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秦国作为当之无愧的人才引进大国,在人才引进和任用方面表现出色,然而这些人才的最终下场却大多不好,卫人商鞅、魏人张仪、魏人范雎、楚人李斯便是其中典型,那么这四人之中,谁的下场最惨呢?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四名,张仪:武王嬴荡即位后失宠,最终病逝于魏国相位
张仪本为魏国安邑人,早年入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出山后游历列国后入秦,受秦惠文王嬴驷赏识,封为相国,奉命出使游说各国,以“连横”破“合纵”,促使各国亲善秦国,避免了秦国因列国合纵而陷入连绵战争,因功受封武信君。
秦惠文王十四年(前311年),当张仪游说燕国返回秦国,然而未等抵达咸阳,秦惠文王便已去世,秦武王嬴荡即位。相对于极为赏识和重用张仪的秦惠文王,秦武王在作太子时便不喜张仪,再加上即位后多有大臣非议张仪,导致张仪迅速失宠。
张仪自觉失去宠信,再加上经常受到大臣诋毁,害怕被杀的张仪遂借着齐国派人来责备自己的机会,向秦武王献策,表示自己愿意前往魏国,将齐国的仇恨引向魏国,而使齐国出兵攻打魏国,秦武王便可趁机攻打三川,进而直逼周王畿,秦武王于是命人送张仪至魏国。
张仪至魏后,齐国果然出兵攻魏,张仪则出谋划策巧使齐国退兵,魏王则以张仪为相。秦武王二年(前309年),出任为相一年的张仪,最终病逝于魏国。张仪不仅是善终,而且病逝于魏相高位,也算是落叶归根了。
第三名,范雎:预感不妙主动请辞,返回封地后不久病逝
范雎本为卫国芮城人,早年为魏国中大夫须贾门客,因受诬陷而差点被魏国相国魏齐鞭笞致死,后在郑安平的帮助下,易名张禄,潜随秦国使者王稽入秦,并通过上书自荐而引起秦昭襄王嬴稷重视,辅佐秦昭襄王“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获封应侯。
范雎之所以能够成功辅佐秦昭襄王,除了其出色的才能和谋略外,善于把握人心也算是其一项重要技能。然而,在位长达五十六年的秦昭襄王,绝对算得上是老谋深算、喜怒无常,就算是身为其左膀右臂的范雎,也很难准确把握昭襄王的心理。
因郑安平、王稽曾有恩于范雎,因此范雎在飞黄腾达之后,便也将两人扶上高位,结果郑安平后来攻赵兵败而投降,王稽也因犯法而被诛杀。按秦律,郑安平、王稽获罪之后,作为举荐官员的范雎也应连坐受罚,结果秦昭襄王非但没有处罚范雎,反而对其予以重赏,如此反常的表现,反而令范雎寝食难安。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前255年),燕人蔡泽入秦,范雎在与其进行了一番深入谈话后,遂向秦昭襄王推荐蔡泽担任秦相,虽然秦昭襄王极力挽留,但范雎还是以重病为由婉拒。辞掉相位之后,范雎返回封地,不久病逝。总体来说,范睢也算是善终。
第二名,商鞅:遭贵族诬陷起兵反叛,死后遭车裂、诛灭全家
商鞅出身卫国公族,后师从尸佼学习杂家学说,曾于魏国国相公叔痤麾下任中庶子,公叔痤病逝之后,商鞅入秦,并受到志在变法图强、改变秦国积贫积弱面貌的秦孝公嬴渠梁重用,遂在秦国推行变法,并率军收回河西之地,被秦孝公赐予商於十五邑,号为“商君”。
商鞅变法涉及到利益的重新分配,“奖励耕战,实行军功爵制”为平民进入上层打通了通道,使秦国欣欣向荣,日益强大。但却打破了延续几百年的贵族的世袭制,因此得罪了贵族势力。再加上商鞅在秦孝公病重期间,独揽军政大权,使秦国内部权力斗争激化。
秦孝公二十四年(前338年),秦孝公嬴渠梁去世,秦惠文王嬴驷即位,在“商鞅变法”中利益受损的公子虔等贵族势力趁机攻讦,罗列罪名诬陷商鞅谋反。为平息公族怒火,秦惠文王下令追捕,商鞅逃亡他国失败后,返回封地发动邑兵反叛,率兵攻打郑县。
得知商鞅起兵,秦惠文王连忙派兵平叛,并最终在彤地击败商鞅,商鞅兵败战死。商鞅死后,其尸体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后示众,同时被诛灭全家。相较于前两位来说,商鞅的下场可就要惨了很多。
第一名,李斯:下狱后被赵高诬陷,俱五刑、腰斩、族诛
李斯本为楚国上蔡人,后因悟出“老鼠哲学”而离家,师从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学成后入秦,初为吕不韦舍人,逐渐受秦始皇重用,历任郎、长史、客卿、廷尉、丞相,辅佐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和后续一系列改革。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病逝于东巡途中,秦二世胡亥即位,此后赵高开始受到重用,李斯虽然仍高居丞相之位,但却已经逐渐远离权力核心。胡亥在位仅一年,天下便叛乱丛生,李斯为维护秦朝统治,遂与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劝谏秦二世停建阿房宫,减少徭役,结果惹恼胡亥,三人被逮捕下狱。
狱中,李斯多次上书,却均被早已欲取而代之的赵高所扣留,为了彻底铲除后患,赵高更是诬陷李斯与儿子李由谋反,对李斯严刑拷打、刑讯逼供,李斯熬刑不过,被迫承认谋反。秦二世一怒之下,秦二世于是下令,“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夷三族”。
毫无疑问,李斯的下场是最惨的,所谓“俱五刑”,便是将“墨、劓、刖、宫、大辟”五种刑罚合一,即先将其刺字、挖眼、施以宫刑、砍去双脚,然后再处以腰斩。而且李斯全族被诛,其子李虽然由因率兵在外得以侥幸逃脱,但后来也在与项羽、刘邦的作战中被刘邦部下曹参所杀。
从以上四位的结局不难看出,张仪、范雎皆为善终,且张仪乃是病逝于魏相高位,而商鞅和李斯下场就比较惨了,其中商鞅虽然被车裂但那毕竟是战败身死之后的事情了,而李斯却是惨遭“俱五刑”、腰斩之刑,且商鞅是全家被杀,而李斯则是被诛灭三族。因此,仅以结局而论,四人之中以李斯最惨,商鞅次之,范雎再次之,最后才是张仪。
在中国历史上,秦朝末年的政治风云变幻莫测,其中李斯、扶苏与赵高三人之间的纠葛尤为引人注目。作为秦朝的重要政治家,李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03-20 秦朝丞相李斯的悲剧终章:败于赵高之谜在秦朝的风云变幻中,李斯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邃的法制理念,一度权倾朝野,担任丞相之职。然而,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最终却落得个腰斩于市、夷三族的悲惨结局。那...
李斯的儿子 赵高 2025-03-07 大秦帝国的丞相李斯:法家思想的践行者与政治斗争的悲剧人物在秦朝的历史长河中,李斯以其卓越的才能和深远的影响,成为了大秦帝国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作为秦朝的丞相,李斯在政治、文化、法律等多个领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一、生...
李斯的儿子 2025-03-06 李斯如何一步步成为秦国丞相在中国历史上,李斯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远的历史影响,成为了秦朝时期的重要人物。他如何从一名普通的楚国小吏,一步步走上秦国丞相的高位,是许多人感兴趣的话题。一、...
李斯的儿子 2025-03-05 李斯未选扶苏:政治立场与利益权衡的抉择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李斯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邃的政治洞察力,成为了秦朝统一六国的重要推手。然而,在秦始皇驾崩后,面对皇位继承人的选择,李斯却未能选择更为仁...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03-05 秦始皇为何如此信任李斯?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秦始皇嬴政与李斯的名字紧密相连。作为秦朝的重要政治家和谋略家,李斯不仅为秦始皇的统一六国大业出谋划策,更在秦朝建立后担任丞相,对秦朝的政...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03-05 肖邦与李斯特:名气差异探析在音乐史上,肖邦和李斯特都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各自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才华在音乐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为何在当今社会,许多人更倾向于认为肖邦比李斯...
李斯的儿子 2025-02-27 李斯:千古一相缘何沦为赵高傀儡在中国历史上,李斯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才能,被誉为“千古一相”。他辅佐秦始皇统一天下,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政策,对秦朝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02-24 秦朝丞相李斯的国籍探秘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秦朝以其短暂的辉煌和深远的影响而著称。作为秦朝的重要政治家,李斯以其卓越的才能和深远的政治影响,成为了那个时代不可忽视的人物。然而,关于...
李斯的儿子 2025-02-24 李斯:从权臣之巅到身败名裂的陨落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李斯以其非凡的政治智慧和卓越的才能,一度站到了权力的巅峰,成为秦朝的重要权臣。然而,本应被后人深深景仰的他,却因做错一件事,导致了身败名...
李斯的儿子 2025-02-1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