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烛巴山别思遥
剪烛巴山别思遥
送君兰楫渡江皋
愿将一幅潇湘种
寄与春风问薛涛
我就是通过这首诗认识大才女卞玉京的。这首诗才华横溢才情满满。是送别诗的巅峰。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第一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君问我什么时候回来我却给不了确定的时间。巴山是四川的山,指巴蜀一带。“巴山夜雨涨秋池”,巴山晚上的雨让秋池的水上涨了。“何当共剪西窗烛”,什么时候才能够一起在西边窗前剪燃起的烛火,“却话巴山夜雨时”再回头来和你讲述现在巴山夜雨的情景。
李商隐在自己归期不定,巴山下起大雨的时间思恋朋友。感叹什么时候才能够一起在西窗旁剪烛火,和朋友讲述现在巴山下雨的情景。
再来看看卞玉京这首诗。“剪烛巴山别思遥”。“剪烛“的意象是:在寂静的夜晚,在窗前点着烛火,火光照亮着窗台。在这万籁俱寂的晚上,大家几乎能听见窗外的一切声响,雨落在地上、落在池塘里的声音都那么清晰。我和你褪去尘世的繁华,远离外界一切纷扰和世俗,心非常静,毫无杂念。我和你一起聊着天,玩着这蜡烛的火焰,看着这火焰太亮了静静地慢慢地剪掉一点。“剪烛巴山别思遥”这句诗的意思是:剪烛火还是和李商隐上面那首诗里那样剪烛火,巴山还是李商隐那时的巴山,在巴山剪着烛火,不要担心路途遥远。
“ 送君兰楫渡江皋”。兰楫是兰花木做的舟楫,兰表示珍贵芬芳典雅,修饰舟楫,楫是划船的桨。皋指湖泊。这一句紧接上一句,在巴山剪烛不要担心路途遥远,送君一幅兰楫用来渡过江河湖泊。
第三句“愿将一幅潇湘种”。对"潇湘"的理解:古代娥皇女英被称为湘夫人,染了湘夫人眼泪的竹子被称为潇湘竹或湘妃竹,湘夫人死于湘江之间。另外林黛玉也被称为“潇湘妃子”。潇湘可以理解为有才情、有文化、有诗情、有真情、有历史沉淀的意境,种“种植”。“愿将一幅潇湘种”:希望将一幅潇湘竹种下。湘夫人由于思恋爱人,眼泪流到了洞庭君山岛的竹子上,让竹子染上斑斑泪痕,这种竹子被唤作潇湘竹,潇湘竹上残留着湘夫人的思恋和真情,情意浓浓,被当做潇湘洞庭一带的特产。“愿将一幅潇湘种”是愿意将一幅饱含深意和思恋的潇湘竹种下。“一幅”常用来指一幅字或一幅画,这儿用一幅来形容潇湘竹表示在作者眼里,这潇湘竹如一幅画一样地展示,一幅一幅,展示潇湘竹的文化品位和形态。
第四句“寄与春风问薛涛”紧接上去,将潇湘竹寄给春风去问候巴蜀之地的大才女薛涛。“寄与春风”是浪漫主义,潇湘竹和春风都是很有诗意的意象,将潇湘竹寄与春风展示了诗人高雅的追求和品位。“问薛涛“:问候薛涛。薛涛是唐代大才女,才情无限,写了无数首优秀的诗篇,制作的薛涛笺流传极广,常被用来写情诗表达爱慕。这第三句和第四句"愿将一幅潇湘种,寄与春风问薛涛”是在向朋友表现巴山一带也有薛涛等唐代大才女,你此去虽路途遥远,但不要悲观,目的地也是个有文化的好地方,要对自己的前景抱有信心。
这首诗才情无限,别致典雅,乐观积极,诗歌展现的品位和追求非常高雅。
我们来体会下大才女卞玉京这首诗的内心和情感变化。“剪烛巴山别思遥”是在剪烛一样宁静、深情的心态进行劝诫和关爱,“你不要担心路途遥远“,坦诚地叙述,情意深深、感情真挚,但情绪还是平静的。然后情绪立即上升,“送君兰楫度江皋”,给君一个非常好的舟楫来度过江河湖海,表现了对朋友的关心和支持,同舟共济,是愿景和期望。“愿将一幅潇湘种”,作者希望将一幅潇湘竹种下,作者的强烈的文化情怀顿时喷发,且这时作者的情绪按捺了下来但亟待爆发。“寄与春风问薛涛”,要将潇湘竹代表的心情、心愿与文化的寄给春风去问候唐代大才女薛涛。作者这情怀如滔滔江水,奔流不觉。
送别本来是极其悲哀伤心的事情,各种折柳啊、不舍啊等等,一般的送别诗都是极其悲哀低沉的。
比方说李白最著名的送别诗《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觉得李白的这首送别诗简单,就是李白乘船要走了,突然看见汪伦在一遍踏脚一边唱歌,然后就突然感叹桃花潭水好深但不及汪伦送我的情谊。句子单纯如水。
再看卞玉京的这首诗,“剪烛”、”巴山”展现情趣和文化,“别思遥“是对朋友的叮嘱和关切,“送君兰楫”展现关心与帮助,“兰楫”再次展现文化与品位,“潇湘种”让文化、品位、心情与情绪喷发,“给予春风““送薛涛”让文化、品位、心情与情绪达到高潮。并且这首诗有叙述、有感叹、有关心、有愿景,情绪起伏跌宕,引人入胜。
卞玉京这首诗的基调非常积极向上,先劝友人不要怕路途遥远,再表达关心之情,送君兰楫度江皋,再侧面告诉友人目的地也有薛涛等唐代大才女,也是个有文化的地方,还是用“愿将一幅潇湘种,寄与春风问薛涛”这样激昂的情怀与诗句。
大才女卞玉京在送别时竟然写出如此积极向上的诗,毫无低沉之色,真是女中豪杰。
一代大才女卞玉京创作出的这前无古人的送别诗一扫送别诗低沉哀怨消极的风格,思想情感积极向上。才华横溢,才情无限,绝对是送别诗的巅峰。
秦淮八艳指的是明末清初江南地区的南京秦淮河畔的八位才艺名伎,又称“金陵八艳”。到底是哪八个人?有关资料 上说法不尽一致。明朝遗老余澹心在《板桥杂记》中记载为:柳如是、顾横波、马湘兰、陈圆圆、寇白门、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台湾郑经生在《董小宛之谜》一文中则将马湘兰换成郑妥娘。王德恒、陈予一合著的《顺治与鄂妃》一书变动较大,它加上了李十娘、龚之路、黄艳秋三人,去掉了马湘兰、寇白门、卞玉京。此外清末叶衍兰刻的《秦淮八艳图咏》、现存于董小宛与冒辟疆故居如皋水绘园中的“金陵八艳”说明,以及刘培林、张德义合著的长篇小说《秦淮名妓董小宛》中所列“秦淮八艳”之名,亦与《板桥杂记》相同。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唐朝的张良娣以其独特的政治手腕和悲剧性的结局而引人注目。作为唐肃宗的皇后,张良娣的一生充满了权力与欲望的交织,而她的最后结局,更是成为了...
唐肃 张良 2025-04-01 朱见深与吴皇后的短暂而复杂的关系在中国明朝的历史长河中,明宪宗朱见深与吴皇后的关系是一段短暂而复杂的故事。这段关系不仅涉及皇室的权力斗争,还深刻影响了明朝后宫的格局。一、朱见深的心仪之人并非吴...
朱见深儿子 2025-04-01 清朝内阁的职能与运作机制清朝内阁,作为清朝中央政府的重要机构之一,其职能与运作机制在清朝的政治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清朝内阁的设立背景清朝内阁制度并非凭空产生,而是在继承明朝...
景清 2025-04-01 秦良玉的兵器:白杆枪与双剑的传奇在中国历史上的明朝末年,有一位杰出的女将军,她以英勇善战、智勇双全而闻名,她就是秦良玉。秦良玉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统帅,更是一位武艺高超的战士,她的兵器——白杆...
秦良玉 2025-04-01 徐妙锦:终身未嫁的传奇女子徐妙锦,明朝开国元勋徐达的第三女,以其出众的才貌和独特的抉择,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拒绝了明成祖朱棣的求婚,选择了终身不嫁,成为了一段传奇佳话。一、...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徐达 2025-03-31 明朝李化龙墓地之谜:历史与现实的交织明朝时期,李化龙作为一位杰出的将领和政治家,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绩,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关于他的墓地所在,却存在着诸多争议和谜团。一、李化龙生平简...
李化龙 2025-03-31 历史对姚广孝的多元评价:争议与赞誉并存姚广孝,这位元末明初的杰出人物,以其独特的身份和卓越的才能,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既是高僧,又是政治家、文学家,更是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对于这样一位复杂...
姚广孝 2025-03-28 郑贵妃儿子的悲惨结局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郑贵妃作为明神宗朱翊钧的宠妃,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她儿子的命运却充满了悲剧色彩。一、郑贵妃与儿子朱常洵郑贵妃,名梦境,是明神宗朱翊钧...
朱翊钧是个好皇帝吗 郑贵妃 2025-03-28 明太祖朱元璋陵墓为何称为孝陵?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从一个贫苦的农民子弟,一步步崛起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一生充满了奋斗与传奇。而关于他的陵墓为何称为孝陵...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8 大顺王朝:短暂而辉煌的存在——存续天数探析在中国历史上,大顺王朝是一个短暂而辉煌的政权。它由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于1644年建立,却在短短的时间内经历了兴衰。一、大顺王朝的建立大顺王朝的建立,可以追溯...
李自成 2025-03-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