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即唐太宗,唐高祖李渊次子,生母是太穆皇后窦氏,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开创了唐朝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重要基础。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李世民之所以拒绝加固长城,一方面是因为当时唐朝军力强盛,习惯于主动进攻。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唐朝袭承了南北朝和隋朝的传统,没有用长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政权的概念。
要想说清楚这事,我们还得从头说起。
对于古代中原王朝来说,北方游牧民族,一直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中国古代向来是农耕文明为主,这就使得中原王朝对北方草原没有扩张的需求。草原那种地方,就算打下来也不能种地,为什么要去占领呢?而对于北方游牧民族来说,情况就截然不同了。游牧民族资源匮乏,羡慕中原王朝的丰富资源,所以总想着发动战争,南下掠夺资源。
所以,在漫长的古代历史上,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政权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既然一定要打仗,那怎么打就是一个问题了。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大家就发现,修城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城墙不一定要很高,但是可以起到一个阻拦的作用,可以让中原王朝占据有利的防守优势。于是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北方的几个大诸侯国,就开始纷纷修建边境墙,阻拦游牧民族南下掠夺。
后来,秦始皇统一了天下,同样延续了这个策略。而且,秦始皇做得更加夸张,干脆将几大诸侯国建造的边境墙,全都连了起来。于是就建成了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建好后,北方的游牧民族,再想南下掠夺,难度就骤然提升了十倍不止。于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北方的游牧民族之间,同样开始进行战斗和兼并。在经过十几年的战斗后,最终,匈奴人脱颖而出,成为了北方草原的霸主。
匈奴变强的同时,中原这边则完成了由秦朝到汉朝的转变。到了汉朝之后,北方的匈奴开始越发强大,经常南下侵略袭扰。为了搞定匈奴人,汉朝在最初几十年的时间里,不得不采取和亲政策,尽可能地与匈奴人缓和矛盾。到了汉武帝时期,随着汉朝国力空前强大,汉武帝发动了对匈奴的战争。
最终,汉武帝打服了匈奴,但同时汉朝自身也国力大损,不得不停止对北方草原的战争。而在汉武帝之后,后面连续几任汉朝皇帝,又连续压制匈奴的发展,终于彻底让匈奴崩溃了。最终,一部分匈奴人选择西迁,向欧洲那边运动。而另一部分匈奴,则选择臣服于汉朝。
汉匈战争,看起来是汉朝赢了。但实际上,汉朝依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需求。
只要那块地方还在,就算没了匈奴人,其他民族也会逐渐占领。只要中原王朝不能在草原上种地,不能长时间占领草原。那么,暂时打垮草原政权,就只能是治标不治本。
不过,汉朝的这次进攻,还是比较有效的。至少在后来的几百年里,北方游牧民族都不敢再轻易南下,不敢再招惹中原王朝。
再之后,就到了东汉末年,以及三国时期。
东汉末年,中原王朝因为自身的原因,开始陷入严重的内战。虽然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时代一直是一个被大书特书的时代。但这个时代,其实是一个很糟糕的时代,因为战乱实在是太多了。三国时代,中原地区人口锐减,中原文明的整体实力,也在迅速衰弱。
不过好在,当时统一北方的曹魏,实力还是比较强的。单凭曹魏一家,也足以抵挡北方游牧民族的窥探。所以三国时代,并没有出现游牧民族大规模南下入侵的事情。
三国之后,便是西晋。
到了西晋之后,西晋刚刚统一天下没多久,内部就爆发了著名的八王之乱。几个司马家的王爷,为了争夺大权,开始互相内斗。为了夺取最高权力,这些司马家的王爷们,甚至不惜从边疆调兵,导致边疆空虚。再加上当年曹魏为了方便管束这些游牧民族,直接将这些游牧民族迁往内地。所以,当中原开始再次内战,并且陷入空虚的时候,这些游牧民族就发现了机会,然后趁势而起,直接灭了西晋。
接下来,无疑是一个更糟糕的时代。
残存的西晋士族,衣冠南渡,去南方建立了东晋政权。而北方则是被那些游牧民族占领,先后建立了政权。光是有名有姓的政权,就多达十六个,所以后世史称十六国时期。
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中原和草原文明的界限开始模糊,长城不再是中原文明和草原文明的分界线。有的政权,地盘可能一部分在中原,另一部分在草原。所以从这个时期开始,大家借助长城去战斗的思想,就开始渐渐淡化了。
长城内外,都是自己的地盘,那长城还有什么用?
到了南北朝时期的时候,这种情况则进一步持续。中原地区出现了上百年的南北对峙局面,而北方政权,往往也有一部分草原地盘。所以,在整个南北朝时期,就没谁会想着凭借长城进行防御战斗。
南北朝之后,就到了隋朝。
而在隋朝出现的同时,北方草原上,一个新的霸主,也开始渐渐崛起。
这个新的霸主,就是突厥。
虽然是新任的草原霸主,但和隋朝比起来,突厥的那点家底还真不够看。因为隋朝本身是在北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北周则是在西魏、北魏的基础上建立的。北魏本就是由草原民族之一的鲜卑人建立的,骑马打仗的本事那是很强的。
所以,对于突厥,隋朝就只有一个态度。
揍他!
在揍突厥的同时,隋朝一边派大军北上征战,一边使用计谋在突厥内部分化瓦解。最终,突厥直接因此分裂,变成了东突厥和西突厥两部分。东突厥的地盘,一般就是传统的北方草原;而西突厥的地盘,则是靠近中亚那边的草原。
经过这样一番分化打击之后,隋朝轻松取得了胜利。而当时在位的隋文帝,也被北方草原民族,尊称为天可汗。
然后,隋文帝就死了,隋炀帝登基了。
隋炀帝登基之后,一通乱搞,搞得国内民不聊生。最终,隋朝内部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很多隋朝贵族也纷纷起事,隋炀帝本人更是被麾下的禁军给勒死了,隋朝也就此灭亡。
然而,就在隋炀帝被麾下禁军勒死之前,隋朝的大贵族李渊,已经率先起兵,一路打向长安。在隋炀帝去世仅仅一个多月以后,李渊便在长安登基,唐朝自此开国。
唐朝刚刚建立的时候,还仅仅只是占领的关中地区而已。整个中原当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甚至还有好几家割据势力,势力不比李渊弱多少。所以,李家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收拾各地的格局枭雄,彻底统一天下。
同样是在这个时候,北方的突厥人,也看到了机会。
原本在隋朝那会儿,突厥已经被打服了,根本不敢轻易南下。但是如今隋朝已灭,中原已是四分五裂,那情况就截然不同了。西突厥那边,因为距离较远,暂时插不上手。但是东突厥就不一样了,随时可以进攻。不过巧合的是,当时东突厥内部,也正处在汗位交替的过程当中,所以就没抓住这个机会南下。
当然,就算自己不能南下,在中原扶持几个傀儡,还是可以的。对于突厥来说,一个强大的中原王朝,显然不符合他们的利益。反倒是一个分裂割据的中原,更符合他们的利益。所以,隋末北方的几大割据势力,纷纷向突厥示好,请求突厥的支持。比如王世充、窦建德、刘武周等人,就全都和突厥有联系。
就连李渊,在起兵之初都曾派人去征求过突厥的支持。而这段历史,后来也一直被李家当做自己不愿回顾的黑料,被视作是一段丑闻。
不过,突厥人分化瓦解的计策,最后并没有成功。因为李家当时能打的猛人实在是太多了,从李渊起兵开始,仅仅花了四年多的时间,就统一了北方。六年之后,整个中原就基本都已经被李家统一了。而此时的突厥,刚刚解决了内部的矛盾,却已经错过了南下的最佳机会。
也许是老天爷觉得唐朝当时的猛人实在太多,这样对突厥太不公平,所以又给了他们一次机会。在唐朝统一天下之后,身为秦王的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展开了残酷的内斗。两人之间的储君之争,甚至一度使得唐朝再度出现分裂的迹象。到了武德九年,李世民抢先下手,在玄武门干掉了李建成,然后逼迫李渊禅位,自己登基做了皇帝。
机会来了!
当时东突厥这边掌权的,是颉利可汗。颉利可汗在听说唐朝内乱之后,意识到自己终于等到了机会,当即率领大军,越过长城,直击长安。
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八月初九,李世民完成登基仪式;八月十九,突厥南下入侵,兵临泾州。
泾州,距离长安只有四十里。
而此时的长安城内,因为先前李世民和李建成内斗的原因,兵力极度空虚。整个长安城,只有数万兵力。甚至有很多专家进行考证,认为当时长安这边,只有不到两万守军。而突厥那边,则是号称二十万大军。
面对突厥人的到来,当时唐朝很多官员,都已经提出了要迁都的构想。认为留守长安,最终一定会失败。然而李世民在经过仔细思考之后,却力排众议,坚持抵抗。
多亏了李世民的坚持,要不然的话,也许就没有后来的大唐盛世,而是又一个南北朝了。
留下的勇气固然可贵,但问题是,仅凭两万守军,如何挡得住突厥的二十万大军呢?
关键时刻,李世民展现出了自己的雄才大略和过人的勇气。
李世民先是构筑外围防线,任命麾下头号猛将尉迟恭领兵,去泾阳阻击突厥的先锋部队。在经过一场战斗之后,尉迟恭不负众望,大败突厥先锋。斩首一千,并且生擒了对方的主将。
泾阳之胜,使得突厥方面开始出现误判,误以为长安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空虚。不过,来都已经来了,突厥自然不可能就此退兵。两日之后,突厥大军兵临渭水河畔,军旗飘摇数十里。
面对突厥的大军压境,接下来的李世民,操作惊为天人。
李世民没有直接派大军进攻,而是唱了一出空城计。李世民仅仅只带了高士廉、房玄龄等几人,便前往渭水河畔,和颉利可汗隔河对峙。
六人,对峙二十万大军。
而且李世民带的几个人,基本上都是文官。
见到李世民仅率几名亲随而来,再加上对岸唐军军容整齐,丝毫不显慌乱。而之前的泾阳一战当中,唐军又是大获全胜。这一系列的操作,终于让突厥那边彻底产生了误判:长安其实并不空虚,而是防守极为完备。
打肯定是不敢打了。
于是最终,李世民和颉利可汗,在长安边上的渭水便桥上,签下了一份和平协议,后世史称‘渭水之盟’。签完和平协议之后,突厥开始撤军。原本危如累卵的长安,也就此转危为安了。
不得不说,渭水之盟,真的是人类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
六人,逼退二十万大军。
不过,对于李世民而言,渭水之盟却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反倒被他视作奇耻大辱。李世民自掌兵以来,除了当年在陇西因为自己生病,打过一场败仗之外,一直不曾有过败绩。这次被突厥堵在家门口签订了和平协议,对李世民而言,是无法接受的。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提出,要李世民修长城。效仿当年的秦汉,以长城抵御北方突厥的南下。
修长城?
开玩笑!
对于这个提议,李世民自然是选择了拒绝。一方面,之前的南北朝和隋朝,就一直没有修长城抵御游牧民族南下的习惯。而李世民这种战争狂人,更是喜欢直接开干。要是修长城被动防御的话,那还不得让李世民憋屈死?
另一方面,唐朝当时其实并不弱。渭水之盟的时候,突厥之所以能一口气兵临长安,主要是因为当时唐朝的精锐大军,大多布置在南方,以防江南发生叛乱。再加上李世民初登皇位,对于地方上的控制还不是十分如意。如果单算军队数量的话,当时唐朝可以轻易征调百万大军,根本不怕突厥那二十万大军。
既然这样,为什么要被动防御呢?
正面硬刚就是了!
接下来的两年里,李世民为了洗刷屈辱,开始积极备战。反观突厥那边,撤军之后,运气越来越差。先是内部再次出现矛盾,联盟分裂。然后北方又连续下大雪,让突厥部落折损严重。
于是,三年之后,李世民派大将李靖,率领唐军北上,直击东突厥王帐。最终,唐军大获全胜,不但一战击溃了突厥的全部精锐,还活捉了颉利可汗。
或许,对于当时的李世民来说,突厥的进攻,都算不上是两个同等级文明的战斗,更像是一个反叛的地方势力,趁着中央空虚,钻空子打到了首都。
秦朝汉朝的时候,或许习惯性认为,北方草原不是中原王朝的地盘,所以要修长城进行抵御。而李世民那个时代,可能更习惯认为北方草原也是唐朝的地盘,所以对于修长城抵抗这种事情,自然也就没什么兴趣了。
在历史的长河中,唐太宗李世民常被视为明君典范,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然而,他错杀张蕴古这一事件,却如同一道刺眼的裂痕,揭示了皇权之下司法公正面临的严峻挑...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4-08 唐朝统一战争:十年烽火铸就大一统伟业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王朝之一,其统一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在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背景下,唐高祖李渊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但此时的新王朝仅占据关...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04-03 盛彦师之死:李渊的权谋棋局与功臣末路在唐朝开国功臣的星空中,盛彦师的名字曾如流星般划过,留下短暂而耀眼的光芒。他斩李密、平王世充、拒降徐圆朗,以骁勇善战著称,最终却落得被唐高祖李渊赐死的结局。这场...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04-03 唐朝为何能迅速统一: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和强盛的朝代之一,其建立与统一的过程堪称迅速而高效。从唐高祖李渊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到公元628年基本完成全国统一,仅用了短短十...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03-28 唐叔虞与李世民:跨越时空的历史对话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唐叔虞与李世民,这两位虽然生活在不同时代,却都与“唐”这一国号紧密相连的杰出人物,各自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唐叔虞作为西周时期晋国的始祖,而...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8 浅水原之战:李世民病中的战略抉择在唐武德元年(618年)六月至十一月,唐朝秦王李世民率军在浅水原(今陕西长武东北)与陇西割据势力薛举、薛仁杲父子展开了一场激战。这场战役不仅关乎唐朝西部的稳定,...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8 李世民为何被尊称为“天可汗”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唐朝以其繁荣与开放著称,而唐太宗李世民更是以其卓越的文治武功,赢得了后世的广泛赞誉。其中,李世民被尊称为“天可汗”的称谓,不仅彰显了他在...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7 高阳公主为何钟情于和尚?探析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在中国古代历史中,高阳公主以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情感选择而备受关注。作为唐太宗李世民最宠爱的女儿之一,高阳公主本应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然而她却对一位和尚产生...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7 武则天为何未给李世民生下孩子?探寻历史背后的真相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武则天作为唯一的女皇帝,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在她与李世民的婚姻关系中,却有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为何武则天没有给李世民生下孩子?一、武则...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7 李世民智退突厥:一个烧饼背后的谋略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远的政治智慧著称于世。而关于他如何用一个烧饼吓退突厥十万大军的故事,更是流传千古,成为了后人口中津津乐道的佳...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