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星堆中发掘出了玉琮,而玉琮是良渚文化中的代表文物之一,这样的发现似乎说明了一个问题,三星堆文化和良渚文化或许有着一定的一致性。目前从三星堆中出土的文物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面具、神树等古蜀文明的代表,还有一类是青铜尊、琮等,是后来中原王朝经常出现的东西。如果后期还有更多发现的话,那或许就能证实,中华文明自古便是多元且一体的。
玉琮是中国史前时期,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发明的一种玉器,大约距今5000年前出现,它的特点是外方内圆。良渚文明时期玉琮和圆形的玉璧是表明贵族等级身份的重要礼器。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玉琮应当是来自中原地区商王朝。
良渚遗址和三星堆遗址相距1800多公里,而良渚文化时期和三星堆文化时期相隔千年,那三星堆出土的玉琮,能否说明三星堆文化和良渚文化之间有着一定联系呢?
我们处在这个国际社会环境之下,就不可避免地要与这些国际上的“专家”打交道,也必须得到他们的认可。而三星堆文化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正好可以提供一些佐证,所以对三星堆文化考古挖掘是我国近些年以来非常有意义的考古工作,可能会佐证“夏朝”存在的真实性,也可能会推翻一些我们已知的定论,当然也有可能会为我们的未来争夺更多一些话语权。
即使没有这一层面的考虑,三星堆遗址同其他遗址相较而言也是比较特殊的,无论是有青铜之王的青铜大立人像还是世界上最早的金杖,甚至普遍认为是神话中扶桑神树的青铜古树,这些发现都不再仅仅是国内之最,已然是世界之最,令世人瞩目。
三期考古发掘的金面具,又是一项世界之最的发现;丝绸碳化物的发现,将蜀地人用的丝绸用品时间提前到了3000多年前;大量象牙的考古发掘不仅仅可能佐证历史上我们与东南亚地区的贸易往来,也有可能在生物生存、灭绝的等问题上有重大的发现;而金面具、象牙的雕刻技术令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叹为观止。
除了“世界之最”的特殊性之外,三星堆遗址发掘的各种青铜器形象有异于我们的认知,这种算是“异域”的形象给这个遗址更增添了一层面纱,让我们迫不及待的想要了解到她的真面目。当然可能随着三星堆文化遗址的挖掘工作,我们解开了一个谜团,又有了新的谜团,但是这不妨碍她真的是一个前无古迹,后无继承的文化遗址。
饕餮纹是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之一,最早见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五千多年前良渚文化陶器和玉器上。饕餮纹,也叫兽面纹。这个纹饰夏商周的青铜器都有,包括中原殷墟遗址。
考古证明,良渚文化的玉琮在距今五千年左右已经出现在四川,当时属于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的前期)。良渚文化确实跟四川有所交流。而良渚文化的兽面纹还出现了陕西的石峁遗址。也就是说,三星堆不仅在商朝时跟中原熟络,在五千年前,它跟中原也是熟人。
螺旋纹,云雷纹也是常见纹饰,螺旋纹在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等等文化的彩陶上常见,但线条较粗。到了良渚文化的玉器上,螺旋纹变得很是复杂,各个大小螺旋组成了各种图案。在良渚文化的玉琮上,没有一寸版面是空的,全都是密布的图案。
殷商出土的青铜器和三星堆青铜器,以及良渚玉器一样,布满了细密的纹路。这种花纹在西周,春秋战国的青铜器上得到了延续。
三星堆文化不仅在我国考古发现中占据重要地位,更是堪称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三星堆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青铜时代遗址,位于四川广汉南兴镇。1980年起发掘,因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而得名。三星堆文明上承古蜀宝墩文化,下启金沙文化、古巴国,前后历时约2000年,是我国长江流域早期文明的代表,也是迄今为止我国信史中已知的最早的文明。如今时隔34年再度挖掘?细数光怪陆离文明背后的秘密,就来历史资料网。
帝乙,商朝第二十九位君主,其临终前将王位传予幼子辛(即后来的商纣王),而非贤能的弟弟比干,这一决策看似违背常理,却深嵌于商朝晚期的政治制度与宗法逻辑之中。一、商...
帝乙 比干 2025-07-04 商纣王:被误解的改革者与文明传承的争议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商纣王(帝辛)的形象被周人的抹黑和后世的演绎逐渐妖魔化,成为暴君的典型代表。然而,拨开神话传说的迷雾,透过甲骨文与考古发现的双重视角,一个复杂而...
商纣王 2025-07-02 傅说子女考:历史迷雾中的圣人血脉之谜傅说,这位商王武丁时期的传奇宰相,以“版筑兴国”的功绩和“知行论”的哲学思想被后世尊为“圣人”。然而,关于他的家庭生活,尤其是子女情况,史料却如迷雾般难以穿透。...
武丁 2025-06-26 竹书纪年的信任密码:从战国秘史到现代文化符号的信仰重构在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竹书纪年》犹如一颗充满争议的明珠。这部西晋太康年间出土的战国竹书,以“舜囚尧”“伊尹放太甲”等惊世骇俗的记载,彻底颠覆了《史记》构建的...
伊尹 太甲 2025-06-25 傅说:从版筑奴隶到商朝中兴名相的传奇人生在商朝历史的长河中,傅说的名字如同一颗璀璨的流星,划破了奴隶制度的黑暗天幕。他以刑徒之身崛起为一代名相,辅佐商王武丁开创“武丁中兴”的盛世,其人生轨迹堪称中国古...
武丁 2025-06-24 崇应彪结局:封神演义中的悲剧镜像与宿命轮回在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的斑斓画卷中,崇应彪的结局犹如一面棱镜,折射出商周易代之际的权力逻辑与人性困境。这位北伯侯崇侯虎之弟、殷商镇北将军的陨落,看似是战场厮...
崇侯虎 2025-06-17 纣王哭商容:暴君与忠臣的悲剧性对峙与历史叙事的多重镜像在商朝末年的政治漩涡中,纣王与商容的交集犹如一曲悲歌,既折射出君臣关系的撕裂,也暗含了历史叙事对人物形象的复杂塑造。史载商容因直言进谏被罢黜,周武王灭商后欲封其...
商容 2025-06-16 嫦娥身世之谜:帝俊神话体系中的文化重构在中国古代神话的星空中,嫦娥奔月的故事如同一轮皎洁的明月,承载着中华民族对永恒与浪漫的永恒向往。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神话源头,却会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在《...
帝俊 2025-06-05 殷郊之死:封神演义中的权力悲剧与天道宿命在《封神演义》的神魔画卷中,殷郊的死亡绝非偶然。这位商纣王长子、阐教三代弟子的悲剧命运,实则是天道轮回、权力博弈与人性挣扎共同编织的必然结局。从太子到反贼,从仙...
商纣王 2025-06-05 武丁至纣王:商朝兴衰的王权镜像在殷墟的甲骨残片中,在青铜鼎的饕餮纹路里,武丁与帝辛(纣王)的名字如双子星般闪耀。这对相隔两个半世纪的商朝君王,一位缔造了“武丁中兴”的盛世,一位见证了商王朝的...
武丁 2025-06-0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