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中国 / 近代 / 民国 / 元朝 / 晋朝 / 周朝 / 商朝 / 夏朝 / 历史解密 / 历史剧 / 上古时期 / 苏联
站点logo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 >  五代十国 >  赵匡胤的身世如何?他早年有哪些经历呢?

赵匡胤的身世如何?他早年有哪些经历呢?

时间:2021-09-01 10:20:28来源:爱上历史作者:Marshall

很多人都不知道,在李嗣源当皇帝后不久,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赵匡胤出生了,那一年是公元927年,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

刘知远死后不久,23岁的赵匡胤算是正式出道了,因为那一年,赵匡胤跟着郭威混了,那一年大约是公元949年。

我之所以用大约来说,是因为这个时间有争议,因为此时的赵匡胤并不是大人物,所以相关记载非常含糊。

基于英雄史观、或是皇权政治的宣传,自然会有意无意地强调赵匡胤对历史的不可替代性。

在公元927年,天降红光,赵匡胤诞生了。

宣祖仲子也,母杜氏。后唐天成二年,生于洛阳夹马营,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体有金色,三日不变。

如果没有赵匡胤,或是赵匡胤早早死了,那中国历史就会彻底改变了。因为杯酒释兵权这种高级战略,除了赵匡胤那种天降神人,谁能理解?谁能想到呢?

史书写赵匡胤早年的事迹时,曾专门记载过两件小事。

一件小事是赵匡胤骑烈马,头重重的撞在了门框上,人们都以为头肯定撞碎了,但是他啥事也没有。

学骑射,辄出人上。尝试恶马,不施衔勒,马逸上城斜道,额触门楣坠地,人以为首必碎,徐起,更追马腾上,一无所伤。

另一件小事是危房毫无预兆地倒塌时,赵匡胤鬼使神差地离开了。

又尝与韩令坤博土室中,雀斗户外,因竞起掩雀,而室随坏。

这两件小事,主要想表达的观点,大约就是王者不死。

如果赵匡胤未正式出道,就因为这种偶然的原因死了,中国历史会何去何从呢?这个实在让人不敢想象。

乐观者自然会想,如果没有赵宋这种软弱的政治格局,中原王朝哪会饱受异族欺凌二三百年呢?先是让契丹欺负,后来让女真欺负,再后来让蒙元欺负。

悲观者自然会想了,如果不是天降大宋皇帝,或是大宋皇帝早年死了,那中原王朝肯定就会在乱世中无穷无尽轮回。

实际上,当历史发展到那一步的时候,大统一王朝的建立几乎是必然的,一切就看谁跑完最后这一棒了。

毕竟到了后周时代,中央集权已彻底完成了,统一天下的战争已拉开序幕;所以柴世宗英年早逝,赵匡胤接过手来,继续向前奔跑;赵匡胤死了,赵光义接过手来,依然继续向前奔跑。

时代一直向前发展,没有柴世宗有赵匡胤,没有赵匡胤有赵光义;但是发展到赵光义灭亡北汉后,中原王朝蓬勃向上发展的趋势就停止了,于是此后二三百年时间里,再没有出现一个让中原王朝继续扩张的统治者了,相反等待中原王朝的,只是一步步地沉沦。

刘知远死的时候,赵匡胤还未正式出道,那一年他22岁。

此时的赵匡胤只是一个普通的军二代,更主要的是因为,当时的赵匡胤还没有正式出道,所以他未来的命运会如何,一切只能看他父亲赵弘殷的选择,如果赵弘殷在关键时候出了大错,赵匡胤后来就没有什么机会了。

幸好,赵弘殷的选择一直都非常正确。

赵弘殷23岁投靠李存勖,25岁任都虞侯,这个职务大致相当于市师级。

李嗣源叛乱上位时,28岁的赵弘殷投靠李嗣源;

李从珂叛乱上位时,36岁的赵弘殷投靠李从珂;

石敬瑭叛乱上位时,38岁的赵弘殷投靠石敬瑭;

刘知远叛乱上位时,49岁的赵弘殷投靠刘知远;

在做出上述选择之后,赵弘殷的地位并没有明显改变,一直维持在市师级这个档次。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赵弘殷的地位其实是稳中有升。

因为同样的市师级,初期的市师级可能只是刚刚超越县团级,后来则是已接近省军级了。

赵弘殷的这种成就,也许不会让赵匡胤注定成为大宋皇帝,却显然给了他一个足够高的平台。如果赵匡胤没有站在如此高的平台上,他不要说想在34岁时爬上权力的顶峰了,就是想在这个年龄进入决策层,也是难以想象的。

柴荣一上位,就遇到了人生最大也最危险的坎,因为文职系统首脑冯道并不看好他,两个军界大佬在关键时候竟然想出卖他,在成败系于一线之际,赵匡胤坚定地站在柴荣身边,并且立下汗马功劳,于是很快进入柴荣权力系统核心。

因为类似的原因,赵匡胤父子不久后就都成了禁军高级主管。

累官检校司徒、天水县男。与分典禁兵,一时荣之。

说到得国之易,史书喜欢说杨坚之类的人。其实,杨坚得国,估计没有赵匡胤容易。

因为在整个上位的过程里,赵匡胤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波折。上位的时候,众多将士把一块黄布披在他身上,顺顺利利地就爬上了皇位;地方藩镇有不服的人,几个照面就都被打服了;削藩时,轻轻松松几局下来,就终结了困扰中国二百年的藩镇割据史。

关键是赵匡胤在34岁时,就爬上了太祖皇帝的位置。当然了,此时的赵匡胤,距他后来的成就还差很远。

因为当时的大宋帝国,主要占据着北方五省(山西省丢失,但是把南唐江北地区占据了)。这意味着,统一天下的战争,才刚刚拉开序幕不久罢了。

陈桥兵变后的赵匡胤,显然在前人的基础上,爬到了一个随时可以统一天下的位置上。

以前,中原王朝无法大举进行统一天下的战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军人势力太过强大,在这种背景下,中原王朝连自己一亩三分地都搞不定,哪有能力对外大肆扩张呢?

现在,经过梁、唐、晋、汉、周历代的皇帝,一步一个坎的努力,文职系统越来越强大,中央集权越来越成熟;中原王朝统一天下的行动,终于开始渐渐纳入日程了,事实上类似的行动,在柴世宗生前就已进行得有声有色了。

总的来说,最后摘取胜利果实的人,未必就是最牛的人。

最经典的就是,三国纷争近百年,最后统一天下的人,竟然是晋武帝司马炎。再经典一些的就是,东晋南北朝分裂二百多年,最后统一天下的人是杨坚。

他们能做到这一点,未必就是因为他们比前人更牛,实在是因为历史发展到当时,他们在前人的基础上,实现了最后的一推。

司马炎虽然统一了天下,但是历史地位很低,因为司马炎死后不久,天下就分崩离析了,然后长久的无法走出。

所以人们自然会觉得,司马炎能统一天下,就是因为他走运,绝不是因为他神功无敌的结果。

杨坚虽然统一了天下,但是在中国传统历史上,地位也非常一般。只是因为隋朝统一天下后,虽然中间出现过分裂,但是又很快进入了统一,并且长久的保持了大统一的格局,所以人们自然会觉得,杨坚虽然说不上神功无敌,但是也算一个改写中国历史的人。

残唐五代分裂百年的历史,在赵匡胤兄弟的手里统一了,但是从此也拉开了中原王朝受北方异族欺负的历史,所以对于赵匡胤兄弟的评论,历史也比较矛盾。

赞之者自然会说,如果没有他们,中国就会在混乱中无法走出;毁之者则说,如果没有他们制订的各种落后制度,中原王朝就不会让北方异族没完没了的欺负。

总的来说,一个人的历史成就有多高,受制于太多的客观原因,一个人的历史地位有多高,也受制于太多的机缘巧合。

司马炎、杨坚、赵匡胤兄弟都是处于了特定的位置上,取得了统一天下的最后胜利。

因为赵匡胤后来成了大宋的太祖皇帝,所以有关他早期的历史,都难免充满了各种真真假假的内容。

比如,赵匡胤在后汉时代,就开始出去四处找工作了,但是一直没有结果。这段时间大约持续了三四年时间。

为什么赵匡胤在最初的三四年时间里,一直没有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呢?

普遍的说法,大约是因为地方大佬都有眼不识泰山,所以赵匡胤外面转了半天,也没有结果。

与彦超有旧,因幸作坊,召从臣宴射,酒酣,谓彦超曰:“卿昔在复州,朕往依卿,何不纳我?”彦超降阶顿首曰:“勺水岂能止神龙耶!当日陛下不留滞于小郡者,盖天使然尔。”帝大笑。

最后有高人给他算了一卦,让他朝某个方向走,因为那里会有奇遇。于是,赵匡胤就遇到了郭威。

汉初,漫游无所遇,舍襄阳僧寺。有老僧善术数,顾曰:“吾厚赆汝,北往则有遇矣。”会周祖以枢密使征李守真,应募居帐下。

实际上,相关内容根本经不起推敲。

因为赵匡胤的父亲是军界资深大佬,而且一直在中央政府工作,他的儿子想找个工作,怎么可能会四处受拒呢?

从某种意义上,这实际上是赵匡胤四处游历、积累经验罢了。毕竟,禁军高级将领的儿子,想在地方军区找一份稳定的工作,那实在太容易了。

史书之所以会写到赵匡胤早年找工作的各种曲折,大约是为了突出他能当皇帝,那就是老天注定的。

某个老和尚在他迷茫之际,告诉他朝北走,就会遇到贵人,而他朝北走,就遇到郭威,于是拉开了人生的新篇章。这种内容一看就是为了证明,人的命、天注定。

至于赵匡胤早期找工作,被某个军政大佬拒绝,其实也是为了突出天意。一切正如那个军方大佬后来所言,如果我当年收留你,你会有今天的成就吗?所以,这一切都是冥冥中天意注定的。

宋代神话赵匡胤的内容比较文雅含蕴。一句也没有提神鬼,却依然让人觉得,一切就是天意。

前面的内容证明赵匡胤称帝,是老天的意志,那只是小儿科,更有一种说法,大约是说,李嗣源刚当皇帝后,曾经焚香祈祷上天说,我是胡人,被大家拥戴当皇帝,实在是不得已的。所以希望上天早日降生真命天子。

这一折腾不要紧,赵匡胤诞生了,而且降生时,那就伴随各种不可思议的事。比如,整个家一片红光、而且异香逼人,一天都不散。所以赵匡胤乳名叫香孩。

至于民间演义中,更有陈抟老祖遇见赵匡胤的老爸,看到他挑着两个儿子赶路,一时惊呆了,因为这就是挑着两条龙在走啊。

一边是宋太祖,一边是宋太宗。这还了得?于是陈抟老祖说,天下安定有希望了。

赵匡胤正式出道后追随的人,就是不久后成为后周太祖的郭威,这绝不是偶然的。

事实上,以赵匡胤的家庭背景,有资格领着赵匡胤混的人,肯定就是郭威这种地位如日中天的军界大佬。

如果赵匡胤当时跟随的大哥不是郭威,估计就没有机会成为五代的终结者了。毕竟当时的郭威,最接近帝国最高权力。

郭威登顶成功后,赵匡胤跟着就向权力顶峰又接近一层。

更主要的是,赵匡胤与郭威的养子在此期间建立了非同一般的关系;等郭威的养子登顶成功后,赵匡胤因为表现优秀,又向权力顶峰更近一步了。

等郭威的养子死后,34岁的赵匡胤在小弟们的拥戴下奋力一跳,就站在了时代的顶峰了,于是五代从此终结。

从这层意义上,赵匡胤的发家史,并没有什么太传奇的色彩。因为以他的家庭背景,可以选择当时最有权势的郭威当大哥,更是可以直接进入郭威的权力核心,而他后来登顶,就是站在这种基础之上实现的。

当然了,这并不是意味着谁处于赵匡胤的位置上,也可以登顶成功。毕竟与赵匡胤起点类似的人,甚至起点高于赵匡胤的人,那是多的去了。

最简单而言,当时省军级、副国级大哥的子弟多了去了,最后登顶成功的只有赵匡胤。

赵匡胤正式出道前的那段经历,为各种演义故事的编排,留下了足够宽广的空间。因为那三四年时间里,赵匡胤孤身闯荡天下,也没有什么详细的历史资料,自然可以由演义故事自由的发挥了。

所以,就有了赵匡胤、柴荣、郑子明结拜为兄弟闯荡天下的故事,也有了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更有了赵匡胤与陈抟老祖赌华山的故事。

人物: 郭威 赵匡胤 分享 上一篇: 五代十国处于什么时期,指的哪五朝代,哪十个国家 下一篇: 郭威也是被黄袍加身,他是如何当上皇帝的呢?

最新资讯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