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大寿本名天寿,五十岁时改名大寿,明末清初名将。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明末崇祯年间,明朝军队跟清朝(后金)军队在辽东地域反复拉锯。
其中,涉及到的最关键人物,既不是被崇祯凌迟处死的袁崇焕,也不是后来献出山海关的吴三桂,而是长期镇守锦州的祖大寿及其家族。
祖大寿凭借他镇守的锦州,以及祖家在辽东地区的庞大影响力,在明、清之间左右逢源。
当明朝对关外局势焦头烂额之时,他反而成为过得比较滋润的一方诸侯。
祖家自从明朝宣德时期迁移到辽东之后,至明末,已经成为辽东首屈一指的大家族,任何藩臣经略辽东,都离不开包括祖家在内的辽东望族的支持。
特别是后金崛起后,辽东的稳定对于明朝来说更加重要,熟知辽东形势,且能帮助维护辽东稳定的祖家,也被各路封疆大吏所看重。
因此,祖大寿从军后,陆续被熊廷弼、王化贞、孙承宗、袁崇焕等看重和提拔。
在不到八年时间里,至袁崇焕督师蓟、辽时,祖大寿已经从初从军时担任的游击将军,升至辽东前锋总兵,并获得了锦州的防御权。
锦州在明清之间的战略地位相当重要,明朝守住锦州,就保住了辽西走廊,清朝要向明朝发起进攻,就只能绕道蒙古。
只要锦州在明朝手中,清朝即使能绕道进军关内,也只能打完就走,不能长期驻扎关内,锦州可以说是清朝觊觎明朝江山,以及明朝能抗住清朝打击的关键门户。
也因为锦州的重要性,祖大寿在明、清之间,成为了双方都要拉拢和安抚的重要人士,即使他对明朝听调不听宣,对清朝有过反叛行为。
明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十二月,率军进京勤王的袁崇焕被崇祯皇帝下狱问罪。
当时,跟随袁崇焕来到关内的祖大寿闻听此事后,害怕受到牵连,马上带着部队逃出关,并拒绝了崇祯要他回军的诏书。
后来,还是关在狱中的袁崇焕给他写信,他才勉强回师关内,配合孙承宗赶走入寇的后金军队。
战事结束之后,祖大寿回到锦州,开始了对明朝听调不听宣的生涯,他不但不敢单独离开军营,还多次拒绝了崇祯皇帝要他入京的宣召。
而明朝因为投鼠忌器,担心祖大寿献出锦州给清朝,不得不捏着鼻子默认,敢对袁崇焕施以凌迟之刑的崇祯,也只能不断地给祖大寿升官,防止他倒向清朝。
特别是在明知祖大寿很有可能靠不住的情况下,明朝还不得不在财政已经崩溃的情况下,继续给他提供军饷、粮草、物资等等。
至于清朝(后金)的皇太极,更是对祖大寿极尽拉拢和收买。
崇祯四年(1631年),祖大寿奉孙承宗之命修复大凌河城,被得知消息的皇太极派兵包围在城中,坚守三个月后,城中粮绝。
祖大寿经过跟皇太极的谈判,决定献城投降,这次祖大寿的投降,后来在历史上颇多争议。
好的方面是,他在这次投降后,利用皇太极对他的信任,又跑回锦州,继续高举明朝的大旗,坏的方面是,他在这次投降过程中,悍然杀死了坚决不肯投降的何可纲(时任宁远总兵)。
投降后的祖大寿受到了皇太极的隆重欢迎,皇太极甚至为他宣誓,《清史稿·祖大寿传》中记载:
上率诸贝勒誓曰:“明朝总兵官祖大寿、副将刘天禄、张存仁、祖泽洪、祖泽润、祖可法……等,今以大凌河城降。凡此将吏兵民罔或诛夷,将吏兵民亦罔或诈虞。有违此盟,天必谴之!”
但祖大寿以帮助皇太极诈取锦州为由,回到锦州,然后马上关闭城门,背叛了皇太极。
之后,明朝辽东巡抚弹劾祖大寿献大凌河城投降,可崇祯并不敢激怒或捉拿祖大寿,反而给他加左都督衔,让他直领锦州的防御。
在我看来,这次祖大寿先叛明,再叛后金,前者是为了保命,后者是当时的祖大寿或许还不太看好后金。
毕竟,当时的后金还是个穷小子,祖大寿即使真带着家族投降,也落不了什么好处,除了名位之外,几乎一无所得。
而回到明朝,挟锦州的战略地位,却可以源源不断的从明朝收获军饷、粮食、物资,这些东西,是皇太极暂时给不了的。
在皇太极那边,祖大寿虽然叛逃,还带回去了一堆子、侄辈到锦州,却留下了一个儿子祖泽洪,一个侄子祖泽润,一个养子祖可法,还有一堆旧部,继续为皇太极效力。
这些留在皇太极身边的祖家人及其旧部,在后来清朝正式建立后,都成为被皇太极重用的高官,《清史稿·祖大寿传》中记载:
又明年,改元崇德,行封赏,授泽润三等昂邦章京,泽洪、可法一等梅勒章京,予世袭敕书。设都察院、六部,满、汉、蒙古各置承政(相当于六部尚书)。汉承政皆授诸降将:可法、张存仁都察院,泽洪吏部,韩大勋户部,姜新礼部,泽润兵部,李云刑部,裴国珍工部。
皇太极成立清朝后,首任都察院和六部的汉官主官,全是祖大寿的子侄和旧部。
出现这种情况,除了皇太极寄望继续拉拢镇守锦州的祖大寿及其家族外,或许也有祖大寿刻意开始两面下注的可能。
这些情况,相信明朝不至于耳聋眼瞎到什么都不知道,但也只能当做没看见,没办法,扼守辽西走廊门户的锦州太重要。
祖大寿的左右逢源,到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时的“松山之战”后,才算告终。
当时,先是洪承畴率领的明军大败,洪承畴逃到松山城,坚守半年后城破,洪承畴被俘后投降清朝,锦州成为外无援兵的孤城。
祖大寿不得已,在粮绝后,再次投降清朝,这次投降后,皇太极可不会再放虎归山了,没了锦州作为筹码的祖大寿,也只能老老实实的为清朝效力。
不过,皇太极虽然还是善待祖大寿,还给予他正黄旗总兵的职位,可并没有真让他带兵。
且善待他的用意,主要是为了招揽“松山之战”兵败后,退守宁远的,祖大寿名义上的外甥吴三桂(祖大寿的妹妹是吴三桂之父吴襄的正妻,但吴三桂并非祖氏所出)。《清史稿·祖大寿传》中记载:
大寿隶正黄旗,命仍为总兵,上遇之厚,赐赉优渥。(张)存仁上言:“大寿悔盟负约,势穷来归。即欲生之,待以不杀足矣,勿宜复任使。”降将顾用极且谓其反覆,虑蹈大凌河故辙。上方欲宠大寿讽明诸边将,使大寿书招明宁远总兵吴三桂,三桂,大寿甥也,答书不从。大寿因疏请发兵取中后所,收三桂家族。
至此,在明清之间左右逢源十多年的祖大寿,正式成为清朝的臣子。
祖大寿本人在清朝入关期间,没有多少建树,但他的子侄辈,却都为清朝入关立下过汗马功劳,多人官至总兵、乃至一省总督之职,在清初,也算是功勋家族了。
到乾隆皇帝做《贰臣传》时,祖大寿和祖泽洪、祖泽润、祖可法等一起,光荣的进入其中,被编入甲卷,终究还是为世人所不齿。
在中国历史的浩瀚长河中,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的命运无疑充满了曲折与悲剧。作为明朝的末代皇帝之一,他在缅甸被吴三桂俘获,最终惨遭杀害。而在他被杀前与吴三桂的对话,不...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朱由榔 2024-11-13 背负骂名四百年,吴三桂最爱的居然不是她在中国历史上,吴三桂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他以“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典故而闻名,背负了四百年的骂名,然而,深究历史,却发现他心中最爱的可能并非那位传说中的红颜——...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2024-11-12 李自成神秘失踪后的终结局到底如何?在中国历史上,李自成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农民起义领袖。他率领起义军推翻明朝,建立了大顺王朝,却在登基后不久遭遇了吴三桂引清军入关的打击,最终兵败失踪。关于李自成...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李自成 2024-11-08 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幕后隐藏什么真相在中国历史上,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广为流传,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然而,这个流传甚广的故事背后,却隐藏着更为复杂的政治与历史真相。一、传统故事:冲...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2024-11-08 吴三桂造反已占据半壁江山为何仍未成功在中国明清交替的历史时期,吴三桂作为一个重要的军事将领和政治人物,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特别是他发动的“三藩之乱”,一度占据了半壁江山,但最终却未能成功推翻清朝...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2024-11-08 艳妓陈圆圆为何被当作吴三桂的老婆而非正妻在中国历史上,陈圆圆作为明末秦淮八艳之一,以其绝世的美貌和曲折的人生经历而备受关注。她与吴三桂的关系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尽管陈圆圆在吴三桂的生活中占据了重...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陈圆圆 2024-11-06 顺治帝将建宁公主嫁给吴三桂实在太失策!在中国历史上,顺治帝作为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其统治时期充满了政治博弈与权谋较量。其中,将建宁公主嫁给吴三桂之子的决策,不仅是一场深刻的政治联姻,更是一次颇具...
顺治为什么出家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2024-10-29 重兵在握的吴三桂:为何未能跨越长江?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吴三桂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他曾是明朝的重要将领,后来投降清朝并被封为平西王,最终因不满清廷的统治而发动叛乱。尽管手握重兵,吴三桂却未能成功...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2024-10-24 吴三桂和洪承畴:历史评价的双重标准在中国历史上,吴三桂和洪承畴都是明末清初的人物,他们因在明末清初的政治军事变迁中扮演了关键角色而饱受争议。然而,有趣的是,历史上对两人的评价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洪承畴 2024-08-26 三藩之乱的历史回顾与可能性分析三藩之乱是中国清朝初期的一场重要叛乱,由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位藩王发起。这场叛乱对清朝的统治构成了严重的挑战,本文将探讨三藩之乱是否有可能成功,并分析其失败...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耿精忠怎么死的 2024-08-1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