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帝为什么杀谋士戴铎?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不光是戴铎,但凡辅佐雍正登基的那几个重要的帮手,基本上都没有好下场。戴铎也就是《雍正王朝》里邬思道的部分原型。
可以说是戴铎一手策划了雍正夺嫡的戏码,因为他是雍正最器重的谋士,雍正做了皇帝以后,戴铎连根毛线都没有捞到,不久还被雍正给处死了。
从戴铎的结局,我们就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要给邬思道安排那样的结局了。邬思道给雍正夺嫡出了太多的点子,最终不仅没有得到雍正重用,还差点被雍正杀了。作者这是借邬思道的名义,给戴铎这样的谋士伸冤,让邬思道归隐山林,也算是不错的结局了。
戴铎直接参与了夺嫡,是最重要的策划人。
戴铎曾经给尚未夺嫡成功的雍正,写过一封很长的夺嫡策略。可以说将雍正夺嫡的整个套路都给分析了出来。
首先,戴铎分析了当时雍正的处境。一方面跟康熙处理好关系,是很艰难的事情,另一方面跟兄弟们竞争也是很困难的。世上最难处理的关系,其实就是皇家父子之间的关系。
因为康熙是个圣明的君主,儿子又那么多,你如果不表露出自己的才能,可能康熙就会忽略你,从而再也看不上你。可是如果你表露的才能太多,那么康熙又会对你产生怀疑,认为你这是在邀宠献媚,是想要夺嫡。这当中的程度,是很难把握的。
此外,康熙生了三十多个儿子,其中二十多个长大成人,有9个直接参与夺嫡。那么这些兄弟当中各有各的特长,有些人善于读书,有些人善于打仗,还有些人善于理财,很难在这么多有才的兄弟中脱颖而出。
因此,戴铎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要想夺嫡成功,首先就要以孝顺对待康熙,以真诚、和睦来团结兄弟,加上自身的能力,遇到事情要懂得容忍,这样做才能达到一个谁也不得罪的地步。
而不知孝以事之,诚以格之,和以结之,忍以容之,而父子兄弟之间,无不相得者。我主子天性仁孝,皇上前毫无所疵,其诸王阿哥之中,俱当以大度包容,使有才者不为忌,无才者以为靠。---戴铎
最终目的是什么?当然是为了夺嫡的过程中,能够妥善地保护自己。夺嫡路上,那些皇子又不是只有胤禛这个一个对手。
只要胤禛能做到以上那些事情,那么他们就会先跟其他对手争斗,最后才会想到胤禛。可是到那个时候,胤禛可能羽翼已经丰满了。
其次,戴铎希望雍正能够善待康熙身边的人。在戴铎看来,康熙那些皇子,没有哪个是省油的灯。因此直接进攻皇子,那是下下策。讨好康熙才是正经事。
所以戴铎希望雍正能够多接近康熙身边那些人,哪怕是一些小太监,小侍卫都要给予优待,为什么?
因为这些人整天在康熙身边转悠着,早晚是能够跟康熙说上话的。他们的嘴直接决定了康熙会接收到什么样的信息。他们说你好,虽然你未必就能立刻得到好处,可是一旦他们说你不好的地方,那肯定会在康熙心里扎下祸根。
我觉得这一招才是雍正夺嫡取胜的关键所在,康熙身边的人,都被雍正给拿下了,他们对雍正非常敬重,自然是会有意无意地说一些雍正的好话,这才使得康熙对雍正好感倍增。
至于左右近御之人,俱求主子破格优礼也。一言之誉,未必得福之速,一言之谗,即可伏祸之根。主子敬老尊贤,声名实所久著,更求刻意留心,逢人加意,素为皇上之亲信者,不必论,即汉官宦侍之流,主子似应于见面之际,俱加温语数句,奖语数言,在主子不用金帛之赐,而彼已感激无地矣。---戴铎
但是有一个原则必须要遵循,那就是不要跟朝中各部的人员来往过密,为什么?因为康熙最讨厌的就是党争。康熙认为明朝就是因为阉党和东林党之间的党争才亡国的,所以他自然不能让自己的子孙后代里再出现有党争的情况。
最后,戴铎提到了门人的事情。雍正手下的门人不在少数,这些人大多数都起于微末,没有什么正经工作。其中也不乏一些有才智之人。
他希望雍正能够将部分可靠的门人,逐渐提拔起来,要么在外成为封疆大吏,要么在内成为内阁九卿,这样一来,至少有一部分人是可以真正在未来帮到雍正的。
这些人未必个个受到提拔后,就都能够成才,但是其中好歹有那么一些人,将来可以成为雍正的左膀右臂。
戴铎的意思就比较明显了,他这是在为自己求官,也是在为那些跟自己一样为雍正效力的人求官。当然了这也是为了以后能够多些人可以帮助雍正。
这一点雍正并没有采纳,他不仅没有重用府上那帮参与夺嫡的人,而且把这帮人基本都给杀掉了,理由很简单,知道的太多了。
戴铎还做着出将入相的美梦,雍正已经对他动手了。雍正登基以后,戴铎志得意满,是时候得到回报了。结果和电视剧里邬思道的情况一样,雍正压根就没想到给他什么名分。
从府邸的一个谋士,一下子成为朝廷命官,到底给他多大的官合适呢?过去他手握雍王府大权,是雍正身边最重要的谋士。但是现在他入了朝堂,是不可能立刻就被加封为宰相的,甚至连入阁的机会都没有,因为其他人不服。
到时候人家追问起来,说不定会引出夺嫡的一些细节来。所以雍正对戴铎的态度,一下子就冷淡了,过去的功臣,现在成了累赘,咋整?当然是废了。
这就好比《三十而已》里许幻山过去十分喜欢林有有,可是后来林有有掺和到了他的家事,那么许幻山忽然就觉得林有有成了一个累赘,甩都甩不掉。
过去感情再好,一旦出现矛盾点,那过去的一切都白搭了。好在雍正是可以甩掉戴铎,所以雍正就把戴铎给杀了。
总结:戴铎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成不了邬思道。不光是戴铎,雍王府那帮人基本也没有活下来的。甚至连昔日的陕甘总督年羹尧、九门提督隆科多,他们在夺嫡成功后,一个成了西北大将军,一个成了中堂大人,可是他们也都被雍正给收拾了。
戴铎的确很聪明,但是聪明人也有犯糊涂的时候。尤其是遇到事关自己的事情是,他们更加分不清方向。所以说他成不了邬思道。
胤禔(1672年3月12日—1734年11月25日),清朝康熙帝第五子(因前四子早夭而成为事实上的皇长子),生母为惠妃乌拉那拉氏,而雍正帝(1678年12月13...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4-09 雍正为何不杀老十四:复杂局势下的权衡抉择在清朝历史的风云变幻中,雍正与老十四胤禵这对同母兄弟的恩怨情仇,一直是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尤其是雍正即位后,面对曾经在皇位争夺中激烈对抗的老十四,却并未将其处死...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4-08 揭秘十三爷胤祥的真实死因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十三爷胤祥以其卓越的才能、忠诚的品质和悲惨的命运而备受关注。作为康熙帝的第十三子,胤祥在雍正帝即位后,成为了雍正朝最显要的人物之一。然而,这...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4-02 弘昼的下场:善终于府,逍遥一生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弘昼,这位雍正帝的第五子、乾隆帝的亲弟弟,以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举止,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弘昼的一生,既非传统意义上的权臣之路,也非文人...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4-01 清朝雍正皇帝:一位改革者的功绩与评价在中国历史上,清朝的雍正皇帝以其坚定的改革意志和卓越的治国才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在位期间,实施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政策,不仅稳固了清朝的统治,更为后世的繁荣奠...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3-10 德妃为何对雍正情感疏离?在清朝历史上,德妃乌雅氏与雍正帝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作为雍正的生母,德妃却对这位儿子表现出明显的冷淡甚至厌恶,这背后的原因复杂而微妙。一、早年分离与抚养权的...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3-03 弘昼的“荒唐”之举:历史上的自我保全之道在清朝历史上,弘昼,这位雍正皇帝的第五子、乾隆皇帝的亲弟弟,以其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行为而著称。他不仅在朝堂上敢于殴打大臣,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多次为自己举办...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3-01 雍正皇帝的多样兴趣爱好雍正皇帝,即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是清朝第五位君主,其在位期间以勤政著称。然而,除了繁忙的政务,雍正皇帝也有着丰富多彩的兴趣爱好。这些爱好不仅展示了他的个性,也...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2-26 曹雪芹家族被雍正抄家的原因探析在中国文学史上,曹雪芹以其不朽之作《红楼梦》闻名于世,而曹雪芹本人的生平经历也充满了传奇色彩。其中,他家族被雍正皇帝抄家的事件尤为引人注目。那么,曹雪芹为何会被...
雍正如何继位的 曹雪芹 2025-02-26 雍正与宜妃:母子情深背后的政治嫌隙在清朝康熙、雍正两朝的历史画卷中,宜妃作为康熙帝生前盛宠的妃子,其地位一度显赫。然而,随着康熙帝的驾崩和雍正帝的即位,宜妃的命运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雍正帝对...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2-2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