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清代三藩之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代三藩之乱到底是什么样的?两藩王作乱为什么叫三藩?其中谁没有参与反清?
康熙二十年冬,清军攻入昆明,吴三桂的孙子吴世璠自尽。至此,清廷彻底平定了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虽说叫三藩之乱,但是实际上只有平西王吴三桂、靖南王耿精忠两个藩王造反。而三藩中的平南王尚可喜却始终没有加入叛军阵营。那么整个三藩之乱过程中尚可喜又扮演什么角色呢?
平南王尚可喜画像
功成身退,主动撤藩
三藩之乱前,尚可喜镇守广东已经二十余年,其政绩可圈可点。他并没有像吴三桂那样倒行逆施,跋扈不臣。明末战乱之后,百业凋零。二十余年间,尚可喜积极地维持社会秩序,恢复生产,兴文重教。同时,对于以郑成功为代表的反清复明势力,尚可喜坚决剿灭。他兢兢业业地为朝廷保卫地方,安抚百姓。
康熙十二年,年已七旬的尚可喜再一次请求辞去官爵,回到海城老家(今辽宁海城)养老。留长子尚之信接替自己继续镇守广东。在此之前他已经多次上疏请求,但朝廷都以广东境内仍不安定为理由挽留。这一次康熙答应了尚可喜的请求,但是,朝廷认为尚之信平日嚣张跋扈,并不像他父亲那样恭顺,担心日后难以约束管制。所以,朝廷给尚可喜的答复是同意他回海城养老。另外,他的儿子也不要接替他了,干脆全家老小都回东北老家吧。康熙降旨裁撤平南王尚可喜。
这意味着尚可喜即将失去广东封地,失去世代承袭王爵,失去自己这些年来经营的一切。虽然如此,但尚可喜并没有表示反对,他还是坦然接受了朝廷的决定。他已经开始整理家当,准备举家迁回海城老家了。
平西王吴三桂 选自《康熙王朝》
拒绝反叛,忠于大清
同是三藩的吴三桂和耿精忠看到尚可喜被撤藩后,假意惺惺地也给康熙上疏请求撤藩,他们也要辞官回归故土。吴三桂没想到康熙会批准。他的本意是自己假装做个姿态,朝廷给驳回来,自己还可以接着世代镇守云南做平西王。没成想康熙顺水推舟,同意撤藩,而且说撤就撤。
吴三桂见康熙步步紧逼,了解事态不妙,于是他开始密谋叛乱。终于,康熙十二年十一月,吴自封“总统天下水陆兵马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在云南树旗造反。靖南王耿精忠随即在福建起兵,南方各省也接连响应。一时间叛军势力覆盖云贵川、广西、湖南、福建、浙江各省。此时镇守广东的尚可喜有三种选择:
第一,誓死忠于大清。凭借广东一省之力坚持与叛军对抗,牵制吴三桂兵力,使之不敢全力北上。
第二,跟着吴三桂一同造反。如果这样的话,整个长江以南就全部被叛军控制。吴三桂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乘胜追击,渡江北上直取京师也未可知。
第三,坐拥广东,相机而动。叛军此时虽然声势浩大,但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谁输谁赢还看不清楚。尚可喜完全可以保持中立。他可以坐拥广东,向朝廷和吴三桂两方面要条件。等到局势明朗了再决定加入哪一方。
虽然吴三桂百般拉拢,但尚可喜没有左顾右盼,举棋不定。他毅然加入了朝廷平叛的阵营。尚可喜原本是明代将领,因为遭到诬陷所以投降大清。这一次他没有选择再次反叛,而是要从一而终。
靖南王耿精忠 选自《康熙王朝》
死守广东,牵制叛军
三藩之乱爆发后,广东的形式十分严峻。与之毗邻的西边的广西、东边的福建、北边的湖南全部被叛军控制。台湾的郑经也趁火打劫攻占广东沿海府县。再加上尚可喜麾下的将领弃明投暗,对他反戈一击。尚可喜真正是内外交困,腹背受敌。危急之时,广东各府曾有一半落于敌手,广州城也是危若累卵。尚可喜命人在家中堆满柴草,打算城破之日举家杀身殉国。
尚可喜的顽强抵抗对朝廷最终平定三藩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尚可喜凭借广东一隅与吴三桂周旋两年有余,有效地牵制了吴的叛军使之不敢全力北进。在战争的最初阶段更是给朝廷赢得了喘息之机,使朝廷稳住阵脚,部署大军。
三藩之乱初期形势图
长子叛变,抑郁而终
吴三桂对于尚可喜一直是一方面军事打击,另一方面政治拉拢。吴认为尚可喜同自己一样都是前明的起义将领,都是汉人。在他看来尚可喜理所应当跟随自己。但是尚可喜始终不为所动,他对大清始终是忠贞不二。吴三桂见拉拢尚可喜无望后,就把目标转向了尚可喜的长子尚之信。吴三桂鼓动尚之信发动兵变,从他父亲手中夺取广东的统治权,并许诺事成之后封他为镇南王世代镇守广东。
尚之信平日里性情暴虐,嗜酒好杀。尚可喜很厌恶这个儿子,几次三番想把自己的王位传给次子尚之孝。尚之信对他的父亲心存怨恨已久,吴三桂的蛊惑更使他心为所动。康熙十五年二月,尚之信发动兵变软禁了父亲尚可喜,自己夺取了全粤大军的指挥权。尚之信本就不是忠孝之人,对自己的父亲时常拔刀怒视,何况对大清代廷呢。他最终踏上了吴三桂的贼船。
尚可喜闻听自己的儿子起兵反叛朝廷,顿时大惊失色而且羞愧不已。他想投环上吊以死谢罪,但是被家人拦下。尚可喜本就年老多病,又经此变故,身体愈发不支。当年十月尚可喜在广州逝世,年73岁。临终前尚可喜仍然羞愧地说:“如今海内纷乱,叛贼并起。我受大清三朝隆恩,现在却不能为朝廷提剑杀贼,真正是死有余辜。”他还嘱咐道:“我死后一定要把我的棺椁送回海城安葬。那里是我的故乡,而且离盛京沈阳更近。魂若有知,自己来世还要追随太宗皇帝,效忠大清代廷。”
辽宁海城尚王陵园
尚之信的结局
最后提一下尚之信的结局。尚之信与吴三桂不愧为一丘之貉,都是反复小人。尚之信起兵响应吴三桂后,立刻发觉事态不妙。一方面吴不但不给他支持,相反向他索要军饷。另一方面其余叛军势力纷纷归降朝廷。尚之信心生悔意,在起兵的当年就又厚着脸皮向朝廷请降。康熙皇帝暂时赦免了他,令他戴罪立功。可是在今后的几年中,尚之信几次三番不听朝廷调遣,消极作战,拥广东而自重。
康熙十九年,三藩之乱平定的前夕,康熙开始对尚之信清算。最终尚之信被赐自尽。相比较同样起兵反叛,随后又归降的靖南王耿精忠来说,尚之信的结局还算体面。或许看在其父尚可喜的面子上,康熙没有像对待耿精忠一样将他凌迟处死。
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平定三藩之乱无疑是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这场历时八年的战争,不仅彻底消除了内部的反动势力,巩固了清朝的统治,更为清朝实现大一统奠定了...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3-31 范文程:明末清初的关键人物与评价范文程,这位生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卒于清康熙五年(1666年)的政治家、谋略家,是清朝初期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他的一生跨越了明清两朝,以其卓越的才智...
康熙的儿子们 范文程 2025-03-03 康熙祭拜朱元璋:彰显仁德与巩固统治的深意在中国历史上,康熙皇帝以其卓越的治国才能和深远的战略眼光著称。他在位期间,不仅平定了诸多内乱,还积极发展经济、文化,为清朝的繁荣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康熙皇...
朱元璋多少岁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2-26 历史上的廉吏于成龙:事迹真实可信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涌现出许多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官员,其中于成龙便是备受赞誉的一位。他以清廉正直、治理有方而闻名于世,被康熙皇帝誉为“天下第一廉吏”。那么,于成...
康熙的儿子们 于成龙 2025-02-26 费扬古:功勋卓著的将领之终章费扬古,满洲正白旗人,生于顺治二年(1645年),是清朝康熙年间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他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忠诚正直的品质,在平定三藩之乱和征讨噶尔丹的战役中立下...
顺治为什么出家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2-25 雍正与宜妃:母子情深背后的政治嫌隙在清朝康熙、雍正两朝的历史画卷中,宜妃作为康熙帝生前盛宠的妃子,其地位一度显赫。然而,随着康熙帝的驾崩和雍正帝的即位,宜妃的命运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雍正帝对...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2-22 外国人眼中的康熙皇帝与中国人眼中的康熙皇帝之比较在历史的长河中,康熙皇帝以其卓越的文治武功,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对于这位传奇帝王,外国人与中国人眼中的形象却存在显著的差异。一、外国人眼...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2-18 宜妃:康熙宠妃与雍正的针对之谜在清朝康熙年间,宜妃以其美貌与聪慧,赢得了康熙帝的深深宠爱,成为后宫中备受瞩目的存在。然而,随着康熙帝的驾崩,宜妃的命运却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特别是与雍正帝之间...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2-07 孝昭仁皇后出身高贵,康熙为何却对她情感疏远?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作为清初开国五大臣之一弘毅公额亦都的孙女,辅政大臣、果毅公遏必隆的次女,其出身之高贵,在清朝后宫中堪称翘楚。然而,尽管她拥有如此显赫的家世,...
康熙的儿子们 孝昭仁皇后 2025-02-07 钮祜禄氏的特别之处与康熙召见弘历生母的缘由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钮祜禄氏作为乾隆帝弘历的生母,其身份和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康熙帝非要见见这位弘历的生母,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家族渊源。一、钮祜禄氏的出身...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2-0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