人又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典型的书呆子。他们虽然饱读诗书,但却极为缺乏实践意识和从事公共事务的经验,也没有领导才能,他们对于问题的分析往往限于纸上谈兵,不切实际。尤其是方孝孺,他极为推崇“周礼”,因此他建议皇帝应该根据《周礼》所提出的理想和形式来实行仁政,结果以恢复周礼为目标的一系列改革,不仅导致了大量朝臣的反对,更使得建文初期的朝政完全陷入了混乱之中。
2、应对不当,使朱棣迅速获取人心。朱棣起兵,是打着“遵祖训,清君侧”名义的,这使得他在一定程度上站在了道德制高点,这种现象在历史上也曾出现过,那就是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汉景帝当时果断杀掉了晁错,从而坐实了对方的反叛行文,而建文帝由于在继位初期的一系列昏招,导致能够为他所用的人才极为有限,因此他并不愿意杀掉“方黄齐”三人,这使得朱棣可以一直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大张旗鼓的收买人心和获取支持。
用人不当,屡失良机
在靖难之役爆发后,建文帝先后启用了三任统率,然而他所选择的三任统率,非但没有剿灭朱棣,反而屡失良机,使得朱棣逐渐壮大了起来。
1、第一任统帅,耿炳文。耿炳文算的上是一员老将了,然而其实力实在有限,不过“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在功臣名将相继陨落的情况下,他是朱允炆能够任用的为数不多的老将了。然而耿炳文显然不是朱棣的对手,双方交战后耿炳文果然战败,之后只好退守真定。
2、第二任统帅,李景隆。靖难之役中,李景隆应该算是朱棣一方最大的“功臣”了。李景隆是开国名将李文忠之子,然而“虎父偏偏生了犬子”,李景隆虽有练兵之才,却并无统兵只能,在他的率领下,朝廷不仅错过了击败朱棣的最佳时机,更是先后损失了多达50万军队,终于使得拥有强大后盾的朝廷出现了兵源短缺。
3、第三任统帅,梅殷。在李景隆先后遭遇两次惨败之后,朱允炆终于用驸马梅殷取代了李景隆,更是将京城周边军队抽调给梅殷,让其镇守淮安。然而梅殷果然就驻守在了淮安,朱棣大军在附近交战,他不闻不问;朱棣大军南下渡河,他仍然不闻不问;朱棣大军抵达南京,他还是不闻不问。
其实当时朝廷并非无将,在靖难之役中表现出色的平安、徐辉祖、瞿能等人却始终没有得到重用,不得不说是朱允炆在用人方面的失误。
更可笑的是,在朱棣大军已经杀到南京城下之际,朱允炆竟然再度启用李景隆和谷王朱橞镇守金川门,结果李景隆和朱橞两人大开城门,放燕军入城,固若金汤的南京城就此失守。
徐妙锦,明朝开国元勋徐达的第三女,以其出众的才貌和独特的抉择,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拒绝了明成祖朱棣的求婚,选择了终身不嫁,成为了一段传奇佳话。一、...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徐达 2025-03-31 朱棣首次北伐惨败:对手强敌还是自身之过?明成祖朱棣,这位以骁勇善战著称的皇帝,在其统治期间,曾五次北伐蒙古,以巩固北方领土。然而,他的第一次北伐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惨败,十万精锐全军覆没。这一历史事件引...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3-25 朱棣迁都北京的多重考量在中国历史上,明朝永乐年间的一场重大决策——迁都北京,至今仍为后人津津乐道。明成祖朱棣为何要将都城从繁华的南京迁至偏北的北京?这一决策背后蕴含着哪些深层次的考量...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3-04 朱棣:明朝的杰出君主与永乐盛世的辉煌在中国历史上,明朝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朝代,而明成祖朱棣则是其中一位备受瞩目的皇帝。他以其非凡的军事才能、卓越的政治手腕以及深远的文化影响,成为了明朝历史上极具...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3-03 朱棣占领南京后为何能顺利登基称帝?在中国历史上,明朝的皇位更迭曾经历过一段波澜壮阔的历程,其中,明成祖朱棣的登基尤为引人注目。1402年,朱棣攻破南京,随即登基称帝,这一事件看似简单,实则背后蕴...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2-27 明朝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之谜及历史上离奇失踪的皇帝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明朝皇帝朱允炆的下落之谜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这位史称建文帝的明朝第二位皇帝,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建文新政”,然而其统治却因“...
朱允炆下落 2025-02-26 朱元璋立朱允炆为太子时,是否预见朱棣造反?在中国明朝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的皇位继承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他最终选择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而非儿子朱棣,这一决定引发了后来的“靖难之役”。那么,朱元璋在立朱允炆...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2-26 古代首位“六省状元”黄观:才华横溢却遭朱棣迫害,最终投江自尽在中国古代科举史上,有一位传奇人物,他凭借卓越的才华,一举夺得“六省状元”的殊荣,成为科举史上的佳话。然而,这位才华横溢的状元郎,却因得罪明成祖朱棣,最终选择投...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2-24 明代迷案揭秘:建文帝朱允炆的最终归宿在中国明代的历史长河中,建文帝朱允炆的去向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自1402年靖难之变后,朱允炆的下落便成为后世史学家和民间传说的焦点。一、靖难之变与建文帝失踪14...
朱允炆下落 2025-02-17 朱棣攻占南京后为何能顺利登基称帝?在中国明代历史上,明成祖朱棣的登基之路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以北平为根据地,发起靖难之役,最终攻占南京,成功登上了皇帝的宝座。那么,朱棣只是打下南京城,为什么就能当...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2-1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