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宋神宗变法,苏轼变成了牺牲品?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
王安石辞去宰相之职离开北京之后,就由韩绛、吕惠卿等人负责着变法运动。此时,变法派的中坚力量,为了各自的利益都渐渐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让王安石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推荐的人,最后却和自己反方向而行。吕惠卿是个很有野心的人,自从王安石离开北京之后,他为了扶植自己的势力就提拔了亲族吕升卿、吕和卿等人。
同时也用尽一切的办法打击 变法派内部的其他成员,以为自己得到了王安石的职位还能取代王安石的地位。他打着变法的招牌,胡作非为,致使朝中的大臣对他十分不满。韩绛等人强烈恳请王安石能够立即返京复职。面对此时的局势,神宗也觉得只有王安石回来,才能够挽回局面。公元1076年2月,王安石奉命回京复职。
虽然王安石是回京了,但是吕惠卿并没有放弃自己的野心。没想到当年那个积极帮王安石变法的得力助手,现如今却是狼子野心,利欲熏心。 吕惠卿不但没有再协助王安石继续推行新法,反倒处处妨碍,公然挑拨神宗和王安石之间的关系。但是没过多久,就被聪明的神宗发觉了吕惠卿的阴谋,即刻将他贬出了京城,但变法派的阵营已经分裂了。
此时将近而立之年的神宗,这位当初的少年天子,在将近10年的经历当中日趋成熟,对于变法,有了他自己更深刻的理解和打算,不再像之前一样,什么事都依靠王安石。于是君臣间的分歧也越来越大,改革的道路也走得更加困难了。
公元1077年6月,王安石的爱子王雾因病不幸去逝,这对于王安石来说是个非常大的打击。王安石又一次坚决地辞职求退,神宗于十月第二次将王安石的相位罢免。雄心壮志未得酬的王安石,带着满腹的悲伤和遗憾再次离开了京城,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隐退在金陵,潜心学问,不问世事。
神宗的改革路线并没有因为王安石的离开而放弃。就在王安石第二次罢相之后的第二年,神宗改年号为“元丰”,从幕后到前台,亲自主持变法。但是,变法却依旧没能一帆风顺,依然有不少反对的声音,神宗亲自主持新法之后,同样遭到朝中群臣的争议。
神宗原本在失去了王安石之后 就已经非常伤心了,现在还要独自面对着如此巨大的压力,难免会恼火。于是,他决定狠下心实行更加强硬的手段来继续推行新法,严厉惩罚那些反对变法的官吏。苏轼不幸成为这次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苏轼在当时文坛拥有非常大的名气,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号称“三 苏”,他的文章为天下所传颂。然而这位举国闻名的才子在仕途上也颇不得志,在他将近40年的官宦生涯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贬谪当中度过的。
公元1079年,是苏轼一生当中最为灰暗的岁月。四月被调任湖州的苏轼,按照惯例依旧向神宗上表致谢,谢表上有这么一句“知其生不逢时,难以追陪新进;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这多少有些发牢骚的意 味。主张变法的一些人就抓住这个机会,严厉地指责苏轼以“谢表”为名,故意讽刺朝廷,妄自尊大,同时发泄对新法的不满,请求对他加以严惩。
御史何正臣、舒亶、李定等人,更是直接从苏轼的其他诗文中找出个别的句子,断章取义,罗织罪名。没过多久,苏轼就被朝廷免职逮捕下狱,押送到京城,交往御史台审讯。那些和苏轼走得近的亲友,比如苏辙、张方平、司马光,甚至于已去世的欧阳修和文同等20多人都受到牵连,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
苏轼入狱之后,一直照顾他的是长子苏迈。在最后判决的时候。苏迈每天都去监狱给他送饭。因为父子不能见面,于是暗中约好,平常都只送蔬菜和肉食,如果送鱼也就表示是死刑判决的坏消息,以便他做好心理准备。有次苏迈刚好有事,没有办法脱身给父亲送饭,就托一个朋友代劳, 但是苏迈却忘记告诉朋友这个约定,恰恰好朋友给苏轼送去了一条鱼。苏拭见此大惊,觉得自己已经难逃一死,绝望的他便给弟弟苏辙写了两首绝命诗,以此留下纪念。
苏辙看到哥哥的两首绝命诗,禁不住痛哭流涕,悲痛万分。他立即向神宗上书,希望能以自己的官爵来赎回兄长的罪。事实上神宗一直都很欣赏苏轼的才华,并没有要将他处死,只不过是想厝此警告那些反对变法的官员而已,有点杀鸡给猴看的政治意味。
朝廷中很多人都在给苏轼求情,就连赋闲在家的王安石也在极力劝说神宗,圣朝不宜诛杀名士,甚至连重病在床的太皇太后都为此事责备神宗。最后,神宗下令对苏轼从轻发落,将他贬为黄州团练副使。面前的挫折并没有改变苏轼豪爽的性格,相反还更加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在黄州的日子,苏轼写下了那首脍炙人口的诗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在中国北宋历史上,王安石变法无疑是一次重大的政治与经济改革。然而,这次变法却遭到了苏轼、司马光等人的强烈反对。那么,他们为何会持反对立场?王安石变法又存在哪些弊...
司马光砸缸 苏轼 2025-03-04 大书法家米芾:才华横溢与重度洁癖的传奇人生在中国书法史上,米芾无疑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以其独特的书法风格和深厚的艺术造诣,被誉为“宋四家”之一,与蔡襄、苏轼、黄庭坚齐名。然而,除了卓越的书法艺术成就...
苏轼 2025-02-27 李白与苏轼:成就之巅的文学双璧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空中,李白与苏轼无疑是两颗最为耀眼的星辰。他们各自以其非凡的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诗歌与散文领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那么,面对这两位文...
李白 苏轼 2025-02-25 苏门四学士及其文学成就探析在中国宋代文学史上,“苏门四学士”是一个闪耀的名字,他们因与大文学家苏轼交游而声名鹊起,各自在文学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那么,苏门四学士分别是谁?其中谁的文学成...
苏轼 2025-02-22 苏轼:一生豁达,笑对风雨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中国北宋时期的一位文学巨匠,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坎坷的仕途经历而闻名于世。他的一生,如同一首跌宕起伏的诗篇,充满了传...
苏轼 2025-02-20 曾巩入选唐宋八大家的凭据探析在中国文学史上,唐宋八大家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和深远的影响而被后世铭记。曾巩,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虽然在中学课本上的名气不如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人响亮,但...
苏轼 欧阳修 2025-02-13 苏子美与苏轼:同姓才子,各领风骚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苏子美和苏轼都是备受瞩目的才子。他们虽然同姓,但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各自在文学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一、苏子美简介苏子美,原名苏舜钦,字子美,生...
苏轼 2025-02-12 秦观与苏轼:亦师亦友的文学佳话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秦观与苏轼的名字常常相提并论,他们之间的情谊如同一段佳话,流传千古。那么,秦观与苏轼的关系究竟如何?两人是否真的是好友呢?一、师徒情谊的起点...
苏轼 2025-01-21 曹皇后在乌台诗案中的关键作用:拯救苏轼一命在中国北宋时期,一场轰动朝野的文字狱——乌台诗案,让大文豪苏轼身陷囹圄,命悬一线。然而,在这场危机中,一位杰出的女性人物——宋仁宗的皇后曹氏,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
赵祯下一任皇帝 苏轼 2025-01-18 苏轼和苏辙:情深意重的兄弟情谊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苏轼与苏辙这对兄弟犹如两颗耀眼的星辰,共同照亮了北宋文坛的天空。他们不仅以卓越的文学才华著称于世,更以深厚的兄弟情谊赢得了后人的无尽...
苏辙 苏轼 2025-01-1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