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变换之际,英才辈出,各领风骚。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正史中并没有记载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当然也没有所谓的“贾家(柳)楼”四十六友:比魏征还大二十三岁的屈突通,在隋文帝杨坚开皇十七年(597年)就已经当上了亲卫大都督,让他管魏征叫大哥,那得等太阳从西边出来。
虽然贾家楼四十六友绝大多数为虚构,义结金兰更是不可能,但是瓦岗五虎却在正史中有据可查,不但有据可查,而且还超编了——不同版本的瓦岗五虎,在正史中能找到七个:三位死于忠义,一人叛国被杀,幸存的三位,都受封公爵,寿终正寝后都得到了不错的谥号。
咱们今天说的这“瓦岗五虎”中的七个人,分别是单通(字雄信)、秦琼(字叔宝)、王玄(有王轩、王宣不同写法,字君可,史书中为君廓)、程咬金(后名知节)、尤通(字俊达,史书中为牛进达)、王勇(字伯当)、罗成(正史中叫罗士信,是秦琼战友,却不是罗艺之子)——有的版本还将翟让列入其中,但是读者诸君都知道,他是瓦岗军创始人,早就被李密杀害了,所以咱们不将其列入正史里真实存在的七人之中。
瓦岗五虎中的秦琼和程咬金,在正史中都赫赫有名,他们早在唐高祖李渊武德三年左右就已经受封大唐开国公(秦为翼国公,后改胡国公;程为宿国公,后改卢国公),秦琼还因“策勋十二转”而受封上柱国,也就是唐朝最顶级的战斗英雄。
秦琼程咬金的事迹笔者已经讲过多次了,再聊也没啥新意,咱们还是来看看演义小说里义薄云天的单通单二哥在正史中是如何记载的。
两唐书和资治通鉴虽然没说单雄信是南七北六十三省绿林总瓢把子,但是此人义薄云天,那却是史书中抹不去的白纸黑字:“太宗(李世民)围逼东都,雄信出军拒战,援枪而至,几及太宗,徐世勣(后改称李世勣、李勣,我们习惯称之为徐茂功或徐茂公,其实他本字懋功)呵止之,曰:"此秦王也。"雄信惶惧,遂退,太宗由是获免。东都平,斩于洛阳。”
为了顾全兄弟情义和情面,单雄信放弃了唾手可得的盖世奇功——如果单雄信不给徐世勣面子,整个唐朝历史都得改写。
被单雄信饶过一命的李世民并没有投桃报李,单雄信跟随王世充投降后,李世民不顾徐世勣苦苦哀求,放过了王世充,却杀害了单雄信。
单雄信第二个死于唐人之手瓦岗之虎,在单雄信遇害不久前,也就是武德元年腊月三十陨落的,是同样讲义气的王勇王伯当,王伯当是死于唐军乱箭之下,但也是被李密坑死的。
李密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投唐,受封光禄卿、邢国公,还成了李渊的表妹夫。这位表妹夫李密愿意替表舅哥李渊打工,就主动申请去黎阳召集旧部对付王世充,临走的时候,还拉上了已经受封左武卫将军的王伯当——李密打王世充是假,要另立炉灶是真。
李密走到半路就想反叛,王伯当流着眼泪劝谏,无奈李密坚持要一条道走到黑,王伯当实在没办法了,只好跟李密一同赴死:“义士之立志也,不以存亡易心。伯当荷公恩礼,期以性命相报。公必不听,今祗可同去,死生以之,然终恐无益也。”
事情真如王伯当所料:“右翊卫将军史万宝留镇熊州,遣副将盛彦师率步骑数千追蹑,至陆浑县南七十里,与密相及。彦师伏兵山谷,密军半度,横出击,败之,遂斩密,时年三十七。王伯当亦死之,与密俱传首京师。”
如果单雄信当年一枪干掉李世民,就轮不到李世民对他挥动屠刀了;如果王伯当安心当他的大唐左武卫将军而不跟李密走,贞观年间当一个国公,那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单雄信和王伯当都死于无原则的义气,而在笔者看来,无原则的义气也比有原则的背叛更值得尊敬,而第三位牺牲的瓦岗五虎罗成罗士信,则是死于有原则的义气:在洺水之战中,他舍命救出了同为瓦岗五虎的王君廓,结果自己被同样出身于瓦岗的刘黑闼困在城中,城破被俘之后,罗士信拒绝刘黑闼劝降,从容就义。
我们细看两唐书,就会发现刘黑闼和王君廓还真都在瓦岗混过,不过地位好像都不高:“刘黑闼,贝州漳南人,隋末亡命,从郝孝德为群盗,后归李密为裨将;君廓,并州石艾人也,少亡命为群盗,聚徒千余人,转掠长平,进逼夏县,李密遣使召之,遂投于密。”
瓦岗军解散,王君廓投唐,刘黑闼去找了老朋友窦建德,他们重逢的时候,已经是刀兵相见的敌人,刘黑闼把王君廓围在了洺水城,那里也成了罗士信的生命的终点:“士信入城据守。贼悉众攻之甚急,遇雨雪,大军不得救,经数日,城陷,为贼所擒。黑闼闻其勇,意欲活之;士信词色不屈,遂遇害。”
罗士信营救出一位瓦岗旧将,却死于另一位瓦岗旧将之手,说来说去,罗士信还是太义气了,而那位被他救出来的瓦岗旧将王君廓,却不是什么好人,他最后成了叛国贼:“在职多纵逸,长史李玄道数以朝宪胁之,惧为所奏,殊不自安。后追入朝,行至渭南,杀驿史而遁。将奔突厥,为野人所杀。”
瓦岗五虎在正史中有记载的,已经死了四个:三个死于忠义,一人死于叛逃途中,五虎七人已去大半,而剩下的三位,就很值得庆幸了。
瓦岗五虎中幸存的三位,当然就是秦琼、程咬金和牛进达(尤俊达)了。
秦琼和程咬金自不必说,就连那个跟随秦琼程咬金一起从王世充军阵中跑出来投奔唐军的牛进达,也在正史中留下了精彩的记录——他简直成了秦琼的接班人:受封左武卫大将军、琅琊郡开国公,追赠追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谥号为壮。
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紧跟在秦琼身边的程咬金和尤俊达(牛进达)都在大唐享受了极高的待遇,而另外四人,不是讲错了义气,就是走错了路,全都以各种方式殒命刀箭之下。
盘点问正史中的七位“瓦岗五虎”,我们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答:这七个人中,谁最讲义气?谁武功最高?
在笔者看来,单雄信的义气应该得到肯定:翟让被李密杀害,单雄信忍辱负重多年,终于等到王世充攻打李密,他才有了反戈一击的机会——单雄信对李密不是背叛,而是卧薪尝胆要为故友复仇,而他能看在徐世勣的面子上不取唾手可得的李世民首级,也证明了他是一个把义气看得比个人荣辱还重千百倍的好汉子。
同样的道理,王伯当明知追随李密是死路一条却义无反顾,罗士信为了救王君廓而不顾个人安危,也都值得尊敬,而那个在小说中有关羽之貌的王君廓,在正史中却跟罗艺一样死有余辜——这就是造化弄人,如果罗士信知道那厮将来会成为叛国者,当时就没必要舍生忘死冲进洺水城了。
在中国民间信仰中,赵公明与关羽都是备受尊崇的神祇,各自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和深厚的信众基础。然而,关于谁的神位更大这一问题,历来众说纷纭。一、赵公明的神位概述赵公明...
关羽 2025-04-01 关羽之死与曹操对关羽头颅的处置:历史真相探秘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关羽以其忠义无双、勇猛无比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后世敬仰的英雄。然而,这样一位英雄人物的死亡,却充满了悲剧色彩。一、关羽之死:英雄末路的悲壮关...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3-27 正史上赵云的死因揭秘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他一生征战无数,勇猛无敌,被誉为“常胜将军”。然而,这样一位英勇的将领,其死因却一...
赵云 关羽 2025-03-27 隋朝开国皇帝杨坚死因探析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即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他统一中国,开创“开皇之治”,为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关于他的死因,历史上却存在...
杨坚怎么登上帝位的 2025-03-27 关羽单挑黄忠未取胜,却为何瞧不起他?探究背后真正原因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关羽与黄忠的单挑之战无疑是一段广为流传的佳话。两位猛将,一位是忠义无双的武圣关羽,另一位是老当益壮的名将黄忠,他们在战场上的交锋成为了后...
关羽 2025-03-27 文鸯实力非凡,成就比肩关羽?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众多武将以其卓越的武艺和辉煌的战绩被后世所铭记。其中,文鸯作为三国末期的杰出武将,其实力究竟属于什么级别?他的成就又...
关羽 2025-03-27 吕蒙执意杀关羽:背后的多重动因探析在三国历史的波澜壮阔中,关羽与吕蒙的恩怨纠葛无疑是最为引人瞩目的事件之一。关羽,这位以忠义著称的蜀汉名将,最终却倒在了吕蒙的刀下,这一悲剧性的结局背后,隐藏着吕...
关羽 吕蒙 2025-03-26 吕蒙杀关羽后骤逝,背后真相究竟如何?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吕蒙与关羽的恩怨纠葛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吕蒙白衣渡江,成功袭取荆州,迫使关羽败走麦城,最终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然而,令人唏嘘的是,就在吕...
关羽 吕蒙 2025-03-26 关羽为何被尊称为“武圣”?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英雄人物层出不穷,而关羽,这位东汉末年的蜀汉名将,以其卓越的武艺、高尚的品德和深远的影响,被后人尊称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享受...
关羽 孔子 2025-03-26 若大耳统一天下,是否会卸磨杀驴:诸葛亮与关羽的命运猜想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是一段波澜壮阔、英雄辈出的时代。其中,刘备(因其耳大垂肩,常被称为“大耳”)以其仁德之名,诸葛亮以其智谋无双,关羽以其忠义千秋,共同谱写...
关羽 诸葛亮 2025-03-2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