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安皇太后,俗称东太后,简称慈安,死后谥为孝贞显皇后。
提起慈安,人们很自然地会联想到慈禧,长期以来,慈安给人一种过于忠厚老实,缺乏政治才干,事事依赖慈禧的印象。实际上,这样的看法未免有失偏颇。真实的慈安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从小就受到过良好教育。特别是她成为中宫皇后的10年中间,清王朝遭遇了
空前的外患内忧,使她在忧患中成熟,在忧患中增长阅历。在美女如云的皇宫,在多情好色的咸丰帝身边,能保持10荣宠不衰,除了凭借她本人的超凡的容貌和人品之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就是她有一套十分成功有效的处理和驾驭她与众妃嫔、与夫君皇帝关系的秘诀。这些都足以表明慈安是一位城府很深的大智若愚的女性。即使把她作为一个政治人物来衡量,即使把她与慈禧放在一起做比较,慈安太后也绝不是一无是处。决定朝政大端,慈安优于德,而慈禧优于才。慈安对权力不感兴趣,所以日常朝政多让慈禧处理。而“慈禧慑于嫡庶之分,亦恂恂不敢失礼”。遇到朝政大事,慈禧不敢擅做主张,仍要征询慈安的意见。由此可见,慈安太后在控制局面、掌控权力方面也是很有一套办法的。在光绪年间任过大清国驻英国大使,回国后先后任过光禄寺卿、太常寺卿、大理寺卿、左副都御使的薛福成,在他的《庸盦笔记》中记到:诛杀陷城失地、临阵逃脱的两江总督何桂清,将骄蹇贪淫的胜保下狱赐死,赏给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爵位,皆出自慈安之意。
那么历史上的慈安太后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我们还要从头说起。
走上政坛:两个女人一台戏
咸丰十一年(1861)七月十七日,咸丰帝死。他临终前做了三件事:一、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二、命御前大臣载垣、端华、景寿,大学士肃顺和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八人为赞襄政务大臣。三、授予皇后钮祜禄氏“御赏”印章,授予皇子载淳“同道堂”咸丰皇帝“派载垣等八大臣赞襄一切政务”的上谕
印章(由慈禧掌管)。顾命大臣拟旨后要请两位太后盖上“御赏”和“同道堂”印章。
“御赏”、“同道堂”章咸丰皇帝的原意是让八大臣和两宫太后权力互相制约,既不让辅臣一手遮天,又避免后宫专政。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咸丰皇帝的如意算尊钮祜禄氏、叶赫那拉氏为皇太后的谕旨
盘落空了,他的临终遗命,分散权力的目的没有达到,而制造矛盾的后果却日见凸现出来。它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引发了“辛酉政变”。关于政变的过程和结局,许多书里都有详尽记述,这里不再多说。我们更关心的是慈安太后在这场政变中所起的作用。
辛酉政变中的独特地位。这场政变实质上就是一场朝廷内部的权力之争。一方是两宫皇太后和以恭亲王奕为首的皇族,另一方则是咸丰帝临终任命的八位赞襄政务王大臣。这场政变的组织者、策划者和领导者是慈禧,其主要倚靠的骨干力量是奕,但也绝对不应忽视慈安在其中的作用。她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名正言顺的原中宫皇后、当时的母后皇太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她是这场政变中决定成败的关键性人物。这一点,机敏而工于心计的慈禧比谁都清楚。慈禧更清楚自己是靠“母以子贵”才登上皇太后宝座的,养心殿东暖阁太后垂帘听政处声望、资历、影响力远逊于慈安。如果不将慈安争取过来,夺权、垂帘听政的目的就达不到。慈禧凭其如簧之舌,终于将慈安拉到了自己这一边。反过来,如果慈安旗帜鲜明地坚定拥护咸丰帝的遗命,毫无保留地支持并站在八大臣一边,辛酉政变就不会发生,这段清史就得重写。
日常朝政中的表现。有书记载,慈安“及与孝钦后(慈禧)垂帘听政,首简恭王入军机处。时国人称孝贞优于德,而大诛赏大举措,实主之;孝钦优于才,而判阅奏章,裁决庶务,及召对臣工,咨访利弊,悉中款会”。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时人对慈安和慈禧的评价是各有所长,慈安“优于德”,慈禧“优于才”。一些日常的事务由慈禧处置,但每遇朝政大事,还是要由慈安太后最后决定。慈安太后的理政之才主要表现在:
一、重用能臣,“同治中兴”。慈安与慈禧密切配合,发挥己长,励精图治,在朝内重用奕、奕、文祥、倭仁等重臣,外用一批优秀的汉族将领,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使得同治年间出现了“中兴之象”。1914年出版的《清朝全史》记载:“同治改元之初,即知曾文正公之贤,授为两江总督。文正感其知遇,尽心谋国。而东宫(指慈安——笔者)则自军政、吏治、黜陟、赏罚,无不咨询文正而用其言。”于是当时遂有“至军国大计所关,及用人之尤重大者,东宫偶行一事,天下莫不额手称颂”之说。
慈安端裕皇太后之宝二、诛杀安德海,朝野称快。清朝制度:太监不得出都门,犯者杀无赦。安德海是慈禧的心腹太监,他依仗慈禧的宠信,胡作非为,肆无忌惮。朝中大臣,甚至连同治帝都恨他入骨。同治八年(1869)八月,安德海请求慈禧派他到江南置办龙衣,获得许可。但他不知收敛,一路招摇,途经山东境内时,被山东巡抚丁宝桢拿获。丁宝桢迅速将此事上奏朝廷。慈禧有意袒护,慈安“立命诛之”。结果安德海被就地正法。由于慈安的力主其间,安德海才得以伏法,当时朝野上下,人心大快。
三、立阿鲁特氏为皇后。同治十一年(1872),同治帝已经17岁了,到了立后成婚的年龄。慈安看中了淑静端慧、容德俱佳的崇绮之女阿鲁特氏,而慈禧则看中了年轻俏丽、姿性敏慧的凤秀之女富察氏。两人各执己见,最后决定由同治帝自己决定。结果同治帝采纳了慈安的意见,同意立阿鲁特氏为皇后。此事表明了慈安在宫中、在同治帝心中的崇高地位和影响力。
由上可见,慈安皇太后不仅有德,而且有才,小事不拘,在大事上决不糊涂。慈安的存在对慈禧是有着相当的震慑作用的。但是,天不假年,光绪七年(1881)三月初十日戌时,慈安崩逝于钟粹宫,终年45岁。慈安之死,事先没有什么明显征兆,三月初九日,慈安身体稍感不适,第二天晚上就死了。慈安对自己病情发展如此之快也感到意外,她说:“本月初九日,偶染微病,皇帝侍药问安,祈予速痊。不意初十日病势陡重,延至戌时,神思渐散,遂至弥留。”同治帝对慈安的猝然而逝,也深为不解:“初九日,慈躬偶尔违和,当进汤药调治,以为即可就安。不意初十日病情陡重,痰涌气塞,遂至大渐,遽于戌时仙驭升遐。”
事出太过突然,令朝野皆惊。慈安身体一直很好,她自己也说“体气素称强健”,认为自己“克享遐龄,得资养”。一个素称体健之人,怎么得点小病,不足两天就死了呢?人们对此议论纷纷,作了种种猜测。
慈安个人小档案
姓氏:钮祜禄氏出生:道光十七年(1837)七月十二日
属相:鸡父亲:穆扬阿
丈夫:咸丰帝奕子女:无
入宫:咸丰二年(1852)二月封贞嫔:咸丰二年(1852)二月
封贞贵妃:咸丰二年(1852)五月二十五日晋封皇后:咸丰二年(1852)六月八日
尊为皇太后:咸丰十一年(1861)七月十七日最得意:入宫很快当皇后
最大遗憾:未生子女卒年:光绪七年(1881)三月十日戌时
享年:45年入葬:光绪七年(1881)九月二十七日
陵寝:普祥峪定东陵徽号:慈安端康裕庆昭和庄敬皇太后
谥号:孝贞慈安裕庆和敬诚靖仪天祚圣显皇后
1861年,咸丰帝在热河避暑山庄病逝,留下了一个权力真空的清朝宫廷。这一事件成为了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的导火索。一、背景铺垫:咸丰帝的政治布局与权力争夺咸丰帝在...
咸丰皇帝怎么死的 慈禧太后的丈夫是哪个皇帝 2025-03-01 咸丰帝为何偏爱慈禧?在中国晚清的历史舞台上,慈禧太后无疑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女性统治者。她以智慧和权谋,在政坛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而这一切的起点,都要追溯到她与咸丰帝的深厚关系。那么...
咸丰皇帝怎么死的 慈禧太后的丈夫是哪个皇帝 2025-03-01 慈安太后:与慈禧并尊的晚清重要女性在中国晚清的历史长河中,有两位太后以其独特的地位和影响力著称,她们分别是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这两位女性在清朝末年的政治舞台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一、慈安太后的...
慈安 慈禧太后的丈夫是哪个皇帝 2025-02-26 东太后慈安之死:历史谜团与真实探讨东太后慈安,即孝贞显皇后钮祜禄氏,是晚清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与慈禧太后一同垂帘听政,对清朝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这位曾经权倾一时的女性,却在四十五岁的盛年突...
慈安 慈禧太后的丈夫是哪个皇帝 2025-02-19 清朝一品大员柏葰之死:科场舞弊案的悲剧终局在清朝咸丰年间,一场震惊朝野的科场舞弊案引发了广泛关注,而这场案件的主角——一品官员柏葰,最终因此案被处以斩刑。柏葰之死,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清朝科举制度的一...
咸丰皇帝怎么死的 2025-02-18 历史上真正的慈安:深宫中的温婉智者在历史的长河中,清朝的宫廷故事总是充满了传奇与谜团,而慈安太后,这位在晚清政治舞台上扮演过重要角色的女性,往往被历史的尘埃所掩盖,其真实面貌鲜为人知。一、出身名...
慈安 2025-02-11 历史上被低估的智慧太后:慈安皇太后的非凡一生在晚清的历史长河中,慈安皇太后或许不是最为人熟知的太后,但她的一生却充满了智慧与远见,堪称大智若愚的典范。慈安,原名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广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
慈安 2024-11-26 “四无皇帝”咸丰:以八字骗得皇位,终因五毒俱全而活作死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帝,他被后人戏称为“四无皇帝”——无胆识、无远见、无才能、无作为。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看似平庸无能的皇帝,却凭借八个字的策略骗得了皇位,...
咸丰皇帝怎么死的 2024-11-20 野史趣谈:咸丰帝的勤俭之困——做皇帝亦不易在中国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的执政时期充满了动荡与挑战。然而,在野史趣闻中,咸丰帝却因一句“做皇帝想勤俭节约都不容易”而留下了独特的印记。这句...
咸丰皇帝怎么死的 奕詝 2024-11-18 咸丰帝神秘死亡之谜:是否真与慈禧太后有关系?在中国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咸丰帝的神秘死亡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关于他的死因,民间和学术界存在着诸多猜测和争议。其中,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咸丰帝的死与慈禧太...
咸丰皇帝怎么死的 慈禧太后的丈夫是哪个皇帝 2024-11-1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