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孝昭皇后,河南永城人,明代前期政治人物。指挥使张麒之女,明仁宗朱高炽元配,明宣宗朱瞻基之母,明英宗朱祁镇和明代宗朱祁钰之祖母。《大名风华》中的名字叫张妍。张氏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被封为燕王世子妃,永乐二年(1404年)晋封皇太子妃。明仁宗登基,册封为皇后。明宣宗登基后,被誉为皇太后。明英宗登基,尊为太皇太后,也是明朝第一位太皇太后,因为英宗幼小,张氏便变成实际上的摄政。她信用阁臣“三杨”及礼部尚书胡濙、英国公张辅等五大臣辅政,使正统初期的朝纲比较清明,被称作“女中人杰”。
张氏孝谨温顺,服侍成祖夫妻尽心竭力无微不至,因此 很得成祖与徐皇后的欢喜。朱高炽天性忠厚端重,举止言行恬静有纲纪,但因人体肥胖不善骑射,不得成祖喜爱。成祖最喜欢次子汉王朱高煦,感觉他最像自个,有意废太子立汉王,但徐皇后和大臣们一直阻拦。并且张氏所生长子朱瞻基聪明伶俐又很好学,深得成祖宠溺,成祖也很喜欢张氏这一儿媳妇,因此 最后为了这种原因,才沒有废太子。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成祖病崩,皇太子朱高炽登基,是为明仁宗,张氏被册立为皇后,大儿子朱瞻基为皇太子。张氏被立为皇后以后,对朝中內外政务,她无不周知。仁宗昼夜勤奋政务,是位贤明的君王,遗憾当政不足一年便于洪熙元年(1425年)病逝,寿终四十八岁。
宣德元年(1426年),皇太子朱瞻基登基,是为明宣宗,尊封母亲张皇后为皇太后,张氏因此变成明朝第一位皇太后。那时候军国大事多授命于张氏,遵从她的裁决。那时候海内平静祥泰,宣宗对母亲入奉生活起居,出奉游宴,四方有一定的进献,就算是细微物件,也一定要先奉献给张氏。两宫慈孝天下周知。
宣德三年(1428年),张氏出行西苑,皇后、皇妃在旁伺候,宣宗也亲手扶着车陪母亲登万岁山,而且奉酒祝寿,又过去了一年后,张氏前去长、献二陵拜谒,献诗颁德。宣宗亲手佩戴弓弩,骑着马在前引导,抵达河桥时,又下马扶车。京畿老百姓都夹道拜观,陵旁老少也喝彩拜迎。见此场景,张氏转过头来对宣宗讲到:“老百姓拥护君王,是由于君王能使他们国泰民安,皇上理应将此铭记于心。”
在返回中途,历经农家,张氏招来农家老妇了解一些日常生活及农事层面的事,而且赐予钱币。有的农家奉上蔬菜水果酒浆等物品,张氏便取来赐给宣宗,还说:“这是农家的口味啊。”随身的英国公张辅、尚书蹇义及大学士杨士奇、杨荣、金幼孜、杨溥等到行殿要求谒见,张氏对他们多方面犒劳,并说:“大家是先朝旧人,要竭尽全力輔助嗣君。”
此外,张氏对自个的亲人也很严苛,其弟张升为人正直淳朴慎重,但张氏仍不让他参加商讨国事。宣宗宠溺孙贵妃,废皇后胡善祥改立孙贵妃为后,皇太后怜胡氏无过被废,一直十分照料胡氏,常召她到清宁宫,在酒席时也命胡氏位居孙皇后之上。
宣德九年(1435年),宣宗病逝,寿终三十八岁。皇太子朱祁镇才九岁,宫里讹传将立襄王朱瞻墡为皇帝。张氏立刻集结诸大臣到乾清宫,指向皇太子哭道:“这就是新君王啊!”臣子高喊万万岁,流言蜚语才得到平息。朱祁镇登基为明英宗,遵宣宗遗诏,凡朝中大政均奏请张氏然后行,并于二月戊申尊张氏为太皇太后。大臣要求张氏垂帘听政,张氏说:“不必破坏祖先之法。只需要将一切不急的事务所有废止,时刻鼓励皇上向前人学习,并委派有力的辅佐大臣就可以了。”
一天,张氏在便殿就座,英宗面西站立,召英国公张辅和杨士奇、杨荣、杨溥及礼部尚书胡濙入内,张氏对他们说:“大家全是老臣了,现如今皇上幼小,望大家齐心合力,相互维护大明的稳定。”将这五位老臣做为了正统政冶的核心。张氏又特意召杨溥向前,说:“仁宗皇帝念卿忠诚,数次传出哀叹,不想今日还能见你一面。”杨溥触动而落泪,太后也落泪,左右的人也都很忧伤。
过了一会儿,又派人把宦官王振喊来,王振跪在地面上,张氏忽然面色一变,声色俱厉喝道:“你伺候皇上不循规定,理应赐死!”身边的女官们闻声而起,将刀放到王振的脖子上,吓得王振全身发抖。这时候,英宗和五大臣都下跪为王振说情,张氏才饶了他。然后警告他说道:“你们这类人,自古以来多误人国,皇上幼小,哪儿了解!现因皇上和大臣给你说情,且饶过你这一次,将来再次发生,一定论罪不饶。”自此,张氏常常派人到内阁了解政务,一旦获知有王振独断专行而未交内阁商讨的,就立刻派人召王振来责备他。因此 在张氏有生之年,王振一直没法真的擅政。
正统七年(1442年)十月,张氏重病,召杨士奇、杨溥进宫,命太监了解大明有没有什么大事儿沒有办。杨士奇明确提出了三件事:其一,建庶人(建文帝朱允炆)虽死,但理应编撰纪实。其二,太宗曾下诏凡收藏方孝孺诸臣遗嘱者死,这条限令理应消除。第三件事还未都还没上奏,张氏就早已崩逝。她在遗诏中勉励大臣輔助英宗推行仁政,语调十分诚挚淳朴。英宗为她上尊谥为“诚孝恭肃明德弘仁顺天启圣昭皇后”。十二月,张氏与仁宗合葬于献陵,附祭于太庙。
张氏在明朝诸后中颇为聪明能干。据史籍记述,她平常对中外政务、臣子才能及品性都分外注意。明仁宗去世后,每遇军国大事,明宣宗都禀明母后再决策。张氏也常询问宣宗解决朝政的状况,并常常提醒宣宗留意t恤老百姓困苦。因为张氏在朝廷政务的处理上,倚重“三杨”、张辅、胡濙及更早时的蹇义、夏元吉等贤臣大将,融洽朝臣中间关系,限止内宫对朝廷政务的干涉,因此 在正统初期,王振虽有宠于英宗,却沒有做到独断专行擅政的程度。朝廷政局大体相对稳定。
明仁宗朱高炽,作为明朝的第四位皇帝,其在位时间虽短,却留下了不少历史谜团,尤其是他的死因,更是扑朔迷离。坊间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称朱高炽是被其子朱瞻基所杀。那么...
朱瞻基怎么死的 朱高炽在位多长时间 2025-02-17 明朝皇帝朱瞻基:形象与缺陷探析明宣宗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号长春真人,于1398年或1399年3月16日出生,1435年1月31日逝世,明仁宗朱高炽之子,母诚孝昭皇后张氏。他的一生充满了传...
朱瞻基怎么死的 朱高炽在位多长时间 2025-02-05 如果胡善祥继续任皇后之位,她的历史结局或将改写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胡善祥作为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一任皇后,其命运跌宕起伏,引人关注。特别是她被废黜的事件,更是成为了后人议论的焦点。那么,如果历史上胡善祥继续任皇...
朱瞻基怎么死的 胡善祥 2025-02-05 朱瞻基与斗蛐蛐:个人爱好与历史评价的双重审视在中国明代历史上,明宣宗朱瞻基以其卓越的治国才能和独特的个人爱好而闻名。其中,他对于斗蛐蛐的热爱尤为引人注目。尽管这一爱好在民间文学和野史中被描绘得颇为夸张,甚...
朱瞻基怎么死的 2025-01-17 历史的镜鉴:朱高煦的野心与覆灭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令人深思的故事。今天要讲述的是一段发生在明朝初年的历史事件——朱高煦试图效仿其父朱棣发动叛乱,最终却被自己的侄子朱瞻基用一种极其残忍的方...
朱瞻基怎么死的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1-16 历史上真实的孙太后:功绩与形象探析在中国明代的历史长河中,孙太后以其独特的政治智慧和手腕,成为了极具传奇色彩和争议性的女性政治人物。她不仅是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二任皇后,更是明英宗朱祁镇的生母,其一...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朱瞻基怎么死的 2025-01-14 十三陵谜案探秘:大明皇帝失踪之谜在中国明代的历史长河中,十三陵作为明朝诸位皇帝的陵寝之地,一直承载着无数的谜团与传说。其中,三位大明皇帝——建文帝朱允炆、明仁宗朱高炽之子朱瞻基以及崇祯皇帝——...
朱瞻基怎么死的 朱高炽在位多长时间 2024-11-23 明朝后期宦官干政严重,是朱瞻基导致的吗?明朝后期,宦官干政的现象确实严重,成为明朝政治腐败的一个重要表现。然而,将这一现象完全归咎于朱瞻基可能过于简单化。事实上,宦官干政的问题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
朱瞻基怎么死的 2024-08-06 朱瞻基“被踢出”太庙的真相解析在中国历史上,太庙是国家祭祀祖先的重要场所,对于皇帝而言,能够入祀太庙是一种极高的荣誉。然而,明朝的第五位皇帝朱瞻基在历史上一度“被踢出”太庙,这一事件引起了广...
朱瞻基怎么死的 2024-06-11 明朝朱瞻基在位时间探析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其历代皇帝的在位时间一直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其中,明宣宗朱瞻基作为明朝第五位皇帝,其执政时间及政绩表现尤为引人...
朱瞻基怎么死的 2024-05-3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