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中国 / 近代 / 民国 / 元朝 / 晋朝 / 周朝 / 商朝 / 夏朝 / 历史解密 / 历史剧 / 上古时期 / 苏联
站点logo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 >  三国 >  王凌投降司马懿:是无奈之举还是心生畏惧?

王凌投降司马懿:是无奈之举还是心生畏惧?

时间:2025-02-05 18:40:23来源:爱上历史作者:Marshall

在三国时期的曹魏末年,一场围绕着权力斗争的风暴悄然酝酿。在这场风暴中,太尉王凌的选择投降司马懿,成为了后世讨论的焦点。那么,王凌为何会选择投降?是因为他对司马懿心生畏惧,还是出于其他的无奈之举?

王凌的生平与功绩

王凌出生于太原祁县的世族家庭,自幼受到良好教育,被誉为才子。他在曹魏政权中担任要职,多次立下战功,被任命为扬州刺史、豫州刺史、征东将军等,全权负责防范东吴。在任期间,他推行教化,惩恶扬善,深得百姓爱戴。然而,随着曹魏政局的动荡,王凌的命运也开始发生转折。

司马懿的崛起与王凌的不满

司马懿作为曹魏的权臣,通过高平陵之变成功夺权,曹魏大权由此落入其手中。王凌对司马懿的夺权行为心生不满,认为司马懿破坏了曹魏的政局稳定。他联络外甥令狐愚,准备推翻司马懿,拥立年长的楚王曹彪为帝。然而,令狐愚的突然病逝和王广的反对,使得王凌的计划陷入困境。

王凌的无奈投降

嘉平三年(251年),吴军堵塞涂水,王凌认为这是讨伐司马懿的良机。他假意以伐吴为名,要求整军备战,实则准备发动政变。然而,司马懿识破了王凌的图谋,并下诏反对。王凌无奈,只得派将军杨弘联络兖州刺史黄华,希望他们随自己一起讨伐司马懿。然而,杨弘和黄华认为王凌根本不是司马懿的对手,于是主动向司马懿告发此事。

司马懿得知后,立即出兵讨伐王凌。他假意下达赦免王凌的诏书,并让王广写信劝导其父王凌。然后,司马懿率军出其不意地到达扬州,吓得没有准备的王凌不知所措。面对司马懿的大军,王凌深知自己无力抵抗。同时,他考虑到儿子王广在司马懿手中,如果选择抵抗,可能会给家人带来灭顶之灾。因此,他选择了投降。

投降背后的复杂心理

王凌的投降并非简单的害怕或畏惧。在投降前,他经历了复杂的心理斗争。一方面,他对司马懿的夺权行为感到愤怒和不满;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无奈和无力。他深知自己无法与司马懿抗衡,也担心家人的安危。因此,在权衡利弊后,他选择了投降这一看似屈辱但实则更为理智的选择。

人物: 司马懿 分享 上一篇: 曹操身上都出现过哪些典故?曹操典故趣事大盘点 下一篇: 曹操缘何对典韦情有独钟:将领众多中的独特看重

最新资讯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