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奢,赵国邯郸人,战国赵国名将,战国时代东方六国八名将之一。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60年),秦军和赵军在长平对峙,当时赵括的父亲赵奢已经去世,赵孝成王派廉颇带兵攻打秦军,秦军几次打败赵军,赵军坚守营垒不出战。秦军屡次挑战,廉颇置之不理。赵孝成王急于求胜,听信秦军散布的谣言,也即“秦军最忌讳、最害怕的,就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做赵军的将帅。”赵孝成王因此就让赵奢之子赵括当将军,以代替廉颇。
在长平之战中,赵孝成王之所以用赵括取代廉颇,一定程度上是相信“虎父无犬子”这个道理,也即赵奢是赵国乃至于战国时期的名将,所以,赵括一定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值得注意的是,就赵括的父亲赵奢,指挥的战役比较少,主要就是阏与之战。那么,问题来了,赵奢为何打赢一场阏与之战就成为名将了?
一
首先,唐朝建中三年(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赵马服君赵奢”。同时代被列入庙享名单的只有:孙膑、田单、廉颇、李牧、王翦而已。不过,在战绩上,马服君赵奢主要就是靠“阏与之战”来一战成名。那么,问题来了,阏与之战到底有多重用,才让赵奢和白起、王翦、廉颇、李牧等人相提并论呢?
根据史料记载,阏与之战,是指周赧王四十六年(公元前269年),赵国名将赵奢率军于阏与(今山西和顺),击败秦军的一次奔袭作战。阏与之战之所以就有重要的意义,和阏与(今山西和顺)这个地方存在直接的关系。在三家分晋后,赵国和魏国、韩国一起瓜分了晋国的疆域,对于赵国的疆域来说,包括太原盆地和华北平原。
二
众所周知,在太原盆地和华北平原,也即今山西省和河北省之间,横亘着太行山,从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到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一带)只有两条路,而这两条路都要经过阏与,即山西省和顺县一带。那么,非常明显的是,阏与一旦被秦军攻占的话,赵国处在太原盆地和华北平原的疆域,立即就会被分隔着两个部分,也即首尾不能相连了。
对于一个赵国来说,勉强可以抗衡秦国。但是,就0.5个赵国,显然就不是秦国的对手。从这一点来看,秦国君主秦昭襄王的眼光可谓非常毒辣,就是希望通过阏与之战来将赵国一分为二,从而各个击破。如果秦昭襄王这个计划得逞的话,那么长平之战根本就不用打了,赵国只能接受慢性死亡的结果了。
三
在秦国大军攻占阏与之后,赵孝成王的父亲赵惠文王,立即召集大臣商议对策。朝堂之上,廉颇、乐乘都认为阏与无法救援,原因是太行山山道崎岖狭窄。诚然,廉颇等人的意见存在一定的道理。但是,从大局来看,阏与却不得不救。于是,赵奢毛遂自荐,不仅陈述了必须救援阏与的理由,还主动请缨,原意和秦国大军一较高下。
于是赵奢率军救援阏与,出城三十里后却不往前走了。当然,作为战国名将,赵奢并非畏惧秦军,而是希望借此来麻痹秦军。等到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过去后,也即等到秦军放松警惕之际,赵奢当即下令全军轻装前进,绕过武安,仅用两天一夜便急行军到阏与。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在兵法上,也注重兵贵神速的道理。
四
最后,赵奢的突然出现,让秦国大军猝不及防。并且,冷静的赵奢还及时抢占有利地形,并修好营垒以逸待劳了。在此背景下,赵军向秦军发动进攻,秦军大败,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阏与之围遂解。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赵奢有丰富的军事思想。从阏与之战中“告之不被,示之不能”、“能为敌司命”、“反客为主”、“居高临下”等战略战术来看,他显然吸取了孙武、孙膑的军事思想。
因此,一场阏与之战不仅对赵国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即避免了自身疆域被一分为二的结果,粉碎了秦国想要各个击破的阴谋,更对后世的战争具有极高的借鉴价值。此外,赵奢与士卒感情极深,如其夫人所言:“身所食饮而进者十数,所友者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与军吏士大夫。”而这,显然也是其可以战胜秦国大军的重要原因。总的来说,一场阏与之战,奠定了赵奢的名将地位,促使其可以和白起、廉颇、王翦、李牧等人相提并论。
在中国历史上,廉颇作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忠诚的品格而著称。然而,在廉颇的晚年,他因一系列的政治变故而叛离赵国,投奔魏国和楚国。然而,在这之...
廉颇典故 2025-03-27 战国名将廉颇:辉煌与落寞的交织篇章在中国战国末期的历史画卷中,廉颇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显赫的战功,被后世誉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然而,这位曾叱咤风云的将领,最终却遭遇了被弃用的命运。一、廉颇的...
廉颇典故 2025-02-21 赵王为何信任毫无实战经验的赵括?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长平之战无疑是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役,而这场战役中的一个关键人物便是赵括。赵括以其“纸上谈兵”的故事闻名,他在毫无实战经验的情况下被赵王任命为...
赵括 2025-02-12 赵括的真正实力与长平之战失败探析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长平之战无疑是一场具有深远影响的战役,而赵括也因这场战役成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本是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自幼熟读兵书,却在长平之战中一败涂...
赵括 2025-02-11 历史上郭开的下场探秘在中国战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郭开以其奸诈狡猾、陷害忠良的恶行而臭名昭著。作为赵国的奸臣,他先后陷害了两位盖世名将廉颇和李牧,间接导致了赵国的灭亡。然而,关于这位...
廉颇典故 李牧 2025-02-03 赵括败给白起:纸上谈兵背后的真相在中国战国时期,长平之战是一场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战役,而赵括与白起之间的对决,更是成为了后世津津乐道的经典案例。赵括的失败,常被归结为“纸上谈兵”,但这一标签...
白起 赵括 2025-01-07 赵括并非一无是处:消灭了秦国一半有生力量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赵括这个名字往往与“纸上谈兵”的典故紧密相连,被后世视为无实战经验和能力的象征。然而,在仔细审视历史资料后,我们不难发现,赵括在长平之战...
赵括 2024-10-30 战国四大名将之信平君——廉颇的传奇人生在战国时期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舞台上,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而廉颇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明星之一。他不仅是赵国的杰出将领,更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忠诚赢...
廉颇典故 2024-10-23 赵括并非无能辈:长平一役杀得秦军伤亡过半在战国时期的历史舞台上,赵国的将领赵括常常被冠以“纸上谈兵”的负面形象。然而,当我们深入探究长平之战的历史真相时,不难发现赵括并非无能之辈。在这场决定性的战役中...
赵括 2024-10-22 赵奢与赵括:从阏与之战到纸上谈兵赵奢和赵括,一对父子,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截然不同的印记。他们的关系不仅是血脉的延续,更是战略思想和实践智慧的鲜明对比。 一、赵奢:阏与之战的...
赵括 2024-10-0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