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战国末楚国上蔡人,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李斯之所以会输给赵高,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总结起来的话,一是因为秦法不允许他有太大的权力,二是因为赵高代表的其实是胡亥,真正要杀李斯的也是胡亥。
第三,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李斯失去了人心,失去了他身后整个秦朝官员系统的支持。这一点,其实才是最致命的。
想要说清楚李斯败给赵高这件事,我们还得从秦始皇没死那会儿说起。
话说秦始皇在世的时候,李斯作为秦朝第一号重臣,绝对是堪称权势滔天。如果只看权力大小,在整个秦朝,除了秦始皇之外,基本上就数李斯权力最大了。
哪怕是公子扶苏,单论权力的话,也不可能比李斯更大。
因为按照秦朝的官员体制,秦国高层施行三公九卿制。在这个系统当中,三公分别是丞相、御史大夫以及太尉,权力最大。丞相负责直接管理百官,这里所说的百官,还不单纯只限于文官,武将也是包括的。
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虽然有监察权,但却没有实际事务的管理权。而且,在秦朝短暂的历史上,御史大夫并不是只有一位,而是经常换人。
至于说太尉。理论上来说,太尉其实是要负责全国的军队。但在秦朝的历史上,太尉这个官职一直是空着的。秦朝有资格坐这个位置的武将,无外乎也就是王翦、王贲、李信、蒙恬等少数几个人而已。但因为种种原因,他们都没有做过太尉。
所以,秦朝虽然名义上是三公,但其实是‘两公’。
而在两公的体系之下,御史大夫经常换人,丞相却不是。自从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一直到秦始皇去世,这期间绝大部分的时间,秦朝都是由李斯来担任丞相的。
所以,当时李斯的权力,到底有多大,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称呼他一声‘站皇帝’,那是一点都不过分的。整个秦朝的文武百官,理论上来说,都是李斯的支持者。而李斯在管理百官的过程当中,会任由多少‘自己人’,那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除此之外,李斯的长子李由,还是三川郡的郡守!很多人都知道,秦朝一共有三十多个郡。而在这三十多个郡当中,三川郡是一个很特殊的郡。三川郡的位置,大概就在今天的郑州到洛阳这一带。
从秦朝一直到隋唐时期,整个中原大地的统治核心,其实就只有两个。一个是咸阳或者说长安地区,另一个就是洛阳地区。当时咸阳这边,李斯作为丞相,一言九鼎。而洛阳这边,则是他的长子做郡守,军政大权一把抓。
另外,李斯的其他子女,基本上也都位置不低。史书上没有记载,李斯其他的子女,到底都是做什么的。但是《史记》当中明确记载,李斯的几个儿子,都娶了秦朝的公主。李斯的几个儿子,都嫁了秦朝的公子。
所以,也有人猜测,秦始皇长子扶苏的正牌夫人,可能就是李斯的女儿。
这就是秦始皇去世之前,李斯以及他的整个家族的情况。
相比之下,赵高虽然也有点权力,但是赵高的那点权力,真的是完全不够看。以当时李斯的身份来说,甚至都不需要正眼看他!
在秦始皇去世之前,赵高的官职,是中车府令。很多人读秦末历史的时候,总会有一种错觉,认为赵高和后世明朝的刘瑾、魏忠贤差不多,都是权势滔天的大宦官。
这其实是错的。
赵高真正拥有较大的权力,其实已经是秦始皇去世之后的事情了。在秦始皇去世之前,他其实就是一个给秦始皇管车马的官员。因为犯了罪,受了宫刑,然后本人对秦国的律法比较熟悉,所以后来又被秦始皇给了一些其他的工作,包括给秦始皇看管玉玺,同时负责教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学法律。
如果放到后世的明朝,负责掌管玉玺的太监,确实称得上是权势滔天!但是放到秦朝,确实算不上,因为这两个朝代制度不一样。
所以,在秦始皇去世之前,赵高确实权力很大,也确实是秦始皇身边的‘红人’。但要和李斯比起来,他真的不算什么。
但是,随着那场‘沙丘之变’的发生,一切都变了。
所谓‘沙丘之变’,简单来说,就是秦始皇外出巡游的时候,身体忽然不行了,最后在返回途中去世了。因为在秦始皇生前,并没有明确立太子。秦始皇的长子扶苏,虽然是众望所归,所有人都知道他就是秦始皇培养的接班人。但既然没有明确立太子,自然也就算不得数。
而且,当时扶苏恰好还不在咸阳,而是在北方边境。而当时在秦始皇身边,只有他的幼子胡亥。
所以,秦始皇去世之后,赵高就联合了李斯,秘不发丧,并且禁止外人探查秦始皇的动静。以当时两人在巡游队伍中的身份,再加上李斯的权力,自然可以做到密不透风。
与此同时,他们又秘密修改了秦始皇的遗诏。一边让胡亥登基,一边以秦始皇的名义下旨,赐死扶苏。
就这样,在李斯和赵高的扶持之下,原本毫无希望登上皇位的胡亥,就这么登基了。
赵高扶持胡亥上位的原因,非常简单,因为他是胡亥的老师,同时也是胡亥最信任的人。一旦胡亥成功上位,那赵高自然就瞬间翻身了。但是李斯选择帮助胡亥的原因,后世其实一直有争议。
最被大家接受的一种说法是:李斯和公子扶苏政见不同,一旦扶苏上位,李斯极有可能瞬间失去所有的官职和权力,甚至有可能被扶苏清算。所以,李斯才会铤而走险,帮胡亥篡改遗诏。
不管真相是不是这样,总之,最后李斯还是选择了帮助胡亥。而他的这个选择,其实就做出的那一刻开始,其实就已经注定他不会有好结果了。
因为他和胡亥关系一般。
别看李斯对胡亥有拥立之功,但是在胡亥心里,真正拥立他上位的,还是赵高这个老师。这也就意味着,一旦胡亥上位,李斯不会再像秦始皇在位时那样,成为皇帝在朝堂上的代言人。
李斯可以代表秦始皇,在朝堂上管理百官。但是到了胡亥时代,这个位置,注定只能是赵高的,而不是他的。
如果当时李斯能认清这个现状,选择急流勇退,把自己的位置老老实实让给赵高,他或许还有平安落地的机会。但问题是,以李斯的性格,好像也确实不会这么选。
李斯很骄傲,从始至终,都是如此。
在他眼里,赵高始终都是那个只会管车马的宦官,要让他向赵高低头,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况且,至少在胡亥刚刚登基的时候,李斯其实还不用太过在意这些。
因为下面所有官员,都是他的支持者。有这些秦朝官员的支持,李斯身后其实等于是有一个庞大的国家机器在支撑他。就算是胡亥本人,其实也不能轻易杀他。否则的话,胡亥前脚刚下完杀李斯的命令,后脚就等着被整个咸阳城的官员跪在门口,亲身体验一下大臣逼宫的感觉了。
但是自从胡亥登基开始,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李斯亲手毁掉了他的权力基础。
为了帮胡亥坐稳皇位,同时也是为了掩盖自己篡改遗诏的罪行,李斯不得不听从赵高的建议,帮助胡亥清理他的兄弟姐妹,清理那些反对胡亥的官员。
后世很多人在读李斯的故事时,很容易会忽略掉这一点。首先,《史记》当中明确记载,李斯的儿子娶了秦始皇的女儿,李斯的女儿嫁给了秦始皇的儿子。到底是全都如此,还是只有某一个人是这样,我们不得而知。但显然,李斯和秦始皇肯定是亲家,这是确定无疑的。
然后,《史记》又明确记载,胡亥登基之后,杀光了他所有的兄弟姐妹。
这两条加在一起,就证明了一个隐含事件:当时的李斯,亲手把自己的女婿或者儿媳妇,甚至有可能是他自己的儿女,送到了胡亥的屠刀之下。
这样的李斯,太可怕了。
再加上清理这些公子公主的同时,胡亥和赵高也没少清理那些朝中大臣。而这些大臣当中,很多恐怕都是李斯的门生故旧。
这样一来,这个时候所有人看李斯,都会觉得心寒:一个连自己亲人都能屠戮的丞相,值得他们追随吗?这样的李斯,值得他们集体去逼宫吗?
李斯作为丞相,权力很大,能够得到朝中官员的支持,这确实不假。但这种支持,却是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的。一是皇帝本人信任并且重用他,或者说整个秦国的国家机器信任他,愿意给他这么大的权力。二是下面的大臣们觉得,跟着李斯混,对自己有好处。
而胡亥上台之后,李斯的这两个权力基础,显然都崩溃了。胡亥本人并不信任他,下面的大臣们也开始不信任他。
到了这个时候,李斯的权力,其实已经是空中楼阁了。
偏偏李斯自己,当时未必意识到这一点。
所以接下来,赵高很容易就给了他致命一击。
之前李斯和赵高合伙清理那些官员,帮胡亥坐稳皇位的时候,两人没有利益冲突,赵高自然不会对李斯做什么。但是等到胡亥坐稳皇位之后,接下来,赵高再想摄取更多的权力,他很快就发现,此时挡在自己面前的,就只剩下李斯一个人了。
到了这个时候,李斯就不再是赵高的盟友,而是敌人。
所以接下来,赵高耍了一个小花招:他利用自己宫中近侍的身份,每次胡亥有时间处理政务的时候,他都挡着不让李斯过来。等到胡亥享乐的时候,他再放李斯过来。
这样一来,时间长了之后,胡亥自然对李斯越来越厌烦,并且开始讨厌他。再加上赵高从旁诋毁,胡亥很快就下令,把李斯抓了起来。
如果放在一年多以前,胡亥刚登基的时候。当时胡亥如果把李斯抓了起来,恐怕第二天所有的咸阳官员,都会跪到胡亥面前,求胡亥放人。只要胡亥不放人,整个咸阳乃至整个秦国,就有可能瞬间停摆。
但经过这一年多的屠杀之后,很多人都对李斯寒心了,自然没几个人会再站出来给李斯求情。
所以,李斯被抓之后,赵高几乎没怎么费力气,就给他扣上了一顶谋反的帽子。然后,以谋反的罪名,处死了李斯。
李斯被杀的时候,当时大泽乡起义已经爆发了,并且开始逐渐席卷天下。他的长子李由,正率领秦军主力,在前线对抗农民军。当时的李由,可以说是秦朝最重要的人,因为他正好在荥阳地区率领主力,阻挡起义军主力的进攻,双方正在展开对峙。
大概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让李斯误以为,胡亥不敢杀他。毕竟,在这种危急存亡的时候,只要是一个稍微有点政治头脑的皇帝,都不可能擅自杀了前面领兵大将的父亲,而且这个人还是当朝丞相。
可是胡亥偏偏就这么做了。
说到底,李斯其实是高估了胡亥的政治智慧。在他漫长的人生当中,和他打交道的,一直是秦始皇这种千古一帝,或者可以阻挡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六国君主。而对于胡亥这种政治智慧明显不足的皇帝,李斯可能一时间还没转过弯来,没想过到底应该怎么和这种皇帝相处。
所以,真正干掉李斯的,与其说是赵高,倒不如说是李斯本人了。
在中国历史上,秦朝末年的政治风云变幻莫测,其中李斯、扶苏与赵高三人之间的纠葛尤为引人注目。作为秦朝的重要政治家,李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03-20 赵高:权谋与野心交织的复杂人物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赵高以其独特的身份和复杂的性格成为了备受争议的人物。作为秦朝时期的宦官和权臣,赵高的一生充满了权谋与野心,他的行为不仅影响了秦朝的政治格局,...
赵高 2025-03-12 赵高之死:阴谋与反噬的终局在中国历史上,赵高以其狡诈多谋、权倾一时的形象而臭名昭著。作为秦朝末年的重要政治人物,赵高不仅篡改遗诏、扶持傀儡皇帝,还极尽权谋之术,对秦朝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
赵高 2025-03-12 赵高与魏忠贤:权力影响的历史差异在中国历史上,赵高和魏忠贤都是极具影响力的宦官,但他们对各自朝代的影响却截然不同。赵高在秦朝末年手握大权,对秦朝的灭亡产生了深远影响;而魏忠贤虽然在明朝末期权势...
魏忠贤 赵高 2025-03-11 重新审视赵高:其才能与复杂性在历史的长河中,赵高往往被描绘为秦朝末年的奸臣,他的名字几乎成了“奸诈”和“阴谋”的代名词。然而,当我们抛开历史偏见,深入探究赵高的生平与事迹时,会发现他其实是...
赵高 2025-03-11 赵高:秦朝末年的权谋之士与历史争议人物在秦朝末年的风云变幻中,赵高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和历史影响力的人物。他以其深沉的心机、狡猾的手段和对权力的极致追求,在秦朝的政治舞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一、赵高的...
赵高 2025-03-11 赵高历任官职探析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赵高以其独特的政治地位和复杂的生平经历而备受关注。作为秦朝末年的重要人物,赵高历任多个官职,这些官职不仅反映了他政治生涯的起伏,也揭示了...
赵高 2025-03-11 秦朝丞相李斯的悲剧终章:败于赵高之谜在秦朝的风云变幻中,李斯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邃的法制理念,一度权倾朝野,担任丞相之职。然而,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最终却落得个腰斩于市、夷三族的悲惨结局。那...
李斯的儿子 赵高 2025-03-07 大秦帝国的丞相李斯:法家思想的践行者与政治斗争的悲剧人物在秦朝的历史长河中,李斯以其卓越的才能和深远的影响,成为了大秦帝国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作为秦朝的丞相,李斯在政治、文化、法律等多个领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一、生...
李斯的儿子 2025-03-06 李斯如何一步步成为秦国丞相在中国历史上,李斯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远的历史影响,成为了秦朝时期的重要人物。他如何从一名普通的楚国小吏,一步步走上秦国丞相的高位,是许多人感兴趣的话题。一、...
李斯的儿子 2025-03-0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