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如果皇帝将君主权力赋予一部分给自己的家奴--宦官,让他们去干预朝政,就会形成宦官专权。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顺治是入关后第一个清朝皇帝,也是第一个正式启用太监的皇帝。
虽说满清一直在关外生活,但他们对明朝灭亡的原因却是心知肚明。
再加上清军入关后,许多太监为了取悦满清,不等他们攻打北京城,就迫不及待地为他们打开了城门。
这让顺治对这些卖主求荣的太监们非常鄙视,所以在进入紫禁城后,他解散了大批太监,对剩下不多的太监,也是多加防范。
顺治对太监的限制,做很多细致的要求和规范,他为了警示后人,还特意做了三块“太监不得干政”的铁牌,分别钉在交泰殿、慎刑司和内务府。并下令,干政的太监一律凌迟处死。
不过,顺治虽然对太监相当严厉,但第一个权监却正出在他在位的时期。
这个权监叫吴良辅,他本是前明太监,由于他勤勉谨慎,被留在宫中,随后成为顺治身边的贴身太监。
吴良辅善揣圣意,对顺治极为忠心,所以很快他便成为了顺治最宠幸的太监。
吴良辅对权力的欲望很强,当顺治亲政后,他花言巧语,竟让顺治仿效明朝,建立了十三衙门,他借此机会得到了权力。
由于吴良辅在军政事务上对顺治影响颇深,因此他在朝中专权擅政,结交党羽,非常跋扈。
一些朝臣和后宫嫔妃也深知吴良辅是顺治的心腹,所以都对他颇为巴结。
顺治十五年,吴良辅收受大学士陈之璘贿赂一案遭人告发。按顺治设立的制度,吴良辅本该被凌迟处死,但顺治为了保护吴良辅,并没有严惩他。
康熙即位后,立刻给吴良辅罗列了四大罪状“干预朝政、结党营私、勾结外官、祸乱朝纲”,并将他处死。
康熙在处死吴良辅后,撤销了十三衙门,并为管理太监专门设置了敬事房,他曾对人说:“太监最为下贱,虫蚁一般之人。”
到乾隆继位后,对于凡是入宫做太监的人,一律改为“赵、秦、高”三姓,以此警示后人和告诫太监。
当时的太监被管束得极为严厉,他们的本份就是做好奴才,侍奉好主子即是。当然,他们一旦犯错,哪怕只是一点小的过错,往往也可能会得到极为严苛的惩罚。
比如,乾隆年间,有个负责御批传递的太监叫高云从,他曾将乾隆的御批内容告诉过相关的官员,结果被人告发后,乾隆勃然大怒,以“泄露秘密,交通外廷”为由马上把他处以磔刑,并明令太监不得结交外臣。
不光如此,有一次乾隆看到一个太监和一个官员擦肩而过时,太监的手碰到了官员的手,而太监还像无事人一样走了。
乾隆非常生气,立刻把太监总管叫来,狠狠把他骂了一顿,说太监不过是些卑贱的奴才,见了官员居然不让路行礼,实在不成体统,若是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一律处斩。
尽管清朝历代皇帝一直遵守祖制,对太监的管理从未有松懈,但到了嘉庆年间,还是发生了一件大事。
嘉庆十八年,天理教教徒林清率领200个勇武教徒,密谋混进宫中,诛杀嘉庆帝,推翻清朝。
当时宫中太监刘德、刘金等太监亦是天理教教徒。
他们作为内应,入夜后,给林清等人打开了宫门,事情败露后,林清等人被诛杀,刘德和刘金等太监亦被凌迟处死。
自此后,清廷要求太监当差听值后,不得回私宅。太监杖毙的事情在这之后也时有发生。
此时太监在宫中的地位愈发低下,他们生活贫困、很容易因一点小错丢掉性命。
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出现了风光无限的太监。
后来,有权力欲的安德海又和懿贵人(后来的慈禧)勾结在了一起,并帮助懿贵人得到了咸丰的宠爱。
咸丰在热河去世时,由于皇子载淳才6岁,所以他给载淳留下了以肃顺为首的8位顾命大臣,同时为了牵制这8位顾命大臣,又给载淳(由于载淳年幼,他的印章由生母懿贵妃代为管理)和慈安皇后两枚印章,表示所有圣旨必须加盖印章,才有效力。
载淳继位后,是为同治,而懿贵妃也被尊为慈禧太后。
慈禧想要夺权,安德海为她出谋划策,又施苦肉计,才成功地离开热河,并将慈禧的信顺利地带给留在京城和英法联军和谈的恭亲王,最终为慈禧发动政变立下了汗马功劳。
正因如此,垂帘听政后的慈禧,对安德海极为宠幸。
安德海也倨功自傲,在宫里飞扬跋扈。除了把慈禧当作主子,哪怕是慈安和同治,他都一概瞧不上眼,更不要说其他王公大臣了。
所以,当安德海以“为同治采买龙袍”为由,出宫四处收受贿赂,到处游玩时,被山东巡抚丁宝桢以“太监不得出宫”的罪名处死。
在安德海死后,李莲英又受到了慈禧的宠爱。
不过,尽管慈禧对李莲英和安德海非常宠爱,但她还是很好的遵守了清王朝“太监不得干政”的祖制,所以。这两人虽多有不法之事,但还是不具备成为权监的条件。
不过,清朝的灭亡,太监还是出了一把力的。
辛亥革命爆发后,身为总理大臣的袁世凯在得到革命军“谁使清廷退位,谁做大总统”的约定后,对清王朝实际掌权人隆裕太后软硬兼施,逼迫她发布退位诏书。
在这个过程中,隆裕太后身边的太监小德张被袁世凯收买,没少恫吓隆裕太后,最终促使隆裕太后答应了袁世凯的退位条件,并颁布了退位诏书。
可见,清王朝尽管一直对太监干政保持了高度警惕,但受时代变局的影响,延续了200多年的清王朝走向覆灭时,太监还是为这个王朝的灭亡,起到了一点作用。
在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韩非子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犀利的笔触,为我们留下了诸多宝贵的智慧财富。其中,《说难》篇中“昔者郑武公欲伐胡”的故事,不仅展现了古代政治家的智...
韩非子 启 2025-03-31 曹魏屯田制:内容与意义深度解析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曹魏屯田制是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农业政策。这一制度不仅在当时为曹魏政权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对后世的农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启示。一、曹魏屯田制的...
启 2025-03-28 赵云武功修炼之路:从平凡少年到一代名将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赵云以其超凡的武艺和忠勇的品质,成为了后世传颂的英雄人物。那么,赵云的武功究竟是如何练成的呢?一、少年时期的习武启蒙赵云出生于常山赵家村...
赵云 启 2025-03-27 刘邦之死:自然病逝,非吕后所谋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汉高祖刘邦以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非凡的军事智慧,成功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建立了汉朝,开启了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然而,关于刘邦的死因...
刘邦 启 2025-03-27 亚圣孟子的职业观探析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孟子以其深厚的儒家学说和卓越的政治智慧,被尊称为“亚圣”。孟子的思想不仅深刻影响了后世儒家学派的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职业观启示。一、以...
启 2025-03-20 嘉庆帝生前功绩与逝世真相探究在中国清朝历史上,嘉庆帝是一位承上启下的重要君主,他的生平事迹和逝世原因都充满了传奇色彩。特别是关于他逝世的传言,民间流传着“被雷劈死”的说法,这一说法不仅离奇...
嘉庆怎么死的 启 2025-03-10 张良智劝刘邦:勿沉湎享乐,以大业为重在楚汉争霸的历史长河中,刘邦率军攻入咸阳城,这一胜利本应为汉军开启新的篇章,然而,面对咸阳城的繁华与享乐,刘邦却一度迷失自我,沉迷于吃喝玩乐之中。关键时刻,谋士...
刘邦 启 2025-03-10 福临掌权后的治国大业:从被架空到大有作为爱新觉罗·福临,即顺治帝,作为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的统治时期充满了曲折与挑战。在多尔衮的阴影下被架空数年之后,福临终于亲政,并在掌权后展现出了卓越的治国才...
顺治为什么出家 多尔衮怎么死的 2025-03-07 王羲之的书法启蒙:史上少有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在中国书法史上,王羲之被誉为“书圣”,其书法艺术成就卓越,影响深远。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样一位书法巨匠的背后,有一位同样杰出的女性书法家的悉心教导,她就是王羲...
启 2025-03-06 费扬古:功勋卓著的将领之终章费扬古,满洲正白旗人,生于顺治二年(1645年),是清朝康熙年间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他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忠诚正直的品质,在平定三藩之乱和征讨噶尔丹的战役中立下...
顺治为什么出家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2-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