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允炆削藩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一看。朱允炆快刀削藩,连废五王,为何任由朱棣成了气候?
削藩,是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后的头等大事。早在朱元璋还在世时,他就表达过对于各位叔叔的担忧。
朱元璋的想法很简单,都是老朱家的人,我把朱棡、朱棣、朱桂、朱橞、朱权等人分封出去,这天下肯定始终都是我老朱家的。可朱允炆却不这么想,作为皇位的继承人,叔叔们一个个兵强马壮,他晚上连个安稳觉都睡不好。
1398年,朱元璋驾崩,新皇帝朱允炆在齐泰、黄子澄的建议下,吹响了削藩的号角。不出两月,朱有爋上奏朝廷,检举父亲周王朱橚谋反,便被废为平民,被流放到云南。随后湘王朱柏被逼自焚、齐王朱榑、代王朱桂、岷王朱楩相继被废。
紧接着,朱允炆将刀口对准了燕王朱棣,似乎朱棣也即将步入五位兄弟的后尘。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朱棣不仅成功躲过了侄子的屠刀,甚至还顺利夺取北平城,开始了造反之旅。
朱允炆的削藩进程,为何单单在朱棣这里卡了壳?
1.高估自身实力,操之过急
朱允炆继位时,也就二十岁出点头,正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年纪。一朝登基,大权在握,这位年轻人不可避免得飘了。在齐泰、黄子澄等人的撺掇下,迅速把自己打到了藩王们的对立面。
要了解强如汉武帝,登基后的第一件事,也是先扫清中央的障碍,然后慢慢蚕食诸侯们的势力。
看来朱允炆并没有仔细研读过汉书,放着现成的模板不抄,偏偏去挑战地狱难度。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朱允炆名分早定,从小在温室中长大,爷爷朱元璋乾纲独断,为了让他坐稳皇位,连爱将蓝玉都照杀不误。他不似汉武帝那般,自小就在夹缝中求生,了解权力斗争的血腥。
在朱允炆的眼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哪怕自己的亲叔叔,也不过是砧板上的鱼,要杀要剐全凭他一句话,毕竟他的爷爷朱元璋就是这么干的。
可他朱允炆毕竟不是朱元璋,上台之后他急匆匆地将自己那套班底扶上马,以为这样就能站稳脚跟,可其他大臣压根不买他的帐。在削藩这件事上,不少人都是阳奉阴违,出工不出力。
朱棣可是在权力网里摸爬滚打了多年的老油条,对这帮大臣的心思一清二楚,该收买的收买,该策反的策反,为自己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2.过分爱惜名声,心慈手软
由于长期受到儒家文化熏陶,朱允炆对仁孝看得极重,他多次修改《大明律》,摒弃严刑峻法,颇得朱元璋认可。
然而这种仁孝,一旦和权力斗争发生碰撞,就显得有些软弱、幼稚。
朱元璋曾经问过孙子,如果叔叔们不听指挥,他该怎么办。朱允炆回答道:“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又其甚则举兵伐之。”
这段话说得中规中矩,朱元璋对此也比较认可。但是了解朱元璋的人,都应该清楚,空印案、郭桓案、胡惟庸案、蓝玉案中,他可曾想过德怀之,礼制之,大笔一挥,连坐者何止千万。
可虎毒不食子,狠辣如朱元璋,在涉及自己儿子时,也不免犯了双标的毛病。在他眼里,对孙子有威胁的大臣,已经被自己杀得一干二净,儿子们再折腾也翻不起什么浪来,不如留他们一条命,给朱家开枝散叶。
朱允炆自然不了解爷爷的想法,他可是将自己这段话当成了削藩的准则。在朱棣尚未起兵前,他有很多机会兴师问罪,却都心慈手软错失良机,坐等燕军成了气候。
3.象牙塔终究敌不过社会大学
朱允炆虽然心软,但也不是傻子。朱棣反象初现后,他直接让心腹大臣接管了北平的防务,监视着叔叔的一举一动。要说朱允炆也算有识人之明,派去的张信、张昺和谢贵几人,都是久经官场的人精,到了北平就牢牢控住了九门,连只鸟都飞不出去。
不得不说,朱允炆能够被朱元璋看中,确实有两把刷子。只是他在皇宫这座象牙塔里学到的那点帝王心术,在对付社会大学毕业的朱棣时,显得有点捉襟见肘。
朱棣先是闭门不出,对外称病,暗中策反了北平都司张信。他还将自己的手下五花大绑,做出一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假象,引诱张昺和谢贵前来拿人。这可是白捡的功劳,谢张二人自然不能放过,立马就跑到燕王府领人。刚到端礼门,就被燕王府的士兵团团围住,被逼无可奈何两人只得自杀谢罪。
拔掉了朝廷的钉子之后,燕王府的将领张玉、朱能,迅速接管了北平九门,朱棣也一改病容,拉起奉天靖难的大旗,开始了为期四年的造反之旅。
朱元璋分封藩王之初,时任平遥县训导的叶伯巨,就曾用“七王之乱”、“八王之乱”警告他,亲王势力过大容易尾大不掉,对中央构成威胁。然而朱元璋不仅没有听其劝告,反而将叶伯巨打入死牢。
作为孤儿的朱元璋,对于血脉亲情有种盲目的信任,在他看来自己的儿子们,一定能够履行好拱卫边疆的职责,让孙子可以高枕无忧地推行仁政。
然而他并不了解朱棣这些儿子们,更不了解朱允炆这个孙子。在他死后不过两个月,儿孙之间便已经势同水火、刀剑相向。更让他想不到的是,他给朱允炆留下的铁桶江山,居然如此不堪一击,短短四年就土崩瓦解,成全了朱棣的永乐盛世。
在历史的长河中,朱棣和努尔哈赤皆是各自时代极具影响力的军事人物。朱棣作为明朝第三位皇帝,开创了“永乐盛世”;努尔哈赤则是后金政权的创建者,为清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4-08 汤和与朱元璋:从放牛娃到君臣的七十年情义汤和(1326-1395)与朱元璋(1328-1398)的交集,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传奇的君臣关系之一。两人不仅是同乡发小,更在元末乱世中携手缔造大明王朝,最终以“...
朱元璋多少岁 汤和 2025-04-07 靖难之变:一场改写明朝命运的皇权博弈靖难之变(1399-1402年),是明朝初年一场持续四年的皇室内战,其本质是藩王朱棣与建文帝朱允炆围绕皇权合法性的血腥争夺。这场战争不仅颠覆了朱元璋设计的“家天...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4-07 明朝朱棣时期的名臣风采在明朝的辉煌历史中,朱棣作为第三位皇帝,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远的政治远见,开创了“永乐盛世”。在他的统治时期,众多名臣涌现,他们各展所长,为明朝的繁荣与稳定立...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4-02 徐妙锦:终身未嫁的传奇女子徐妙锦,明朝开国元勋徐达的第三女,以其出众的才貌和独特的抉择,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拒绝了明成祖朱棣的求婚,选择了终身不嫁,成为了一段传奇佳话。一、...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徐达 2025-03-31 明太祖朱元璋陵墓为何称为孝陵?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从一个贫苦的农民子弟,一步步崛起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一生充满了奋斗与传奇。而关于他的陵墓为何称为孝陵...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8 朱元璋晚年杀子之谜:是否为长孙铺路?在中国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从一个贫苦的农民起家,最终建立了大明王朝,其政治手腕和军事才能都令人叹为观止。然而,在他晚年,一系列关于他...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6 朱棣首次北伐惨败:对手强敌还是自身之过?明成祖朱棣,这位以骁勇善战著称的皇帝,在其统治期间,曾五次北伐蒙古,以巩固北方领土。然而,他的第一次北伐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惨败,十万精锐全军覆没。这一历史事件引...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3-25 徐达墓碑高于朱元璋:愧疚之情还是另有隐情?在中国古代,墓碑的高低往往象征着墓主人的身份与地位。然而,在明朝开国功臣徐达的墓前,却矗立着一座比皇帝朱元璋墓碑还要高的神道碑,这一现象引发了后世的诸多猜测。有...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03-25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历史真相与民间传说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关于他是否“火烧庆功楼”以铲除功臣的传闻,却一直是民间和文艺作品中津津乐道的话题。那么,朱元...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