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为什么二十三年不识生母?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在很多宋代的古装剧中,都多多少少会涉及到“狸猫换太子”的情节,这个太子便是北宋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赵祯。那么历史上究竟是不是以狸猫换的这位皇子呢?显然答案是否定的,赵祯最多算是从小由养母刘氏抚养长大,并未有狸猫替换一说。直到养母去世后他方知道自己生母是谁,而刘氏一族也险因为刘氏生前关于李氏丧仪一事而遭殃,幸得当时宰辅吕夷简深谋远虑方躲过一劫。
真宗中年得遇麟儿,交由宠妃代为抚养
1010年(大中祥符三年)四月十四,赵祯出生,初名“赵受益”,生母为当时的庶妃李氏,久未得子的宋真宗龙心大悦,为了爱子的未来发展,真宗直接命当时正受宠的刘氏代为抚养,倒也合情合理。
但由于当时赵受益的年龄太小,且刘氏在他两岁时便被封为了皇后,无人敢道出实情,故随着赵受益年龄增长开始记事起,他根本不知道李氏才是自己的生母,一直将养母刘皇后看作是自己的亲生母亲。
1018年(天禧二年)九月,已为升王的赵受益被进一步封为皇太子,赐名“赵祯”。四年后的二月十九(1022年【乾兴元年】),宋真宗赵恒去世,时年仅13岁的赵祯继位为帝,即宋仁宗。刘氏被尊为皇太后,且因皇帝年幼,被授予垂帘听政之权,身为生母的李氏当时更不敢对儿子表现出什么不同。
养母降生母丧仪规格,欲隐瞒20余年真相
1032年(天圣十年),李氏病重,刘太后晋封其为宸妃,只可惜在册封当日李氏便去世了,享年仅46岁。而刘太后想将李氏的丧仪一切从简,如此便不会引人注意,其乃皇帝生母之事也就不了了之了,但时为宰相的吕夷简却不同意,坚决表示李氏应当厚葬。
当时赵祯也在现场,惊得刘太后赶紧找了个理由把皇帝支开,质问李氏身为普通妃嫔为何要厚葬,嫌这位宰相干涉后宫之事。而吕夷简不为所动,依旧不紧不慢地说:“臣身为宰相,自当事事关心,如果太后您真想为刘氏家族未来考虑,就不要将李氏丧仪办得太简单,当然如果您不顾虑宗族,就当臣没说”。
听到吕相如此说,刘氏顿时陷入了深思。毕竟除了仁宗本人之外,但凡上了年纪的老臣宫人们可是都知道她并非皇帝生母的,如果自己百年之后,皇帝或许对自己没什么办法,毕竟这二十多年的养育之恩还是有的,但能不能放过自己宗族一大家子,就不好说了。故想到此处,刘太后欣然同意了吕夷简的建议,下令厚葬李宸妃。
吕夷简深谋远虑以避大祸
而吕相面见完太后之后,为了万无一失,又去找了当时刚领了太后旨意的治丧总管罗崇勋,千叮咛万嘱咐,李宸妃一定要以后礼下葬,且必须要用水银棺,这两点一定要牢记。罗崇勋虽然不明其中奥义,但见吕相少有的严肃,故还是按令严格执行。
就在李宸妃去世后的第二年三月,刘太后也崩逝了。素有名望但又疯癫不上朝的燕王赵元俨却于此时十分清楚地告知仁宗其真实身世,且对当时李氏的死因提出了质疑,甚至直接指是刘氏一族搞的鬼。
此事犹如晴天霹雳一般击在仁宗的内心深处,他立即召来尚存于世的老宫人一个个问话,由于刘太后去世,所以这桩秘闻大家便敢于说出来了,纷纷如实相告。知悉一切的仁宗,痛哭愧疚,不仅颁布了罪己诏,深觉过往面对朝夕在侧的生母却从未奉养过一日还让其遭受如此磨难,实乃大不孝。
而且改尊生母为太后,并以死者为大,欲为母改以后礼入葬,待丧仪改办完成后再定刘氏宗族之罪。而没想到的是,当他哀痛莫名地打开李氏棺椁之后,却发现在水银的保护下,母亲的容貌如生肌肤完好,就连随葬物品都是严格按照后礼来安放的,顿时悲伤和愤怒减少了很多,感叹“人言岂可信哉”。如此非但没有追究刘氏一族的罪过,还待以往更为优厚。毕竟当时是谁下的令办丧仪,他是知道的,只不过不知道是谁暗中帮忙而已。
北宋素以“重文轻武”而闻名,是名相辈出的时代,而吕夷简在当中实在算不上优等,但他却在处理仁宗生母丧仪一事上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其谋略之深远实乃高明之举。
古代皇后或高位分宠妃,代为抚养其他低位分不受宠的妃嫔所生之子,实乃家常便饭。如东汉明德马皇后,抚养了后来继位的章帝刘炟,不过和宋仁宗所不一样的是,刘炟自始至终是知道马皇后是自己养母的,为感念其抚育之恩,他将马皇后等同生母一般来对待,而对养母的马氏宗亲甚至比生母的宗族还要优待,坦诚之优势一目了然。
而刘太后显然不谙此道,随着仁宗年龄的增长,总是想方设法一味地隐藏真相,试问再隐秘之事,终究是有大白于天下的那一天的,在这里我们不能否定刘氏抚养仁宗的辛劳之功,但她的一味隐瞒却为家族后来埋下了隐患。
如果不是吕夷简早早地想到了一切后果,包括秘闻大白天下、有人进谗言、仁宗得知真相之后的反应,否则将不堪设想。吕相借李氏丧仪一事早早谋划,为的就是及时阻止未来一切可能发生之祸患。而刘太后经过吕夷简暗示之后,所幸能明白其中用意,所以能同意厚葬的提议,但她在所有后果预想上还是没有吕相想得全面,所以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吕夷简找到了具体的主事主管,令其切记不要贪小便宜偷工减料,最终的水银棺实乃整个计谋中最高明之处。
试想,如果仁宗打开生母棺椁之后,发现尸体因为腐烂早已无法辨认,陪葬之物又太失礼数,即使仁宗再如何好脾气,在怒上加怒的情况下,很可能根本不会去查生母的死因真相,直接便拿刘氏一族开刀问罪都不在话下。然在吕相的深谋远虑之下,仁宗开棺之后却看到的是同他内心所设想的生母该有的丧仪无二的景象,悲痛之感定会立减,一方面对于生母的死因疑虑慢慢消退,另一方面对当年主办此事的养母和一干人员反而会感恩,所谓爱屋及乌,刘氏一族自然也就能安然无恙。
赵祯在北宋是难得宽仁之帝,而刘太后在抚养赵祯以及临朝处理国政上也有大功,然谁也不会想到,如果不是吕夷简的深谋远虑,她本来认为很理所当然的一项举动却会让宗族在未来即将遭受大难。正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人生在世每一件事都难以预料,惟有审时度势,尽可能思虑长远,方能力保安稳无虞。
在中国历史上,宋仁宗赵祯以其深厚的仁德之心和宽厚的治国之道,成为了备受赞誉的明君。他的在位期间,国家安定、百姓富庶、文化繁荣,民间对他的评价赞不绝口,尊称其为“...
赵祯下一任皇帝 2025-02-26 宋仁宗:仁政之君,宋朝口碑最佳皇帝探秘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宋朝以其繁荣的文化和经济著称,而在宋朝的众多皇帝中,宋仁宗赵祯以其卓越的治国才能和深厚的仁爱之心,赢得了后世的广泛赞誉,被誉为宋朝口碑最好的...
赵祯下一任皇帝 2025-02-22 仁心宅厚:宋仁宗的仁义小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宋朝以其文化繁荣和社会安定著称,而这一切离不开一位君主的深远影响——宋仁宗赵祯。他以仁义治国,关爱百姓,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话。以下便是几个关...
赵祯下一任皇帝 2025-02-14 宋仁宗与曹皇后的情感探析在中国北宋的历史长河中,宋仁宗赵祯与曹皇后之间的情感关系一直备受关注。作为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宋仁宗以其仁德著称,而曹皇后则以其智慧与贤德赢得了后世的尊敬。...
赵祯下一任皇帝 2025-02-14 韩琦与宋仁宗:君臣相扶的典范在中国北宋的历史长河中,韩琦与宋仁宗的关系堪称君臣相扶的典范。韩琦作为宋仁宗时期的名臣,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坚定的国家情怀,与宋仁宗共同书写了一段辉煌的历史篇章...
赵祯下一任皇帝 2025-02-13 宋仁宗废黜郭皇后的多重缘由在中国北宋的历史长河中,宋仁宗赵祯废黜郭皇后的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这一决策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政治、情感和个人因素。一、立后非心愿,情感基础薄弱宋仁宗与郭皇...
赵祯下一任皇帝 2025-02-13 历史上刘娥是否杀害宋仁宗生母之谜在中国北宋的历史长河中,关于刘娥是否杀害宋仁宗生母的传言一直沸沸扬扬,这一历史事件不仅充满了悬疑与曲折,更成为了后世讨论的热点话题。一、刘娥与宋仁宗生母李氏的背...
赵祯下一任皇帝 刘娥 2025-02-13 陈熙春与宋仁宗:一段未了的情缘在中国历史上,宋朝的宋仁宗赵祯以其仁德著称,而在他的情感世界中,陈熙春无疑是一个特殊的存在。陈熙春,一个茶商之女,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气质,深深吸引了宋仁宗的目光。...
赵祯下一任皇帝 2025-02-13 晏殊与宋仁宗:深厚的师生情谊在中国宋朝的历史长河中,晏殊与宋仁宗赵祯的关系堪称一段佳话。两人不仅有着深厚的师生情谊,更在政治上相互扶持,共同开创了宋朝的盛世局面。一、相识于太子时期,奠定师...
赵祯下一任皇帝 晏殊 2025-02-13 历史上真实的宋仁宗:仁政之治与北宋盛世的缔造者宋仁宗赵祯(1010年-1063年),作为北宋的第四位皇帝,他的统治时期被誉为“仁宗之治”,是北宋历史上一个相对繁荣与稳定的时期。一、生平简介宋仁宗赵祯,初名赵...
赵祯下一任皇帝 2025-02-1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