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曾经让康熙伤心透顶,为何康熙还要复立其太子之位?康熙对胤礽的生母孝诚仁皇后赫舍里就真爱到这个地步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1708年康熙总是喃喃自语:“我把胤礽囚禁起来是不是真的错了?”这个问题反复出现在康熙的脑海中,回想废太子那天突然天地昏暗下来,刮起了一股大风,康熙又问自己:“这真的只是巧合吗?”
或许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吧。到了晚上康熙居然梦到了祖母孝庄;祖母跟往常不一样,不说话,也不动,看上去不太高兴的样子;然后又梦到了胤礽的生母孝诚仁皇后赫舍里,赫舍里一直想要开口说话,但是又闭上了,最后喊了一句:“胤礽是冤枉的啊!
康熙一下子就醒了,满头大汗,自言自语地说到:“是不是祖母跟皇后在怪罪埋怨我啊!”
正因为为太子人选还有胤礽而发愁,康熙变得是越来越削瘦,大臣们很是担心,便劝康熙前往南苑行猎去散散心。好说歹说康熙才同意了,然而想到祖母生前对胤礽的偏爱,皇后难产而死的样子,还有胤礽年少时的可爱懂事,让康熙终于撑不住,直接病倒了。
一时间吓坏了大臣们,直接护送康熙回宫养病。
康熙回到紫禁城,便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废太子胤礽。父子俩见了面也没有说话,只是互相看着对方,让人看了很是心疼的样子,毕竟是亲生的父子,康熙亲自扶养大的儿子,又怎么能不心疼呢
虽然没有说话,但是康熙已经很满足了;之后康熙多次召见废太子,每次见完了,心情便能舒畅不少,心情好了,身体自然恢复的就快。
康熙还曾经找过胤礽的老师李光地,问李光地:“太子的病什么时候才能好啊?”李光地作为康熙的“知己”,自然很清楚康熙这样问的意思,无非还是想将胤礽复立为太子,便说到:“慢慢调理很快便会好,是天下的福气啊!”
这年的12月26日,康熙召见文武大臣们说:“胤礽因为被镇魇才会神志不清,做出很多出格的事情,这并不是他的本意;在我身边加以调养,已经慢慢痊愈了。”
康熙的话一说完,大臣们便心领神会,一起恭贺康熙:“这真是万民之福,天下之福啊!”
“你们还会跟以前一样辅佐太子吗?”
大臣们回答的很是齐心:“臣等必然同心辅佐太子!”
次年四月康熙正式宣布复立胤礽为太子,祭祀宗庙。
康熙为何会复立胤礽为太子呢?真的仅仅是因为出于父子之情,祖母与皇后托的梦吗?
当然不是!
1708年10月因胤礽行为失常,康熙以为胤礽想要谋害自己,而将胤礽的太子之位直接废掉。
胤礽被废其实对康熙的打击是非常大的,其他的皇子们难免会为少了一块绊脚石而感到高兴。但是着急的事康熙,实在是不忍手足相残,康熙便将诸位皇子叫来,语重心长,而且几乎是哀求的语气说到:“十八阿哥病逝了,太子也被废,我很是悲痛;希望你们能体谅我,安稳些,别让我伤心了。”
康熙的话起作用了吗?
自然是没有,诸位皇子之间表面看上去没什么,其实私下里互相争斗,尤其是皇长子胤褆与皇八子胤禩,丝毫不掩饰自己争储的心思。
胤褆是皇长子,战功赫赫,最早参与处理朝政;尤其是在废太子前后康熙让胤褆负责自己的安全,让胤褆有了幻想:以为父皇会将皇位传给他。
康熙很明确地告诉大臣们不会将胤褆立为皇储,但胤褆还是动作不断,不仅用流言蜚语中伤废太子,而且故作神秘地告诉康熙:“父皇可知道一个相面人叫张明德,张明德说八弟是大富大贵的面相。”
康熙何其聪明的人,又怎么会不知道这是胤褆的伎俩呢?但康熙并没与戳穿,而是想看看胤褆究竟想干什么。胤褆见康熙什么都不说,便说道:“儿臣愿意替父皇行万难的事情;如果要杀胤礽的话,儿臣替父皇动手。
胤褆的话直接把康熙给气坏了,大骂胤褆是狼心狗肺的东西,让胤褆退下了。
不过根据胤褆提出的线索,康熙查到了这个叫张明德的人,胤褆跟胤禩都牵连在其中;没过多久皇三子胤祉告诉康熙:胤褆暗中与蒙古喇嘛来往,用巫术镇魇太子。康熙大怒,直接将胤褆给圈禁了起来。
皇长子与皇太子都被圈禁,皇八子胤禩便变得更加活跃,胤禩向来精明能干,朝中很多大臣都支持胤禩,而胤禩也毫不遮掩自己争储的心思;康熙大怒,对大臣说:“谁以后若是再在我面前称赞八阿哥,我砍了他的头。”之后便以“结党、谋害太子”的罪名将胤禩抓了起来。
为了不让皇子们之间的斗争越来越严重,康熙想要尽快将太子的位置填补上;便问大臣们:“你们认为谁适合做太子?”大臣们并不了解康熙真实的想法,内大臣阿灵阿、散秩大臣鄂伦岱等很多人私下商议好,一同举荐胤禩,康熙直接拒绝了,说胤禩并不适合,大臣们一时间都猜不透康熙的心思。
其实此时康熙的心里最佳的人选还是胤礽,因为只有胤礽嫡子的身份才能堵得住悠悠之口。次年四月便正式恢复了胤礽的太子之位。
其实说道康熙复立胤礽太子之位的原因,无非三点:
第一、康熙此时还是对胤礽抱有很大期望的,希望胤礽能够回心转意、真心悔过,做一位合格的储君;
第二、更何况诸位皇子之间明争暗斗,实在是让康熙很是头疼。
第三、孝庄与皇后的托梦,让康熙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做错了?
但胤礽还是让康熙再次失望了,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平定三藩之乱无疑是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这场历时八年的战争,不仅彻底消除了内部的反动势力,巩固了清朝的统治,更为清朝实现大一统奠定了...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3-31 范文程:明末清初的关键人物与评价范文程,这位生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卒于清康熙五年(1666年)的政治家、谋略家,是清朝初期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他的一生跨越了明清两朝,以其卓越的才智...
康熙的儿子们 范文程 2025-03-03 康熙祭拜朱元璋:彰显仁德与巩固统治的深意在中国历史上,康熙皇帝以其卓越的治国才能和深远的战略眼光著称。他在位期间,不仅平定了诸多内乱,还积极发展经济、文化,为清朝的繁荣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康熙皇...
朱元璋多少岁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2-26 历史上的廉吏于成龙:事迹真实可信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涌现出许多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官员,其中于成龙便是备受赞誉的一位。他以清廉正直、治理有方而闻名于世,被康熙皇帝誉为“天下第一廉吏”。那么,于成...
康熙的儿子们 于成龙 2025-02-26 费扬古:功勋卓著的将领之终章费扬古,满洲正白旗人,生于顺治二年(1645年),是清朝康熙年间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他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忠诚正直的品质,在平定三藩之乱和征讨噶尔丹的战役中立下...
顺治为什么出家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2-25 雍正与宜妃:母子情深背后的政治嫌隙在清朝康熙、雍正两朝的历史画卷中,宜妃作为康熙帝生前盛宠的妃子,其地位一度显赫。然而,随着康熙帝的驾崩和雍正帝的即位,宜妃的命运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雍正帝对...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2-22 外国人眼中的康熙皇帝与中国人眼中的康熙皇帝之比较在历史的长河中,康熙皇帝以其卓越的文治武功,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对于这位传奇帝王,外国人与中国人眼中的形象却存在显著的差异。一、外国人眼...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2-18 宜妃:康熙宠妃与雍正的针对之谜在清朝康熙年间,宜妃以其美貌与聪慧,赢得了康熙帝的深深宠爱,成为后宫中备受瞩目的存在。然而,随着康熙帝的驾崩,宜妃的命运却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特别是与雍正帝之间...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2-07 孝昭仁皇后出身高贵,康熙为何却对她情感疏远?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作为清初开国五大臣之一弘毅公额亦都的孙女,辅政大臣、果毅公遏必隆的次女,其出身之高贵,在清朝后宫中堪称翘楚。然而,尽管她拥有如此显赫的家世,...
康熙的儿子们 孝昭仁皇后 2025-02-07 钮祜禄氏的特别之处与康熙召见弘历生母的缘由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钮祜禄氏作为乾隆帝弘历的生母,其身份和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康熙帝非要见见这位弘历的生母,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家族渊源。一、钮祜禄氏的出身...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2-0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