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子夺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儿子们争夺皇位的历史事件。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康熙皇帝在位的时候,儿子们发生了惨烈的“九子夺嫡”事件。后来康熙去世以后,由于他生前没有明确选定继承人,康熙的那些儿子们因此对当皇帝的雍正不服,又有了一番残酷的互相倾轧。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乾隆当皇帝的时候,依然还有余波。可见危害之大,影响之深远。
既然如此,当初康熙为什么不主动让位,自己当太上皇,把儿子们扶上一程呢?如果是那样的话,那样惨烈残酷的事情,不是就不会发生了吗?
我认为,这种假设是办不到的。为什么办不到呢?
究其原因,既与康熙个人的性格有关,是一种偶然。又与清朝初年的政体嬗变震荡有关,是一种必然。
先说康熙的性格。
实际上,康熙这个人,权力欲望是非常强烈的。有两件事可以证明。
第一件事,康熙扳倒鳌拜等辅政大臣。
顺治去世之前,给康熙选定了四个辅政大臣。说起来,这四个辅政大臣,还算兢兢业业,并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情。就算其中鳌拜很强势,但是鳌拜那些所谓的强势行为,其实也不算什么大不了的。
比如当康熙不听鳌拜的建议时,鳌拜不停地说,就像威逼皇帝一样。实际上,这只是鳌拜说话的方式而已,他并没有越过皇帝做事。还有鳌拜强行换地。这种换地的风气,也是当时八旗的传统。八旗中谁占了上风,谁就想要好地。当年皇太极就干过这样的事情。
总之,鳌拜所做的,都是一些分内的事情。但是,康熙却不能容忍这些辅政大臣们存在。先是同意鳌拜杀掉苏克萨哈,接着又用摔跤的方式拿下鳌拜。
拿下鳌拜以后,连他自己也觉得鳌拜没有什么大罪,并没有处死他。后来在康熙晚年的时候,甚至还赦免了鳌拜的罪行。显然,他这样做,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只为了夺权。
要知道,康熙在扳倒鳌拜的时候,他才14岁。14岁的一个少年,其权力欲望就这么强烈。放眼古今,也算是绝无仅有。
第二件事,康熙强行削“三藩”。
康熙扳倒鳌拜后,立刻开始削藩。
削藩在古代封建社会里,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本来也无可厚非。不过,康熙的削藩,可以说基本上没有策略可言,完全是强行削藩。
康熙这个人并不是一个莽夫,从他扳倒鳌拜,所采用的办法就可以看出,他的手段是十分高明的。但是在削“三藩”的问题上,却做得有点粗暴武断,也因为他的粗暴武断,造成了“三藩之乱”。这说明什么,说明康熙想收回权力的想法是非常急迫的。
“三藩之乱”最终因为吴三桂在长江边上贻误战机,造成失败。但是,如果吴三桂的战略战术得当,那么,吴三桂推翻清朝,把康熙打死或者撵出关外,也未必不可能。
康熙冒着丢失江山甚至被打死的危险,也要强行急迫地做这件事,可见,他本人的权力欲望有多么强烈。
而“九子夺嫡”事件的发生,正是康熙害怕儿子们夺取了他的皇位,所以才造成了那样的悲剧。可以说,康熙的性格因素,在这场灾祸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再说清朝初年的政体嬗变震荡。
清朝早年的政体是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从皇太极开始,到康熙的时候,属于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朝皇权制的嬗变。
康熙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扳倒辅政大臣,实现朝廷权力的集中。再通过削藩,又实现了地方权力的集中。
所以说,康熙是这种转变的有力推进者。
不过,由于受传统的影响,连康熙本人,也还在实施着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
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实际上就是宗室王爷们(尤其是君王的儿子们)共同议事执政。努尔哈赤就让他的所有儿子参与讨论朝廷事务。
康熙削夺了朝廷内外大臣的权力,但是对他儿子们的权力问题,却没有处理好。他本来是想效仿汉人的做法,确立太子,实施皇权制。而且他在胤礽才一岁多的时候,就把他确立为太子了。但是,他同时又着力培养他的其他儿子们,并且在儿子们长到一定年龄的时候,就让他们参与政务。
康熙甚至到了晚年的时候,还是没把这个问题搞清楚,还在让他的儿子们参与政务。比如他本来要把皇位给雍正(排除雍正夺位的情况),却又让皇十四子胤禵带兵出外打仗。
康熙一方面实施中央集权,让国家权力集于一尊,一方面又在他儿子中推行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这样一来,都想获得更多权力的儿子们,怎么不乱起来呢?
所以,就算康熙当时想当太上皇,扶持一个儿子起来当皇帝,也是没办法解决问题的。除非他先按照汉人的做法,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把儿子们安定好,把他们撵出京城,让他们就藩。这样的话,才不会发生“九子夺嫡”这样的惨事。
在清朝历史的长河中,雍正皇帝的继位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其中“雍正改遗诏”的说法更是流传甚广,成为众多历史爱好者、学者探讨的焦点。那么,雍正改遗诏这一说法究...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4-17 雍正除掉年羹尧真相:权力博弈下的必然结局在清朝雍正年间,年羹尧案堪称轰动一时的重大政治事件。年羹尧,这位曾经位极人臣、威震西北的大将军,最终却落得个被赐自尽的悲惨下场。雍正为何要除掉年羹尧?这背后隐藏...
雍正如何继位的 年羹尧 2025-04-16 定妃与密妃:宫廷地位差异背后的多重因素探析在清朝后宫的历史长河中,定妃与密妃都是康熙帝的嫔妃,然而她们在宫廷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却存在显著差异。一、入宫背景与家族支持定妃万琉哈氏,原为正黄旗包衣,后抬入正黄...
康熙的儿子们 定妃 2025-04-14 卫琳琅的历史原型:康熙良妃觉禅氏在热门小说及影视作品《寂寞空庭春欲晚》中,卫琳琅这一角色给观众和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身世坎坷、情感纠葛,与康熙皇帝、纳兰容若之间的爱恨情仇令人动容。而卫琳琅并...
康熙的儿子们 纳兰容若 2025-04-10 胤禔是雍正吗?解析康熙朝皇长子与雍正帝的真实关系胤禔(1672年3月12日—1734年11月25日),清朝康熙帝第五子(因前四子早夭而成为事实上的皇长子),生母为惠妃乌拉那拉氏,而雍正帝(1678年12月13...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4-09 雍正为何不杀老十四:复杂局势下的权衡抉择在清朝历史的风云变幻中,雍正与老十四胤禵这对同母兄弟的恩怨情仇,一直是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尤其是雍正即位后,面对曾经在皇位争夺中激烈对抗的老十四,却并未将其处死...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4-08 周昌之父:历史迷雾中的家族传承与精神底色在历史的长河中,周昌(周培公)以其卓越的才能和传奇的经历,成为康熙年间的重要谋臣。然而,关于他的父亲,历史资料却众说纷纭,留下了诸多谜团。这些谜团如同历史长河中...
康熙的儿子们 周培公 2025-04-03 红楼梦醒:曹雪芹的贵族往事与文豪炼成记康熙五十四年的南京江宁织造府,一声啼哭划破朱门深院的寂静。谁也没想到,这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公子哥,将在百年后化作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星辰。曹雪芹,这个历经繁华到沧...
康熙的儿子们 曹雪芹 2025-04-03 康熙三位皇后:赫舍里氏、钮祜禄氏与佟佳氏,后宫中的政治与深情康熙,作为清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其后宫生活也备受关注。在康熙的一生中,共有三位皇后与他共度风雨,她们分别是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和孝懿仁...
康熙的儿子们 孝诚仁皇后 2025-04-03 揭秘十三爷胤祥的真实死因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十三爷胤祥以其卓越的才能、忠诚的品质和悲惨的命运而备受关注。作为康熙帝的第十三子,胤祥在雍正帝即位后,成为了雍正朝最显要的人物之一。然而,这...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4-0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