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和陆小曼在北海画舫斋举行婚礼,梁启超作为证婚人,在婚礼上发表训词,对两人大大地教训一番。梁启超写信将此事告诉孩子们,并为徐志摩未来的婚姻生活担忧。
孩子们:
我昨天做了一件极不愿意做之事——去替徐志摩证婚。他的新妇是王受庆夫人,与志摩恋爱上,才和受庆离婚,实在是不道德之极。我屡次告诫志摩而无效。胡适之、张彭春苦苦为他说情,到底以姑息志摩之故,卒徇其请。
我在礼堂演说一篇训词,大大教训一番,新人及满堂宾客无一不失色,此恐是中外古今所未闻之婚矣。今把训词稿子寄给你们一看。青年为感情冲动,不能节制,任意决破礼防的罗网,其实乃是自投苦恼的罗网,真是可痛!真是可怜!
徐志摩这个人其实聪明,我爱他不过,此次看着他陷于灭顶,还想救他出来,我也有一番苦心。老朋友们对于他这番举动,无不深恶痛绝,我想他若从此见摈于社会,固然自作自受,无可怨恨,但觉得这个人太可惜了,或者竟弄到自杀。
我又看着他找得这样一个人做伴侣,怕他将来苦痛更无限,所以想对于那个人当头一棒,盼望他能有觉悟, 免致将来把志摩弄死,但恐不过是我极痴的婆心了。
闻张歆海近来也狠堕落,日日只想做官(志摩却是狠高洁,只是发了恋爱狂——变态心理——变态心理的犯罪),此外还有许多招物议之处,我也不愿多讲了。品性上不曾经过严格的训练,真是可怕。我因昨日的感触,专写这一封信给思成、徽音、思忠们看看。
十月四日 爹爹
徐志摩到底干了什么?为什么会梁启超要在婚礼上斥责徐志摩呢?
首先徐志摩的原配是张幼仪,张幼仪出身江苏的名门望族,在当地也有着极强的政治势力。而徐家也是小有名气,两个人的结婚也都是家庭包办婚姻。但是徐志摩却特别讨厌张幼仪,因为徐志摩觉得张幼仪有封建气息。但是迫于张幼仪哥哥们的强烈要求,徐志摩极不情愿的带着张幼仪去欧洲。两人同居不久,张幼仪就怀孕了。此时徐志摩却疯狂的追林徽因,对张幼仪不闻不问。
林徽因自然是看不惯他这种行为的,所以想要拒绝徐志摩。徐志摩得知后就逼张幼仪打胎,那个年代打胎还是很危险的,张幼仪说道:“有些人就是因为打胎而死的。”但是徐志摩却没心没肺的说道:“还有做火车死的那,难道以后就不做火车了?”
然后徐志摩就逼张幼仪签下了离婚协议。梁启超对此大为不满,并且批评徐志摩说:“你不要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两人离婚的消息传回过后,徐家和张家都觉得家门不幸。
林徽因看到徐志摩的所作所为之后,自己就和父亲一起回国了,不久林徽因就和梁思成结婚了。梁启超知道徐志摩还是追求林徽因,不想因此让徐志摩颜面尽失,所以两人秉承梁启超之意,没有立刻举办订婚仪式。
徐志摩回国之后就又将目标转向了陆小曼,当时徐志摩和陆小曼在北平交际场相识,陆小曼的丈夫奔走工作无暇兼顾爱情之事,而此时徐志摩又在极度空虚之际,所以两人就开始了热恋。
1925年王庚受孙传芳的邀请担任五省联军总部参谋长,此时王庚对妻子的事多少有些耳闻,但是为了成全了陆小曼和徐志摩,王庚在年底和陆小曼离婚。徐志摩能认识陆小曼是因为王庚,王庚和徐志摩是好友所以多次邀请徐志摩到家里来,但是没想到徐志摩却给王庚带绿帽。
1926年10月,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
婚礼上梁启超的祝词:“徐志摩、陆小曼你们两个都是过来人,希望不要再作过来人。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学问上没有什么成就,反而用情不专,以至于离婚再娶。陆小曼,你要恪守妇道,今后不可妨碍徐志摩的事业。你们两人都是离过婚再婚的,都是用情不专。以后要痛自悔悟,重新做人,希望你们这是最后一次结婚。”
身为老师的梁启超这一番祝词让全场宾客瞠目结舌,目瞪口呆。要不是徐志摩拉着梁启超说:“老师,给学生留一点面子吧。”,恐怕梁启超还要再说下去。
徐志摩放弃自己的原配张幼仪反而去追已婚之妇,在当时可谓是少有的事情。原本张幼仪并无过失,恪守妇道,但是张幼仪还是碰上了负心郎徐志摩。
徐志摩和张幼仪离婚之后,转而追求好友的妻子陆小曼。这些事情是在当时不能理解的,就算是在现代也要受到非议,更别说是在民国时期了。梁启超的祝词虽然难听了一些,其本意是希望自己声色俱厉的斥责能让两人有所觉悟,之后不会重蹈覆辙。但是当场的宾客却都瞠目结舌,这场婚礼也是中外古今未闻的婚礼。虽然最终徐志摩抱得美人归,但是也被人说成渣男。
澶渊之盟,作为北宋与辽朝之间的重要历史事件,不仅标志着两国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的结束,更开启了此后长达百年的和平时期。这一盟约的签订,对两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政治...
启 2025-04-01 韩非子说难:郑武公伐胡的智慧与启示在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韩非子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犀利的笔触,为我们留下了诸多宝贵的智慧财富。其中,《说难》篇中“昔者郑武公欲伐胡”的故事,不仅展现了古代政治家的智...
韩非子 启 2025-03-31 曹魏屯田制:内容与意义深度解析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曹魏屯田制是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农业政策。这一制度不仅在当时为曹魏政权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对后世的农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启示。一、曹魏屯田制的...
启 2025-03-28 赵云武功修炼之路:从平凡少年到一代名将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赵云以其超凡的武艺和忠勇的品质,成为了后世传颂的英雄人物。那么,赵云的武功究竟是如何练成的呢?一、少年时期的习武启蒙赵云出生于常山赵家村...
赵云 启 2025-03-27 刘邦之死:自然病逝,非吕后所谋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汉高祖刘邦以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非凡的军事智慧,成功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建立了汉朝,开启了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然而,关于刘邦的死因...
刘邦 启 2025-03-27 亚圣孟子的职业观探析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孟子以其深厚的儒家学说和卓越的政治智慧,被尊称为“亚圣”。孟子的思想不仅深刻影响了后世儒家学派的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职业观启示。一、以...
启 2025-03-20 嘉庆帝生前功绩与逝世真相探究在中国清朝历史上,嘉庆帝是一位承上启下的重要君主,他的生平事迹和逝世原因都充满了传奇色彩。特别是关于他逝世的传言,民间流传着“被雷劈死”的说法,这一说法不仅离奇...
嘉庆怎么死的 启 2025-03-10 张良智劝刘邦:勿沉湎享乐,以大业为重在楚汉争霸的历史长河中,刘邦率军攻入咸阳城,这一胜利本应为汉军开启新的篇章,然而,面对咸阳城的繁华与享乐,刘邦却一度迷失自我,沉迷于吃喝玩乐之中。关键时刻,谋士...
刘邦 启 2025-03-10 王羲之的书法启蒙:史上少有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在中国书法史上,王羲之被誉为“书圣”,其书法艺术成就卓越,影响深远。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样一位书法巨匠的背后,有一位同样杰出的女性书法家的悉心教导,她就是王羲...
启 2025-03-06 汉景帝:承启文景之治的深邃帝王汉景帝刘启,作为西汉的第六位皇帝,从公元前157年至公元前141年在位,他的统治时期与其父汉文帝共同开创了著名的“文景之治”,为汉朝的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汉景帝...
刘启 启 2025-02-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