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是发生在宋神宗时期的改革,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政治改革运动。当时正值朝廷“新旧党争”,使得王安石变法受到不少朝臣的非议,司马光就在其中。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王安石是继商鞅之后,古代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他在后半生致力于改变宋朝积贫积弱、暮气沉沉,社会矛盾突显的整体面貌。于是在神宗皇帝赵顼支持下,主持了轰轰烈烈的变法革新,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变法开始于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结束于神宗去世的元丰八年(1085年),因此又称熙宁变法或熙丰变法。
然而,变法过程雷声大雨点小,熙宁二年(1069年)新法开始艰难推行,熙宁八年(1075年)王安石第一次遭贬谪,熙宁九年(1076年)被剥夺宰相之位,整个变法遭到旧党及士大夫、豪强、显贵们疯狂抵制。随后,在王安石下野到去世的九年里,新法实施“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又如一只洄游产卵的鲑鱼,拼命的逆流而上,去完成延续后代的使命。但触碰多数人利益的新法如同一条纤细的螳臂,最终被保守派(旧党)拙重的车轮碾碎。
王安石的变法虽然失败,但他的政治理念却在历史树起了一道永恒的丰碑。因为他的出发点无孔不钻,涵盖了宋朝社会的方方面面,如同一剂治病祛根的猛药,势必让病入骨髓的大宋王朝来个脱胎换骨的改变。所以,他忧国为民的务实态度更被后人奉为精神圭臬,斯人已去,悠悠余思,千年不绝。那么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概括总结如下。
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十条
一、确立预算制度,控制预算。王安石创立“计划部”,分设度支司、户部司、盐铁司,并将三个司总揽于一身。对行政管理做合理改进,严厉制止私人挪用和吞没公款,这样每年可为国家省去四成“肉包子”开支。
二、建立政府储蓄粮食制度。过去,地方行政区每年需向中央定额上缴以粮食为主的税赋,定额的弊端是丰年与歉收不能互补,而千里转运,耗费甚巨。王安石颁布“均输法”,以货币代替实物纳税,免去运输成本。另外在当地设行政中心设立专用仓库,每遇丰年购入粮食储备,杜绝欠年对百姓的搜刮。
三、建立政府货款制度。每到青黄不接的季节,政府主动为农民提供低息贷款,只需田中青苗做为信用保证,以助他们渡过难关,收获之后,如数归还。这样一来,农民可以绕过地主豪绅高利贷的盘剥,这套项制度又称“青苗法”。
四、清查漏税耕地和整理田赋。宋朝土地兼并现象很严重,而士大夫豪强又故意隐没田籍,逃避赋税,双重获利。王安石对全国耕地,加以清查,共查出三百六十万亩之多,数额之巨,触目惊心。后用颁布“方田均税法”,重新评估全国土地,依照肥瘠程度分为五等,肥地多税,贫地减赋。
五、建立平抑物价制度,专设“市易务”机构。此法首先在首都开封实施,物价低廉时政府买入屯积,物价上涨时平价卖出。另外“市易务”还兼营银行,百姓只需丝绸或不动产抵押,即现实便捷贷款。
六、建立公平劳役制度。王安石颁布“免役法”,规定每一个成年男子,不论身份高低贵贱,都有为国家服劳役的义务。如果想免除劳役,必须交纳代金,再由政府雇人充当。
七、加强国防训练,淘汰老弱残兵。宋朝国防驻军由首都到边疆做不定期更调,目的在于造成兵将不熟的局面,防止叛变。国防军数目庞大,每年所需费用开支占去全国总收入的三之二。可是每遇战事,又不堪一击。王安石强迫老兵退役,废止“更戍法”,国防军也不再轮调,而且要永久分屯到重要地区,由专属将领加强训练,互相了解,做到如臂使指,机动高效。
八、更新武器,实现装备现代化。王安石设立中央直属的军器监,征求新式武器图样设计,不断推陈致新,淘汰全部落后武器。
九、颁布保甲法,建立加强人民基层组织。集合“管”、“教”、“养”、“卫”于一称为“保”的单位,“保”有大小之分,由组成“保”的家庭数量决定,一般十户可为一“保”,五十户为一“大保”,五百个家庭为一个“都保”。职能是守望相助,及时纠察乱纪之人。并且由一家有两个青年的家庭选出一个充当“保丁”,农闲时集中训练,以加强职业素养。
十、改进考试科目和学校课程。取消至唐朝以来的由诗赋及帖经组成对“五经”的填空白试法,改为考试议论文,培养青年独立思考的能力。另外,王安石除了将本人所著《三经新议》做为主要教材外,还教授地理学、经济学、史学、法学、医学。
变法图强,国之大计。然而,变法就意味着直接或间接分食既得利益者的蛋糕,因此会被这部分人视为洪水猛兽。于是,他们会挟着诸如引发天灾、触怒他国等层出叠见的“正当理由”,群起而攻之,最终将新法淹没在他们“大义凛然”的疾呼与吵闹中。
那么司马光为什么会反对王安石变法呢?原因并不复杂,因为司马光无法摆脱儒家思想束缚,缺乏政治远见。
不可否认,司马光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他那部通天巨著《资治通鉴》,洋洋洒洒记载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到显德六年(959年)共计一千四百多年的政治编年史,但是他还算不上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他的治国境界止步于传说中的用石头砸大缸。司马光反对所有古代没有的东西,拒绝任何改变现状的措施。司马光曾与神宗皇帝有过一段生动的对话,很能说明问题。
一日,神宗问司马光:“汉帝守萧何之法不变,可乎?”司马光不假思索,滔滔不绝回答说:“岂独汉也,使三代之君,守禹、汤、文武之法,虽至今犹可存。汉武对高祖之法纷更之,盗贼半天下。元帝改孝宣之政,汉业遂衰。由此言之,祖宗之法,不可变也。”
王安石为宰相期间,为了推行新法,将司马光贬斥到洛阳。神宗驾崩后,十岁的儿子赵熙即位,对新法耿耿于怀的高太皇太后马上召回司马光,并委任宰相之职。其实,司马光只当了一年宰相就去世了,但是却他利用有限的时间,将新法全部停止,所有的新法新制度,全部撤销,一切恢复原状。因此,司马光反对待新法的态度,遂成了那部分目视新法而如坐针毡、惶恐不安人的形象大使。
在中国北宋历史上,王安石变法无疑是一次重大的政治与经济改革。然而,这次变法却遭到了苏轼、司马光等人的强烈反对。那么,他们为何会持反对立场?王安石变法又存在哪些弊...
司马光砸缸 苏轼 2025-03-04 司马迁、司马懿、司马光:历史长河中的司马家族杰出代表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司马家族涌现出了众多杰出人物,其中司马迁、司马懿、司马光便是三位广为人知的名字。尽管他们都姓司马,但三者之间并无直接的血缘关系,而是各自...
司马光砸缸 司马迁 2025-02-21 王安石与司马光:从挚友到政敌的变迁在中国历史上,王安石与司马光都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们之间的关系复杂而微妙,既有着深厚的友情,又因政治立场的不同而走向破裂。一、早年深厚的友情王安石...
司马光砸缸 王安石 2025-02-21 司马光:坚守一夫一妻,为何不纳妾?在中国古代,纳妾对于许多权贵之家来说,似乎是一种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然而,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却以其坚定的道德信念,一生只娶一妻,从未纳妾。...
司马光砸缸 2025-02-10 司马光反对王安石:政治立场与理念之争司马光,作为北宋时期的杰出政治家、史学家,以其深厚的学识和稳健的政治态度著称。而王安石,则是北宋变法的主要推动者,以激进的革新精神闻名。两位历史人物在政治舞台上...
司马光砸缸 王安石 2025-01-18 历史上真实的司马光: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一位在北宋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人物,以其卓越的政治才华和深厚的史学造诣,成为了后世敬仰的楷模。一、生平简介与早年经历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
司马光砸缸 2025-01-16 王岩叟:宋朝重臣与司马光的深厚情谊王岩叟,字彦霖,生于1043年,逝于1093年,是宋朝时期的一位杰出政治家、书法家和论著家。他的一生才华横溢,刚直不阿,政绩卓著,深受朝廷重臣和百姓的尊敬。一、...
司马光砸缸 2025-01-06 宋神宗赵顼的家族与后宫探析宋神宗赵顼,作为北宋的第六位皇帝,其一生不仅致力于国家的改革与发展,其家族与后宫的构成同样充满了历史的厚重与复杂。一、宋神宗赵顼的家族成员宋神宗赵顼,初名赵仲针...
宋神宗怎么死的 2024-12-31 宋神宗:北宋的杰出明君与不朽功绩在中国北宋的历史长河中,宋神宗赵顼(1048年-1085年)无疑是一位杰出的君主。他以坚定的决心、卓越的才能和深远的眼光,引领北宋王朝走向了新的辉煌。一、坚定的...
宋神宗怎么死的 2024-12-31 解密:重臣司马光为何要置一乡下女孩于死地?在中国历史上,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以其卓越的学识和正直的品格著称,被誉为“涑水先生”。然而,在司马光的一生中,却有一件令人费解的事情——他为何要置一位...
司马光砸缸 2024-10-2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