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我们都知道,是春秋时期,最为有名的五个霸主,与战国七雄不同的是,战国七雄是七个国家,而春秋五霸指的是五位霸主,也就是五个人。但是,关于春秋五霸的具体到底是哪些人,却一直都没有定论,在很多不同的古籍当中都有不同的看法,人物也分别都是不同的,那为什么春秋五霸会存在这样的争议呢?这些人当中有谁是没有争议的呢?今天就让历史资料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都是我国对先秦时期搅动风云的人物或国家的统称,不同的是五霸指的是五位君主,而七雄指的是七个国家。相较于毫无争议的战国七雄,春秋五霸的说法就有些多了。从古至今,“春秋五霸”至少出现过七种说法,分别记载于《史记索隐》、《荀子·王霸》、《白虎通·号篇》、《四子讲德论》、《汉书·诸王侯表序》、《鲒崎亭集外编》、《辞通》等古籍中,出现过的五霸人选高达十二人。
目前“春秋五霸”最具代表性的两种说法出自《史记索隐》和《荀子·王霸》,分别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和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两个版本,而这两个版本中,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三人是毫无争议入选的。
我们就以这两个最具代表性的版本来讨论,为什么只有他们三人能够毫无争议入选五霸?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三人成就的霸业是任何人都难以忽视的。
首先看齐桓公,齐桓公名小白,是齐国第十五位国君,也是春秋首霸。他在位期间,任用管仲为相,实施了改革,大大增强了齐国的国家实力。不仅如此,他还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北击夷狄,南御楚国,不仅扩展了齐国的国土,还博得了大义名分。
之后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尊他为盟主,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史记》评价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可以说齐桓公不仅功绩过硬,而且拉开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序幕,称其为春秋五霸绝对没有过誉。
再看看第二位晋文公,晋文公重耳是五霸中的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晋文公登基之前曾流亡在外十九年,最终在秦穆公的帮助下才回到晋国,在外流亡期间,磨砺了他的意志。晋文公在位期间,重用狐偃、赵衰、先轸等人,实行通商宽农、明贤良、赏功劳等政策,很快就使得晋国实力大增,之后他率领晋国伐曹攻卫、救宋服郑,还为周天子平定了子带之乱,得到了周天子的赏赐。
晋文公在与楚国的城濮之战中主动退避三舍,最终大败楚军,大大打击了楚国北上的势头。战后,晋文公请来周襄王,召集诸侯举行了践土会盟,周襄王封其为“侯伯”,意为诸侯之长,允许他自由征伐,晋文公正式成为春秋以来的第二位霸主。晋文公的功绩也是极其彪悍,可以说任何一种春秋五霸的名单,都不可能忽略他。
我们再看看第三位楚庄王,楚庄王是凭什么功绩才登上这份榜单的?楚庄王继位之时还不到二十岁,当时的楚国内部矛盾重重,而且北上争霸之路坎坷,齐桓公在世时被齐国压制,齐桓公死后又被晋文公带领的晋国压制,楚庄王可谓是一上手就接了个烂摊子。楚庄王即位后,为了解决复杂的国内问题采取了以静观动的对策,整整三年都表现出一副沉溺于声色犬马的样子迷惑国内的反对势力,暗中却在观察局势,培养自己的势力。
半年之后,楚庄王羽翼丰满,重归朝政,肃清了朝堂的反对势力。稳定国内后,楚庄王在国内大力推行华夏文明,之前楚国一直被中原诸侯排斥于文明之外,而楚庄王即位后,改变了这种状况。
之后楚庄王率军北上与当时的中原霸主晋国争霸,在邲之战中大败晋国,使得中原诸侯背晋附楚,结束了晋国的霸业,楚庄王成为了新的霸主,在争霸期间楚庄王还询问周王九鼎的大小、重量,九鼎代表着天下九州,是周王室的象征,楚庄王的询问表示了夺取天下的野心。
这三位霸主,都有实打实的功绩支撑,而且他们的霸业都在中原地区得到了广大诸侯的认可。相较于他们三人,秦穆公在位期间一直被晋国压制,崤之战和彭衙之战两次和晋国交战都是全军覆没,难以成为公认的霸主;而宋襄公则完全没成就霸业,屡战屡败,只靠所谓仁义才博得霸主之位;至于越王夫差、吴王阖闾二人,则由于地理位置较为荒远,并非当时的华夏之地所在,所以也容易被榜单所排斥。这就是为何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能成为公认霸主的原因。
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孔子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伟大教育家。他提出的“六艺”教育体系,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教育模式,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教育思想。那么,孔子的六艺具...
孔子 2025-04-01 卧薪尝胆典故与越王勾践:坚韧不拔的复仇之路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典故,其中“卧薪尝胆”便是最为人熟知的一个。这个典故不仅寓意深远,更与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紧密相连,他就是春秋时期的越王勾...
勾践 2025-03-31 公孙龙:孔子弟子的身份之谜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公孙龙是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他以其独特的逻辑思想和“白马非马”的著名论题而闻名于世。然而,关于公孙龙是否是孔子的弟子,历史上却存在着不同的说...
孔子 公孙龙 2025-03-31 秦灵公的祖父:秦厉共公的治国与影响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秦国作为最终一统天下的强大国家,其历代君主的治国智慧与决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灵公,作为战国时期秦国的一位重要君主,其背后有着丰富...
秦灵公 2025-03-31 伯牙与钟子期:婚姻状况的历史探寻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以其深厚的友谊和知音之情而广为流传。他们之间的故事,不仅展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更诠释了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的珍贵。然而,...
伯牙 2025-03-28 田文与田忌:父子情深与战国风云在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田氏家族是齐国的重要贵族,其中田文和田忌更是两位极具影响力的历史人物。他们之间的关系,不仅限于家族内部的血脉相连,更在战国的风云变幻中交织出...
田忌 田文 2025-03-28 廉颇叛变之后,为何屡战屡败?在中国历史上,廉颇作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忠诚的品格而著称。然而,在廉颇的晚年,他因一系列的政治变故而叛离赵国,投奔魏国和楚国。然而,在这之...
廉颇典故 2025-03-27 白起之死与范睢的关联及范睢的最终归宿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战国时期的名将白起与政治家范睢之间的恩怨纠葛,一直是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白起,这位以“杀神”著称的军事奇才,最终却落得个被迫自杀的悲惨结...
白起 范睢 2025-03-27 魏冉与白起:秦国崛起的双翼在战国烽烟中,秦国能从西陲边国崛起为横扫六合的霸主,离不开两位关键人物的携手——穰侯魏冉与武安君白起。他们一政一军,如同双翼托起秦国的霸业,其关系之微妙复杂,远...
白起 2025-03-24 范睢扳倒秦国重臣:权谋与智慧的较量在战国纷争的历史舞台上,范睢以其卓越的权谋和智慧,成功扳倒了秦国重臣权贵宣太后、魏冉和白起,成为秦国政治格局中的关键人物。这一历史事件不仅展现了范睢个人的政治才...
白起 宣太后 2025-03-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