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中国 / 近代 / 民国 / 元朝 / 晋朝 / 周朝 / 商朝 / 夏朝 / 历史解密 / 历史剧 / 上古时期 / 苏联
站点logo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巴黎烧了吗讲的什么?800多位受访者讲述二战巴黎往事

巴黎烧了吗讲的什么?800多位受访者讲述二战巴黎往事

时间:2023-11-24 15:24:03来源:爱上历史作者:Marshall

《巴黎烧了吗》是一本由法国和美国两名记者耗时3年时间、采访了800多人之后所著作出来的书,而他们的聚焦点就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巴黎解放前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非常详细的记录下了这座美丽的城市的命运是如何在大人物与小人物的合力之下发生变化的。这本书的书名取自于纳粹德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的一句经典名言:“巴黎烧了吗?”这是在1944年8月25日巴黎解放当日希特勒怒吼着质问部下所说出的话。

为了防止巴黎落入盟军之手,他在近一个月前开始布置巴黎的反攻,并且准备把巴黎连同它辉煌的建筑和艺术宝藏全部炸毁。但最终,巴黎躲过了这一劫。

那么,在巴黎解放的那个夏天这座城市里发生了什么?是什么在最后时刻挽救了巴黎?在这背后。盟军、德军、法军、共产党、戴高乐等势力是如何博弈的,现在就让我们回到1944年夏天的欧洲。

第一,四方势力的焦灼

德军:1944年夏天,盟军诺曼底登陆后,巴黎成了希特勒手中最后的战利品,如果巴黎失守,战火会烧回德国。在这个背景下,希特勒任命冯.肖尓铁茨为“大巴黎司令”,负责抵抗到最后一兵一卒,并在万一失手时炸毁全城。

盟军:盟军开到巴黎城下,却决定绕过巴黎继续向前。原因在于艾森豪威尔认为一方面,进城可能引发和德军的巷战,占用兵力又毁坏城市;另外一方面,维持巴黎日用的成本太高昂,需要耗费8个作战师的力量和大量汽油,可以说是救得起、养不起。

戴高乐:他不在国内,二战期间却一直是法国人和盟军心中法兰西抵抗法西斯的代表。

法国共产党:他们在3年内组织起了最具战斗力和纪律性的队伍,遍布巴黎各地,他们希望在盟军进入之前先取得对法国的领导权。

第二,起义

1.   8月19日早上七点,戴高乐的人拿着各种枪械、甚至赤手空拳地把国旗挂在了警察总署楼顶,接管了这里。后一步赶到的共产党在巴黎的领导人罗尔怒不可遏,立刻宣布全城起义。

2.德军迅速反应过来,进行反扑。起义者很快弹尽粮绝。

3.停火协议。

虽然反扑很顺利,冯.肖尓铁茨却越来越犹豫。他早就应该按照希特勒的部署坚决扑灭起义,甚至开始动手烧城,否则不光是他自己有抗命的危险,因为“连坐法”的存在,他在德国的妻儿也有生命危险。

但是,一方面他知道德军已经不可避免在走向战败,这个时候即便巴黎守卫有力,也只是拖后了几天战败的时间,却会损失更多的普通德国士兵的生命。另一方面,无论是反扑还是烧城,他都没办法承受毁灭巴黎的历史罪责。

在这种情况下,他同意了瑞典大使诺德林提出的停火协议。但是共产党方面不愿意,因为一旦停火,他们掌权就变得没有可能,必须趁势夺权,于是停火协议几小时后就瓦解了。

4.寻找盟军。

冯·肖尔铁茨派瑞典总领事诺德林去给盟军递信,说再等他们48小时,如果再不来随着德国援军进城,就只好实行焦土政策,但因为他们没有及时赶到,承担历史责任的是盟军。

不仅是冯.肖尓铁茨去找盟军了,戴高乐和法国共产党的人都去求盟军的了,告诉他们,如果再不来,巴黎将陷入毁灭。

最终,艾森豪威尔先后派出了法国第二装甲师和美国第四师进军巴黎。

第三,8月25日,巴黎解放

1. 进入巴黎。

在进军巴黎的路上,法国第二装甲师受到了更激烈抵抗,有惨重的伤亡。一个当年骗家人出来买烟、加入军队的士兵保尔·兰德留在杳无音讯三年后,终于要带了一包烟回家了,却在家门口跟德军的交火中,被炸死在了自己的坦克里。

因为阻碍相对较少,美军第四师率先进城了,成了第一批解放巴黎的人。随后法国第二装甲师也进了城。

这两支部队受到了巴黎人无与伦比的欢迎。他们在全城奏响《马赛曲》,也敲响了所有教堂的钟。人们拿出一切可以表达感激的东西,红酒、鲜花、西红柿、胡萝卜、甚至兔子,送给沿途遇到的士兵们。

也有很多法国士兵在人群中终于遇到了多年未见的家人,上演了一幕幕温馨感人的团聚景象。

2. 投降。

另一边,在德军对盟军的反击中,希特勒终于知道了消息,歇斯底里地反复问手下“巴黎烧了吗?!”然而这时的冯.肖尓铁茨已经决定投降了,他对盟军短暂抵抗后投降,最终,他在战俘营中被拘捕两年零八个月。

3. 戴高乐掌权。

在历史的节点上,戴高乐赢得了巴黎。他先是在广场上进行脱稿演讲,表现出极高的人气,第二天又在全市游行,在暗枪阵阵中确立了自己的权威。

《巴黎烧了吗?》被誉为“史上最好的纪实作品”,作者以四方势力的博弈为全书的主要线索,很多小人物的故事像一颗颗珍珠一样点缀其间,做到了既大气恢弘,又有血有肉。基于海量的细节,两位作者也做到了不带预设立场,像横扫历史的镜头一样忠实还原了这段历史和这些人物。

人物: 分享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最新资讯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