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明末清初这段历史,吴三桂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吴三桂前半身事明,后半生事清,但在事清过程中,却又留下不忠不义之举,举旗造反掀起三藩之乱,造成清初八年内战,给国家与人民带来重大损失,以至至今仍被鞭挞。
在《康熙王朝》中,康熙声称“削藩亦反,不削亦反”,刻画出吴三桂自私自利的野心形象,于是康熙作出撤藩的决定。然而,历史向来是胜利者的宣言,鲜有文人关注吴三桂的处境,那么从吴三桂角度来说,如果他主动削藩放权,放弃一切兵马大权,康熙会放过他吗?此人给了一个答案!
明末清初,清朝一共封过五个汉人王爷(追封不算),最广为人知的是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吴三桂,实际上还有一个孙可望——张献忠义子。
张献忠死后,刘文秀、李定国与孙可望等率大西军余部数万人,进军云贵,联明抗清。尽管全国抗清形势严峻,但在云贵地区大西军占据着优势。然而在1657年,驻扎在贵州的孙可望阴谋篡位,挑起了大西军内战,率领10万大军意图云南,却被李定国率领3万大军击败,孙可望压不下失利的怒火,跑到长沙,投降清朝,以借兵复仇。
一直以来,清军头疼于大西军的顽固,孙可望的投降,让清廷喜出望外。孙可望降清,出卖西南军情虚实,使李定国和西南抗清武装最后失利,清廷封他为义王。
然而兔死狗烹,大西军逐渐不足为患,孙可望失去利用价值之后,立即遭到清廷清算。
1658年,孙可望得知失散10多年的弟弟在上海,就希望清廷用公家驿传将穷弟弟送回团圆,按说这个要求并不离谱,但却迎来御史一阵猛烈批判,“(孙可望)始以张献忠养子荼毒蜀楚,神人共愤。继而称兵犯顺,逆我颜行。迨众叛亲离,计无复之,方率数百疲敝之卒,亡命来归……”,御史又称,孙可望之弟只是一个食粮兵丁,白身无官,这样的人,怎敢冒用妄用国家驿传?孙可望赶快上疏谢罪。
1659年,有人揭发孙可望放债取利等事。按说,这也是稀松平常之事,满洲八旗权贵放债取利多不胜数,但顺治却立即派人训斥一番。
1660年,永历皇帝逃入缅甸,李定国只余残部,南明败局已定。这一年,先是孙可望请求辞去义王封爵和册印,被清廷驳回,但六个月之后孙可望死了。官方给予结论是病死,但清初史家说孙可望是“随出猎被射死”。
孙可望死因真相如何,如今已经无法解开,但通过据守台湾的郑经,和孙可望家人经历来看,可能隐藏着惊人的内幕。
孙可望死后,其子孙征淇袭封义王,但几个月之后,孙征淇病死,弟弟孙征淳承袭。随着吴三桂缢杀永历皇帝,南明彻底消失在历史烟云中,孙可望家族利用价值进一步降低,清廷的“恩典”也就逐步降格。1666年,康熙将义王孙征淳的年俸由五千两减为三千两,此后爵位一降再降,1771年乾隆下令“孙可望子孙所有世职,嗣后不必承袭。”祸乱抗清最后希望的孙可望家族,在清朝政治舞台上就此消失。
1667年,清廷招抚台湾的郑经,并给予封王承诺,但郑经回信却一针见血:“贵朝宽仁无比,远者不问,以所闻见之事如方国安、孙可望,岂非竭诚贵朝者,今皆安在?往事可鉴,足为寒心。”一句“往事可鉴,足为寒心”,说明郑经对孙可望之死充满怀疑,不敢步孙可望后尘。
孙可望让郑经疑虑,焉知不会让吴三桂疑虑?所谓“神龙失势,与蚯蚓同”,吴三桂主动削藩,焉知不会是第二个孙可望?所以,吴三桂在康熙决定削藩之后,纯粹是不得不反,只能奋起一搏。
更为重要的是,与孙可望失势投降、缺乏根基不同,吴三桂从军数十年,军中关系盘根错节,这样的军中宿将又怎能让康熙和清廷安心?只会尽快除之而后快,唯一头疼的问题是如何合理安排吴三桂死法,以安众汉奸之心罢了。
但有人认为,康熙不是顺治,这是一个千古明君,有豁达的心胸,肯定会善待吴三桂。其实,清宫剧中康熙很豁达,但在正史上康熙却多次言而无信,在三藩之乱中,尚之信和耿精忠先反后降,康熙给予承诺是“将功赎罪,既往不咎”,但局势稳定之后,却以“负恩谋反之罪”,将这二人处死。此外,还有朱三太子朱慈炤,康熙明令寻找和善待厚养前朝皇室中人,但找到朱慈炤后,却以“朱某虽无谋反之事,未尝无谋反之心”理由,将75岁的朱慈炤凌迟处死,将他男性家人全部处死,女性充奴,可谓灭之满门。
可见,以康熙帝的德性,吴三桂即便主动放权,也是必然不得善终!
其实,在清朝时期,以汉人身份成为王爷,这就是原罪,注定不得善终。纵观清初几位汉人王爷,除了尚可喜,几乎没有一个得以善终。更重要的是,这些汉人王爷之死,总给人一种阴谋诡计的味道,一种小家子气的感觉,犹如此后清朝给人不够大气的印象一样。
在中国历史上,吴三桂杀害南明永历帝朱由榔的事件,一直备受争议。这一行为不仅深刻影响了吴三桂个人的命运,也对清朝的政权稳固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政治权谋:向清朝表明...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永历帝 2025-01-16 吴三桂未降清朝:李自成统一天下的可能性探讨在中国历史上,明朝末年的风云变幻中,吴三桂的投降与背叛成为了历史的转折点。这一事件不仅加速了明朝的灭亡,也深刻影响了后续的历史进程。一、吴三桂投降的背景与影响吴...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李自成 2025-01-02 揭秘:吴三桂冲冠一怒,真相竟与陈圆圆无关?在中国历史上,吴三桂因其“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而广为人知,陈圆圆作为故事中的女主角,常被描绘为引发吴三桂叛变的重要因素。然而,根据真实的历史资料,吴三桂的冲冠...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陈圆圆 2024-11-21 永历皇帝被杀前跟吴三桂说了啥?听后感慨不已在中国历史的浩瀚长河中,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的命运无疑充满了曲折与悲剧。作为明朝的末代皇帝之一,他在缅甸被吴三桂俘获,最终惨遭杀害。而在他被杀前与吴三桂的对话,不...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朱由榔 2024-11-13 背负骂名四百年,吴三桂最爱的居然不是她在中国历史上,吴三桂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他以“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典故而闻名,背负了四百年的骂名,然而,深究历史,却发现他心中最爱的可能并非那位传说中的红颜——...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2024-11-12 李自成神秘失踪后的终结局到底如何?在中国历史上,李自成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农民起义领袖。他率领起义军推翻明朝,建立了大顺王朝,却在登基后不久遭遇了吴三桂引清军入关的打击,最终兵败失踪。关于李自成...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李自成 2024-11-08 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幕后隐藏什么真相在中国历史上,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广为流传,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然而,这个流传甚广的故事背后,却隐藏着更为复杂的政治与历史真相。一、传统故事:冲...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2024-11-08 吴三桂造反已占据半壁江山为何仍未成功在中国明清交替的历史时期,吴三桂作为一个重要的军事将领和政治人物,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特别是他发动的“三藩之乱”,一度占据了半壁江山,但最终却未能成功推翻清朝...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2024-11-08 艳妓陈圆圆为何被当作吴三桂的老婆而非正妻在中国历史上,陈圆圆作为明末秦淮八艳之一,以其绝世的美貌和曲折的人生经历而备受关注。她与吴三桂的关系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尽管陈圆圆在吴三桂的生活中占据了重...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陈圆圆 2024-11-06 顺治帝将建宁公主嫁给吴三桂实在太失策!在中国历史上,顺治帝作为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其统治时期充满了政治博弈与权谋较量。其中,将建宁公主嫁给吴三桂之子的决策,不仅是一场深刻的政治联姻,更是一次颇具...
顺治为什么出家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2024-10-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