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朱棣和朱允炆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棣只有10万大军,为何朱允炆不调动全国兵力,跟朱棣斗争到底呢?
朱允炆作为明朝皇帝,当然可以调动全国兵力跟朱棣抗衡。朱允炆的确也这么干了,比如说先后给了李景隆50万大军和60万大军,结果李景隆带着几十万人马,跑去给朱棣送装备去了,你说气人不?
不过朱允炆手里有五六十万大军,其实资本也十分雄厚了。朱棣的人马加起来,也不过只有他的几分之一罢了。可是为啥最后朱允炆输给了朱棣呢?
一、朱允炆无法调动藩王的军队。
除此以外,明朝的军队可就都在藩王手里了。朱元璋时期,藩王们大概能统帅5千到3万的府兵,主要负责给朝廷镇守边疆。像宁王这种手握8万大军的,是极少数的。
现在你朱允炆要来收拾藩王了,那人家藩王手里的人马,必然是不会给你用的。比如说宁王朱权手里的8万大军,就落在了朱棣手里。
其他藩王选择观望,也是很正常的。反正谁打赢了,对他们来说都是一个样。朱允炆赢了,大不了继续削藩,朱棣赢了,也只是藩王最后的狂欢。
就算平均每个藩王手里只有1万人马,朱元璋有24个儿子得到封地,所以就有24万大军是朱允炆无法调动的。
二、藩王手里的兵马,才是明朝的精华所在。
朱允炆虽然有五六十万大军,可是我们会发现在对敌的时候,这些人马完全不是朱棣的对手,为啥?因为藩王手里的兵马才是真正具有战斗力的。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几十年以来,明朝内部是无仗可打的。唯一需要打仗的,其实就是负责镇守边疆的部队。
而朱元璋是个对儿子很好的皇帝,他把儿子们都弄到边疆做了实权王爷,所以这些部队,就都落在了这些藩王手里。
这些藩王们时常带着部队北上,和北元干架。所以他们的战斗力几十年下来依旧十分强大。相对来说,朝廷所领导的几十万大军,则很长时间没有打过仗了,战斗力自然很一般。
所以朱允炆在与朱棣交锋的过程中,才会落得如此下场。朱棣仅仅10万大军,就把朱允炆的60万大军追着打。
三、边疆的军队,还是动不了的。
除了北方边疆,实际上明朝的边疆还有西边、西南等地。只有东南沿海地区是不需要大量驻兵的。
所以说朱允炆再怎么着急,其实也不能动西南地区的兵马。当年安史之乱爆发以后,由于唐玄宗慌不择路,调西域的人马回来平叛,结果导致西域之地被吐蕃给占了。
因此朱允炆怎么样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而且在朱允炆看来自己手里的这些人马就足以解决问题了。等到发现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再想调西南的驻军来帮忙,似乎已经来不及了。
当时镇守云南的沐家,其实是朱元璋的铁杆粉丝。沐英是朱元璋的养子,他和朱标更是亲如兄弟。早年朱标去世以后,他也因为伤心过度而去世了。
所以说在靖难之役的时候,按道理沐家应该要出手相助的。可是为了西南边陲的安危,再加上这是老朱家内部的事务,所以沐家也没有动身前来勤王。
四、朱棣在朝中是有奸细的。
靖难之役是很神奇的一件事,朱棣手里就那么点人马,想要跟整个大明王朝相抗衡,的确很困难,可朱棣还真的成功了。
关于朱棣的成功,实际上是有很多问题的。其中最棘手的问题,那就是朱棣的内应。我们非常熟悉的李景隆,他是李文忠的儿子,也是朱允炆的发小,按道理不会背叛朱允炆。
可是李景隆这家伙,第一次出征带兵50万,被朱棣击败以后,居然把50万大军的粮草辎重都丢给了朱棣,送装备有这么送的吗?
就算第一次你是失误,那么第二次李景隆带着60万大军,依旧把这60万大军的装备都送给了朱棣,这该怎么解释?怕朱棣的大军没饭吃吗?
所以说,李景隆这个人极有可能就是朱棣的内应。偏偏朱允炆还就是信任李景隆,可惜毕竟玩不过老谋深算的朱棣。
此外朱棣娶了徐达的女儿做王妃,所以徐达家的几个儿子也有可能成为朱棣的内应。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徐达的第四个儿子徐增寿。
徐增寿这哥们偷偷地给朱棣传递消息,毕竟是自己的姐夫,万一他得了天下,那他们老徐家就更加荣光了。结果徐增寿传递消息这件事被朱允炆发现了,朱允炆将其当场斩杀。
正是因为有大量的内应给朱棣传递消息,所以朱棣才能够第一时间调整作战策略,因此朱棣用10万兵马夺取江山,也就不稀奇了。
总结:朱棣不执着于一城一池,直捣黄龙才是目的。
古代行军打仗,最忌讳的就是打不下一座城以后,打算绕过去打下一座。因为这么做,首先会折损士气,其次粮草未必就带得够,还有就是会遭到两座城池的夹攻。
朱棣显然也遇到过这种麻烦,他在攻打济南的时候,就曾经被铁铉和盛庸的人马多次阻拦。结果朱棣索性就绕过了济南,换了一条路直奔京城而来。
这是很多人没想到的事情,因为拿不下济南,整个山东都可能成为朱棣的威胁,朱棣如果在前线受挫,再遇到背后山东的追兵,那朱棣就算是彻底玩完了。
所以说朱棣这个人很厉害,他敢于冒险做一些事情。比如说曾经单骑会朱权,从而博得了朱权的信任,夺取了他的兵权。也曾经单骑进入济南城,差点被铁铉安排的机关当场砸死。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朱棣这种敢于舍弃一切的精神,最终为他赢得了江山,这是多年戎马生涯得来的精神。而初出茅庐的朱允炆是不可能做到的。
参考资料:《明史》
徐妙锦,明朝开国元勋徐达的第三女,以其出众的才貌和独特的抉择,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拒绝了明成祖朱棣的求婚,选择了终身不嫁,成为了一段传奇佳话。一、...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徐达 2025-03-31 朱棣首次北伐惨败:对手强敌还是自身之过?明成祖朱棣,这位以骁勇善战著称的皇帝,在其统治期间,曾五次北伐蒙古,以巩固北方领土。然而,他的第一次北伐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惨败,十万精锐全军覆没。这一历史事件引...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3-25 朱棣迁都北京的多重考量在中国历史上,明朝永乐年间的一场重大决策——迁都北京,至今仍为后人津津乐道。明成祖朱棣为何要将都城从繁华的南京迁至偏北的北京?这一决策背后蕴含着哪些深层次的考量...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3-04 朱棣:明朝的杰出君主与永乐盛世的辉煌在中国历史上,明朝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朝代,而明成祖朱棣则是其中一位备受瞩目的皇帝。他以其非凡的军事才能、卓越的政治手腕以及深远的文化影响,成为了明朝历史上极具...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3-03 朱棣占领南京后为何能顺利登基称帝?在中国历史上,明朝的皇位更迭曾经历过一段波澜壮阔的历程,其中,明成祖朱棣的登基尤为引人注目。1402年,朱棣攻破南京,随即登基称帝,这一事件看似简单,实则背后蕴...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2-27 明朝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之谜及历史上离奇失踪的皇帝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明朝皇帝朱允炆的下落之谜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这位史称建文帝的明朝第二位皇帝,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建文新政”,然而其统治却因“...
朱允炆下落 2025-02-26 朱元璋立朱允炆为太子时,是否预见朱棣造反?在中国明朝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的皇位继承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他最终选择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而非儿子朱棣,这一决定引发了后来的“靖难之役”。那么,朱元璋在立朱允炆...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2-26 古代首位“六省状元”黄观:才华横溢却遭朱棣迫害,最终投江自尽在中国古代科举史上,有一位传奇人物,他凭借卓越的才华,一举夺得“六省状元”的殊荣,成为科举史上的佳话。然而,这位才华横溢的状元郎,却因得罪明成祖朱棣,最终选择投...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2-24 明代迷案揭秘:建文帝朱允炆的最终归宿在中国明代的历史长河中,建文帝朱允炆的去向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自1402年靖难之变后,朱允炆的下落便成为后世史学家和民间传说的焦点。一、靖难之变与建文帝失踪14...
朱允炆下落 2025-02-17 朱棣攻占南京后为何能顺利登基称帝?在中国明代历史上,明成祖朱棣的登基之路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以北平为根据地,发起靖难之役,最终攻占南京,成功登上了皇帝的宝座。那么,朱棣只是打下南京城,为什么就能当...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2-1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