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洪武十五年农历八月丙戌日(1382年9月18日),马皇后去世,享年五十一岁。朱元璋抱着爱妻痛心疾首,发下了此后不立皇后的誓言。马皇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贤后,与长孙皇后齐名。她不仅是朱元璋的正妻、皇后,更是朱元璋创业开国、治理天下的贤内助。
一、辅助太祖建立明代
元至正十四年(1356年),由郭子兴做主,马皇后与朱元璋结为布衣夫妻,马皇后贤德善良,识大体,明大局,再加上在政治上见识非凡,夫以妻贵,朱元璋多得益助于马皇后。马皇后在朱元璋的生活中身兼数职,扮演着多个方面的角色。
首先是贤妻,照料好朱元璋的生活。战争年代,马皇后跟着朱元璋在大军中生活,有一年收成不好,朱元璋又被郭子兴猜疑而挨饿,马皇后将滚烫的炊饼藏在怀中偷偷拿给朱元璋,等到拿出炊饼,其胸前的皮肤被烫伤了。为了丈夫吃饭而不顾烫伤自己,这一点体现了马皇后的吃苦耐劳、朴实淳厚的传统美德。
其次是政务上的帮手和参谋。《明史》记载,马皇后“仁慈有智鉴,好书史”。她在照顾朱元璋生活的同时,喜好读书,观史以为鉴,在政事上也颇有见地。有一件事很能说明问题,在郭子兴受人挑拨,对朱元璋猜疑不满时,马皇后通过尽心侍奉郭子兴的妻子张氏,在中间曲意调节,使得郭子兴对朱元璋的猜疑消释,重归于好,及时地为朱元璋扫清了障碍。
朱元璋有个习惯,喜欢将大事小事记在纸上,这些札记都有马皇后掌管,她对这些札记进行分类,整理出轻重缓急,以备朱元璋索问,从来没有出现过疏漏。
朱元璋大军攻克太平后,马皇后率领将士的妻妾渡过长江,并和她们一起为前线的将士们做衣送鞋。陈友谅的部队袭击龙湾时,朱元璋率众抵御,马皇后将宫中所有的金银财宝拿出来犒赏士兵,鼓舞士气。
另外,马皇后在军事方面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认为“定天下以不杀人为本”,不时提醒朱元璋严明军纪,不可草菅人命。这些事例,都体现了马皇后善于应付复杂环境,坚强、勇敢,具有临危不乱和豁然大度的政治才干及非凡的政治远见。
应该说,朱元璋最终能在群雄中脱颖而出,并最终夺得天下,马皇后在其身后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立下了特殊的功绩。
二、敢于直谏保护贤臣
大明开国后,朱元璋鉴于前代女祸的教训,给后妃们制定了不准干政的铁律,用来限制后妃在外廷政事上的发言权。但这条铁律似乎对马皇后并无多大的约束力,加之她在政治上的非凡见解,精到的思辨,使得朱元璋时常能够采纳她的建议,即使在盛怒之下也能够冷静下来重新思考,这一定程度上为明初政局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朱元璋对功臣十分猜忌,洪武一朝,功臣宿将大多被他清除,且很多一部分都是受到无辜牵连,或是以莫须有之罪被诛。马皇后虽然不能扭转这样的局面,却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一些功臣、贤臣,甚至是平民百姓。
比如,李文忠驻守严州时,杨宪诬陷他有不法行为,朱元璋想召他回来,马皇后认为严州处于敌我交界处,轻率的撤换主将不合适,况且李文忠平时很贤能,杨宪的话不能相信。朱元璋于是打消了原来的念头,后来李文忠果然立下战功。
还有学士宋濂因孙子犯罪连坐依罪论死,马皇后劝谏说:“普通百姓家孩子的老师,尚可以从始至终受到礼遇,况且是皇帝孩子的老师呢?另外宋濂平时在家深居简出,一定不了解外面的情况”。朱元璋听不进马皇后的话。后来马皇后在侍奉朱元璋吃饭的时候,没有准备酒肉,朱元璋很奇怪,询问原因,马皇后回到是为了给宋濂做福事,朱元璋听后露出伤心的神情,扔下筷子起身离去。第二天赦免了宋濂,改戍茂州。
马皇后从朱元璋的屠刀下救下了不少的功臣,在朝野内外赢得了敬重。就连朱元璋也常对大臣说起马皇后的贤德,并把她比同于一代贤后——长孙皇后 ,马皇后在谦虚的同时仍不忘对朱元璋讽谏:“妾闻夫妇相保易,君臣相保难。陛下不忘妾同贫贱,愿无忘臣同艰难”。这一席话,对于在建国之后疯狂诛杀功绩之臣,致使大臣人人自危心寒的朱元璋,无异是一服清凉剂,引发他一时的恻隐之心。
三、关心国事参政议政
马皇后除了敢于直谏外,还主动以国母的身份灵活地参与政事,以配合朱元璋在外廷所制定的政策和针对某些突发事件所采取的行动,有时不免会与禁止后妃干政的禁令发生冲突,为此他们还发生过一次著名的争论。
一天,马皇后问朱元璋:“今天下民安乎?”她是想通过朱元璋了解老百姓是否丰衣足食。没想到朱元璋对马皇后的问题不以为然,回道这不是她该问的问题,马皇后随即回答:“陛下天下父,妾辱天下母,子之安否,何可不问”。一番有理有据的回应,令朱元璋哑口无词。由此可见,马皇后对后妃干政的范围界定是有自己的认识的。
作为后宫之主,皇后的身份有时就难以避开政事。如每遇灾年,马皇后都会亲自率领后宫人员进行斋戒,配合外廷的祈祷,遇到收成不好的年月,她们就会自己生火做一些粗陋的食物来吃。史料中记载了很多马皇后主动参政议政的例子,另外还可以看出,马皇后对明初政治的影响,并非像朱元璋对后妃所要求的那样不得干预政事,相反,马皇后始终在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参政和议政。
对于国家安危和臣民的疾苦,马皇后有着发之于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她参政议政之所以得到朱元璋的认可,有着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马皇后与朱元璋是曾经共患难的结发夫妻,两人一同走过困苦,又戎马生涯几十年,艰苦的环境和磨练,使得两人在作为夫妻的同时,又形成亦师亦友的多重关系,因为马皇后独到的政治见解也能为朱元璋认可和尊重,甚至对一些不容易解决的问题,朱元璋也会主动征求马皇后的意见。这样一来,后妃干政到了马皇后这里,就成为夫妻之间对国事,也是两个人对家事的探讨。
第二个原因是马皇后参与政事并非是为了个人私利,为了争权和狭义的争宠,而是为了国家社稷着想,是公心而非私念。
第三个原因也是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马皇后本身所具有的政治才能和独到的政治见解能为朱元璋所信服,所认可,这也是她干政的先决条件。
此外,马皇后具有崇德尚俭的高贵品格,从她身上折射出的宽厚明达,淳朴善良的传统美德,构成了其特有的人格魅力。朱元璋对她始终是敬重,甚至是有一点畏惧的。毫不夸张地说,马皇后在协助朱元璋成就帝业,和对明初政治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从一个贫苦的农民子弟,一步步崛起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一生充满了奋斗与传奇。而关于他的陵墓为何称为孝陵...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8 朱元璋晚年杀子之谜:是否为长孙铺路?在中国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从一个贫苦的农民起家,最终建立了大明王朝,其政治手腕和军事才能都令人叹为观止。然而,在他晚年,一系列关于他...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6 徐达墓碑高于朱元璋:愧疚之情还是另有隐情?在中国古代,墓碑的高低往往象征着墓主人的身份与地位。然而,在明朝开国功臣徐达的墓前,却矗立着一座比皇帝朱元璋墓碑还要高的神道碑,这一现象引发了后世的诸多猜测。有...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03-25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历史真相与民间传说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关于他是否“火烧庆功楼”以铲除功臣的传闻,却一直是民间和文艺作品中津津乐道的话题。那么,朱元...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5 朱元璋:从放牛郎到开国皇帝的传奇之路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朱元璋无疑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从一个贫苦的放牛郎,一步步成长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人生经历充满了艰辛与奋斗。贫苦出身,放牛为生朱元璋,...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4 陈友谅:朱元璋死敌的辉煌与悲歌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与枭雄并存,他们各自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朱元璋,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的死敌陈友谅,同样是一位在历史舞台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一、生平事迹:从...
朱元璋多少岁 陈友谅 2025-03-21 有一类人连朱元璋都不敢得罪,他们究竟是谁?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从一个贫苦农民出身,最终登上皇位,建立了大明王朝。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铁腕君主,也有他不敢得罪的人。那么,这一类人...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0 长孙皇后:何以赢得唐太宗与世人的双重尊重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长孙皇后以其卓越的智慧、高尚的品德和无私的奉献,赢得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深爱以及世人的广泛尊重。她的一生虽然短暂,却如同璀璨的明珠,在历史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03-20 朱元璋对待知识分子态度转变之谜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经历了显著的变化,从初期的礼遇到后期的屠戮,这种前后巨大的反差引起了后世学者的广泛关注与探讨。起...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0 朱元璋斩杀功臣:为何无人敢反抗?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邃的政治智慧,成功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大明王朝。然而,在稳固政权之后,朱元璋却对昔日的功臣们举起了...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1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