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姓是中国多民族、多源流的复姓群体,不管在过去或现代,都是相当罕见的中国姓氏。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长孙氏最旺盛,最有名的时代,就是唐初了。
在《旧唐书.长孙无忌传》中,提到了这支长孙氏的出处。
“其先出自后魏献文帝第三兄。初为拓拔氏,宣力魏室,功最居多,世袭大人之号,后更跋氏,为宗室之长,改姓长孙氏。”
“七世祖道生,后魏司空、上党靖王。六世祖旃,后魏特进、上党齐王。五世祖观,后魏司徒、上党定王。”
后魏就是北魏。
北魏献文帝兄弟,则是在“宦官王”宗爱之乱的胜利者,拓跋浚的儿子。
《旧唐书》的意思是,长孙氏原本是拓跋氏,为拓跋皇室效力,功高官也高。
按照中国人的说法,其实就是“宗室”。
那当时北方包括赫连匈奴在内,都进行了“皇室正名运动”。
什么意思呢?
打个比方,就是曹操的儿子才能姓曹,属于正皇室。
而其他就得改姓夏侯。
曹魏并没有这样的政令记录,只是举例。
但也可以看出,北方会流行皇室与宗室“异姓”,其来有自。
那一开始,其实是改成“跋氏”。
这个部分,可以跟南朝史做一个对应。
北魏最初的宰相,即为长孙嵩。
但在南朝《宋书》,写作“托跋嵩”。
《晋书》,则称其为“拔拔嵩”。
拔拔嵩,代地鲜卑人,十四岁出道,统领部族。
《魏书》汉化,写成“代父统军”,看起来跟三国凌统有87%像。
十九岁时,鲜卑代国被前秦苻坚消灭,拔拔嵩一族就纳入了东鲜卑之主刘库仁管理。
二十六岁,前秦因淝水战败开始崩溃,鲜卑人也是骚乱不安。
鲜卑各部这时候的普遍共识,是脱离前秦。
所以他们希望推举“非前秦指派”的新共主。
最佳人选,莫过于之前的代国王室:拓跋氏。
除了北魏开国君主拓跋珪,当时还有一个他堂哥。
拔拔嵩原本首选不是拓跋珪,算是半被强迫加入了阿珪阵营。
“嵩”这个名字,其实也是拓跋珪赐给他的。
当时拔拔嵩一族,有七百多家的势力,按中国统计估算,大概也就三千多人吧。
但对于五穷六绝的拓跋珪来说,已经是地狱里的菩萨了。
从这里开始,拔拔嵩就是北魏的头号人物。
他的部族,也成为维系北魏共主最主要的力量。
基本上,在北魏太宗拓跋嗣(珪子)组织“天子武力”之前,真正在“打天下”的,就是拔拔嵩一族。
当然,太宗拓跋嗣转移了武力,也要给拔拔嵩等老班底相对的封赏。
时称“八公”。
过去汉朝的最高级官员,除了丞相时期,多半使用所谓的“三公制”。
不熟的话,想成三权分立就好。
那三权其实不太够用啦,所以三公常会因为时局变动,由不同的官职来担任。
八公制则始自西晋,基本就是把可以当三公的官都一起拉出来并列。
当时是:太宰,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大司马,以及大将军。
但是北魏是比较接近“部落民主”的国家。
喔,意思跟原始中国一样,这些“卿大夫”的本质是部族长。
拓跋嗣想要往“汉制”转移,以政权来换取他们的兵权,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是以,北魏八公一开始其实是“八国”。
后面再用郡县制来分弱八国的实际力量,把过去汉朝花了一两百年才完成的工作,在几十年内做完。
这边应该就看得出来,北魏八公其实就都是宗室了。
所谓的分弱,实际上如何应用呢?
这样说,拔拔一族原本有七百家,仅拔拔嵩一人领爵,那这一族会越来越壮大。
汉武帝教我们的,就是“推恩令”。
怎么会只有拔拔嵩可以领爵呢?其他人也有功劳啊,也该列土封侯。
你去山东他去山西,你去河南他去河北。
每人带个几百家,拔拔族就分崩离析了。
若遇事,老大拔拔嵩反对天子,河北拔拔跟山东拔拔反而会挺天子。
策略能行,第一是以利益诱之,第二以威胁迫之,最后才是以武力强之。
最厉害的渣男不是打你要你去赚钱,而是我好爱你请你去卖身养我。
跟拔拔嵩同并一传,北魏第二大“拔拔”,就是长孙无忌的七世祖:道生。
这边注意一下,中国传统的“X世祖”是“以我为中心”往前推。
父亲是一世祖,祖父是二世祖,曾祖三世,高祖四世。
往后推就是“X代孙”。
另一套比方富二代称二世祖,或是族谱上第一个写一世祖的,基本上说是秦始皇“万世”那一套。
好啦我们接下来还是写长孙吧。
从无忌家谱就可以看到,道生并不是长孙嵩的儿子,属同族而已。
一开始,道生本是拓跋珪身边的机要秘书。
反过来看:道生是长孙部族负责监控拓跋珪的使者。
当时共有四使。
而太宗拓跋嗣则让长孙道生出镇冀州刺史,独领一军。
事实上,拓跋嗣本来也是地方将军,政变上位,所以反而比父亲多了一些跟族长们斡旋的空间。
那光是这些部分,我们也能看出拓跋嗣的手段非凡。
除了让宗族支脉分隔独立出来,四使变八公,把既得利益族群变大了一倍,自然也会产生互相制衡的效用。
拓跋嗣的时候,长孙道生曾经强取民女来进贡,遭到责骂。
不过当然拓跋嗣也没有正式的降罪。
等到第三代世祖拓跋焘继位,在国师崔浩的协助下,又把这个权力游戏推高了一层。
长孙道生进爵为“公”,长孙嵩则进王。
但实际上却应用各种征战议题,来打压长孙嵩。
同时带着长孙道生去打仗。
道生系越来越茁壮,嵩系则渐渐名存实亡。
等到拓跋焘皇权越来越牢固,长孙氏也只能夹着尾巴做人了。
道生整个就扮演起廉洁大师,以霍去病为偶像,不灭柔然誓不还……没有啦,就是不要铺张浪费。
拓跋焘更曾夸奖:“智如崔浩,廉如道生。”
就不知道“道生”这个名字,跟北方天师教有什么样的关联了。
说到底,长孙一族,岂止两系。
道生想要长保富贵安稳,怎能不用点心?
跟道生大约同期的,还有长孙翰。
他的父亲长孙肥,其实是太祖拓跋珪的少年好兄弟。
少时流离失所的拓跋珪,全赖这个“大肥哥”保护呢。
阿肥虽能为大将,但权势究竟是不及长孙嵩。
你要是用刘关张模型来看,还觉得拓跋珪狼心狗肺。
但照传统政争而言,非不为也,实不能也啊……
阿肥真的是出生入死打上去,最后却被莫名降爵。
长孙翰则颇有父风,冲锋陷阵没在怕,在拓跋焘领导下,很快就追上了长孙道生的司空,被任为司徒。
透过长孙氏兴衰,拓跋三祖孙的皇权流动,那是看得更清楚了。
基本上,世祖拓跋焘之后,最开枝散叶的长孙氏,其实也是阿肥这一脉。
道生系则是精兵政策这样。
说得详细一点,长孙道生是经历过分化期的,所以他会告诫子孙要紧紧团结。
但长孙翰本来就是“勤皇派”出身,等于是没看见长孙嵩如何败亡,走上同一条路的宗室。
但你说真的不好吗?
北魏皇权已成,在走到改朝换代以前,阿肥阿翰家,反而最是繁盛吧。
嗯,反而。
道生系的第四世“长孙稚”,走上了权力的顶端,主导了北魏的分裂。
那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唐叔虞与李世民,这两位虽然生活在不同时代,却都与“唐”这一国号紧密相连的杰出人物,各自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唐叔虞作为西周时期晋国的始祖,而...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8 浅水原之战:李世民病中的战略抉择在唐武德元年(618年)六月至十一月,唐朝秦王李世民率军在浅水原(今陕西长武东北)与陇西割据势力薛举、薛仁杲父子展开了一场激战。这场战役不仅关乎唐朝西部的稳定,...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8 李世民为何被尊称为“天可汗”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唐朝以其繁荣与开放著称,而唐太宗李世民更是以其卓越的文治武功,赢得了后世的广泛赞誉。其中,李世民被尊称为“天可汗”的称谓,不仅彰显了他在...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7 高阳公主为何钟情于和尚?探析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在中国古代历史中,高阳公主以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情感选择而备受关注。作为唐太宗李世民最宠爱的女儿之一,高阳公主本应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然而她却对一位和尚产生...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7 武则天为何未给李世民生下孩子?探寻历史背后的真相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武则天作为唯一的女皇帝,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在她与李世民的婚姻关系中,却有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为何武则天没有给李世民生下孩子?一、武则...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7 李世民智退突厥:一个烧饼背后的谋略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远的政治智慧著称于世。而关于他如何用一个烧饼吓退突厥十万大军的故事,更是流传千古,成为了后人口中津津乐道的佳...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7 朱高煦之梦:能否重演李世民的成功之路?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试图复刻前人的辉煌成就。明朝的汉王朱高煦,便曾梦想着能够重演唐太宗李世民的成功之路,夺取皇位,一统天下。然而,历史并非简单的复制粘贴...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高煦怎么死的 2025-03-25 李渊之惑:为何未曾防备李世民?在唐朝初期的历史舞台上,李渊作为开国皇帝,其家族内部的皇位继承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次子李世民,后来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了皇位,成为了唐太宗。这不禁让人疑惑,作...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5 仁君之殇:唐太宗为何忍痛处死功臣侯君集?在历史的长河中,唐太宗李世民以其善待功臣、宽容大度的形象著称于世。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仁君,却最终下令处死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侯君集。这究竟是何原因?一、侯君...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5 罗艺反唐之谜:为何在李世民登基之后选择造反?在唐朝初期的历史舞台上,罗艺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本是隋朝将领,后归降唐朝,为唐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在李世民登基之后,罗艺却选择了造反,这...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