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变中,瓦剌军队俘获了御驾亲征的明英宗朱祁镇,从此一战成名,为什么瓦剌后来没了消息呢?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派出大将徐达、常遇春北伐中原,攻克元大都后,元朝灭亡。那些留在中原的蒙古人大部分退回大漠,之后北元分裂成东、西蒙古(明朝称东蒙古为鞑靼[dá dá],西蒙古为瓦剌[wǎ là])。
明成祖朱棣在发动“靖难之役”夺取帝位后,还对北元残部发起了五次亲征,其中有四次是针对鞑靼的,致使鞑靼诸部颠簸流离,从此陷入内外交困的处境而一蹶不振。
朱棣死后,继位的皇帝们调整了政策,更加注重休养生息,不再轻易对外进行大规模的用兵。
而乘机坐大的瓦剌肆无忌惮地扩张势力,在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陆续吞并了鞑靼、兀良哈三卫等部落,基本统一了大漠,接着又把兵锋指向了长城内的明朝。
明英宗正统四年(1439年),一位叫做也先的枭雄承袭其父位成为新的瓦剌领袖,不仅漠南诸部全被征服,且东胁朝鲜,西略哈密,草原大半,尽为其所控制。
此时,也先发现瓦剌与明朝进行和平的经济往来,已经不能满足自己日益增长的物欲,因而决定付之武力。
与此同时,明英宗在位前期,调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远征南方的麓川(今云贵高原西南、缅甸北部),战争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并且连年征战,致使大军疲惫、国库亏空,对长城以北的瓦剌所部防御空虚。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也先兵分四路大规模南侵,也先亲自率领部属杀向明朝重镇大同,受他操纵的傀儡大汗脱脱不花则转战辽东,瓦剌丞相阿刺知院攻打宣府(今河北张家口市宣化),此外,还出动一路偏师骚扰甘州。
这几路兵马中,以也先所部的两万人马最为强悍,其“兵锋甚锐,大同兵失利,塞外城堡,所至陷没”。
也先以迅猛之势在通往大同的猫儿庄(今内蒙古丰镇)打死了明军驻防大同的右参将吴浩,接着又于7月15日在阳和口重创了一股前来阻击的明朝援军。
在此期间,脱脱不花也闯入了辽东镇静堡、广宁等地,闹得鸡犬不宁,俘虏大批军民,抢走无数物资。同时,阿刺知院在宣府附近的独石四处掳掠,肃州等处也受到瓦剌偏师的袭扰。
前线的败讯不断传回,明廷举朝震惊。明英宗在亲信太监王振的教唆下,企图效法明成祖亲征,把敌人赶回草原深处。
明英宗经过短短两天的准备,就于7月17日迫不及待地率领号称“五十万” (真实兵力仅为二十余万)的军队离京,取道居庸关、怀来、宣府等地向大同前进,经过艰难的跋涉于28日来到阳和。
在这个刚刚受到战火摧残的地方,遗留着一具又一具的尸体,军中将士目睹种种战败的惨状,士气难免受到影响。
针对明英宗的大举出击,也先所部巧妙地暂时采取避战措施,隐蔽了行踪,打算用灵活机动的战法与之周旋。
当明军大部队于八月初一来到大同时,突然得知宣府侧翼的独石等据点在敌人的攻击下失陷,操纵实权的王振惊慌失措,担心后路被切断,不敢再执行“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原定计划,匆忙扶持明英宗回撤。
还没有等这支绕道宣府的部队撤回北京,尾随的也先所部已于8月13日追了上来。当明明英宗退到距离怀来仅有二十余里的土木堡驻营时,处境已经非常不利。
由于地势高亢,将士们掘地两丈也找不到水。而紧追不舍的瓦剌先头部队偏偏在这个时候现身了,并控制了土木堡十五里外的一条河流,致使明军将士因得不到饮用水的补给,而人困马乏,饥渴难忍。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瓦剌骑兵从土木堡西北的麻峪口冲过来,聚集在明军大营附近。
15日,也先侦察得知明军企图移营向水源靠近,并观察到对方的队形散乱,果断下达了总攻命令,指挥瓦剌骑兵从四面八方一齐冲杀过去,基本没遇到什么抵抗,就把明军打得尸横遍野。太监王振死于乱军之中,一大批随军的文武大臣殉国,明英宗也成了也先的俘虏。
瓦剌部竟然擒获了大明王朝的皇帝,这可是天大的荣耀啊!但是,也先仍不以为许,而是将战争继续向明朝的京城延伸。
当“土木堡之变”的消息传到京城,举国震动,吏部尚书王直等拥立朱祁钰(即景泰帝)即位为帝,并遥尊明英宗朱祁镇为太上皇。
也先挟持着明英宗继续进攻,由大同、阳和抵达紫荆关,从紫荆关攻入明长城,直接杀到北京城下,幸亏,北京城在兵部尚书于谦的顽强抵抗下,没有被攻破。瓦剌的骑兵只适合在广阔的大草原上机动野战,并不适合攻取坚固的城池。
也先看一时也攻不下北京城,又怕被各地前来勤王的明军包抄了后路,遂在郊外进行了一番大肆劫掠后撤出了长城。
作为一个刚刚兴起的瓦剌领袖,也先能擒获大明皇帝,并率军攻到明朝京师城下,也先无论如何也会成为历史上一个彪悍的蒙古部落的英雄人物。
但是,也先的辉煌也仅限于此,他退回蒙古草原后并没有延续辉煌,虽然也先于明景泰四年(1453年),在击败脱脱不花汗后,作为非成吉思汗后裔的异姓封建主,自立为汗,完成了多年的夙愿。
但也先为了防止成吉思汗后裔对自己汗位的威胁,竟然大开杀戒,残忍的大规模屠杀搞得大漠之上人人自危。
明景泰五年(1454年)8月,也先部下阿刺知院伺机对正在打猎的也先发动突然袭击。据史料记载,阿刺知院在击杀也先前,数落其滥杀无辜的罪行,称:“天道好还,今日轮到汝死矣!”
一代枭雄也先被杀后,瓦剌部落也就此分裂衰落了下去,再也无法对明朝有什么像样的威胁了。
在明朝景泰八年(1457年)的正月十六日夜,一场震惊朝野的政变悄然发生,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夺门之变”。在这场政变中,被囚禁在南宫的明英宗朱祁镇被石亨、徐有贞等...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石亨 2025-04-11 探寻李醒芳原型:历史与虚构的交织在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李醒芳这一角色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然而,关于李醒芳的原型,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人,却成为了许多观众心中...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4-11 汤和与朱元璋:从放牛娃到君臣的七十年情义汤和(1326-1395)与朱元璋(1328-1398)的交集,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传奇的君臣关系之一。两人不仅是同乡发小,更在元末乱世中携手缔造大明王朝,最终以“...
朱元璋多少岁 汤和 2025-04-07 靖难之变:一场改写明朝命运的皇权博弈靖难之变(1399-1402年),是明朝初年一场持续四年的皇室内战,其本质是藩王朱棣与建文帝朱允炆围绕皇权合法性的血腥争夺。这场战争不仅颠覆了朱元璋设计的“家天...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4-07 明太祖朱元璋陵墓为何称为孝陵?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从一个贫苦的农民子弟,一步步崛起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一生充满了奋斗与传奇。而关于他的陵墓为何称为孝陵...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8 朱元璋晚年杀子之谜:是否为长孙铺路?在中国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从一个贫苦的农民起家,最终建立了大明王朝,其政治手腕和军事才能都令人叹为观止。然而,在他晚年,一系列关于他...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6 徐达墓碑高于朱元璋:愧疚之情还是另有隐情?在中国古代,墓碑的高低往往象征着墓主人的身份与地位。然而,在明朝开国功臣徐达的墓前,却矗立着一座比皇帝朱元璋墓碑还要高的神道碑,这一现象引发了后世的诸多猜测。有...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03-25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历史真相与民间传说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关于他是否“火烧庆功楼”以铲除功臣的传闻,却一直是民间和文艺作品中津津乐道的话题。那么,朱元...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5 朱元璋:从放牛郎到开国皇帝的传奇之路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朱元璋无疑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从一个贫苦的放牛郎,一步步成长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人生经历充满了艰辛与奋斗。贫苦出身,放牛为生朱元璋,...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4 陈友谅:朱元璋死敌的辉煌与悲歌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与枭雄并存,他们各自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朱元璋,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的死敌陈友谅,同样是一位在历史舞台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一、生平事迹:从...
朱元璋多少岁 陈友谅 2025-03-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