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份安逸的生活终使满洲人的风俗从骑射民族的勤俭朴实变为奢华糜废,以至于可用于国事之人越来越少。随着国力日衰,清政府对满洲人的生计问题已然鞭长莫及。
一方面是八旗生计日益艰难,特别是康熙八年(1669年)最终停止圈地后,旗地已无新的来源,加上旗人生齿日繁,而官兵数额都有定限,新增旗丁已无法按原来的规定计口授田。八旗内部的贫富分化也日趋激烈,旗人又不善经营,因而生计艰难。
另一方面,由于旗人长期脱离生产,出征作战也日益减少,原有的淳朴勇武风气逐渐丧失,而生活上追求奢华、安于游惰的风气却蔓延开来。八旗生计问题的严重化,不仅影响八旗军队的战斗力,也成为社会动荡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而从康熙中期以后,如何扭转八旗颓废之风,妥善解决八旗生计问题,便成为每一位在位皇帝面临的相当头痛的问题。
风气堕落,生计艰难,违法乱纪案件层出不穷。由于长期享受养尊处优的生活,旗人好逸恶劳的恶习根深蒂固,他们日就华靡毫无节制,甚至终日居家饮酒唱戏,游荡赌博,每月饷银到手后首先沽买酒肉以供醉饱,不旋踵而资用告匮,只好靠预借饷银、典卖旗地直至靠借贷度日,因而生计异常艰难。
由于生计异常艰难,风气堕落,旗人中违法乱纪的事件不断发生,就连宗室子弟不少也混迹其中。这种状况,不仅动摇着八旗这一清朝的柱石,而且也干扰着整个社会的稳定。
八旗风气堕落,组织涣散,旗人违法乱纪事件不断发生,归根到底,根源仍在八旗生计艰难问题上,因而,整顿旗风势必要回归到解决八旗生计问题上。为此,清仁宗嘉庆帝(1796年—1820年在位)在禁止赌博,以政令扭转八旗风气的同时,也千方百计地筹划八旗生计。
赈济灾荒
嘉庆对于各地的赈济工作本来就十分重视,对旗人遇灾自然倍加关注。嘉庆十年(1805年),他原打算将五营马兵以若干缺归入满洲、蒙古八旗闲散人等分别批充,只是考虑到挑充五营马兵,与绿营一体当差,恐不免沾染习气,致生流弊而暂时搁置。
后来根据禄康等人的建议,将差马拨出二千,转张家口收放,但嘉庆为了尽可能地多增加一些养育兵额,认为不必存部,仍于满洲、蒙古闲散人员内酌添数额,以资旗人生计。
与此同时,嘉庆也注意解决宗室子弟的生计问题,即增加其职位,以便他们自食其力。如嘉庆十六年(1811年)三月六日曾谕:“我朝家法,宗室人员以学习清语,勤肄骑射为重,即文学科名尚非所亟,是以宗室考试之例,从前乾隆年间即曾钦奉高宗纯皇帝圣谕停止,所以定其趋向,壹其心志,不致荒弃本业也。
近年以来,宗室生齿日繁,朕虑其无进身之阶,屡经加恩于六部、理藩院添设司员十六缺,并准令乡会试,又添增宗学学生六十名。现在宗室登进之途不为不广……”云云。
清理旗地
如整顿东北旗地的做法:一是令旗人私垦地亩自首入官。
嘉庆四年(1799年)十二月,嘉庆“加恩每亩酌中纳租三分,折交钱文,自于旗民生计为便。”同年,嘉庆还令盛京将军清查距各城较远不能放牧的闲荒地,让旗人耕种升科,次年五月,盛京将军清查出马场地近39万亩,令各城旗兵开垦升科,亩征银四分。
嘉庆六年(1801年)九月,嘉庆又通谕各旗查丈土地,预备牛具种子,来年试种,按年起科。对于普遍存在于奉天、吉林、黑龙江各地的民典旗地问题,嘉庆于嘉庆九年(1804年)秋天下令清查。
禁止盘剥
如嘉庆十五年(1810年)二月八日的上谕称:山东民人在八旗各衙门左近托开店铺,潜身放债,名曰典钱粮,以一月之期取倍蓰之利,每月届兵丁等支领钱粮,该民人即在该衙门首拦去扣算,该兵丁于本月养赡不敷,因而下令严禁。
同年二月十一日的一道上谕指出:“阅今数十年后,法令益觉懈弛,习俗更加敝坏,八旗兵丁不知勤苦上进,钱粮恩赏随得随尽,逞一时之挥霍,而不顾终岁之拮据;快一己之花销,而不顾全家之养赡,致房产交易,生计荡然,风气改移。”
他同时申述世宗谕说:“八旗为本朝根本,凡系生计禁令习俗等事,屡经申降谕旨,从前皇考之时恩赏稠叠,历经多年,而满洲等生计并不见滋植,转益减损者,皆法令懈弛之故也。
今八旗兵丁贫乏,即将仓粮国帑尽行颁赐,朕固不惜,但使随得随尽,曾不浃旬遽即荡然,亦何济之有?并有将愿置房产变易无遗者,若于此辈加以顾惜,不但恶者无所惩,即善者亦无由劝矣。”要求严校阅,教以典礼伦常及照顾其生计。
迁移京旗
发展生产。由于八旗人口不断繁衍,而八旗兵额有限,嘉庆虽千方百计增添一些养育兵,但其数量毕竟有限,毕竟解决不了问题,最根本和最可靠的办法莫过于鼓励旗人发展生产,自食其力,逐步改变过去那种游手好闲、不事劳动的寄生生活方式。
而嘉庆囿于成规,对此拒绝考虑。四年春间,国子监祭酒法式善条奏事件折就称,口外西北,地广田腴,建议八旗闲散户丁情愿耕种者许报官自往耕种,却遭到嘉庆的断然拒绝,嘉庆在一道上谕中指责说:其奏折“首即有亲政维新之语。
试思朕以皇考之心为心,以皇考之政为政,率由旧章,恒恐不及,有何维新之处?至口外西北,地广田腴,八旗闲散户丁情愿耕种者许报官自往耕种等语,若如所奏,岂非令京城一空,尤为荒谬之极……”。
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平定三藩之乱无疑是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这场历时八年的战争,不仅彻底消除了内部的反动势力,巩固了清朝的统治,更为清朝实现大一统奠定了...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3-31 范文程:明末清初的关键人物与评价范文程,这位生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卒于清康熙五年(1666年)的政治家、谋略家,是清朝初期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他的一生跨越了明清两朝,以其卓越的才智...
康熙的儿子们 范文程 2025-03-03 康熙祭拜朱元璋:彰显仁德与巩固统治的深意在中国历史上,康熙皇帝以其卓越的治国才能和深远的战略眼光著称。他在位期间,不仅平定了诸多内乱,还积极发展经济、文化,为清朝的繁荣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康熙皇...
朱元璋多少岁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2-26 历史上的廉吏于成龙:事迹真实可信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涌现出许多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官员,其中于成龙便是备受赞誉的一位。他以清廉正直、治理有方而闻名于世,被康熙皇帝誉为“天下第一廉吏”。那么,于成...
康熙的儿子们 于成龙 2025-02-26 费扬古:功勋卓著的将领之终章费扬古,满洲正白旗人,生于顺治二年(1645年),是清朝康熙年间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他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忠诚正直的品质,在平定三藩之乱和征讨噶尔丹的战役中立下...
顺治为什么出家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2-25 雍正与宜妃:母子情深背后的政治嫌隙在清朝康熙、雍正两朝的历史画卷中,宜妃作为康熙帝生前盛宠的妃子,其地位一度显赫。然而,随着康熙帝的驾崩和雍正帝的即位,宜妃的命运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雍正帝对...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2-22 外国人眼中的康熙皇帝与中国人眼中的康熙皇帝之比较在历史的长河中,康熙皇帝以其卓越的文治武功,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对于这位传奇帝王,外国人与中国人眼中的形象却存在显著的差异。一、外国人眼...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2-18 宜妃:康熙宠妃与雍正的针对之谜在清朝康熙年间,宜妃以其美貌与聪慧,赢得了康熙帝的深深宠爱,成为后宫中备受瞩目的存在。然而,随着康熙帝的驾崩,宜妃的命运却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特别是与雍正帝之间...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2-07 孝昭仁皇后出身高贵,康熙为何却对她情感疏远?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作为清初开国五大臣之一弘毅公额亦都的孙女,辅政大臣、果毅公遏必隆的次女,其出身之高贵,在清朝后宫中堪称翘楚。然而,尽管她拥有如此显赫的家世,...
康熙的儿子们 孝昭仁皇后 2025-02-07 钮祜禄氏的特别之处与康熙召见弘历生母的缘由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钮祜禄氏作为乾隆帝弘历的生母,其身份和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康熙帝非要见见这位弘历的生母,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家族渊源。一、钮祜禄氏的出身...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2-0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