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明代朱允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当初为朱允炆费尽心思,朱允炆的皇位最后为什么还是丢了?
太年轻,守不住的缘由一大堆。
朱元璋在人生最后的几年里,把教育的精力放在了朱允炆身上,太子朱标死后,储君不是太子,而是跳过了太子的“太孙”,这个继承法,乃是模仿忽必烈来进行的,惋惜朱允炆学的时间也不长。
洪武末年,朱允炆问过他爷爷,为什么要大肆分封天下给诸位叔叔,而不留下余地,朱元璋说外人不足信,这天下,只能是朱家的,但朱允炆随即又问,那如果有一天叔叔们也变得不可信呢?
朱元璋笑笑没有回答,之所以不回答,是因为朱元璋觉得不会有这种事情发生。
又或者是朱元璋也没有考虑过儿子们会那么快造反的问题,如果是封王制有问题,也是像汉代一样,到了第四代皇帝才会有,但是朱家皇室的“银两”很足,朱元璋把这个问题延期得更后。
但朱元璋不了解的事,他的孙子这么莽。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同年五月,二十一岁的朱允炆登基为帝,在朱元璋去世前,他让齐泰和黄子澄一同辅佐朱允炆治国,但是这两个人物,“削藩”的政治理念很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朱允炆后来的“失踪”。
别人削藩都是用年作为单位来进行,黄子澄说过,天下藩王,仅有“护兵”可以自卫,实际上的兵权还是在皇帝手里,比起汉代的吴楚等七国,明代中央显然更强,既然汉景帝时期的作乱都平定了,那么大明代也没问题。
这话把朱允炆哄得老开心了,朱允炆他能有什么经验,他十五岁在父亲去世后被立为皇太孙,登基才二十一岁,说老谋深算,那真的是没有,加上太祖皇帝的顾命,他对齐泰、黄子澄二人十分信任,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背后有啥隐患。
而不了解是这两个人的“隐藏”太深,还是说朱元璋刻意为之,明明削藩的意识那么明确,为什么还要让他们在这个重要的位置上,这不就等同于把朱允炆推入火坑吗,反正经过齐泰和黄子澄两个人的合计,他们先弄了几个在洪武年间就有犯错的藩王。
其实在他们这君臣三人的心里,朱棣才是最大隐患。
明初藩王,厉害的就是“朱樉”、“朱棡”、“朱棣”,加上他们的大哥朱标,这四个人在年龄上,封国的位置上,负责的工作上,都有着远超其他兄弟的优势,可是朱标、朱樉、朱棡先后去世,只剩下朱棣。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朱元璋在清理功臣之后,朱棣就是洪武时代留下的狠人,他会打仗,也不忌惮朝中任何人,因为没人比他身份高,即便是皇帝,他都不屑于尊重,所以朱棣决定就是削藩上的一颗钉子。
削藩这个话题是很沉重的,但却未必要立即执行,立马执行,会引起藩王们的反弹,第一代藩王和后代藩王的性质不一样,大家仗着都是太祖之子,皇帝之叔,可以用身份来压住朱允炆。
可朱允炆处在一个什么阶段?
二十来岁,还是个皇帝,当年朱标这个年纪的时候,都经常跟朱元璋对着干呢,更别说朱允炆无人可制了,不过朱允炆他不是什么随心所欲的昏君,他就是太有理想了,直接跳过了斟酌的阶段,上手就开始“削藩”了。
天下这么多藩国,有实权、兵权的没几个,这些人是最好炮制的,朱允炆的路线很简单,削掉藩王,让原本藩王府的官员实行“自治”,后面再从中央派出官员进行管理,实行封疆大吏的中央集权。
这种路线的杀伤力是极大的,因为事实证明,这种制度是可行的,但却对藩王的未来有着致命打击,朱元璋给这些个皇亲这么高的“工资”,靠的是啥?
是血脉吗?
并不是,靠的是“爵位”,朱允炆可好,他不是削掉藩王的权,而是直接把他们搞成庶人,这就意味着,他们不反抗,一个个坐着等着被皇帝收拾,以后他们的子孙后代就啥东西都没有了,这样一来,朱允炆直接和藩王们默契般地“决裂”。
大家肯定是不支持的,本来这个侄子有点狂,大家都不满了,现在可好,直接就要上手断子绝孙了,如此一来,大家对于中央皇权的看法就不同了,而朱允炆也好像信了黄子澄的话一样,觉得天下藩王没有人能挡得住他,他也觉得自己汉景帝上身。
可是汉景帝时期,没有朱棣,而朱允炆,他也没有周亚夫。
而后再看看朱棣的“起事轨迹”,就可以了解朱允炆到底是怎么一步步“作死”的了。
在得知被朱允炆针对后,朱棣开始装病,这一装起来,就不得不干一些疑似他自己“疯”了的事情来躲开朱允炆的怀疑,就连朱元璋的祭拜,朱棣都是让三个儿子去,自己没去。
但显然朱允炆不会信,也不会手软放过朱棣,于是乎就让人去北京拿走朱棣的兵权,并且像前几个被废掉的藩王一样,他要治朱棣的罪,然后把朱棣拉到南京来进行惩罚。
这就是在要朱棣的老命了,朱棣干脆摊牌了,在击溃了南京来人后,朱棣就带着数百亲兵向南京靖难了,怎么看,朱棣这几百号人都不可能跟朱允炆对抗,但是朱棣却是做到了。
首先,朱棣“吞并”了宁王朱权。
当朱棣来到朱权的藩王府的时候,朱棣连连哭诉自己的困难,年轻的朱权信了哥哥,于是放松了警惕,谁了解朱棣立马“绑架”了朱权,然后拿走了朱权的兵权,这成为了靖难之役路上重要的一个步骤。
但仔细来想,为什么朱权这么一个大藩王,随随便便就被朱棣“吞并”了?他要是不愿意,朱棣又能奈他何?
所以这里面,肯定有朱权的“放水”,朱棣还许诺朱权,事成之后平分天下,所以朱权一直表现得很听朱棣的话,而这支生力军,让朱棣迅速强大起来,他开始有了战胜朝廷军的实力。
而此时,天下藩王看着“四哥”朱棣造反,没有人帮朱允炆的忙来抓住朱棣,朱棣看似是一个人在战斗,但实际上却得到了所有人的帮助,因为他们没有勤王,没有勤王,就等同于在帮朱棣。
朝廷方面,朱允炆一次次决策失败,不用老将用新将,做决定摇摆不定,被黄子澄、齐泰左右着,又特别亲近表兄弟李景隆,最后还让李景隆当主将,这就导致了朝廷军的加速溃败,本来在战争过程中朱棣有几次都涉险了,但还是死里逃生。
朱棣强的同时,也是朝廷军太弱,最后在几年的时间内,朱允炆被朱棣慢慢消耗蚕食,双方是一个此消彼长的状态,到了1402年,朱棣打到了南京,朱允炆了解自己失败了,这场削藩,终究成为了笑话。
丢掉这个江山,是朱允炆没想到过的,他以为真的像黄子澄说的一样,既然吴楚七国之乱都能被平复,那么大明的藩王作乱也是一样能够平复的,惋惜的是,这里面有几个环节出了问题,所以一切都不可能实现。
朱元璋教会了朱允炆当太孙,却没教会他如何循序渐进,朱允炆是在一次次很明显的错误中沦陷的,若是在靖难之役后期,朱允炆改变政策,那么结果却是未定的。
但后来连朱允炆最信任的李景隆都投降了,朱允炆的一切“决定”看起来就是有些太过幼稚了,毕竟连心腹都投靠别人了,朱允炆这个皇帝当得还是太失败了。
而朱允炆“失踪”的时候,他也才二十几岁,要说他犯的错误,真的是太多了,朱元璋就不应该把江山交给年轻的他,这样的他丢掉江山,也是不足为奇了。
汤和(1326-1395)与朱元璋(1328-1398)的交集,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传奇的君臣关系之一。两人不仅是同乡发小,更在元末乱世中携手缔造大明王朝,最终以“...
朱元璋多少岁 汤和 2025-04-07 靖难之变:一场改写明朝命运的皇权博弈靖难之变(1399-1402年),是明朝初年一场持续四年的皇室内战,其本质是藩王朱棣与建文帝朱允炆围绕皇权合法性的血腥争夺。这场战争不仅颠覆了朱元璋设计的“家天...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4-07 明太祖朱元璋陵墓为何称为孝陵?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从一个贫苦的农民子弟,一步步崛起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一生充满了奋斗与传奇。而关于他的陵墓为何称为孝陵...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8 朱元璋晚年杀子之谜:是否为长孙铺路?在中国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从一个贫苦的农民起家,最终建立了大明王朝,其政治手腕和军事才能都令人叹为观止。然而,在他晚年,一系列关于他...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6 徐达墓碑高于朱元璋:愧疚之情还是另有隐情?在中国古代,墓碑的高低往往象征着墓主人的身份与地位。然而,在明朝开国功臣徐达的墓前,却矗立着一座比皇帝朱元璋墓碑还要高的神道碑,这一现象引发了后世的诸多猜测。有...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03-25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历史真相与民间传说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关于他是否“火烧庆功楼”以铲除功臣的传闻,却一直是民间和文艺作品中津津乐道的话题。那么,朱元...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5 朱元璋:从放牛郎到开国皇帝的传奇之路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朱元璋无疑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从一个贫苦的放牛郎,一步步成长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人生经历充满了艰辛与奋斗。贫苦出身,放牛为生朱元璋,...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4 陈友谅:朱元璋死敌的辉煌与悲歌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与枭雄并存,他们各自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朱元璋,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的死敌陈友谅,同样是一位在历史舞台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一、生平事迹:从...
朱元璋多少岁 陈友谅 2025-03-21 有一类人连朱元璋都不敢得罪,他们究竟是谁?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从一个贫苦农民出身,最终登上皇位,建立了大明王朝。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铁腕君主,也有他不敢得罪的人。那么,这一类人...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0 朱元璋对待知识分子态度转变之谜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经历了显著的变化,从初期的礼遇到后期的屠戮,这种前后巨大的反差引起了后世学者的广泛关注与探讨。起...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