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中国明朝开国皇帝,俗称洪武帝、朱洪武,其统治时期被称为“洪武之治”。今天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
假若努尔哈赤遇到了明初的朱元璋,很大概率会直接投降,或俯首称臣任凭差遣,不论从领袖素质,还是国力来看,都相差太大,努尔哈赤根本不是对手。
首先,两大军事集团的国力不同:
朱元璋建国之后,最大的敌人仍是蒙元残余势力,洪武元年,明军收复了燕云十六州。两宋三百余年都没有收复的国土,被朱元璋一朝解决。洪武三年,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李文忠、冯胜、汤和、邓愈为副将军,分两路北伐,大败扩廓帖木儿、太尉蛮子。
洪武二十一年,命蓝玉为征虏大将军,唐宗胜、郭英为副将军,大军十五万在捕鱼儿海大败元军。蒙元残余势力被一扫而空,蒙古陷入分裂与内斗中,在很长时间内再也无法对大明产生威胁。
单论军事实力,此时的明军无疑是最强的,他们都是久经沙场的战士,单兵作战素质绝不弱于后金军。加之数之不尽的名将,徐达、李文忠、冯胜、蓝玉、傅友德,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如果将朱元璋的手下大将分散到各朝各代,同样会是统领一方的名将。
朱元璋还设置了卫所制度,非战争时期,士兵开垦荒地,屯田储粮,不仅保证了军队的吃饭问题,还减轻的国家负担,战时士兵则拿起武器参战,虽然这一制度在明中后期有很大弊端,但在明初的效用很大。
明初的军纪严明,朱元璋曾颁布军令:
“克城之日,毋掳掠,毋焚淫,毋妄杀人。”
对于马匹朱元璋设立了专门的机构,茶马贸易被国家严格控制,保证了战马,也就保证了骑兵的战力。洪武二十六年的明军总兵力将近两百万,并且在众多的名将指挥下,努尔哈赤根本没有胜算。
反观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前夕,他的实力应该算是最强了,却在小小的宁远城下栽了大跟头。为何袁崇焕缩在宁远城内,那是因为当时的明军已经没有和后金军野战争胜的能力。如果拿袁崇焕、祖大寿、赵率教来对比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哪方能力更强,这不言而喻。
按照当时明军孱弱的实力,朝廷阉党掌权、混乱不堪的状况,努尔哈赤都无法攻破宁远城,还被袁崇焕杀得大败,损失惨重。如果努尔哈赤碰到善于野战的明初军队,那是毫无胜算的,可能仅仅依靠李文忠的快速突进,就可以直接覆灭后金。
辽东地界天寒地冻,物资缺乏,这当然不是主要因素,但也制约着后金的发展。如果换成明初部队来对决努尔哈赤,萨尔浒之战或许会变成明军的萨尔浒大捷。
其次,是否人心所向:
为何朱元璋能在短时间内统一南北,这跟朱元璋的战争策略和民族政策有着莫大的关系。蒙元在统一战争的路上只有屠杀和掠夺,虽然他们占领了大片的土地,但他们无时不刻都得面对反抗者的仇恨和敌意。
朱元璋在统一战争中很明智,他并没有用百分百的暴力来解决问题,布衣出身的朱元璋很明白,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朱元璋在统一战争中,一再强调减少不必要的杀戮,禁止抢掠百姓财物。
洪武元年,朱元璋曾对徐达说:
“中原之民,久为群雄所苦,流离相望,故命将北征,拯民水火。元祖宗功德在人,其子孙罔恤民隐,天厌弃之。君则有罪,民复何辜。前代革命之际,肆行屠戮,违天虐民,朕实不忍。诸将克城,毋肆焚掠妄杀人,元之宗戚,咸俾保全。”
天下战乱,有罪的是元朝统治者,百姓则是无辜的。在攻克城池之后,不仅保要证百姓安全,朱元璋还大量减免各省赋税。百姓文化水准可能不高,但谁对他们好,还是清楚的。明朝是华夏正朔所在,朱元璋得天下是理所应当。
除此之外,朱元璋对留在中原的蒙古百姓也十分友好,只要他们和汉人通婚就可以继续生活下去,有才能的还可以在朝为官。这一做法不仅同化了蒙人,还缓和了民族矛盾,不可谓不高明。
努尔哈赤在这一问题就做得相当糟糕,在宁远战败后,努尔哈赤很窝火,便把怒气撒在不远处的觉华岛上。觉华岛是明军的物资补给点,上面囤积了大量粮草军备,寒冷的冬季把冰面冻结,给了后金军登岛的机会,全岛数千明军和七八千百姓被后金杀戮殆尽。
努尔哈赤的英明和仁德表现在哪里?战争是残酷的,但百姓是无辜的。假如朱元璋对阵努尔哈赤,朱元璋或许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若一旦开战,后金必败。
最后,统治者综合素质不同:
朱元璋平民出身,母亲兄弟相继暴亡,当过乞丐也做过和尚,饱尝人间冷暖。这也让朱元璋内心极其强大,他意志坚定、杀伐果断,上马能统军,下马能治国,处理政务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要说史上统兵能力最强的君主,当属唐太宗李世民,朱元璋排到二、三名是没有问题的。至正二十年六月,陈友谅攻陷太平,杀掉徐寿辉,后称帝,国号汉。陈友谅联合张士诚,要一同进攻朱元璋的应天。
有的将领建议朱元璋收复太平,有人建议朱元璋主动进攻陈友谅所部,朱元璋却说:
“不可。彼以偏师缀我,而全军趋金陵,顺流半日可达,吾步骑急难引还,百里趋战,兵法所忌,非策也。”
意思是如果陈友谅用小部队牵制,大部队则顺流而下,我们的部队则很难快速返回,这不是良策。朱元璋的做法是命胡大海进攻信州,牵制陈友谅大军,然后让康茂才给陈友谅写信,骗其快速东下。
陈友谅果然上当,朱元璋命常遇春在灰山设伏,徐达在南门列传,朱元璋本人在卢龙山督战。趁着大雨,朱元璋所部水陆并进,一举击溃了陈友谅,收复太平,攻下安庆。
朱元璋在军事决策中很少人云亦云,他总能捕捉到关键要素,并作出正确判断,战场判断能力是统帅最重要的素质之一。也就是说,如果让朱元璋对付后金军,不会犯下如萨尔浒之战的错误,在战略决策层面努尔哈赤找不到漏洞。
当然了,历史没有那么多如果,明末的军力和国力都早已大不如前,努尔哈赤的崛起也并非偶然,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不会改变的真理。
在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李醒芳这一角色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然而,关于李醒芳的原型,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人,却成为了许多观众心中...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4-11 朱棣与努尔哈赤:跨时空的军事较量想象在历史的长河中,朱棣和努尔哈赤皆是各自时代极具影响力的军事人物。朱棣作为明朝第三位皇帝,开创了“永乐盛世”;努尔哈赤则是后金政权的创建者,为清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4-08 早期的八旗战斗力多恐怖:从白山黑水到中原霸主1619年萨尔浒之战,明军20万精锐分四路围剿后金,努尔哈赤以6万八旗军“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战术,5天之内全歼明军三路主力。这场战役不仅改写了明清战争的...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2025-04-07 汤和与朱元璋:从放牛娃到君臣的七十年情义汤和(1326-1395)与朱元璋(1328-1398)的交集,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传奇的君臣关系之一。两人不仅是同乡发小,更在元末乱世中携手缔造大明王朝,最终以“...
朱元璋多少岁 汤和 2025-04-07 靖难之变:一场改写明朝命运的皇权博弈靖难之变(1399-1402年),是明朝初年一场持续四年的皇室内战,其本质是藩王朱棣与建文帝朱允炆围绕皇权合法性的血腥争夺。这场战争不仅颠覆了朱元璋设计的“家天...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4-07 德因泽:努尔哈赤侧妃的悲情结局在清朝初期的历史长河中,德因泽这个名字或许并不为众人所熟知,但她的命运却与清朝的皇位继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努尔哈赤的侧妃,德因泽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她的...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德因泽 2025-04-03 明太祖朱元璋陵墓为何称为孝陵?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从一个贫苦的农民子弟,一步步崛起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一生充满了奋斗与传奇。而关于他的陵墓为何称为孝陵...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8 朱元璋晚年杀子之谜:是否为长孙铺路?在中国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从一个贫苦的农民起家,最终建立了大明王朝,其政治手腕和军事才能都令人叹为观止。然而,在他晚年,一系列关于他...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6 徐达墓碑高于朱元璋:愧疚之情还是另有隐情?在中国古代,墓碑的高低往往象征着墓主人的身份与地位。然而,在明朝开国功臣徐达的墓前,却矗立着一座比皇帝朱元璋墓碑还要高的神道碑,这一现象引发了后世的诸多猜测。有...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03-25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历史真相与民间传说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关于他是否“火烧庆功楼”以铲除功臣的传闻,却一直是民间和文艺作品中津津乐道的话题。那么,朱元...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