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赵高和秦朝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赵高为何能成为大秦帝国“掘墓人”?
赵高之名对于不少读者朋友来说可谓是如雷贯耳,这个人也真正做到了“遗臭万年”,如果没有此人对秦二世胡亥的教唆,对大秦丞相李斯的误导,相比大秦帝国能够扭转局势,成为像汉、唐那样的长命朝代。但惋惜的是,谁也没有想到,一个出身低微、官职也不大的人能够日益深入帝心,忠厚的外表下竟藏在一颗要将世俗大权悉数收入囊中的野心。赵高成功了,他取代了李斯成为秦相,位极人臣,当然他的下场也极惨,被一刀砍死不说还被秦王子婴夷灭三族。那么这位大秦帝国的“掘墓人”是个怎样的人呢?在他身上又发生过哪些事呢?
一、隐宫出生,逐入帝心
赵高之恶行就连司马迁也不屑为之立传,与赵高有关的记录只能在《秦始皇本纪》、《李斯列传》、《蒙恬列传》才得见一二。据《史记·蒙恬列传》记载:“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贱”,并没有明确的记载赵高是否为宦官,但可以肯定的是赵高的母亲因触犯刑法遭到处刑后身体残缺,被收入“隐宫”,赵高和自己的兄弟皆出生于此。然而出身卑微的赵高没有放弃,不仅自学了秦法,据说造诣不下当时的廷尉,还写得一手艳冠秦朝好书法,“秦王闻高强力,通于狱法,举以为中车府令”,凭借着自身的努力,赵高得到秦始皇的欣赏。
虽然只是职位不高的中车府令,但赵高逐步成为了秦始皇的心腹,不仅有翻阅秦始皇办公文案的便利,秦始皇还让他教自己的少子胡亥判案断狱,这时的赵高决定做一次豪赌,就像当年的吕不韦一样,他逢迎献媚,因而很快就博得了公子胡亥的欣赏和信任,这也为他日后发动“沙丘政变”埋下伏笔。所谓“狡兔三窟”,赵高在“投资”公子胡亥时,也不忘记献媚于秦始皇,尤其是当嬴政以“以王号不足以显其业,传後世”,下令上至丞相、御史大夫,下到诸议郎共议帝号时,就连李斯也没能让秦始皇满意,反而是赵高的奏折让秦始皇大悦,上面写道:“陛下已功盖三皇,德超五帝,不论皇、帝,皆不能涵盖陛下功业,三皇五帝相加,或可。”
看到这里,那个秦始皇心中早有定数的尊号,已呼之欲出了,三皇五帝相加,自然是“皇帝”!赵高精明之处在于他没有在奏折中说出“皇帝”的称号,因为在秦始皇看来,身为上位者,君主的原则,在于不能被臣下看透,而平时大臣中或有人想要隐瞒自身想法,但诏书一下,所有人都不敢沉默,只能出声,在奏折中,一些平日里所隐藏的心思和政见,便袒露无遗。不过,若是有人不偏不倚将陛下所想的事全然猜出,并且得意洋洋地说出来,将会受到他的忌惮,李斯与赵高都是极其聪明之人,前者看似随大流,但与后者同时猜出陛下的意图,只不过相比李斯,赵高职位较低,又是陛下身边的近臣,自然能够说出来。自此以后,赵高便简在帝心,扶摇直上了。
二、长袖善舞,其心已改
简在帝心的赵高还是一不小心触犯秦法,至于赵高犯下何种大罪,并未留有任何记载,只了解蒙毅不敢违背律法,要按律处以赵高死刑,可“帝以高之敦于事也,赦之,复其官爵”。相必秦始皇是想运用权术使赵高对自己更加惶恐忠心,因为蒙氏是秦能一统六国的重要支柱,赵高无权无势,便只能依附秦始皇,但此举却错失了这唯一能杀掉赵高的机会,还使得赵高与蒙毅和整个蒙氏结仇。也就是因为这件事,赵高一方面不得不夹着尾巴做人,变得更加谨慎;另一方面是他发现了秦法的漏洞——皇帝,只要操控了皇帝,便是将天下大权尽掌于手,于是乎一个胆大包天的想法占据他的脑海,久久挥之不去。
赵高自然是不能控制秦始皇的,但他把目光放到了公子胡亥身上。秦一统六国后,秦始皇的负担并不轻松,每天都要批改繁重的公文让他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随着病势一天天加重,秦始皇深知自己的大限已到,于是召来兼管着皇帝符玺和发布命令诸事的赵高,让他代拟一道诏书给长子扶苏,要立扶苏为储君,然而赵高与扶苏不合,他害怕扶苏继承帝位后,自己的个人地位不利,而胡亥是自己看着长大的,更容易控制,于是赵高假意允诺,但暗中扣压了遗诏。随着巡游的车队行驶至沙丘,秦始皇嬴政也驾崩了,“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之,不发丧”,所以秦始皇之死只有公子胡亥、赵高和几名近臣了解。
赵高也了解机会来了,带着扣压的遗诏来见胡亥,劝他取而代之,等到胡亥松口后又转而劝说李斯,被李斯严词拒绝后赵高话锋一转:“然则长子即位,必用蒙恬为丞相,君侯终不怀通侯之印归乡里明矣”,此话戳痛了李斯,于是二人决定矫召,立胡亥为二世。为决出后患,赵高又炮制一份诏书送往上郡,以“不忠不孝”的罪名赐扶苏与蒙恬自裁。不仅胡亥称帝,是为秦二世,“高为郎中令,任用事”,简在帝心的赵高已深入帝心,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了。
三、奸不当立,下场悲惨
赵高掌握实权后,开始着手排除异己,首先便拿蒙氏开刀,赵高“日夜毁恶蒙氏,求其罪过,举劾之”,子婴进谏无果,蒙恬、蒙毅兄弟冤死。赵高也没放过李斯,他又设计陷害李斯、李由父子,尽管李斯已经看出赵高的阴险狡诈,指出赵高“有邪佚之志,危反之行”,提醒二世当心。但此时赵高的权势如日中天,李斯、冯去疾等大臣被他关押入狱,最终李斯被判腰斩,此时的李斯悔不当初,临死前他看到了秦必亡的气息:“今反者已有天下之半矣,而心尚未寤也,而以赵高为佐,吾必见寇至咸阳,麋鹿游于朝也。”秦朝的气数,在胡亥与赵高的统治下,已丧失殆尽。
赵高还把事情做绝了,不仅唆使胡亥诛杀自己的亲兄弟,还以“指鹿为马”之事杀尽大秦最后的贤臣。眼看反抗军的势力做大做强,为避祸端,赵高与弟弟赵成、女婿阎乐制定了弑君政变的计划,逼迫昏庸的秦二世胡亥自裁。阎乐将胡亥的死讯回报给赵高,赵高乃悉召诸大臣公子,告以诛二世之状,同时想仰仗着自己也有着嬴姓赵氏的血统,准备宣布登基。但群臣皆低头不从,不得已,赵高另立王室成员子婴,由于秦的力量已大为削弱,子婴只得取消帝号,复称秦王。子婴了解自己的王不是个真王,铁定要受到赵高的控制,于是他与贴身宦官韩谈定计杀了赵高,并灭其三族。
阴险、狡诈、残忍、老奸巨猾,都是形容赵高最好的词语。有人认为赵高本为赵国公子,因痛惜自己的国家被秦所灭,因此他不惜残害自己的身体自宫后进入秦宫引发秦朝内部一系列争斗,杀尽秦朝宗室,灭亡秦朝赵高的所作所为志在复仇。但笔者并不认为是这样,赵高是嬴姓,赵氏,哪怕血缘再偏,但从他最后杀掉胡亥,想自立时可以看出他的野心并不是光复赵国,而是成为他敬仰的皇帝,一切的起因在于赵高曾经犯下的重罪。赵高犯下重罪,侥幸免除一死,恢复官位,但他也看到了秦帝国最为致命的漏洞——皇帝,他长袖善舞,只为了依附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因此“复仇”比不上对权势的渴望,赵高颠覆了大秦的统治,但下场也极其悲凉,最终还为别人做了嫁衣,令人唏嘘。
在中国历史上,秦朝末年的政治风云变幻莫测,其中李斯、扶苏与赵高三人之间的纠葛尤为引人注目。作为秦朝的重要政治家,李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03-20 秦朝丞相李斯的悲剧终章:败于赵高之谜在秦朝的风云变幻中,李斯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邃的法制理念,一度权倾朝野,担任丞相之职。然而,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最终却落得个腰斩于市、夷三族的悲惨结局。那...
李斯的儿子 赵高 2025-03-07 大秦帝国的丞相李斯:法家思想的践行者与政治斗争的悲剧人物在秦朝的历史长河中,李斯以其卓越的才能和深远的影响,成为了大秦帝国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作为秦朝的丞相,李斯在政治、文化、法律等多个领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一、生...
李斯的儿子 2025-03-06 李斯如何一步步成为秦国丞相在中国历史上,李斯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远的历史影响,成为了秦朝时期的重要人物。他如何从一名普通的楚国小吏,一步步走上秦国丞相的高位,是许多人感兴趣的话题。一、...
李斯的儿子 2025-03-05 李斯未选扶苏:政治立场与利益权衡的抉择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李斯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邃的政治洞察力,成为了秦朝统一六国的重要推手。然而,在秦始皇驾崩后,面对皇位继承人的选择,李斯却未能选择更为仁...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03-05 秦始皇为何如此信任李斯?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秦始皇嬴政与李斯的名字紧密相连。作为秦朝的重要政治家和谋略家,李斯不仅为秦始皇的统一六国大业出谋划策,更在秦朝建立后担任丞相,对秦朝的政...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03-05 秦二世胡亥:政治头脑的缺失与帝国的崩溃秦二世胡亥,作为秦始皇的第十八子,于公元前207年登上了秦朝的皇位。然而,他的统治时期却成为了秦朝历史上最为黑暗和动荡的时期之一。那么,秦二世胡亥是否具备政治头...
秦始皇陵 秦二世 2025-03-04 肖邦与李斯特:名气差异探析在音乐史上,肖邦和李斯特都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各自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才华在音乐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为何在当今社会,许多人更倾向于认为肖邦比李斯...
李斯的儿子 2025-02-27 李斯:千古一相缘何沦为赵高傀儡在中国历史上,李斯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才能,被誉为“千古一相”。他辅佐秦始皇统一天下,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政策,对秦朝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02-24 秦朝丞相李斯的国籍探秘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秦朝以其短暂的辉煌和深远的影响而著称。作为秦朝的重要政治家,李斯以其卓越的才能和深远的政治影响,成为了那个时代不可忽视的人物。然而,关于...
李斯的儿子 2025-02-2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